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司马铭

[楚辞] 《诸病源候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5 09: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四、热病三日候
! ~" i3 V& O# Y: }/ e, i9 }0 G+ l       热病三日,少阳受病。诸阳相传病讫,病犹在表,未入于脏,故胸胁热而耳聋。故可发汗而愈。
( R& S5 e3 ]( ]  Y/ X" \- C( N3 Y4 g8 C% l8 j" X, B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6 09: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热病四日候1 R  r" v* q* u. J5 a( r. \
       热病四日,太阴受病。太阴者,三阴之首也。三阳受病讫,传入于阴,故毒瓦斯已入胸膈。其病喉干腹满,故可吐而愈。  i( u0 u% W# M5 Z( J: A) t. y" H
, r8 R* a/ S: J+ f! T3 W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7 09:3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热病五日候
    热病五日,少阴受病。毒瓦斯入腹内,其病口舌干而引饮。故可下而愈。

# x1 t% J& z+ z6 ^" s0 y" t% K% }7 N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8 09: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热病六日候
    热病六日,厥阴受病。毒瓦斯入肠胃,其人烦满而阴缩,故可下而愈。
5 y4 q% `' H5 I  d1 ?$ b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0 09: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热病七日候
    热病七日,三阴三阳传病讫,病法当愈,今病不除者,欲为再经病也。再经者,谓经络重受病也。
" C& p9 h0 P% l* r) d" L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2 09: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热病八*九日以上候: B8 p' r) }3 _' Z' y. _1 w
       热病八、九日以上不解者,皆由毒瓦斯未尽,所以病证不除也。+ P7 W. K) E# y% m

$ s# Z9 a4 I% G5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20: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热病解肌发汗候, \1 W/ D: J* g  _
     此谓得病三日已还,病法在表,故宜发汗。或病已经五六日,然其人喉口不焦干,心腹不满,又不引饮,但头痛,身体壮热,脉洪大者,此为病证在表,未入于脏。故虽五六日,犹须解肌发汗,不可苟根据日数,辄取吐下。  N9 D9 U9 j0 S- B9 K0 @. d5 T: a

5 h  M' D! w2 g. {1 o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5 2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热病烦候
4 j9 Q" ^7 ^  u$ @$ T8 V       此由阳胜于阴,热气独盛,痞结于脏,则三焦隔绝,故身热而烦也。
/ Y7 ]9 b! Z6 {
* N' P. Q5 ?2 {: \; P6 V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6 09: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热病疮候6 y; e7 @0 f- I% ]' n& ?
       夫热病疮者,此由表虚里实,热气盛则发疮,重者周匝遍身。若疮色赤、头白、则毒轻,色紫黑则毒重。其形如豆,故名豆疮。' O6 p5 i/ u% ?7 f2 N  G- c

: N: s# p4 v3 H" ?; V- F/ 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0 0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热病斑疮候
) Q( x3 r" O; S2 f* u- W       夫热病在表,或未发汗,或已发汗、吐、下后,表证未解,毒瓦斯不散,烦热而渴,渴而不能饮,表虚里实,故身体发斑如锦文。7 f/ X3 e/ B& P) ^

8 L+ |6 ?& I/ G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2 2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热病热疮候
% n" z3 `9 L: g8 d) q       人脏腑虚实不调,则生于客热,表有风湿,与热气相搏,则身体生疮,痒痛而脓汁出,甚者一瘥一剧,此风热所为也。
. O! `- L* R5 [# u
  N0 e/ J% l& [4 q3 x4 V( R/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20: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热病口疮候
* L" h& l: q0 C: y* @       此由脾脏有热,冲于上焦,故口生疮也。6 E: I# p0 F, Q/ K

( n, _# D6 }  h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5 10: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热病咽喉疮候
9 i2 C. z2 P; R5 P3 a4 {3 p' }: p       上实下虚,热气内盛,熏于咽喉,故生疮也。9 w" `0 m  @3 C
" q/ S' ]4 p' V( G6 @2 C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7 09: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热病大便不通候& r6 R6 X. c, @+ Y
       夫经发汗,汗出多则津液少,津液少则胃干结,热在胃,所以大便不通。又有腑脏自生于热者,此由三焦痞隔,脾胃不和,蓄热在内,亦大便不通也。
8 q- o, O* p! N& N& t4 u6 ~, C" x$ n% f4 X5 c(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09: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热病小便不通候
: Y$ B2 o& x7 }% g; u       热在膀胱,流于小肠,热盛则脾胃干,津液少,故小便不通也。
, w2 }* C9 K0 w, K
. m2 K' p# F$ l0 Z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20:2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热病下利候% I* ^, m. Y1 w( O
       热气攻于肠胃,胃虚则下赤黄汁,挟毒则成脓血。
: C% H7 u% d- n1 m% w& t) |/ f) o0 L$ n: T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 10:45: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热病候
  N! ]1 Z3 h: D3 f" t       热气攻于肠胃,则谷气衰,所以三虫动作,食人五脏及下部,重者肛烂见腑脏。3 `9 D7 F) A* Q; |
4 w- C1 V5 e7 H# S5 A% F& u8 @! q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2 14: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司马铭 于 2016-6-2 14:37 编辑 : R/ n, d- U6 G. F

3 w/ d; K7 K3 s0 K& T: e* {1 y 二十一、热病毒攻眼候
' Q  H7 {  ~. t5 {' S. l8 k      肝脏开窍于目,肝气虚,热毒乘虚则上冲于目,重者生疮赤白膜也。
1 E* F7 N7 i8 }& N' D$ C8 Z' k' R9 J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4 20:2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二、热病毒攻手足候
& ?& R& p# T4 s; r4 D       夫热病毒攻手足,及人五脏六腑井荥俞皆出于手足指,今毒瓦斯从腑脏而出,循于经络,攻于手足,故手足指皆肿赤痛也。9 L3 l" y/ Y" X
' Z3 s# c+ `3 u" b; L5 _( I2 C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7 09: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三、热病呕候
; ~7 i/ C- v5 P5 n       胃内有热,则谷气不和,新谷入胃,与热气相搏,胃气不平,故呕。或吐下以后,脏虚亦令呕也。
5 Y& E6 w! b. |) B4 t
3 J4 S# P* @2 j( G5 _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3 08:51: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四、热病哕候1 [7 r/ X. d8 M( I7 l, O
       伏热在胃,则令人胸满,胸满则气逆,气逆则哕。若大下以后,饮水多,胃内虚冷,亦令哕也。5 S3 L& O4 c; w

3 F, q. G+ i  }" Z; T" ~+ U  t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5 09: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五、热病口干候') S; \+ r) j5 k
6 B. P0 h; W  Z
       此由五脏有虚热,脾胃不和,津液竭少,故口干也。
. Q; i) V0 @8 k- H0 X( p8 R" i% W8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6 10: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六、热病衄候+ f3 M' L' O8 y' M- _, s  Y" t  E
       心脏伤热所为也。心主血,肺主气,开窍于鼻,邪热与血气并,故衄也。衄者,血从鼻
% g: v* @3 o# c) ]; e( ^0 B& n, v0 r9 s4 i) c) c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6-17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七、热病劳复候
4 ^% ?8 o' [: ~  G% ]0 f       夫热病新瘥,津液未复,血气尚虚,因劳动早,劳则生热,热气乘虚还入经络,故复病0 L" f; o3 V, r. E# Z+ O
5 y7 x6 Z# ^5 Z5 q2 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