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90|回复: 0

[原创] 《下里巴人》之“下里”与湖北《潜江民歌》(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9 15: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lg6688 于 2018-7-14 12:18 编辑

《下里巴人》之“下里”与湖北《潜江民歌》(一)

          一、从《潜江民歌》“申遗”说起

    当今的湖北《潜江民歌》,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当初,撰写《潜江民歌》的“申遗”文本,是我第二次接受的有关《潜江民歌》命运的重要使命。第一次国家级“申遗”是我负责写《江汉皮影戏》(申报文本),付海棠先生负责写《荆州花鼓戏》(申报文本)。
     第二次我写《潜江民歌》的“申遗”文本,还不敢想象到要报国家级,不是因为级别不够,而是因为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困难了,关键问题是时间已经到了截止期,来不及了。本来作为够级别的《潜江民歌》迟报早报都是可以通过的,但是面临潜江的民歌手老龄化严重,许多民歌失传已经成为现实,同样也有一个赶时间的问题,早报早保护,少损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是好的。
     2006年夏季的某一天,分管“非遗”的省文化厅副厅长李耀华从发现“鸡鸣歌”的宜昌兴山风尘扑扑地返回武汉,但在半道上却被潜江来的人“截”了
     兴山的民歌号称“鸡鸣歌”,其主要特色是有钢琴弹上不出的音,号称是“钢琴缝里的音乐”,据当地县志记载,兴山人是宋代从江陵一带迁徒过去的,他们把当时潜江一带的“鸡鸣歌”带到兴山去了,但是变味了,民歌的音乐完全不同,可能迁徒后入乡随俗,导致被当地的语音同化有关,也可能有其它的因素,总之与潜江的“鸡鸣歌”完全不同,反正我是听不出有“鸡鸣”味道的,但湖北宜昌兴山的民歌与“鸡鸣歌”有关,其特殊价值非同凡响。但那时,湖北潜江发现“鸡鸣歌”还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社会影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兴山民歌的介绍说:兴山民歌的主要价值在于:兴山古歌在一片失传声中传承了下来,证明了我国传统音乐顽强的生命力;证明我国有独特的本土音乐;揭示了荆楚古歌的面貌;独特的乐律学原理将丰富我国的音乐理论,填补世界音乐理论的空白;证明了我国民间艺术实践中,存在着与出土乐器相一致的律学原理;揭示了350音分左右的音程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个久远的、客观存在的常规音程;见证了我国民间鸡鸣歌唱法的持久性与科学性;作为文化纽带,有助于我国南方多个民族文化的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增强民族团结。
     从对兴山民歌与“鸡鸣歌”的关系之评价,可见“鸡鸣歌”非同小可,当时,潜江的“鸡鸣歌”与兴山的“鸡鸣歌”称谓相同,但兴山民歌的“鸡鸣歌”名声比当时的潜江民歌的名声之大,可谓相距十万八千里。兴山的在报国家级“非遗”,潜江的要报省级“非遗”都还是“洞庭湖里吹喇叭——呜(无)的呜(无)的哪!”不知能不能报成。当时的潜江群众艺术馆馆长谢先明对“鸡鸣歌”心中有数,“冒天下之大不违”罪名(让湖北省上误国务院的指定申报日程,下误湖北省的整体申报方案进度),将省文化厅长从半道上强迫性地“截”来潜江,要让他听听真正的“鸡鸣歌”是什么样子的音乐。省文化厅长这时的时间这时比黄金还贵,国务院在催办,一天恨不得当三天用,哪里还耽误得起,也不知到潜江这么坚决地要求,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省文化厅长带有怒意地笑对谢先明说,如果没有“意想不到”,你潜江给我小心点!
      报在第二天上午的八点,市群众艺术馆的办公室里,云集着省厅厅长及一行人员、市文化局局长及主要干部、市群众艺术馆的主要成员。机会难得,潜江当然想多报一个项目——龙湾的草把龙灯。但没说到一半,就被厅长不耐烦地叫停了,李厅长说:你有什么根据说“草把龙灯”是你潜江独有的?卡壳了!说实在的,龙湾的草把龙灯确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品,只要是潜江风俗,特别是楚文化遗址附近的风俗,都不可小觑(关于潜江风俗,将作专题,此处从略)。从“草把龙灯”现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证明此论。但要命的问题是李厅长现在不是为这个来潜江的,时间之紧令工作压力山大,非“意想不到”,误了李厅长的大事,潜江可能真要吃不了兜着走!气氛顿时有点紧张,这时马上有人来“打园场”,说:“让罗老师介绍‘鸡鸣歌’!”
