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我和胡荣华大师的一次会面,探讨象棋起源

发布者: 好蛋 | 发布时间: 2011-11-18 10:17| 查看数: 23117| 评论数: 94|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高榜山人 发表于 2012-4-7 22:54:29
60# 好蛋 - [1 z  v) W3 b0 F* ?' \, t# L
3 w* t9 N0 j- I8 e# n6 e
胡荣华
' `$ u! w" N: ^柳大华
2 E7 l) k4 A! k: M3 m9 K杨官磷% R  W* l) |4 r$ o# A7 I
吕   钦0 O4 |/ R" u. w2 w( N0 X3 G( V
想起了小时候就是打他们的棋谱打过来的,,,
好蛋 发表于 2012-4-11 08:55:55
  【直角坐标和空间坐标系统】
# p$ S$ i$ g) o* J8 |5 f+ g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并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其中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这样我们就说在平面上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0 p7 w  t+ d1 S" K3 S) ~& ]  以空间一点o为原点,建立三条两两垂直的数轴;x轴,y轴,z轴,这时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其中点o叫做坐标原点,三条轴统称为坐标轴,由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叫坐标平面。过空间定点o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它们都以o为原点,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这三条数轴分别称为x轴(横轴)、y轴(纵轴)、z轴(竖轴),统称为坐标轴。! A4 y% Q( F6 v& p* B
  在欧洲,坐标系统由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建立。
% M% \$ _8 s" H! n; z. U  B1 \  据说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病情很重,尽管如此他还反复思考一个问题:几何图形是直观的,而代数方程是比较抽象的,能不能把几何图形与代数方程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能不能用几何图形来表示方程呢?要想达到此目的,关键是如何把组成几何图形的点和满足方程的每一组“数”挂上钩,他苦苦思索,拼命琢磨,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突然,他看见屋顶角上的一只蜘蛛,拉着丝垂了下来,一会功夫,蜘蛛又顺着丝爬上去,在上边左右拉丝。蜘蛛的“表演”使笛卡尔的思路豁然开朗。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它在屋子里可以上、下、左、右运动,能不能把蜘蛛的每个位置用一组数确定下来呢?他又想,屋子里相邻的两面墙与地面交出了三条线,如果把地面上的墙角作为起点,把交出来的三条线作为三根数轴,那么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用这三根数轴上找到有顺序的三个数。反过来,任意给一组三个有顺序的数也可以在空间中找出一点P与之对应,同样道理,用一组数(x、y)可以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平面上的一个点也可以有用一组两个有顺序的数来表示,这就是坐标系的雏形。
( [/ L+ k& s; y1 U/ G/ F  笛卡尔坐标系就是直角坐标系和斜角坐标系的统称。相交于原点的x、y两条数轴,构成了平面放射坐标系。如两条数轴上的度量单位相等,则称此放射坐标系为笛卡尔坐标系。两条数轴互相垂直的笛卡尔坐标系,称为“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否则称为“笛卡尔斜角坐标系”。两种坐标可以相互转换。9 A1 W1 E! u; f* r' ~4 t
  相交于原点的x、y、z三条不共面的数轴构成空间的放射坐标系。三条数轴上度量单位相等的放射坐标系被称为空间笛卡尔坐标系。这便是笛卡尔坐标系平面向空间的推广,它表示了点在空间中的位置。
9 `6 z% }/ f0 C0 M  三条数轴互相垂直的笛卡尔坐标系被称为空间笛卡尔直角坐标系,否则被称为空间笛卡尔斜角坐标系。
) V! m5 H9 L, }0 o  直角坐标系的创建,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使几何概念用数来表示,几何图形也可以用代数形式来表示。由此笛卡尔在创立直角坐标系的基础上,创造了用代数的方法来研究几何图形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 他大胆设想:如果把几何图形看成是动点的运动轨迹,就可以把几何图形看成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点组成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可以把圆看作是动点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如果我们再把点看作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把数看作是组成方程的解,于是代数和几何就这样合为一家人了。笛卡尔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而且,他还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哲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之后的几代欧洲人,开拓了所谓“欧陆理性主义”哲学。' m6 i" v/ C. r+ n8 i. {! |, a
  直角坐标系和空间坐标系在基本原理上和中国古代的四象八卦体系基本一致。早在欧洲近代数学传入中国时,当时的中国数学家对此就已经心知肚明,故用“四个象限”和“八个卦限”来命名这些坐标系统。
01ldkr.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11 08:56:32
  笛卡尔据说是从蜘蛛结网想到坐标系的,而蜘蛛网织出来就像一个八卦,被人比作八卦阵。传说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叫做“八阵图”的阵法,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所以这样一来人们还把蜘蛛比作诸葛亮,进了八卦阵就跑不了,跟进了蜘蛛网的跑不了是一样的。: T) S4 _3 c$ J( j
  蜘蛛恰好长有八条腿,与八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人们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在中国,蜘蛛被形容为:小小诸葛亮,独坐中军帐,摆起八卦阵,专等飞来将。
4 y- s; d. |# S/ e* a  笛卡尔的坐标系诞生于十七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而中国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伏羲女娲时期,就已经有了八卦时空理念。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可见一斑。
zhug8zt1.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15 16:07:53
五子棋、围棋、六博、国际象棋,均源于中国,棋子都分黑白二色,表示阴阳,这是中国文化的体现。5 x% ~+ Y) I" E# t2 f! X: y
五子棋可能有“五行”的概念在里头。! h9 T0 Z* k7 s; A7 g9 h/ d1 e0 E1 M
围棋也有五行——中央天元和四个角点。
6 g2 _1 I- u7 }2 R* K. u7 N1 E: A虚数是笛卡尔发现的。中国古代好像没有虚数概念,但“虚实”思维早就有了,比如围棋,子为实、气为虚,虚实结合,好比精神和物质,缺一不可,否则无法在棋盘上存在。
好蛋 发表于 2012-4-18 10:20:44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4-1 11:22 编辑 8 A! M- w% j% e  {6 x

" e- U" }* ^0 j! k  秦汉魏晋时期出现了八道行城等担棋类游戏。
' b5 L# G8 R, c5 A! Q  八道行城是中国游戏,可能与六博具有类似的规则,是由六博等游戏演变而来,而且棋盘还有中国象棋的九宫,所以被认为与象棋游戏有关系。类似的有流传于中国民间的老君棋、鸡母棋、猪娘棋。  如果八道行城是中国游戏,而非出现在印度,那早期象棋(公元569年《象经》诞生前)的发展,可能跟印度没有太大关系了。
2 g( d/ i) K2 Y  X. \: Z7 U  八道行城属于担棋类游戏。
( m( k9 G, |8 O7 N6 m) q  在中国民间,流行有老君棋、猪娘棋、鸡母棋、围母棋、挑担棋、五路担夹棋、五路挑夹棋盘和夹子挑担棋等游戏,它们被统称为“担棋类”游戏。这些棋戏据说跟古老的六博和八道行城,以及围棋有关。
( q& U& v4 X3 I( n  对这些民间棋类活动进行探讨,除了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外,对揭示象棋和围棋起源及演变,也会有很多帮助。# [, U; I! C8 p4 z# k

