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55|回复: 3

[夏] 日月交辉:夏年初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7 22: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些天研究朱永棠教授《正确的夏王朝年代的公元纪年与朱永棠的黄帝公元纪年》一文,发现了一点问题。
《帝王世纪》曰:舜摄政二十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舜年八十一,以仲冬甲子,月次于毕,始即真。也就是说,虞舜是在仲冬月(包含冬至的朔望月里)甲子日,月亮到达毕宿的时候践天子位的。但按朱教授的年表,舜元年在BC2044,而此年与其相邻的几年里,仲冬月里找不到甲子日!
当然,《帝王世纪》的说法不一定可靠。但如果此年表无法满足这一条件,那么其可信性将大打折扣。
按朱教授观点,每位夏帝崩后都有一个“三年丧期”,而这个丧期不计入嗣君的王年。
先不管这个观点正确与否,还是来找找这样的日期吧。这样的日期应该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在仲冬月;2.日干支为甲子;3.此时月亮到达毕宿的位置;4.应该在仲康日食前的74——94年内。
为什么是74——94年内?因为按《今本竹书》和《史记》的年代记载,虞舜践天子位应该在仲康日食前的74——94年内。
那么这样的日期有多少呢?其实不多。经过查找资料和查天文历,在BC2100——BC2000间,目前只找到4个,分别是:BC2093.12.22;BC2077.2.2;BC2061.1.9;BC2036.12.23
而能与之相配的仲康日食候选者有三个,我们将其分为三个组:
第一组:BC2093与BC2019.12.6.日食;
第二组:BC2061与BC1970.11.5.日食;
第三组:BC2036与BC1961.10.26.日食。
第一组经过计算,可能的夏代始年应在BC2050,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年代相隔至少在480年以上,似乎过早了,应该舍弃;
第二组的年代,王年安排不恰。但如果进行安排,可能的夏代始年应在BC2008,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也相隔了440年以上;
第三组组合,完全符合《今本竹书》和《史记》的年代记载。这里也验证了BC1961.10.26.日食应为仲康日食但除了虞舜外,其他夏帝都无法安排“三年丧期”,或者说,丧期应是计入嗣君王年的。其夏代始年BC1993,与二里头文化第四期的年代相隔大约430年左右。下面即是据此排列的年表,欢迎批评指正。因夏代后期王年缺乏必要的年代学支点,故此年表只推排到夏后相。




夏代年表1.png
夏代年表2.png
朱永棠教授年表.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3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10 + 30 彩!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7 22: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朱永棠教授《正确的夏王朝年代的公元纪年与朱永棠的黄帝公元纪年》一文的链接:https://tieba.baidu.com/p/2841013483?red_tag=3491531477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21 15:0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该年表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大禹崩后,确有三年丧期(不计入夏启纪年)。但到太康元年时,羿入居斟寻,因夏民以代夏政。太康流落在外,羿又另立仲康为夏后。也就是说,太康的二、三、四年是与仲康的元、二、三年重叠的,因此总年数还是一样。
如夏朝始年是在BC1993,到笔者所推定的汤伐夏之年(BC1559),共是435年。除去大禹崩后的三年丧期,是432年。而夏朝积年确有432年一说。
该年表中,舜帝的在位年数从《史记》的39年说。至于为什么从39年说而不从《今本竹书记年》的50年说,朱永棠教授在《正确的夏王朝年代的公元纪年与朱永棠的黄帝公元纪年》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况且,太史公司马迁为学严谨,共和元年以前的列位帝王,一般都不载明在位年数,因为太史公本人对于这些年代是否准确没有把握。但有少数例外,如舜帝、外丙、仲壬、穆王等。说明他对此确有把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2:5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太史令 于 2018-5-2 20:31 编辑

《古本竹书纪年》又有“禹立四十五年”之说。这45年,显然包括禹事舜的年数。此年数应为45-8=37(年)。在笔者所建的“夏代年表一”中,从舜帝三年(BC2033)命禹代虞事,到舜帝三十九年(BC1997)舜帝驾崩,也共是37年。这37年显然不包括舜帝崩后的三年丧期。前面已推得夏朝积年为435。435+37=472(年)。如不计伐桀之年是471年。相信这正是《古本竹书纪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的由来。
正是因为夏代积年的计算还牵涉到丧期的问题,所以推算起来稍微复杂一点。不过相信大家看到此贴后,应该已经基本了解清楚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