     我接过话头,便从我发现“鸡鸣歌”及搜集《湖北民歌集成·潜江卷》时说起,介绍调查采访三江一带的民歌手刘升贵,刘升贵说“鸡鸣歌”特色的民歌不叫“薅草歌”,而是叫“扬(阳)歌”。(我记得小时对小孩乱喊乱叫,大人便训斥地说:“你像在㕵‘扬歌’!”可见此说不虚。)继而我便从“扬歌”就是楚国的巫音“鸡鸣歌”,讲到“鸡鸣歌”对《楚辞》形成的影响,举例屈原、宋玉四次提到“阳阿”、“扬荷”、“阳之阿”,并结合潜江的考古发现,谈到楚国、楚文化与潜江的关系,方言“兮”的存在;又从楚汉相争时《四面楚歌》唱的“鸡鸣歌”,叙述到《古今乐录·江陵乐阳春二三月,相将蹋百草。逢人驻步看,扬声皆言好”这个“扬声”就是指的“鸡鸣歌”,《古今乐录·江陵乐点明“扬声”当时所在的地域“江陵”与当时潜江的关系,继而谈“鸡鸣歌”的音乐特征与自然中公鸡打鸣的相似程度。省文化厅长听我讲的逻辑清晰,史料充分且地域指向明确,不禁兴趣大增,他早就听了兴山的“鸡鸣歌”,就是迫不及待地想见证潜江这有根有据,且是“意想不到”之“鸡鸣歌”的丰姿。见此情形,有人马上察言观色地说:“快放录像!”
    音乐与画面在电脑中应声而起,活脱脱一个“鸣中五音”之“公鸡打鸣”的人声潜江民歌——“鸡鸣歌”,让省文化厅李厅长听得一脸欣喜,发现宝贝啦!“鸡鸣歌”没有失传!到处都有自称“鸡鸣歌”的民歌,今天算听到正音,见到真迹了。李厅长当即拍板,潜江民歌马上写申报材料,先报“省保”,再报“国保”!在匆忙的午餐上,李厅长拿起酒杯对我说:“您是专家,我敬您!”我高兴地站起来回敬。李厅长这个尊重的评价不是对我个人的肯定,而是对潜江“鸡鸣歌”的认可,对在潜江收获“意想不到”高兴,关键是《潜江民歌》在保护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由李厅长的敬酒之肯定而踏上了保护的台阶,这比什么都重要!
    李厅长一走,我就紧张地投入到申报《潜江民歌》“非遗”的文本撰稿工作中。搜集资料,从历史到现在的全面论证,流传情况、演唱程序与方式、相关曲谱、各区域的传承人姓名、面临的困境、解决的方法、今后的保护措施及相关数据等等,没日没夜,那叫一个“忙”,坐在木凳子上稍一疏忽,就可以睡得香香的,只差“头悬梁,锥刺股”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求非常高,文稿与录像首先在省内比拼,以保证每一批省级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限名额不浪费,送往国务院后,再经国家九个部委组织的专家组审核,审核通过后还要进行公示,在全国都没有异议的前提下方能成立。
    幸不辱命,2008年6月7日,湖北省潜江市申报的潜江民歌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序号:581 Ⅱ-82。
    《潜江民歌》是潜江地域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史前文明的“屈家岭文化”和“石河文化”时期,就以“古风国”和《南风》闻名,从“舜作五弦琴,歌南风”就可见当时潜江地域民歌的影响之一斑。到西周时代便名列《十五国风》之首,令周公和召公亲自前来采风,并分别命名为《周南》和《召南》。当然,当时潜江地域的民歌应该是周公采集的地域,故属于《周南》。而《召南》是召公采集的,其采集地域虽然同属于江汉平原,但却属于另一个地域的另一种风格。这种观点已经通过本人撰写的《从“皮黄腔”的源流看中国的“乐教”与“礼仪之邦”》及京剧二黄腔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且作为一家之言存放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的当时潜江地域民歌,在楚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最有名的《下里巴人》典故,就是描写当时潜江境内的民歌手在江陵的楚郢都时演唱的盛况,宋玉在《对楚王问》一文中,对这位善歌的当时之潜江人称为“客”,文章一开头便说:“客有歌于郢中者”。为什么要将这位潜江的歌手称“客”?
     众所周知,江陵的“楚郢都”是从当时潜江地域的黄罗岗迁过去的,这位潜江歌手可谓是江陵“楚郢都”里“娘屋来的人”,“楚郢都”对“娘屋的”民歌之熟悉,可谓是了如指掌,特别是“一唱众和”的民歌特点,“善歌”的郢都楚人一听就会喉咙痒,所以娘屋来的客人一开口,用美妙的歌喉唱起大家最熟悉的(当时潜江)民歌,楚都便有数千人闻声而来,过一过这难得的歌瘾。宋玉描写道:“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角,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说明当时潜江境内的民歌之丰富,既有高雅的歌曲,又有通俗化的歌曲,还有多次转调的更高级歌曲。
       或有人问:“你凭什么说宋玉指的这个‘客’是当时的潜江人?你说潜江民歌是楚歌的代表,有什么依据?”
   
