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回复: 0

[民族音乐] 鹰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9 16: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鹰笛
来源:民族乐器

  鹰笛(乐器)有两种,一种是藏族鹰笛,另一种是塔吉克族鹰笛,都是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常用于独奏。藏族鹰笛主要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省的藏族地区。有春播、上山、下山等曲目。 塔吉克族鹰笛,是塔吉克族和柯尔克孜族古老的边棱气鸣乐器。塔吉克语称那依、淖尔,柯尔克孜语称却奥尔。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
  笛,其地位是最早发现的乐器,距今8000年前。
1f178a82b9014a903b405a01a7773912b31bee14.jpg

  中文名:鹰笛
  别名:骨笛,鹰骨
  流行地区中国西南、西北省份
  代表乐曲:《春播》、《上山》、《下山》
641 (2).jpg
  塔吉克族鹰笛
  鹰笛的由来传说
  关于鹰笛,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万山之祖”帕米尔 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 人放哨看家。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卜达尔山谷里,他家祖辈都是有名的猎户,家 里有一支祖传的鹫鹰,已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还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 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只黑熊。远近猎手都羡慕这只猎鹰,都叫它“鹰王”。娃发每天带着 “鹰王”狩猎,猎获的鸟兽也和过去一样,全被奴隶主夺去。命运如此悲惨, 他只有向“鹰王”倾诉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隶啊,像天边坠落的星星。活着的被吸血鬼 吸吮,死去的都闭不上眼睛。凶狠的奴隶主啊!残酷无情,冷硬的心肠,像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隶啊!难道永远是天边将要坠落的星星?!”这歌声像猎鹰一样张开了翅膀,到处飞 翔,传遍了高原、山谷,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下令娃发交出“鹰王”,为他家看门护院。娃发气得几乎昏了过去。“鹰王”对他唱了起来:“娃发娃发 ,快把我杀,用我骨头,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会受苦啦!”娃发听了又 惊又喜,怎舍得杀掉自己心爱的猎鹰呢,他抚摸着鹰的羽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鹰王” 又 唱道:“娃发娃发,快把我杀,我死以后,会成仙家,若不杀我,主家一来,把我抢走,你 也难活。”娃发心想,也许它真能变成神仙吧,就把“鹰王”杀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 空心骨头,钻了三个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动听的曲调。娃发吹起鹰笛,猎鹰成群而至,狠狠地惩罚了奴隶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压奴隶了。从此,鹰笛在塔吉 克人盛行不衰,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历史之久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从南疆巴楚县脱库孜萨米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1年)的三孔骨笛。据民 族音乐学家周菁葆先生考证,它就是古代的鹰笛。与今日塔吉克族的鹰笛,在用料,形制和吹奏等方面均 完全一致 [3]  。
3ac79f3df8dcd1000137c50b728b4710b9122f74.jpg
  形制结构
  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全长24厘米~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图)。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 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个。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民间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 平展的宽度作为标准距离。鹰笛不仅长短有别,管口大小有异,所开的音孔距离也不同。多才多艺的塔吉克族人民,每当鹰笛开完音孔以后,还要在白净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图案 纹饰或题字,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更为奇特的是,鹰笛做好以后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内的房柁上,经过半年时间的烟气熏染,使外表呈现出美观、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方可取下带在身边。还有一种鹰笛,管身长28厘米,上端管径2厘米,下端管径1厘米,管身开七个按孔(前六后一),上端正面开一个方形吹口 [4]  。