) a3 n5 i8 h( i  以下例举几种担棋游戏:
+ k2 j: k8 B. G) K- W  【老君棋】
* H! L. m0 N! b  Z7 _  一、简介7 X/ a/ Q* A3 @
  老君棋,俗称担老君、堵老君,是流传于山东省莱西市一带的的两人传统棋类,与八道行城有关,特色是棋盘在游戏中途会扩展。
6 ~  y" T# L1 D  二、棋具: O6 Y: W" p  Q4 `: K- }5 Q$ A
  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组成共二十五个棋点。, e+ R9 l& A( A* _( h1 X7 X9 O7 |
  分为两方:7 ^, O- x. z) ?0 g7 r3 d( z  A
  被担方:有十六枚棋子。$ E% D2 q  S/ ?" v! ^
  担方:有一枚称为老君的棋子。
  {, v) R1 o) ~2 V( J9 A: _4 I  三、规则) U6 E, q0 T2 K+ m- V6 p
  初始布置为被担方十六枚棋子皆放在棋盘边棋点;老君则置于棋盘的中央棋点。
1 |# o  R* P# D& O, w4 b* N0 P  担方先行,每回合玩家沿线一步移动一己子到空棋点。4 C: \" o0 P6 G( F1 l$ \
  担吃:若老君移到同线的两子之间,则吃掉这两枚敌棋。该吃法同直棋的担吃。
  z# |! c6 p6 e6 `  当老君在正方形角点无法行棋时,在此角画外接一个内有十字的三角形。
) ?9 j# _  g8 y" ]- f* e. |/ |: N% e  当老君在三角形角点无法行棋时,在此角点再画一个外接内有十字的椭圆形。
& _  S% j' D" |$ V5 `( o  担方以减少被担方剩下两枚以下获胜。
1 h. G# P! q' B0 V  p  被担方以让老君在椭圆形无法行棋获胜。1 n* [. x. B4 A$ W
1 O8 N1 |) x0 g1 M( Y6 m: D
  【猪娘棋】* `( h9 c3 a+ O
  一、简介
) P5 Y/ d6 `" U/ d  T2 I- X  猪娘棋,又称猪崽棋、猪母棋,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的两人传统棋类。, @3 @9 n7 d% i, U3 z
  二、棋具
' ^+ r6 r: D* V: z9 g* d# W" Y1 }  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某一横棋边中点多内画十字的菱形,称为猪圈或猪头,其对面边中点称为猪尾。
" l; N# ^& H. c& O9 m4 D3 D! U: C  分为两方:
" X+ w& X+ l+ r" v  1.猪崽方:有十六枚称为猪崽的棋子。
+ U6 k! R% e; O* O2 x  c& `  2.猪娘方:有一枚称为猪娘的棋子。
5 O- O/ G4 Q8 t9 {. e+ w# A9 k7 B, X  三、规则
  Y' \1 T; Y0 `% [0 `3 N; Z  1.初始布置为十六枚猪崽棋皆放在盘边棋点;猪娘则置于棋盘的中央棋点。! w; n6 `, e* s% ]% y; y4 Y
  2.每回合玩家沿线一步移动一己子到空棋点,猪娘先行。
0 r6 v- h4 L% z+ R# A  ①若猪尾没有猪崽,则在猪头的猪娘可以飞到任何空点。- ^0 n" m# N7 F- }3 a% x( m+ T& z
  ②等距担吃:若猪娘移到同线两敌子或四敌子间的距离中点,则吃掉该些敌棋。1 V5 l5 q6 N. M) H! G7 ^
  3.猪娘方以消灭猪崽低于四枚获胜。
7 V4 d( x. k. R  4.猪崽方以消灭或让猪娘不能移动获胜。
) U. b7 [) C3 w8 M  ①六枚以上时需把猪娘围进猪圈困死。
& a; K( G& i+ ~  ②四枚以上时需把猪娘围到正方形角处。
% m2 b) Z! V& r
" C! T& ]  p, L2 Q  【鸡母棋】. f; L8 v4 {( B: T
  一、简介7 z; Q9 F  ~8 }. e
  鸡母棋,是流传于福建省泰宁、德化等地区的两人传统棋类。
) ]7 k7 I5 r; ^( J6 {  二、棋具5 }, r( q) U, ~; L9 C8 W* f
  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组成共二十五个棋点。
9 w+ P6 _0 B' M: @/ [/ V  分为两方:母鸡方、小鸡方。
+ V1 `# `8 |  P* a' i6 ]+ H$ G: k  1.小鸡方:有十六枚称为小鸡的棋子。9 m$ v% L3 U5 p4 ~6 R
  2.母鸡方:有一枚称为母鸡的棋子。* ^- l, t- Q4 O! }! U
  三、规则' Z" k% |  N! |" @+ c7 ]* p
  1.初始布置为十六枚小鸡棋皆放在棋盘边棋点;母鸡则置于棋盘的中央棋点。
2 d- {" k: b( K7 y  2.每回合玩家沿线一步移动一己子到空棋点。& q2 d& A) B# F- Y
  ①担吃:若母鸡移到一线的对衬点,并且该线都是敌棋无空位,则吃掉该些敌棋。该吃法与直棋的担吃类似。
8 j4 L% Q! W, E6 U  ②拖吃:若母鸡移到一线的端点,并且该线都是敌棋无空位,则吃掉该些敌棋。
7 K: y" B: ]6 i7 A$ U1 w% T  3.母鸡方以减少小鸡剩下两枚以下获胜。* n" k9 x3 Q! x0 B+ ]
  4.小鸡方以让母鸡不能移动获胜。+ ^- C' w" ]: s. T8 Y2 \
: j' i3 _$ h) K1 \- q; o
  【围母棋】/ Y* U7 j6 j. F" f" n, V
  一、简介
2 y* I$ l) j2 R3 J, p& Y  围母棋,是流传于毛南族的的两人传统棋类,与鸡母棋有关。
4 l1 j% J" ~' u5 I  二、棋具( y' C0 W) h4 \. y; R0 P
  棋具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某一横棋边中点多内画十字的菱形,称为母鸡笼。- {0 a" M: |" S. v' C- O
  分为两方: + w* B  X, s0 w) ~* G1 J/ @
  小鸡方:有十五枚称为小鸡的棋子。
( r' q1 }) S4 [  S* C* W6 T% P  母鸡方:有一枚称为母鸡的棋子。% E& l; z2 |+ ~+ Q
  三、规则
# L( u6 B( N& E5 U  初始布置为十五枚小鸡棋皆放在盘边棋点,只有与母鸡笼交点不放棋;母鸡则置于中央棋点。+ f) N( S% V7 W$ O* O
  每回合玩家沿线一步移动一己子到空棋点,小鸡先行。
( |0 S" \' i3 y! a+ ^: V; h, z& s  母鸡再进入中央棋点三次后,小鸡才能进入中央棋点。
. a& z) W2 u2 A" B8 l& G  等距担吃:若母鸡移到同线两敌子或四敌子间的距离中点,则吃掉该些敌棋。
# {7 ~% V1 a4 |) x* z  T2 R$ P  母鸡方以消灭小鸡低于三枚获胜。0 n& \5 A- W) _6 S8 w5 Z- ?
  小鸡方以消灭或让母鸡不能移动获胜。
% O3 P3 A' B  h- D; W5 w9 V# j1 P# Q
  【挑担棋】) N/ k1 ^5 m$ ]0 a; i3 D6 i2 W0 Y
  一、简介) C2 G3 F: l) n0 C1 w: s1 u
  挑担棋,是北京延庆县的两人传统棋类,类似河北省平山县五路担夹棋、江苏泗阳县五路挑夹棋、四川五麻子棋、阿昌族胡桃棋,但吃法条件皆比后者严厉。
/ C: T1 \* j' Y7 ?8 U1 }  R% K  二、棋具
6 N: g* j8 W) ?  棋具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某一横棋边中点多内画十字的菱形,其对边的中点称为咽喉。
- U1 x" t8 k5 G; S  每方十枚棋子,以两色区分敌我。  T+ s% u! c1 X! r
  三、规则: E3 h0 r0 ]. c' _! w: b
  每方五枚棋子初始布置于己方底横行,另外每方五枚作备用。: g/ f( K  _3 w. [: o
  每方轮流移动一枚己棋,沿纵横斜线任意步,但不得有子抵挡或转弯。
/ f% ^4 F* T8 M! S8 b: i: ]  行棋时主动排成以下两种排列之一就把该些敌子移除,并在该棋位补放同数量己子。
/ @: E6 b4 G! {8 q3 r6 \  夹:两枚己棋在同线上夹住一枚敌棋,形成两端皆无其他棋子的三子连线。
3 k" q  b; O6 C0 ]7 F) H+ D  挑:一枚己棋至两枚敌棋的中间,形成两端皆无其他棋子的三子连线。
+ g6 G7 L8 b) z' p  己棋只剩一枚时,并且咽喉没有敌棋,则前者在菱形内可沿横线任意步,不可转弯,可穿越棋子。5 d+ C9 q) H. q; a' o' C
  消灭所有敌棋或不得动弹获胜。
9 L7 d  W% M0 V4 j) k
2 t, M9 W. E" b  T  【五路担夹棋】
- I0 e* Y5 _& x3 N7 N& U% o9 |  J  一、简介& W% v+ ?3 u$ n9 p2 F2 d
  五路担夹棋,又称五路担、憋葫芦,是河北省平山县、石家庄一带的两人传统棋类,与北京延庆县的挑担棋最类似,差别在于前者的挑吃无法换子、与后者吃法条件较严厉。
& J1 o3 W% ?, T  二、棋具0 A/ h& y/ g+ j0 m  C1 \  O+ }: M5 B
  棋具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某一横棋边中点多内画十字的菱形,称为葫芦。, B/ S/ P* n: t) r2 W
  每方十枚棋子,以两色区分敌我。0 U+ R; J+ q5 b( y6 ?1 Z* L
  三、规则/ w4 q  y- A7 [# E6 a( b! U
  规则每方五枚棋子初始布置于己方底横行,另外每方五枚作备用。0 P& W* }# n* y4 h
  每方轮流移动一枚己棋,沿纵横斜线任意步,但不得有子抵挡或转弯。7 C8 y! B$ u) k, @, E4 t& q
  行棋时,如主动排成以下两种排列之一就把该些敌子移除,但敌棋剩下一枚时则无法再使用。2 t$ c, p  E" Q" B2 J( _! h
  夹换:两枚己棋在同线上夹住一枚敌棋,并将敌子换成己棋。1 W4 w8 [' ?/ J; o4 q7 p
  挑吃:一枚己棋至两枚敌棋的中间。* K3 s0 E9 |, N' R7 t( o( w( f' [5 |
  将敌棋减至一枚并逼到葫芦顶部点者获胜。
: s# ~2 M( ]8 S& i( `
+ j) v! U; i4 k0 o5 {' |  【五路挑夹棋】9 [/ v1 R9 v# _- v5 [' h5 h
  一、简介
7 D" g4 [3 I3 k/ ~6 X  五路挑夹棋,又称五子飞棋,是江苏泗阳县等地流行的两人传统棋类,类似河南林州市的夹子挑担棋、河北延庆县的挑担棋、河北平山县的五路担夹棋、四川五麻子棋、阿昌族胡桃棋。
' V8 f3 c+ H, Z1 @  r: ^+ p0 D  二、棋具$ L/ {/ G3 s& r: [+ ?
  棋具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另有东南-西北向、西南-东北向的斜线各三条。全部共二十五个棋点。也有棋盘会在一棋边中点多内画十字的三角形。
7 p8 l* }  L% F; W$ b0 L  每方十枚棋子,以两色区分敌我。0 q( d, d* q3 M, P
  规则每方五枚棋子初始布置于己方底横行,另外每方五枚作备用。
  w& N4 g8 d' T3 y4 M1 a  每方轮流移动一枚己棋,沿纵横斜线可任意步,但不得有子抵挡或转弯。. i1 X0 y, f8 n$ E& E9 \
  行棋时主动排成以下两种排列之一就把该些敌子移除,并在该棋位补放同数量己子。$ p7 G' s( k* M, O
  夹(二夹一):两枚己棋在一条直或斜线上夹住一枚敌棋。
! x$ {8 ^$ z" I  挑(一挑二):一枚己棋至两枚敌棋的中间。
2 r; S  G5 X4 d, \2 l& ^  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不得动弹获胜。; ~2 N5 a0 c( u1 U9 z3 J

