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T% x1 `$ ~7 l* ^1 R火起多由厨灶, V9 x2 N, K( o; C% z+ \/ P7 s8 Q
1 Z) |& P& V% E5 N5 O% Y 【原文】火之所起,多从厨灶。盖厨屋多时不扫,则埃墨易得引火,或灶中有留火,而灶前有积薪接连,亦引火之端也。夜间最当巡视。
) S2 c% l( |0 A; j# k
$ b" M# z" z, V* i 【译述】家中起火,大多是从厨房、灶台开始的。这大概是因为厨房长久不打扫,烟油污垢积得多了,就容易引起火灾。有的是由于火灶中留有余火,而且灶前又有干柴堆积,二者相遇,极易引起火灾。所以,厨灶是夜间巡视最应该去的地方。
, O* p6 t$ b9 ]( n L! e! r4 w1 _0 R
【评析】居家过日子不能没有锅灶,但是如果锅灶使用不当,引发火灾,就会屋毁人亡。因为凡有家,必搭锅盖灶,因此家庭防火重点在锅灶。: u! E! s9 v0 f b1 l
3 N, w& R) b5 P- L% ^
起居慎防火& k9 I% Q1 C: C. e# x* n9 x, A
2 i) t1 ]8 t; n& M0 z 【原文】烘焙物色过夜,多致遗火。人家房户,多有覆盖宿火而以衣笼罩其上,皆能致火,须常戒约。* O, y+ b! A8 o0 {6 j( i
; }+ C' ?4 k3 {2 U# L( S- @' {1 V
【译述】烘烤东西过夜,多会引发火灾。大多数人家夜间都习惯把火压住,并把衣笼放在火上烧烤。这些都能导致火灾。因此,必须经常告诫家人,夜间注意。( P* ^" z X* D5 Z2 F
# Q( S+ ?) ?0 ^+ O 【评析】夜间压火弊大利小,居家过日子应明察。动不可图一时的方便,酿终身的遗憾。
: `& n' [. m7 G* b, D+ }( h' @/ E" {2 f* e. w3 g! M* K3 |- P' S
室外防火亦重要/ J9 I- u/ I7 W8 A( r
Y) ~# _: p0 Q6 s& p9 D, A 【原文】蚕家屋宇低隘,于炙簇之际,不可不防火。农家储积粪壤,多为茅屋,或投死灰于其间,须防内有余烬未灭,能致火烛。9 j, J5 K: w+ \8 f& a- {/ F
/ R$ F j! D l% s- J 【译述】养蚕人住的房子低矮,烧烤草靶子的时候,不能不注意防火。农户储存粪肥的地方大都是茅屋,如果往茅屋倒草木灰时,必须防止灰中有余火没有熄灭,否则,就能引发火灾。
/ H) y# S. X1 d- @+ N& R4 W
, K8 c2 F3 {( N1 B; A0 v/ h 【评析】不灭星火,必酿大灾,防火如此,其他亦然,防微杜渐就是这个道理。
# g# Q9 i3 W2 Z( e& P' A, p+ t7 F( [
特别情境,更应防火
4 f& U5 n, {& t7 S' z- y. t8 m1 g8 t: {- } j, Y) j
【原文】茅屋须常防火;大风须常防火;积油物、积石灰须常防火。此类甚多,切须询究。" x6 R4 @! y, X+ H8 S
2 W, N% ?5 O% Y* H. I! P4 a" |
【译述】茅屋必须经常注意防火,大风天必须注意防火,油物、石灰积聚的地方必须注意防火。像这样需要防火的地方很多,千万必须仔细小必。2 B6 @* V. [7 j
6 L1 M; Q, ^' [" S# e
【评析】人之生存,须臾离不开水、火,但又时刻注意防水防火。
7 p1 A/ |* z2 q+ Z
C. Q* u+ w; y t- e y 小儿银饰易致祸+ ?( M- V1 L- c! r& z8 G
3 w h! K1 o( q7 v( q 【原文】富人有爱其小儿者,以金银宝珠之属饰其身。小人有贪者,于僻静处坏其性命而取其物,虽闻于官而置于法,何益?6 {6 V; i& e% L O3 v" p
5 v4 z* N3 s& J+ ^# K; p3 \ 【译述】富有的人家喜欢自己的小孩,就用金银珠宝之类制成的装饰品打扮他。有贪财的小人为了得到这些饰品,就会在僻静无人的地方,杀死孩子,而夺走他身上的饰物。即使你报了案,官府也将其法办,但又有什么益处呢?
# f4 Q7 ^0 l) u& n! l! M9 w! f0 c& u1 I
【评析】"人为财死,鸟为食王"。说的是有的人为了获取财物,不惜冒死铤而走险,无所不用其极。更何况让没有一点防卫能力的孩子穿金戴银,就为贪财之人提供便利,成为涉猎的对象。这种作法,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害。这件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图财害命者当诛;二是富有者不要显富,有智之人都知道守拙的道理,正因其善于守拙才成为智者。正如古人所言:"言语忌说尽,聪明忌露尽,好事忌占尽"。( ?; Q1 H7 E5 a: m1 x5 \
3 q g; x5 F4 n3 H& b 小儿不可独自外出
$ U, @2 [/ F/ L0 d9 k0 ~" D5 a/ x3 \2 P9 Z! S
【原文】市邑小儿,非有壮夫携负,不可令游街巷,虑有诱略之人也。. d! H4 A$ m3 F' V
/ ? r3 P ^" L, u7 s! I. j 【译述】城市里的小孩子,如果没有身强力壮的男子携带,就不要让他到街巷里去玩耍,以防止那些拐骗小孩的人。
1 z0 i3 n: ~6 |& u9 C# o D
` ~" J# ]! X* ?& ? 【评析】这句话讲的是,没有成年的小孩,需要身强力壮的男子携带才能到街巷去玩耍,不然的话,恐怕骗子拐带。果真如此吗?也不见得。《水浒传》所载:梁山好汉为"逼"朱仝入伙梁山聚义,吴用略施小计在元霄节把朱仝看管的小孩拐骗,被莽撞的李逵杀死,致使朱仝万般无奈只得投奔水泊梁山。朱仝可谓身强力壮,且又武艺高强,但在此等情形下,又怎能保全一个无辜的孩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