  线索一:《中庸•明道》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与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此文要指明的“南方”究竟是什么地方呢?据《礼记正义》卷五十二,《中庸》第三十一之注释载:

    “南方,谓荆阳之南,其地多阳。阳气舒散,人情宽缓和柔,假如人有无道加己,己亦不报,和柔为君子之道,故云‘君子居之。’”

     记载中提到的南方,荆阳之南”,根据上述诸典故的追根溯源可见,就是指在荆州的一条叫“阳水”的南边,“鸡鸣歌”叫“阳(扬)歌”,就是根据此“阳水”而得的名,所谓“阳(扬)歌”,就是阳水一带的人唱的歌叫“阳歌”。也就是现在发现108平方公里楚文化遗址——《龙湾遗址》的地方,亦即《南风》的发源地,荆阳之南”的“阳(扬)歌”实际上就是指的当时的潜江人之祖先居住地域所唱的民歌。
     线索二: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候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已皆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这就是《四面楚歌》典故的出处。东汉应昭在此载后注曰:“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应昭生活的时代距楚汉相争的时代不远,且是写《风俗通义》的人,故这一记载当准确可信。
     通过“线索一”的地域是指南方,荆阳之南其地多阳“线索二”的东汉应昭注释:楚歌者,谓‘鸡鸣歌’也。汉已略得其地,故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这两者的重合,均提到“其地多阳”和“楚歌者多鸡鸣时歌也”,而“鸡鸣歌”就是“阳歌”,儒家崇尚“乐教”,而“多阳”与民歌的“多鸡鸣时歌”中,可见两个线索中隐含着一种道德理念的同一性。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相通,可以论证,无论是从音乐上,还是从精神层面上,或者从巫音的角度。但这个论题不是现在要说的主题,这里只想说明:“鸡鸣歌”是“阳歌”,它属于当时潜江地域中宋玉所说的“阳阿薤露”类型,是比“下里巴人”高级一个层次的劳动民歌。更高层次的当时潜江民歌是在歌曲中“引商刻,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就是在演唱民歌的过程中进行转调。这可不是一般的工夫,即使是当今的作曲家,也要费脑筋,何况是在演唱的过程中即兴发挥,神秘莫测,这才是正真的“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因为太专业了!!!

当今的潜江民歌中转调的民歌很多,其调式的诡异可谓鬼斧神工。例如潜江小调《十许鞋》,叶露生老师在研究其调式时就说,它的调式与宋玉所说的“引商刻吕”吻合。我在潜江的王场街上收集民歌,歌手吕翠英唱的《数客蚂》又与我们常听到的《数客蚂》完全不同,旋律也完全不一样,其中有一个音——“7”简谱,“7”音“希”,此处的音乐唱名合称“降希”。传统音乐称“7”为“变宫”,此处即“降变宫”,全曲从始至终中只在最后一个决定调性的关键音时“降7”才出现一次该音出现在一个简短的旋律反复一次后,突然转调,落音“降7”并且落音非常的稳当而自然,令人听得瞠目结舌,就是专业音乐工作者听后也不停地拍手,赞叹叫绝。记得当初我们去搜集民歌,叶露生老师布置任务时强调提醒,谁要搜集到“降7”的民歌,就是最大的成功!从这首《数客蚂》用唯一的“降7”结尾,就可见当初的潜江人祖先在音乐上的造诣高超,令后人为其自豪!
    而对“下里巴人”的民歌,是楚国地域性的民歌,它主要是指地域,而不应该是歌名,故在我的想象中,就如现在潜江地域中的儿歌《数客蚂(青蛙)》之类,它也是“鸡鸣歌”之“三音列”类型中的一种形态,其演唱的形式是也是一唱众和,但其通俗、简单,且合唱者的音型固定、简短,其唱词也随领唱者的文意而轻易获得,故便于一唱众和。例如《数客蚂(青蛙)》儿歌的唱法如下:
    领唱的歌手唱道:“一个吔客蚂吔一张呃”——众人和:“嘴吔”!
                    “两个哟眼睛呐四条呃”——众人和:“腿吔”!
                    “花花吔绿绿呃跳下河的”——众和:“水吔”!
                     “……”(楚语青蛙跳水拟声词,无此字可输,略)
     领唱者从一个“客蚂”唱到两个“客蚂”、三个“客蚂”,嘴、腿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如此反复无限,合唱者的词与曲则是固定不变的,故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和唱。因此,宋玉说“属而和者数千人”是完全可能的。
     何以见得“下里巴人”的“下里”就是专指当时的潜江地域呢?
     下面,我就从“下里巴人”的“下里”考证与当时潜江地域的关系说起……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 收起 理由
丁香的歌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