/ \# I' b8 |, t9 {2 Y0 n8 j  【夹子挑担棋】- [2 N& B8 X9 E. ?. d+ n
  一、简介/ H+ {0 I2 m( c+ h; E
  夹子挑担棋,是河南林州市两人传统棋类,与其他类似棋类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的棋盘没有斜线、可以连吃等。
7 F: I- R& T. J" s: p: Y  N9 w: J  二、棋具' m! h" G' o; R" g& C9 n
  棋具棋盘为五横五竖的横纵线交叉,全部共二十五个棋点。6 X( r7 s$ A6 S2 _+ @# e# }2 y
  每方十枚棋子,以两色区分敌我。
. J5 I9 K, ~% S( ?  Z" k/ q4 ]% y  三、规则/ V+ B0 V! `( R% `+ E8 J6 Q9 \
  每方五枚棋子初始布置于己方底横行,另一枚放于次底横行己方的最右点,另外每方四枚备用。: C' q/ |4 x- s8 e0 G
  每方轮流移动一枚己棋,沿纵横线一格。
& ?5 j& \1 j2 r* u" X3 y6 o  行棋时主动排成以下两种排列之一就把该些敌子移除,并在该棋位补放同数量己子,若又造成以下同样状况,则继续移除敌棋。6 h7 _2 w: W+ l- s+ o6 P- j
  夹(二夹一):两枚己棋在一条直或斜线上夹住一枚敌棋。
( g/ a2 q. `$ R; X) \4 u  挑(一挑二):一枚己棋至两枚敌棋的中间。8 X5 z1 ]5 \1 o
  消灭对方所有棋子或不得动弹获胜。
ljq1qp.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18 10:47:23
  汉代,中国出现了一种叫做樗蒲(最初由樗木制成,故称樗蒲)的游戏,这可能也是象棋发展的一个环节。- h2 [5 C( R: X
  樗蒲,古代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具(骰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但是也有人根据宋郑樵《通志.草木略》“樗似椿,……叶脱处有痕,为樗蒲子”的记载,认为樗蒲之得名,系由樗叶脱处所留痕迹而来,所以五木投子又被简称为“齿”,掷得采名称为“齿采”。准此,樗蒲别名“蒲戏” 这一组五枚用木头斫成的掷具,都是两头圆锐,中间平广,像压扁的杏仁。" t, i) J, t7 H- |0 o$ A
  樗蒲的每一枚掷具都有正反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面上画有牛犊,白面上画有野鸡。一看这样的掷具就可以想起中国传统的阴阳思想。骰子上的黑面和白面明确表示“阴”和“阳”的二元对立。樗蒲类似后来的掷骰子(色子),随机性很大,主要靠运气取胜,但樗蒲的游戏规则比掷骰子要复杂得多。樗蒲的用具起初有盘、杯、马、矢四种。盘是棋秤,杯是后代骰盆的前身,马是棋子,矢即五木,是五枚掷具。樗蒲的棋盘构造与六博和象棋中的九宫较为类似,因此象棋有可能是从六博和樗蒲演变而来的。% O& a2 ], j/ i5 X* ]+ n" [
  樗蒲类似于现在的飞行棋,所用的骰子共有五枚,有黑有白,称为“五木”。它们可以组成六种不同的排列组合,也就是六种彩。其中全黑的称为“卢”,是最高彩,四黑一白的称为“雉”,次于卢,其余四种称为“枭”或“犊”,为杂彩。共有枭、卢、雉、犊、塞,这五种排列组合。掷到贵彩的,可以连掷,或打马,或过关,杂彩则不能。
8 ?0 O! Z0 K( N) y  关于樗蒲的起源,也有争议。据东汉马融《樗蒲赋》称,这种博戏的发明者为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后来老子(字伯阳)西出函谷,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就常以此戏排遣惆怅,故谓“伯阳入戎,以斯消忧”。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称“老子人胡作樗蒲”。《晋中兴书》载:“樗蒲,老子入胡所作,外国戏耳”。《太平御览》卷七二六引《博物志》言老子入胡造樗蒲时又说:“或云胡人亦为樗蒲卜。”对此,有人猜测樗蒲原先流行在西域地区,大约自西汉时期随着中西交流而传入中原。由于来自西方,于是出现老子人西戎而制樗蒲的传说。但是也有人认为樗蒲是从六博演变而来,所谓“老子人胡作樗蒲”,只是为抬高博戏身价而已。在樗蒲脱胎于六博的前提下,又有产生在西汉或东汉两种说法。
1 Z3 o+ {6 x3 U0 g+ `$ W3 S  有人认为,六博的棋子叫散,可竖起成为枭(骁),棋盘为栻盘,行棋在线,模拟天象。樗蒲的棋子叫驹,没有升变,棋盘为格子型,行棋在格,犹如赛马。如果樗蒲是从六博衍生过来,其跳跃性太大。双陆是西域传入的,樗蒲也不能说没这个可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樗蒲大概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樗蒲棋盘与六博有相似之处,还有“五行”在里头,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而棋子的走法可能吸收了西域棋的特点,大概是中国化的打马类游戏,说它是中西结合的产物,有一定道理。$ T5 d3 |/ ~* l' `: z
  象棋也有可能是从六博、塞戏和樗蒲演变而来。樗蒲。也作“摴蒲”,又名掷卢、呼卢、五木,是在六博游戏的基础上予以改进与变异而形成的(其中可能吸收了当时西域棋类游戏的规则)。中国从汉代开始流行樗蒲这类游戏,宋代以后逐渐失传。/ P8 |$ P) s6 f/ L
  至今朝鲜半岛上,还可见到樗蒲。这种棋的玩法类似双陆棋。樗蒲棋具为17×17方格棋盘,每方六枚棋子。掷具为五根一面削平的木头。图为韩国樗蒲棋盘。, b8 w4 [6 w3 P& x# y9 F, m: J" ?$ w
  从韩国的樗蒲棋盘看,有中国五行的特点:9 Z5 U- X" y6 T* }3 {% q, e
  右边蓝色(接近青色)——东方甲乙木;
. J! p% l6 V! t! d4 L; e6 g( A  下方红色——南方丙丁火;
2 u4 f% n! p4 {  R  中间黄*色——中央戊己土;6 c# x$ V; @" ]. `
  左边白色——西方庚辛金;2 F- s( K6 p) ]$ W- i& U
  上方黑色——北方壬癸水。
f2b3acfe.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18 11:17:43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2-20 14:09 编辑 - x# y& K; {' `8 u' O1 Q; x4 o
5 r% m) P- S, G0 O, b( j$ z9 d; F
象棋与四象、五行、八卦有关,八卦源于伏羲。4 v2 d( I8 d+ O/ `7 e
  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中最早的女神,人人都会想到女娲——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 c' L( o3 B! B, R, S3 ?$ Z
  其实不然,在女娲之前还有华胥氏,她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1 m, Z2 U1 u4 b1 E
  盘古开天辟地,打破混沌,创造了世界,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变成了日月星辰、山水草木、万物生灵,而精灵魂魄凝聚变化成了人。自天地形成,阴阳两分,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开始生息繁衍。之后有巢氏造就巢穴构筑家园,燧人氏钻木取火带来光明。华胥氏时期,诞生了伏羲女娲。) Q0 [8 v+ g  I, [8 I" Y1 }' ~
  关于女娲造人的传说,以前的故事也不够完整。5 I- {3 R! f* Q. ~2 X
) _; w5 S7 X! P% P' Y9 H
  小时候,奶奶(1920-1989)给我讲了一个伏羲创八卦和女娲造人补天的故事。
1 j# |, t5 L7 x  华胥氏生有两兄妹:伏羲和女娲。  有一次大洪水,别人都被大水卷走了,只剩下伏羲女娲二人。- [7 E) i2 ?% |( y$ ?& p. J2 f
  伏羲在黄河边遇到一个龙马,驮着一幅河图献给了他。伏羲根据河图的模样,苦思冥想,创立了八卦。8 r- A/ a' ^- f2 o. z& C- b& v0 R& D
  女娲在山林中漫步时,觉得世界上只有他们兄妹俩,太孤独了,于是她就想到了用泥土来造人。一开始女娲用手捏人,但感觉太慢了,于是就用一条绳子挥动泥土,溅出的土落地后就成了人。后来,捏出来的人成了贵族,溅出来的人成了平民。
. x% b8 g7 z/ F- r  一天下大雨,女娲造的泥人还没干,就喊来伏羲一起把泥人搬进屋里,还用了铲子来铲。匆忙中他们把一些小人给弄坏了,这就是残疾人的由来。% S. l9 F- H4 d& ^: E
  若干年后,共工部落和祝融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共工族失利了,盛怒之下,共工首领把天撞了个大洞,于是天上的水倾泻下来,大地一片汪洋。女娲为了拯救她的子孙,炼就了五色石(含有五行的奥妙),把天补好了,于是洪水退了,人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
  G- r/ x4 a, v  j. w  这个地方后来被称为“天水”,就是伏羲故里(这里的大地湾文化被认为是伏羲时期的)。
8 w. s8 y% X/ P$ F  以上是奶奶讲的故事。# \5 e" P, |) w/ w( o, ~, L: i

