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2|回复: 0

甜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8-30 17: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甜槠
; Z5 B1 v+ O: B  q5 u9 V来源:各类植物名称
( W/ Y6 N% ~6 M3 V6 U1 T( F/ {5 A3 l8 T" X0 W
  甜槠又称园槠,壳斗科常绿大乔木,遍生山地。甜槠的果实叫甜槠子,霜后坠地。《福建通志》说邵武、泰宁一带的习俗是“以其子为果品;磨之作冻,尤佳”。槠子生吃,味苦涩,只有炒食味才甘甜;而磨粉蒸糕,是饥年常见的救荒食品,也是极有特色的地方小吃。  A3 M2 L. w/ A! m8 S7 h9 w
tcim1.jpg 5 F8 b4 T7 F3 L: h7 G
  基本简介
% q! K; U, X- ?0 E" c7 s  中文学名:甜槠% x) P6 |$ L$ m& c
  别称:茅丝栗、丝栗、甜锥、反刺槠、小黄橼、锥子、曹槠、槠柴、酸椽槠) H% d, ^) x7 F) m* D* E: |: I
  域:真核域1 G% d+ i( ]8 o. r& t6 a3 C
  界:植物界
  l/ h4 K. m& J# A* [* h4 N' b  门:被子植物门
7 q5 H$ U' ?5 o  纲:双子叶植物纲
% E( @' A; @6 S* x6 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  {3 k3 ?* G+ F  科:壳斗科
" P4 y* v' E6 A$ @) C( ?3 K  目:山毛榉目3 a4 R3 m% k5 q0 g; S
  属:锥属
& U$ Z8 b& v! X7 d' T+ f3 ^  拉丁学名:Castanopsis eyrei (Champ.) Tutch.
2 _' @1 k: s7 |3 A% I  二名法:Castanopsis eyrei
( e3 p4 ?( @% L* Z3 J0 f) N0 s- w3 a tcim0.jpg
+ ~) \0 E+ A: T$ }! J, K  植物形态. v4 [, C3 {8 ]- P8 L* x1 w, s# ]3 X
  甜槠,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大树的树皮纵深裂,厚达1厘米,块状剥落,小枝有皮孔甚多,枝、叶均无*毛。叶革质,卵形,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长5-13厘米,宽1.55.5厘米,顶部长渐尖,常向一侧弯斜,基部一侧较短或甚偏斜,且稍沿叶柄下延,压干后常一侧叠褶,有时兼有两侧对称的叶,全缘或在顶部有少数浅裂齿,中脉在叶面至少下半段稍凸起,其余平坦,很少裂缝状浅凹陷,侧脉每边8-11条,甚纤细,当年生叶两面同色,二年生叶的叶背常带淡薄的银灰色;叶柄长7-10毫米,稀更长。雄花序穗状或圆锥花序,花序轴无*毛,花被片内面被疏柔毛;雌花的花柱3或2枚。果序轴横切面径2-5毫米;壳斗有1坚果,阔卵形,顶狭尖或钝,连刺径长20-30毫米,2-4瓣开裂,壳壁厚约1毫米,刺长6-10毫米,壳斗顶部的刺密集而较短,通常完全遮蔽壳斗外壁,刺及壳壁被灰白色或灰黄色微柔毛,若壳斗近圆球形,则刺较疏少,近轴面无刺;坚果阔圆锥形,顶部锥尖,宽10-14毫米,无*毛,果脐位于坚果的底部。花期4-6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 z- H& E: a1 u
2 g9 t  |" [( r8 W  生态环境
& ]' n2 C# N0 F) H8 q  生于海拔300-1700米丘陵或山地疏或密林中。在常绿阔叶或针叶阔叶混交林中常为主要树种。有时成小片纯林。9 u3 y. b. U5 v/ m$ C
) Y2 K- H# ?& E" {/ C, C
  地理分布