  吹奏方法
  演奏时,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下两孔。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 冲击管壁 ,使管中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兼用平吹和超吹,音域d1—e2,可达九 度。音色高亢明亮,与口哨声维妙维肖。传统的鹰笛都成双成对,塔吉克族人民常用一只 鹰的一对翅膀骨,做成两支左右相衬,大小和开孔完全一致的一对鹰笛,吹奏起来,音调也 完全相同,好像一对孪生娃娃,颇富民族风采。由于鹰笛所用鹰骨的不同,在音响上也有区 别。用鹫鹰骨做的鹰笛,骨质坚硬,骨纹细密,表面光润,骨管较长而粗,音调偏低,音色浓厚;用老鹰骨做的鹰笛,骨质不如鹫鹰 骨,骨管较短而细,音调偏高,音色明亮。鹰笛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民间的鹰笛乐队,通常由四人组成,两男子吹鹰笛,两女子用手鼓伴奏,鹰笛多轮番吹奏上下乐句,有时 两人也同时吹奏,一人奏主旋律,另一人加花装饰。

  现存状况
  在塔吉克族人民聚居的塔什库尔干,不论你漫步在山村里,还是走在绿草如茵的牧场上,都会听到令人神往的鹰笛声,它伴着人们雄浑的歌唱和健美的舞蹈,使塔吉克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具有浓郁、强烈的帕米尔高原风格。鹰笛多用于盛大节日、婚礼和迎宾送客等喜庆场合,在歌舞、叼羊或赛马等活动中,也是离不开的伴奏乐器。专业文艺团体在创编的塔吉克族舞蹈中,还将鹰笛作为道具使用。鹰笛常吹奏民间乐曲,较著名的有《塔里要吾里》等。

  形制
  骨笛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也有用仙鹤的腿骨制作的。骨笛规格不一,长短、粗细各不相同,通常比竹笛短而细,一般翅骨笛管长25厘米左右,鹤腿笛管长29厘米左右,管径2厘米左右。管身上口密封,只留一窄缝作为吹孔,管端的背面斜开一发音孔,管身正面下部开有六个按音孔(或开成前五后一)。演奏时,骨笛竖置,右手在下,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按第一、二、三孔,左手在上,无名指、中指和食指 按第四、五、六孔。运用平吹超吹,音域d1—e3。音色清脆、悠扬。吹奏中多使用上滑音和颤音等技巧。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还流传有一种用大雁的翅膀骨做的雁骨笛。管身无固定规格, 在笛管上端管口置一木塞,木塞与管壁之间留有一道缝隙作吹孔,管身开有六个按音孔。奏法与鹰骨笛相同。

  藏族鹰笛
  鹰笛,雪域高原上的自然鸣响。
  左手中指按上孔,右手食指和中指按下两孔;管身竖置并稍微向左或右倾斜,嘴含上口,用舌尖堵住管口一半,吹气冲击管壁,使管中空气柱振动,并通过手指按孔而发音。兼用平吹和超吹,音域d1——e2,可达九度。音色高亢明亮,与口哨声惟妙惟肖……
  这就是藏族的一种特色乐器——“鹰笛”,又称鹰骨笛子,是由鹫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
  “它盘旋,呼啸,抖下灰色的翎羽,落地便化作让人珍爱的鹰笛。”
  吹奏之声直击心灵,余音绕梁,实属一场心灵震撼之旅。悠扬顿挫的笛声配合打击乐的轻击,将藏区游牧民族自由奔放、遵从自然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鹰笛是雪域高原天赐的声音,它浸润灵性,源于自然,唱响了属于雄鹰自己的生命之歌,谱写着藏族人民的专属风土人情。
641.jpg

  历史背景
  藏族鹰笛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得名。曾经流行于昌都、阿里、山南以及藏北牧区一带,可以说在游牧时代就已经出现。早期的鹰笛是由游牧民简单打孔制成,仅供他们放牧时放松身心使用。
  鹰笛是由鹰的翅膀骨制作而成,但由于鹰骨极难寻觅,鹰笛制作工艺复杂,在生活中很难见到真正的鹰笛。由于藏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所致,制作鹰笛的原材料鹰翅骨极难寻找,往往只在海拔高达4000多米的高山上才可能发现。
  一方面,雄鹰一般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身高大概在1米左右,翅膀展开可能有2米之宽,一般人很难接近。另一方面,雄鹰是藏族人民勤劳勇敢的象征,在藏区,雄鹰是像神一样的存在,十分神圣。
  根据藏族民间传说,雄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会冲向太阳,直到化为灰烬。因此,在地面上很难见到它的尸骨,偶尔因为气候极端恶劣,雄鹰会没有能飞过雪山而冻死、病死,人们才有机会拾捡到鹰的尸骨。这在当地是极其幸运的事情,有缘获得鹰骨的人,都是有神灵庇护的人。