  X9 I" r; D2 i& x2 o; w+ T% u7 y2 c  我一直在想,中华史前文化开始得很早,距今9000年的河南漯河的贾湖遗址就发现了乐器和最早的汉字符号。湖南常德的城头山遗址造于6500年前,是中国已知的最早古城,年代与古埃及最早的巴达里文化相当。后来的郑州西山古城(估计是黄帝时期的遗址)、内蒙古赤峰的红山遗址、浙江良渚古城……也都非常久远。可以说那时的中国,就已经吹响了进军文明的号角,只差一步就迈入新时代了。可史学家却把公元前2070年开始夏朝作为中华文明的开始,与古埃及和古两河文明相比,晚了一千多年,这是何道理?* {/ K+ O5 B: l  M" F
  一个可能是早期的文字没有发现。说起文明史,主要是指使用文字的历史。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约开始于前3500年;古埃及象形文字,约出现于前3100年。而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商代之前只找到一些独个的文字符号,还没有发现像楔形文字、象形文字和甲骨文那样成篇的文章,所以还不能被认为是正式的文字,于是目前世界上把商代作为中华文明的“起点”了。中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是黄帝让他的史官仓颉创造的汉字,如果这一传说被考古证实,那毫无疑问,中华文明始于黄帝。: K! j0 K6 M! s9 A6 {" u
  此外,史前的大灾害也可能延误了文明进程,造成中华文明的“难产”。古印度文明在前1750年左右消亡,可能是毁于彗星撞击或洪水。在中国远古时期,灾害也接连不断,洪水就有多次发生,著名的有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可能这些灾害,让中华民族走向文明的进程延误了几百年。比如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在高度发达,即将步入文明时代时,却突然神秘失踪了,据分析可能同大洪水的破坏有关。3 g, d: [2 Q5 s* Q! U9 Y8 q  ^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伏羲、共工、祝融、炎帝、黄帝等,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部落或古国的名称。比如匈奴,是国名和民族名,而非指一个人。炎帝、黄帝、颛顼等,都延续了好几百年,如果一个人是不可能活这么久的,因此可能是一个部落或古国的名称。比如共工和祝融,早在伏羲女娲时期就有关于他们的传说,以后黄帝、颛顼、帝喾时期,也谈到了他们,所以共工和祝融,有可能是与伏羲、黄帝、颛顼、帝喾等并存的古部落(或古国)的名称。* B7 w, k0 S) t

% N3 [0 U/ i/ N( G4 R0 V  网友重庆吴戈,写了他外婆给他讲的故事,也很精彩。比起充满神话色彩的“女娲造泥人”,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感。伏羲和女娲都是华胥氏的子女,这是一致的。* Z; _  l: N2 y. Y: o3 I9 c
  特此转载一下:5 ?, c* o& f, f* |
  小时候,外婆[1902--1962]给我讲了<<女娲补天>>的故事。华胥大酋长有伏羲与女娲两兄妹,后来伏羲长大后袭位为大酋长。由于部落战争频繁而惨烈,终于,代表华夏一支的伏羲部落被西北的两支大部落联手击败。伏羲部落伤亡惨重,男人十有九战死,部落繁衍成了最大问题。经与大巫师求卜,卜辞曰:神灵说从今起,原来"一夫一妻制"改为  "一妻九妾制",以迅速恢复部落人囗。然许多战死者寡妻不愿悥,女娲的丈夫也阵亡,于是,女娲当晚走进兄长的茅棚。这一来,阵亡将士寡妻也纷纷仿效女娲,争相为妾。第二年孟冬,伏羲部落新生了三千六百四十七个男嬰,一千九百九十六个女婴。十七年后,伏羲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大军,不到两年就各个击破了西丶北两大部落,成为天之骄子。人们为了赞颂女娲为大义,舍小义之伟大壮举,编织了<<山海经>>这部美丽的传说,真实的记载了中华先祖的创世纪之卓绝历史。
好蛋 发表于 2012-4-20 11:36:49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4-1 11:22 编辑 5 Q4 H* u$ j' K" K) o* Z3 J