' ]3 s7 J' s7 o8 u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自治区、重庆市、贵州等;但海南、云南不产。
2 w0 |0 G1 H+ q6 V( b( X. ^
: @' A" H+ o4 g7 v  应用价值
, a) w2 n, j, m( |! U9 e  果实生食;木树坚硬,可供工业用材;树皮和壳斗含鞣质。
. k7 z! V1 f) a" f. }- K
+ w* A* f7 `1 G* b5 J+ a  造林技术& M0 t1 V; T8 g, k
  林地选择) v0 h4 w! B8 S' w% h2 A( _1 }+ x
  甜槠属中性树种,幼年耐阴,成年则需相应的光照条件,否则会出现偏冠与干形弯曲等弊病。造林地应选择半阳坡山地、土壤疏松、肥沃,略带润潮的酸性或中性的黄壤或黄棕壤地。* h) C2 [: q' T& ]# X
  整地方式  p  [' }& K# Y- P" z6 j0 G
  劈山炼山后,挖50厘米见方、深40厘米的穴造林。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陡坡应修筑水平梯地或块状整地。
; O' Y3 z4 v9 E7 }. Q  造林密度与造林方法) q. V- S/ i! W* A# m4 E+ r9 A
  根据坡度和经营目的,作为短轮伐经营和坡度大的地方,造林密度适当加大;培育大径木和采种用林需稀植造林。一般造林密度株行距为1.7米×2米或 2米×2米。造林时,为提高成活率,做到随起随造,起苗前适当修剪去部分叶片,根部蘸泥浆,选无风的阴天或小雨天造林,成活率90%以上。
0 l/ E, {% w% f' c' E. C: p1 t  w* `$ l# r3 ^. V3 l) x* V
  采种育苗
4 g, f  V0 _) B- ^; j& H, w! ?" }  采种
$ \  Z, [% f% B3 V  选择20~40年生的健壮母树采种。当刺苞转现黄褐色、微裂时,连种苞采回或待其自然掉落后拾起来。选取种仁饱满、籽粒肥大,种壳光亮的种子,稍凉干,层积沙藏,留待播种。
) C4 ^/ p# k1 ]! u3 I8 Q  t  育苗3 M8 G+ R9 m* P: I8 U$ j% h( [
  选择灌概方便,日照时间较短的沙质壤土为育苗圃地。冬季深翻、施基肥整平作成高20厘米、宽1.2米,长不等(地形而定)的苗床。早春条播,每亩播种量50公斤。待幼苗出土后,应立即遮阴,及时中耕除草施肥,培育成2年生苗出圃造林。4 w& b1 S3 K0 J/ x: A5 Q
  病虫害防治8 k' ]" H* S0 A' S/ y
  人工林较少,多为天然混交林,林分中病虫少见。但在人工育苗时,“白粉病”常有发生,主要是为害叶片,造成苗木生长衰退,甚至落叶死亡。防治方法播种时不宜过度密植,适当修枝,发病时每2星期喷0.3度石硫合剂1次,共2~3次.- _0 Z. o* h( C0 b: R

% g& z/ G+ j1 O  s4 w8 w) f  抚育管理
, C  S! y( x( X3 W. M" P6 @: C# F* }  造林后3~5年内,每年需抚育2次,第1次在4~5月,第2次在8~9月,并结合2次抚育施1次化肥。到中龄林期,每年仍需劈山抚育1次,从而为加速幼、中龄林的生长创造条件、提高林分产量,郁闭后陆续分次疏伐。/ K- I# \+ x" `
  主伐期:甜槠为速生用材树种。根据解析木材料看,树高生长及胸径生长初期都很迅速,直至25年生仍不减缓。材积生长5龄前增长较墁,此后迅速生长,10龄后更快。提出20~25年为该树的主伐期。而作为短轮伐期菇木林栽培也应10年后主伐,再萌芽更新。
( I% T. e" p7 P0 W  V1 z& U( J3 l! {$ q& |$ B
  甜槠林
6 W( _3 h" q% l1 T. R  甜槠林群落种类组成' [# p% I$ B' [* |4 w, y7 }