  “鹰笛”的制作工艺
  传统的“鹰笛”都成双成对,常用一只鹰的一对翅膀骨,做成两支左右相衬,大小和开孔完全一致的一对“鹰笛”,吹奏起来,音调也完全相同,好像一对孪生娃娃,颇富民族风采。由于“鹰笛”所用鹰骨的不同,在音响上也有区别。
  据了解,用鹫鹰骨做的“鹰笛”,骨质坚硬,骨纹细密,表面光润,骨管较长而粗,音调偏低,音色浓厚;用老鹰骨做的“鹰笛”,骨质不如鹫鹰骨,骨管较短而细,音调偏高,音色明亮。“鹰笛”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民间的“鹰笛”乐队,通常由4人组成,两男子吹“鹰笛”,两女子用手鼓伴奏,“鹰笛”多轮番吹奏上下乐句,有时两人也同时吹奏,一人奏主旋律,另一人加花装饰。
  据西藏自治区歌舞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鹰笛”一般全长24厘米——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是空的,并且没有簧哨。“鹰笛”上下两端的管口都是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3个按音孔。“鹰笛”两端是呈椭圆形的,一般来说,上方的开口较大,下方开口较小。从下方开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都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3个。
  制作时,要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开按音孔的工艺十分重要,民间多以食指和中指在骨管上平展的宽度作为标准距离。“鹰笛”不仅长短有别,管口大小有异,所开的音孔距离也不同。每当“鹰笛”开完音孔以后,还要在白净而俊俏的笛身上雕刻出图案纹饰或题字,犹如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更为奇特的是,“鹰笛”做好以后先不能吹奏,要放置在屋内的房柁上,经过半年。坑的烟气熏染,使外表呈现出美观、雅致的暗红色之后,方可取下带在身边。还有一种“鹰笛”,管身长28厘米,上端管径2厘米,下端管径1厘米,管身开7个按孔(前六后一),上端正面开一个方形吹口。
63d9f2d3572c11dfa934a200632762d0f703c22f.jpg
  结构
  管身多用鹫鹰的翅膀骨制作,一般全长24厘米~26厘米、管径1.5厘米左右,管内中空无簧哨,上下两端管口皆为通孔,在管的下端开有三个按音孔。制作时,先将翅膀骨上的肉剔刮干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上下管口,除去骨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有一个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形)的按音孔,按音孔共有三个 [2]  。

  现状
  1952年,次旦出生于拉萨。1963年,他进入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开始了为期6年的竹笛专业学习,毕业后进入西藏歌舞团从事竹笛演奏。出于对鹰笛这种独特乐器的欣赏与热爱,次旦内心渴望弥补鹰笛失传的遗憾,作为一名藏族演奏家,有兴趣更有责任使鹰笛重现于世,挽回藏区的艺术瑰宝鹰笛。
641 (1).jpg
  安多“鹰笛”的产生与完善
  经考古发现证实,安多地域早在数万年前就已有人类活动。
  在吐蕃王朝时期,安多已经有多处聚群点的畜牧业,有一定规模。几千年来,游牧民族在恶劣气候和大自然抗争中用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间传统音乐艺术,以她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粗狂奔放的旋律,遍布在那曲4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其中,“鹰笛”是藏北游牧民群众从古至今相传下来的特殊而非常古老的乐器,是游牧民族长期与大自然界生产生活及风俗习惯中慢慢产生并逐步完善形成的。
  安多“鹰笛”被列入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鹰笛演奏技艺被列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