2 o$ ~' ]  B& B0 L0 t! _4 x& f  印度八条盘棋简介9 A8 z) d( \& Y3 l" E- J
  八条盘棋可能是出现于西元前三、四世纪的印度古棋类,走法应该类似于双陆,是种运气性的掷赛游戏。
# h8 A' K+ D! ~5 }  因八条盘棋棋盘也可用于恰图兰卡的传统棋盘,八条盘棋可能是恰图兰卡的前身(当然叫成“恰图兰卡”不合适,恰图兰卡出现在八世纪或九世纪之后),与象棋也可能有一定渊源,这里介绍一下。; D* Y2 r) I2 O: e& m
  八条盘棋(Ashtapada)是出现于西元前三、四世纪的印度古棋类,是种运气性的掷赛游戏,八条盘棋被认为可能与六博具有类似的规则,大概由六博等游戏演变而来。
6 u3 H$ H8 r: W7 t( s# j, i  印度早期,并无棋类运动。直到公元一世纪以后的贵霜王朝,中国等地的棋类运动传入后,印度才有了自己的棋类活动。
0 L7 \) G6 v" Q3 V' y, C  关于八道盘棋,《律藏》中提到“玩八条盘棋(Ashtapada) 、十条盘棋(Dasapada)、无盘棋,玩跳间游戏、石积游戏,玩骰子、棒打、手型游戏,玩球、叶笛、锄犁游戏、倒立游戏、玩具风车,玩棕榈叶制尺、玩具车、弓箭,玩猜字、猜人意,模仿〔四肢〕不具者,学象术、马术、车术、弓术、剑术,在象前、马前、车前跑,以及往还跑,且兴奋、拍手、摔角、斗拳,于舞台上,展敷僧伽梨,言舞女,曰:“妹!于此处舞!”并喝采,〔如此〕行种种非行。”
5 T- k4 f+ w& `0 v' o
" X! u0 _3 {7 G5 H& P3 d  印度八条盘棋是一种投掷骰子的游戏,棋盘和大概的行棋路线如下:
tablu05d.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20 11:37:22
  有人说,八条盘棋(Ashtapada)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就是这样的,8×8格。也有人说前三世纪的Ashtapada的走法应该类似于双陆且已经失传,后来的Ashtapada是沿用了那个名字而已,两者并非一回事。8 E; S7 V: G# j! P9 {) h9 A
  有人通过Ashtapada与六博的比对,发现了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有可能是从六博演变而来:
tablu03d.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20 11:37:51
  这种棋,同古代印度另一种游戏Thayaam相似。
tablu01d.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4-20 11:38:24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印文化交流频繁,据说除了中国之外,印度也出现过64格的棋盘,只是这种棋盘不带有黑白格而已。当时的这种棋,可能是八条盘棋。' J+ j8 s3 X, U  m
  印度的棋戏也曾传入过波斯。6世纪左右的波斯萨珊文献曾记录了当时从印度传入了一种64格的图版游戏。按年代和历史文献(如《律藏》和《大般涅槃经》)分析,有可能是八道盘棋(Ashtapada),而不大会是恰图兰卡,因为有关恰图兰卡的记载是八世纪以后的事了。7 ]& D+ M8 L% y( j/ |
  世界上的棋类游戏很多,但具有深度文化内涵的,当属源于中国的围棋和象棋(六博、象棋、国际象棋等),博大精深,形神兼备,意境深远。这也是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能成为最流行的三大棋的原因,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充分体现。3 U% ]- l* _* o
  与五子棋和围棋近乎“一脉单传”不同,象棋在流传的过程中大大繁盛起来,在各民族各地区形成了各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象棋,除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还有朝鲜象棋、将棋、越南象棋、马来象棋、泰国象棋、缅甸象棋、阿拉伯象棋等等……数量繁多,令人目不暇接。象棋代表了四象八卦,这或许正应了一句古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衍生出六十四卦乃至无穷无尽。如此一来,象棋的家族才如此地繁荣兴旺吧。
好蛋 发表于 2012-4-23 09:21:11
  自从英国的威廉·琼斯1790年提出“象棋是大象”之后,很多人在这里面绕,都摸不清东西南北了,可谓是“盲人摸象”。* w; x6 g+ G2 }
  最滑稽的是常任侠,在“大象”里绕圈子可谓发挥到了极致,认为象棋“是从印度经东南亚传入中国的南部地区,再普及到全国的,因为那里产大象”,甚至认为舜的弟弟象,“不是舜的亲弟弟,而是南方部落首领,因为那里是产大象的”……听了啼笑皆非。& w9 Y# [; k! f$ }! T) R7 g# a
  照常任侠的思路,那天象,就是“天上有大象”,气象,就是“空气里有大象”,象形文字,就是“有大象的文字”。/ p3 F8 \% a% ]+ j4 G
  日本人是赞成常任侠的“东南亚传入”的。原因也不复杂。日本人对中国人是抵触的,围棋从中国传入已经令他们不爽了,要是象棋也从中国传入,他们不要昏过去,于是就说“是印度经东南亚传入”的,算是个安慰吧。
3 [2 [" i8 _: e2 C7 Y/ i* \( r  但实际上,东南亚象棋、将棋、印度象棋、中东象棋、国际象棋……都源于中国,祖先是六博。: M9 c0 D- |, t
  象棋的原意,不是大象,而是四象、象卦,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m, V$ \0 |/ H
  六博、塞戏、樗蒲等,都包含有四象的元素,全是象棋的早期形式。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5-19 16:32:35
中国象棋起源于河洛地区,是易学文化的产物。象棋之"象",当为<易>之象,非大象之动物.{:soso_e179:}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5-19 16:36:19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如:《楚辞&#8226;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人为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足球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1 m+ g" c) E5 [& x. R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从湖北云梦西汉墓出土的塞戏棋盘和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俑塞戏,可以映证汉代边韶《塞赋》中对塞戏形制的描写。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至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朝代,武帝(公元561~578年在位)制《象经》,王褒写《象戏&#8226;序》,庚信写《象戏经赋》,标志着象棋形制第二次大改*革的完成。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其中最重要的是《士礼居丛书》载《梁公九谏》中对武则天梦中下象棋频国天女的记叙和牛僧孺《玄怪录》中关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岑顺梦见象棋的一段故事。结合现在能见到的北宋初期饰有"琴棋书画"四样图案,而以八格乘八格的明暗相间的棋盘来表示棋的苏州织锦,和河南开封出土的背面绘有图形的铜质棋子,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唐代的象棋形制,和早期的国际象棋颇多相似之处。当时象棋的流行情况,从诗文传奇中诸多记载中,都可略见一斑。而象棋谱《樗薄象戏格》三卷则可能是唐代的著作。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北宋时期,先后有司马光的《七国象戏》,尹洙的《象戏格》、《棋势》,晁补之的《广象戏图》等著术问世,民间还流行"大象戏"。
8 `5 {; E" Y% I* P5 C4 R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李清照、刘克庄等文学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宫廷设的"棋待诏"中,象棋手占一半以上。民间有称为"棋师"的专业者和专*制象棋子和象棋盘的手工业者。南宋还出现了洪迈的《棋经论》、叶茂卿的《象棋神机集》、陈元靓的《事林广记》等多种象棋著述。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梦入神机》、《金鹏十八变》、《桔中秘》、《适情雅趣》、《梅花谱》、《竹香斋象棋谱》等。杨慎、唐寅、郎英、罗颀、袁枚等文人学者都爱好下棋,大批著名棋手的涌现,显示了象棋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喜爱的状况。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56年,象棋成为国家体育项目。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40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其中以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赵国荣、李来群、吕钦、许银川等最为著名。
好蛋 发表于 2012-6-29 11:29:08
网友HD9400GT认为:国际象棋有个地方巨坑爹,非常坑爹。就是你要买国际象棋的的话一般要买8副棋,太花钱了,买8副棋,才可能腾出8个皇后来备用8个兵的升变。
6 _6 n' a' @8 v. h  e/ f2 f# q! T0 H* t0 t" `- V
  其实,如果要有八个后,并不需要买八副棋,只要买四副斯当顿棋子就够了。' i* p! i. u/ e6 x4 Q6 C* Z
  斯当顿棋子是比赛标准用棋,每方配两个后,其中一个后是用作兵的升变时。万一棋盘上“原配”的后还在,这个后就能用上了。
sddqz117.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6-29 11:29:47
  后的大战
! Y5 l+ W  |3 x7 K9 i  s/ W  一般情况下,棋盘上只有2位后在作战,但在个别局面下,会出现3位后、4位后,甚至更多的后。在64格范围内,数只后的强大火力,给战斗增添了激烈性与复杂性,机会更多,但风险也更大。
0 i+ X" X" e0 \! a/ j  几十年前,曾在实战中弈出多后的情况。而在现代重大比赛对局中,多后局面的出现是非常罕见的。+ f' s# ^5 ]5 V; C4 y# m, C6 q
  我记得棋盘上最多出现过五个后,两个黑后,三个白后。2 K  M+ |9 X1 F  n  K
  这里是极为罕见的5后局面,白方第一步棋颇费思考。0 e# a3 i# c7 d/ w2 D
  这是前世界冠军阿辽亨于1915年弈出的精彩对局,执黑的一方为格里戈利耶夫。% R; \+ |' ?& B
  1.车h1-h6,后b1×f1。8 }/ |3 b0 E1 J  ^, u* p- I6 m
  当然不能吃e3后,因为有f1白格象的配合,白方马上杀王。1.……象c5×e3。2.后g8-d8#+ r+ m! a' n( b
  2.后f4-b4+……
0 u9 Q' ^/ }7 D4 N% s8 V  利用e3后、h6车对黑方马象的牵制,发起正面攻击。
. F  u9 W( a! {9 Y  2.……后f1-b5。3.后g8-d8+,王b6-a6。4.后e3-a3#
5houdz.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6-29 11:30:31
  中国历史上有过真实的“多后并立”。- n* w! j( G8 R* B, Y  U
  一个是十六国时,汉国昭武帝刘聪(?-318年),一生中先后立过七个皇后,其中出现过“三后并立”。7 g) P' _9 c$ k9 ^! R5 s* i0 N3 h
  还有一个是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同时立过五位皇后:杨丽华(隋文帝杨坚之女)、朱满月、陈月仪、元乐尚和尉迟炽繁。& n7 X1 [3 d. ], l  C! c) {0 q
  宇文赟的父亲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宇文邕是象棋创始人,后世的唐代宝应象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将棋等,都是从宇文邕的北周象棋的基础上形成的。5 u& W8 x0 o! Q6 C9 f2 v
  开个玩笑:国际象棋可以升变很多后,大概是从刘聪和宇文赟来的吧。
好蛋 发表于 2012-8-21 10:09:33
古都西安,是现代象棋的故乡。
; h8 s. J- H/ {
, F5 a& c2 M7 j0 m2 L" R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西安是著名的古都型旅游胜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
' H3 u; v+ c/ e9 H  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西安建都达1200余年之久。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建朝数。加上其他影响力较小的政权或者王朝,可能有16朝或17朝以上,不再赘述。
8 j% ]5 d( P8 p6 n! |2 i8 s# [  南北朝之前,西周和西汉,都以西安(长安)为都城,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象棋的最早雏形——六博,在这里非常盛行,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现代象棋诞生在西安,也就顺理成章了。
) W% Z" {7 R$ H" v- l  北周定都西安,北周武帝在这里创造了早期象棋——北周象戏。西安,是当之无愧的象棋发祥地。象棋主要通过丝绸之路对外传播,而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恰好正是西安,因此西安不愧是世界象棋之源。
13chgdxi.jpg
好蛋 发表于 2012-8-21 10:10:01
网友:好奇人士,上传了一组“中国象棋棋子之国际版图案”。" \" }$ Y2 V# U4 d7 d: _
有趣的是,其中的“炮”,画得像老鼠。
gjbxq1.jpg
camel39 发表于 2013-2-25 09:59:44
【我的观点】国际象棋源于楚汉争霸( n6 u3 @! D3 s6 f
 国际象棋比中国象棋更接近楚汉争霸,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象棋和中国象棋都是中国人发明的,而非印度人。
6 A, e8 a& U; K; V' n  国际象棋黑白六十四格,棋子分黑白两色,体现的是中国古代的阴阳八八 ...
7 m9 b. ?$ J# ?) T4 _2 c好蛋 发表于 2011-11-18 10:19