  甜槠群落的建群树种甜槠,个体数量较多,显著度较大(>37),五级立木齐全.乔木层除甜槠外,还有苦槠,栲树,红楠,银木荷,钩栲,青冈,丝栗栲,杉木,厚皮香,薯豆,鹿角杜鹃,黄端木,虎皮楠,大刺栲,光叶石楠等20余种.落叶乔木和小乔木也占有一定数量,但群落学作用或优势度都不大.群落的下木种类较多,以常绿叶成分为主,多为柃木,柏拉木,马银花,乌药,朱砂根等.草本层以苔草,狗脊为主,其它还有淡竹叶,里白,堇菜,深绿卷柏和卷毛耳草等.层间植物有流苏子,野木瓜,木通,鸡血藤等.。; F9 w4 P% W4 Q; _; ^
  甜槠林群落外貌和结构
: c2 ~1 a* {" w* X4 N" h  甜槠林是中亚热带地带性顶极森林群落,外貌终年常绿,林冠结构细密,树皮具有粗糙,旋柠的纵裂线条,中山地甜槠立木常在基部分出2~4个主干.群落中夹杂生长有一些落叶乔木,秋,冬季节可在深绿的背景色彩中增添斑斑的金黄和桔红景观.甜槠林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地被层不发达,有一定数量的层间植物.甜槠群落乔木层发育良好,灌木层一般高为0. 8~2. 5 m左右,草本层高0. 3~0. 8 m.甜槠林群落乔木层郁闭度为0. 7~0. 8 ,一般来说,各层的优势种群水平分布成密集连续状态,但伴生树种的水平配置多不一致.如甜槠优势种群呈块状分布,而许多非优势种群则分布零星,个别种类如鹅耳枥,蚊母树等在样地内仅见单株.。
6 U8 `& V! a9 t8 d2 i8 V& [% R) I  甜槠林群落的生态地理特征- Q' |. x2 ^# a4 O
  甜槠群落在江西井冈山地区广泛分布.井冈山属南岭山地罗霄山脉中段的一组山体,位于北纬26°30′~26°40′,东经114°06′~114°18′,面积158. 7 km2,境内群山层迭,峰丘相间,岭谷夹峙,地形复杂,最高峰为坪水山,海拔1 725 m ,最低处为湘洲河谷,海拔230 m ,相对高差1 495 m.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光,热,水,土等环境因子有较大差异,植物种类和数量呈地带性和多样性特征.井冈山属亚热带湿润山地气候,区内阳光适宜,雨水充沛,年辐射总量介于355. 9~439. 6 kJ / cm2.年降雨量约1 800 mm,多集中分布于春,夏季.气温年变化呈单峰型,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略高于春季.最热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但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山上山下差异较大,各坡向以0. 5~0. 7℃/ 100 m的递减率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递减.最冷月气温为0. 7~7. 0℃,各坡向以0. 44~0. 53℃/ 100 m的递减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均无霜期为246天,全年霜日为12~1月为最多(10 d/月)。) Y' B3 T0 }2 r& g% T5 s, a

7 G7 ]- ]; y: O6 A( q  经济价值
: z* d8 Q( L9 W6 F7 c& l* Y. C  甜槠(Castanopsis eyrei)是我省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树干通直,枝叶茂密,四季常绿,材质良好,用途广,繁殖容易,适应性强。可作营造针、阔叶混交林的树种和次生林抚育时的主要留养树种。宜庭园中孤植、丛植或混交栽植或作风景林、沿海防风林及工厂区绿化树种应用果实出仁率约66%,含淀粉及可溶性糖约61.9%,粗蛋白约4.31%,粗脂肪1.03%。可生食,也可作饲料,亦可酿酒。
% Q( k% o# O1 |+ n8 F2 a6 u/ G
- S/ n2 l7 k  I# f% H6 t,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