4 R# X6 X6 K, {0 |8 ~& q* T/ z  B* T1 c
* J. m+ J- [" A$ d$ E( o* x9 n4 \& q( w: x
思路清晰,值得深究。
camel39 发表于 2013-2-25 12:36:17
  中国历史上有过真实的“多后并立”。
$ u6 F* G; G6 O. r+ ^) a+ i# e  一个是十六国时,汉国昭武帝刘聪(?-318年),一生中先后立过七个皇后,其中出现过“三后并立”。0 E8 o+ J, C" O: |! a
  还有一个是北周宣帝宇文赟(559年-580年),同时立过五位皇后:杨 ...
4 t  B: [3 I' z) t开个玩笑:国际象棋可以升变很多后,大概是从刘聪和宇文赟来的吧。/ {2 U$ W: [" V' k! N& b8 i
好蛋 发表于 2012-6-29 11:30
8 j. @0 z5 q; w+ c8 V) u% P  E
/ b& T4 `3 o3 u+ t. s! b5 c
母系社会男人走婚。女性拥所有权,男性执管理权。
5 e  k+ y5 G. z. X* q' ?  L秦始皇有异父兄弟,李隆基还倚仗杨贵妃族姓势力。, ^& }* ~1 q: w+ s! e) i7 A
直到宋朝男姓族谱开始,女权只残存于南方少数族。( p0 p* A/ ~/ h

! N# d( k1 E7 m- @& Y/ A
camel39 发表于 2013-2-25 12:43:25
早期的中国象棋是黑白64格,与国际象棋的棋盘很相似。直到宋代才演变成了今天的——有“九宫”、“河界”,纵9横10的棋盘。...8 i% e8 I- q: b. M0 X( Y8 Q
好蛋 发表于 2011-11-18 10:23
6 d4 K; v# V* [- j$ ]( Q

! B8 [$ O; Z" g" [4 R+ Q* @% e' g
; T$ P- _# M5 z& G/ b楼上母系社会之说似乎多了点证据。。。{:soso_e128:}
camel39 发表于 2013-2-26 09:40:30

/ o! f$ i+ o# M
: ?$ Y6 n2 Q' \. J! D仕女,母系部落的首领。2 O+ Y( l+ Y1 e* E9 U
车,木牛流马。http://tieba.baidu.com/p/2098671011. F9 Z, e( |  y  E& q
木牛能运载流马似骑兵,不受地貌限*制,比炮兵骑兵强大的多。; g3 C6 r1 |. ^$ m
  W3 k$ @& o# _4 O- X& R2 @* R
車.JPG - M  ?  E! }) E

, W6 E, v; ~% N& ]1 y
好蛋 发表于 2013-3-14 10:36:36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4-1 11:31 编辑
7 l$ B' S4 P3 T. _! A
8 Y: I: |4 h) `; W" K中国棋类起源, }2 P$ d% k% L5 T; h
  在中国,棋类运动的历史十分久远。盘古开天辟地,打破混沌,创造了世界,他的身体各个部分则变成了日月星辰、山水草木、万物生灵等,而精灵魂魄凝聚变化成了人。自天地形成,阴阳两分,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开始生息繁衍。然后有巢氏造就巢穴构筑家园,燧人氏钻木取火带来光明。再有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二人,在上古的神话传说中便有了“女娲造人,伏羲做棋”一说,即早期人类被洪水吞没后,女娲用泥重造了人,伏羲造了八卦和棋类游戏,时间距今六、七千年。还有传说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炎黄二帝时期,就有了原始的棋类游戏。
4 b) r0 _. g4 H' u4 O y3rpys.jpg , S, w& L" ]2 T$ H
hxsh1szm.jpg ) S- U* l' X! f8 c
fxnw2x.jpg
/ }' b' ]4 {* R$ I: g; U yhjs2d.jpg % U9 F# V% k+ |( N/ @
  据悉,刚开始,棋子只是一种占卜天象的工具。古人记录天象的位置时,他们把天体画在地上,这就是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点,就是原始的棋子。这样看来,棋的雏形只有一色的棋子。一段时间以后,这种占卜用的工具有了其新的用途。古代部落之间常有争斗,传说中就有共工战祝融、黄帝战蚩尤等。部落首领们在开会、商讨对付敌人的策略时,他们经常就地画图,用两种不同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摆设阵型阵式,制定作战策略。久而久之,这种工具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供人消遣玩乐的游戏,这就是最初的棋类活动。5 l8 K" X5 k# z- n( V. M
ggzr2bdj.jpg ! r4 N. `5 `' a  {
chiyou1r.jpg
2 E4 t8 |! T/ N& k  远古时期,棋类活动是一种占卜天象的工具。古人记录天象的位置时,他们把天体画在地上,这就是棋盘的雏形,而那些记载天体的点,就是原始的棋子。后来这种工具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供人消遣玩乐的游戏,这就是最初的棋类活动。这反映了中国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3 b0 l+ G3 N6 \" \3 e) V$ S
  中国象棋起源于河洛地区,是易学文化的产物。河洛地区地处中原腹地,历史上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说法。河指黄河,洛指洛河,在黄河与洛河交汇的流域,古代人民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华夏文明源头之一的河洛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西至潼关、华阴,东至荥阳、郑州,南至汝颖,北跨黄河至晋南、济源一带。河洛地区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据传,龙马负图出于河,神龟背书出于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图洛书”的来历。
& P0 s- S( y9 ~  河洛文化源于伏羲女娲时期。在陕西西安蓝田一个叫华胥的地方,古往今来,上百种中华典籍中均记载着一个叫华胥氏的氏族女首领及其儿女伏羲、女娲的故事。华胥氏生有两兄妹伏羲和女娲。有一次大洪水,别人都被大水卷走了,只剩下了伏羲女娲二人因为坐在葫芦里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女娲在山林中漫步时,觉得世界上只有他们兄妹俩,太孤独了,于是她就想到了用泥土来造人。一开始女娲用手捏泥人,但感觉太慢了,于是就用一条绳子挥动泥土,溅出的土落地后就成了人。后来,捏出来的人成了贵族,溅出来的人成了平民。若干年后,共工部落和祝融部落发生了一场大战,共工族失利了,盛怒之下,共工首领把天撞了个大洞,于是天上的水倾泻下来,大地一片汪洋。女娲为了拯救她的子孙,炼就了五色石(含五行的奥妙)把天补好了,于是洪水退了,人们又开始了新的生活。那个地方后来就被称为“天水”(今甘肃省天水市)。: M( m1 @% S+ D' O/ C' D% Y
  相传,伏羲在黄河边遇到一个龙马,驮着一幅河图献给了他。
+ r5 B6 [3 R2 Q' m9 X, \# F  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根据河图的模样,苦思冥想,创立了八卦。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从此中华民族走出蒙昧时代,开始自觉地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从此拉开了进入早期文明时代的序幕。
4 {1 b8 e. W- S) b( c htls2l.jpg
# ^) u' }2 E$ r: \% H1 n4 \. ?* R dayu1szs.jpg * w/ |5 Q3 K) }; ~. `3 d
  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史前时期洪水肆虐,先人流离失所,他们创造的文明遭到破坏。大禹治水之后,人们得以安居乐业。古代中国正式进入文明古国行列,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DF,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之说,就是指这两件事。% w- z3 r  e: ~! Q6 F6 v, y
" _# n# A& w: H6 ]+ |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其次又收录在了《易传》之中,诸子百家多有记述。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皆可追源至此。《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可谓功不可没。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河图洛书是以黑点或白点为基本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  \! q/ G2 f7 k+ j8 b
6bgfa2c9.jpg / x" F' }& H7 @. m  U' y

0 C0 F# I& j" m8 m0 ^9 Q9 `$ d  ~  河南,是河洛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华文字和棋类的起源地之一。在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有一处史前时期的贾湖遗址,保护区面积5.5万平方米,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极为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绝对年代为前7000-前5800年。在遗址内发现世界上目前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甲骨契刻符号。被认为是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卜辞4000多年,领先于素称世界最早的古埃及纸草文字,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文字雏形。这说明在伏羲时代已经拥有了文字。贾湖人盛行巫术崇拜。在他们的一些随葬品中,发现有装饰品、葬龟、杈形骨器的成组随葬品,表明贾湖原始先民已有了原始崇拜的意识。遗址中发现的龟甲和黑白小石子,是已知最早的棋子雏形,即后世五子棋、围棋和象棋的前身。当时这样的棋子,尚不是用来对局,而是占卜用具(与河图洛书息息相关),发展成棋具是后来的事。- `2 G' Y1 [* r
5 U, D# ^7 Y" n+ I5 C
9000n1jw.jpg $ ]7 b2 w* E) [' F  I. |
  相传,到了尧帝时期,出现了五子棋和围棋。象棋是舜创造的。5 l$ @4 K" F: b+ M" M

. d+ q. L# V  _$ u, Q' c yaoshun2.jpg
& j; y- l+ I6 H) |: w5 b  河图洛书观念进入棋局,在后来的五子棋、围棋和六博中也得到体现。比如六博具的构造就与河图洛书非常相近,后来的象棋有此发展而来。象棋最早的雏形是六博,与河图洛书有惊人相似之处。象棋与河图洛书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现代的中国象棋大体定型于北宋晚期。有人认为,它是在唐代八八阴阳棋的基础上,受北宋早中期流行的易学河图洛书思想影响而最终定型的。河、洛之学是在“先天”易学基础上建立的又一宇宙模式,它以数、图来代表世界的万事万物,以先天64卦方、圆图来模拟世界的运动变化,故又称为“宇宙代数学”。以河洛地区为中心,在我国的北方有蒙古象棋,东北有朝鲜象棋,东方有东瀛将棋,南方有越南象棋、缅甸象棋、泰国象棋、及东南亚各国象棋。所有这些棋种都起源于中国,是在唐宋时期传入的。为什么只有国际象棋起源于印度呢?显然说不通。国际象棋与以上提到的这些棋种,在棋盘、棋子、兵种设计、行棋规则、艺术内涵等方面属于同一棋种,它们只能有一个共同的母体,就是根源于河洛易学文化的64卦象棋。
& L3 E9 ?) N8 e+ f: D7 B/ W7 X8 e$ v3 ?: |2 s8 t
6b1ttt.jpg
: Z8 h' k: G8 H& c$ m( M( W( c  大凡中国棋戏的设计,往往基于宇宙整体的思维方式,涵天盖地,天人合一,并总是强调《周易》的“易变”原则,阴阳辩证,变化无穷。所以,当河、洛之数兴起后,很快地被用于棋戏的改造。本来的八八阴阳局以九线纵横成64卦,但“河图”数为十,于是就在八八阴阳局上多出一横行,组成十行,以满足河图数的要求,并在双方中间置“河界”,以示其源于河图。洛书数为九,汉以来的“九宫算”也被视为洛书,故又称为洛书九宫。九宫则被直接加于棋局,作为弈棋双方的大本营,由将、士居之。因为九宫的中位“五位”,象征着协调万方或至高无上的君权。早期的象棋将帅都居于五位,弈棋开始后,才退居一位,象征着争夺天下的开始。朝鲜象棋还保留着这种着法。$ a7 W, A8 a, K# M
  象棋早期的棋盘,同国际象棋一样,黑白交织,纵横八格,共六十四格,表示阴阳八八六十四卦。棋子也分黑白两种,代表阴和阳。象棋之所以叫象棋,其实代表的是四象。外国学者所谓,中国无象而印度有象,所以象棋是印度发明的这种学说也许该寿终正寝了。
9 e: l+ V+ t: M1 x  1055-1075年北宋的程颢作《象戏》一诗,该诗云:“中军八面将军重,河外尖斜步卒轻。”中军八面即将军居九宫的“五位”故有八面之说,说明局中已有九宫;步卒过河可尖斜吃子,说明已有河界。而且暗示了唐代八八阴阳棋的小卒可以尖斜吃子,这种着法被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继承下来,而在定型于南宋的中国象棋中却没有了。由于中国象棋在八八阴阳棋局中加了河界和九宫,已不适宜在阴阳格中行棋,故略去了阴阳格而改在交叉点上布阵和行棋。遂定型为现代形式的中国象棋。但它还保留了唐代八八阴阳棋的一些基本着法。如象斜行三步(即横行九卦),马斜跨二步,车直行无远近等。但将、士都被禁锢在九宫之中。“九宫”原指音乐曲牌,概括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等九种宫调。从天象角度来说,九宫是将“天宫”以井字划分乾宫、坎宫、艮宫、震宫、中宫、巽宫、离宫、坤宫、兑宫九个等份,在晚间从地上观天的七曜与星宿移动,可知方向及季节等资讯。7 W$ ^/ x8 t1 v" H- n& _- M6 F
2 r8 {+ W3 {. E9 Y
9gd6ht.jpg ( F/ D% F- P9 x" U2 I9 `( F2 M
wq8g5t.jpg * r' p+ F- Y' U2 i: \& a0 @7 w
  《易学基础》的“地支”篇中介绍了地支共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并与九宫有对应关系,被称为“九宫地支”。这其中乾宫:戍土亥水,坎宫:子水,艮宫丑:土寅木,震宫:卯木,巽宫:辰土巳火,离宫:午火,坤宫:未土申金,兑宫:酉金。中宫不入地支。此十二地支落宫亦是永远不动的,用神落乾宫,乾宫就是戍亥,用神落坎宫,坎宫就是子水,用神落艮宫,艮宫就是寅丑,其余依次类推。地支亦有象意,而地支的象意在奇门遁甲中也有辅助参考作用。在中国另一项棋类运动围棋中,也包含了九宫、八卦、星象、地支等内容。在围棋棋盘上共有九个小黑点,称为“星”,其中位于中间的一颗叫做“天元(北极星)”,代表了中宫,而周围的八颗星,便是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个宫,正好代表了一个九宫八卦阵。由此我们就能看出象棋和围棋中这两大传统棋类的联系,以及其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围棋和象棋的棋子都分黑白二色,代表了阴和阳。它们能形成今天的模样,实乃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成因。
0 ~2 y. e# l. S  一盘象棋寓意表示宇宙天文内容关系。象棋布局纵横以像宇宙中天地经纬位置关系,楚河汉界为阴阳两仪的分界线,表示月亮与太阳位置相对关系。红方表示天南太阳位置方面关系,黑方表示地北月亮位置方面关系。将帅分别表示太阳与月亮位置,都在九宫米字格内。士(仕)字表示太阳月亮所在四方位置。象相走田表示北斗星所指向东南西北四方位置。马走日表示地球自转一圈一天,即太阳在黄道位置上所行一步。车字古又读为居音,粤语转字也读为居,说明车字本义表示旋转的意思,即车如天盘旋转。炮隔山打表示地球自转而引起的以北极星中心周围遥相对应的位置关系。兵卒一去不回还表示星体在宇宙天文背景中五方位置的变化。一盘象棋直把中国古代天文内容演绎得淋漓尽致余味无穷……" F& u! ?- W+ ^8 M8 H: n! B
好蛋 发表于 2013-3-14 10:38:15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4-1 11:32 编辑 5 c, Y/ q$ O% g

" h1 J3 J4 w6 |. u' ?象棋、围棋、五子棋的发展历程,大致如此了。
好蛋 发表于 2019-11-2 22:02:09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9-11-2 22:03 编辑
8 G7 C6 g) r: Z, B2 S: u; c+ T) O- n, S
寺墩遗址与六博的渊源  ]& F) F' ?% Z7 _6 T; A

2 ~) m8 b* m' W( h9 {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有一寺墩遗址,属于中国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的遗址,距今约4500年。
& c4 }, c  ~( ~% Y( u$ J  把寺墩遗址的布局结构与中国传统玉器——玉琮的形制作一个对照,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是何其相似。其布局和六博盘极为相似。这也充分说明,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国时期,四象五行的思想就已经深入人心了。六博可能在良渚古国时期就出现了。其城池格局,酷似一个大的六博盘应该就是依据。 xqqy0010.jpg
" l' q% [0 t' ~/ P& u/ @
好蛋 发表于 2019-11-2 22:04:39
玉礼天地四方. O- e/ k! [1 y4 W1 C6 G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u; z) s# @8 H0 {  在中国古代有玉礼天地四方的仪式。按《周礼》一书中的记载,礼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礼玉是中国古代用于宗教祭祀及国家大典上的玉器。《周礼》曾有“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即手持玉器,向天地及四方行礼。),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之说法。 xqqy0011.jpg 5 r+ m& R+ c) m
好蛋 发表于 2020-9-13 15:05:02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20-10-17 22:55 编辑 % N3 c" s& Z9 v" S

2 i9 X; Z1 j- o) d9 e7 ~好心也能惹人生气。
  D) a& P! ?( j* s: u2 f5 j5 g0 C" S5 o   我们把下围棋的得罪苦了。我提出围棋是象棋的一个分支,北京的一位国际象棋教练杨怀备老师拿去和别人交流,结果围棋界不干了,他们一直以“棋老大”自居,这下大概觉得给“矮化”了,很抵触,围起来攻击。! t1 M2 f  \1 Q! v
    真是的,如果他们认可围棋象棋是一家,根据出土文物,就有八千(甚至一万年)的历史,否则只从尧改制围棋算起,只有四千年发展史了。“万年劫”被腰斩成“四千年劫”,那充其量是后起之秀了,还怎么当“老大”啊!
6 {" \9 {" H6 \$ b  h& D    后来看到杨老师的棋文化课挺受欢迎,围棋方面也开始转向,模仿杨老师了。
" i+ V- N" N* B3 _! C    但愿“血浓于水,围棋早日来认祖归宗。”( Y8 q- k' ]3 g& l. p; F) m, z* n3 S

% e1 W  X0 F7 j: h# s, ~$ [* m! e9 i  杨怀备老师在讲解。$ _& f- Q: @4 `
yls00548.jpg 9 q+ A. ^; q( p; {- ?7 X
yls01548.jpg ! y+ }- P1 V! j/ K/ g4 q2 v

2 `/ J; e' J+ {1 C( l4 g3 Y
好蛋 发表于 2020-10-17 22:53:34
微信图片_20201017155805.jpg ; ~" ^/ e3 o1 v; V# T
  近日,从网上买到了一本《中国围棋》(1985年第一版,1988年第二次印刷),看到了收录其中的下面这段内容后(第542页),大吃一惊,愣了半晌说不出话来。; {0 e- Y. r. N6 C+ u* \

+ O4 k' Y8 e% O9 Y  选自《二刻拍案惊奇》卷之二 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
; R( m$ Z5 I8 ^) q  话说围棋一种,乃是先天河图之数:三百六十一着,合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黑白分阴阳以象两仪,立四角以按四象。其中有千变万化,神鬼莫测之机。仙家每每好此;所以有王质烂柯之说。相传是帝尧所置,以教其子丹朱。此亦荒唐之谈,难道唐虞以前连神仙也不下棋?况且这家技艺不是寻常教得会的。若是天性相近,一下手晓得走道儿便有非常仙着,着出来一日高似一日,直到绝顶方休!也有品格所限,只差得一子两子地步,再上进不得了。至于本质下劣,就是奢遮的国手师父指教他秘密几多年,只到得自家本等,高也高不多些儿。真所谓棋力酒量恰象个前生分定,非人力所能增减也。
; l3 S' s8 ^! s  {2 I5 c) f- M2 B
  这是明代文学作品《二刻拍案惊奇》里的一段描述,把围棋的来历内涵,与河图、象棋的关系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早在1985年就收录在《中国围棋》中了。人家把答案都讲了,可《中国围棋》的编者和读者居然没理解其中的涵义,依然没有搞清围棋的来历,还是认为围棋最早是出现在尧时代,而没有想得更深远。他们其实走到了源头,却没有发现,就这么白白放过了,好糊涂啊!只能说这是对国学文化了解不够,没能领悟其中的奥秘,令人惋惜。就这样,把探索象棋围棋来源的机会白白让给了我们。' I: e8 v+ e- ^" Q2 s7 D
  虽然算是捡了个漏,可没感到走运、欣喜,反而觉得很憋屈,心里不禁一阵阵刺痛。* E2 d( o6 M1 y
  由于百年屈辱和十年浩劫的冲击,很多人迷失了方向,不认识自我了。现在很多人对祖先的认识太模糊,甚至误解了。体现东方民族卓越智慧的传统优秀文化被忽视被歪曲,当成“封建迷信”,真是让人无语。
& b7 T" h6 l2 X  希腊的星座,叫天文学。同样描绘天空的中国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就说“迷信”。正负数、阴阳离子,叫科学。中医阴阳理论,就“伪科学”。完全就是双重标准。( r7 U$ d" S3 Z4 @2 i, ^1 x7 j. i
  中国原来很开放,科技文化经济都走在世界前列。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推行八股文,搞海禁制度和愚民政策,将中国引入“中世纪”,开始落后于西方了。. L  c( c( T8 m: Y
  欧洲曾极为落后保守,一场大瘟疫,让他们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出了黑暗的中世纪。四大发明等中国科技传入西方,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他们的科技腾飞。/ I$ O0 ]. E' _& p0 \7 a
  中国的四象比法国数学家笛卡尔的坐标系和解析几何,领先至少7000年。
4 z1 `# J4 _8 x0 L' {  欧洲数学家莱布尼茨研究中国八卦,发明二进制,设计了新型计算机。
9 b# {# o% C, w$ Q  西方人取得一些成绩后,为了殖民扩张,大肆鼓吹自己,贬低其他民族。有些人跟随西方,对自己全盘否定,甚至沦为汉奸。+ x9 ^8 z+ F! z" H
  由于各种原因,当今很多人都不理解先民的睿智和创造,使得中华文化传承出现了裂痕。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宁可不去捡到这个漏,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断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已是刻不容缓。要把这个裂纹给焊接上,就有仗于全体华夏子孙的共同努力了。
好蛋 发表于 2021-7-14 18:53:00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21-7-14 19:16 编辑 ' l! A7 s, |1 \: P4 v1 \& J/ t

- W9 a9 d+ x/ P  P) ^! o* C1 D  象棋有中国起源和印度起源等。* Y1 c( y) s( h- ^0 Y& u
  从棋子升变规则看,中国起源可能性大。+ X* `* z7 i9 o. y8 R. L
  印度长期实行种姓制度,人分三六九等,有婆罗门(神职)、刹帝利(贵族)、吠舍(平民)、首陀罗(奴隶)、达利特(贱民)等不同等级,一但种姓确立,世世代代不可改变,低阶层上升基本不可能。现代印度从法律上废除种姓制,但受宗教和习惯势力影响,依然根深蒂固存在。; a# A+ _5 B& \/ \2 U3 D: d
  棋子升变不大可能出现于印度。
% O4 g0 {* _& S/ Q1 R6 q( D  中国古代也有贵族世袭制,虽不像印度那样森严,也导致高层基层间缺乏上下交流,社会处于缺氧状态,活力不足。$ V! h/ U) z( |( ?2 |
  商鞅变法之后,打破了原有世袭制,平民可以通过战功等途径获得升迁,中国社会从平流层转为对流层,有了上下交流,活力增强。
0 C# C: z7 P- S& U  楚汉争霸后,刘邦对有功人员进行封赏,这也许是棋子升变的由来。虽然对北周象戏和唐代象戏规则不明,但往东发展成的将棋和往西发展成的沙特兰兹和国际象棋中都有升变规定,可以推想中国规则中可能存在棋子升变的,况且其历史原型就出现在楚汉之争论|功行赏中。# Q& ^0 ^' c6 R) E4 @3 D" z
  宋代以后,升变规则消失了,可能与重文轻武制度有关。这种要命的制度不仅使宋朝军队战斗力削弱,也波及后朝。4 }5 n" \8 q# h6 q, Z' C3 f
  中国人如黄牛,温和勤劳,而且力量强大。中华民族不仅和善友爱、勤劳勇敢,而且还曾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民族,孙子兵法就诞生在中国,汉唐盛世也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s1 q/ e% m( `5 v& n8 S* N$ d  自宋朝压制武将后,战斗力大为削弱,对辽、金、西夏、元等中国其他割据政权作战屡战屡败。到了明朝时,军队成了兵痞子兵油子。清八旗军原来骁勇善战,自入关后逐步沦为纨绔子弟。中国近代屈辱,原因很多,其中一条祸根是宋代埋下的。
9 S# U0 f( _/ |' V2 E! [; K  南昌起义和三湾改编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有了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中国重新拥有了强大战斗力,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