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国学复兴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绝对真理

发布者: 故我在 | 发布时间: 2015-12-3 10:56| 查看数: 15479| 评论数: 497|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15:31:13
另外,看来观云客先生对我在46楼对真如佛性之来源的4种推断中倾向于第四种:④佛祖通过修证获得了某种特殊感知能力,直观了“空性”实相,并将其传教于世人。

请问:佛法中有关这个问题的具体说法是什么样的?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5:49:44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1 16:30 编辑

将88楼和89楼的问题合并,浅释:
——已有的“种子”为过去的众生熏习积累而成!
——现有的世界是过去存留的种子所生!
——通过过去种子所生的~现世的~尘识(即前六识)感知现世万物!
——因“六识”有“力”(表象为“三业”),在感知的过程中制造“习”(且说“能量团”),“习”作用于“如来藏”并被“如来藏”积累收藏,形成新的“种子”!
——“种子”的另外的代名词为“执识”(“阿陀那识”“第七识”)!
~~~~~~~~~
《宗镜录》中有更详细的解释!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6:17:05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1 16:27 编辑

另外:
——如来藏本质不可被“染”!只因其(且将这一概念客体化,方便表述)兼具“能动性”(或说“不守自性”“受熏”),被“习”推动成“染”。“染”聚成“种”!
——在《起信论》中有“水波”之譬喻!
——《起信论》是中国特色的大乘佛学之源。有意者可据此深入!
~~~~~~~~
不能准确理解91楼的问题!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16:47:58
本帖的主题当然还是“绝对真理”,其他讨论都是在为这个主题服务。

如观云客先生所言,真如佛性是佛法提供的“绝对真理”;
那么根据“任何观念都应该有其根据”的合理性规则,我定然有此一问:佛法是依据什么给出这个绝对真理的?
就此问题,我在46楼罗列了4种可能推测;
又见观云客先生在87楼说道:即佛祖通过“直观”发现,“如来藏”中已包含巨量的种子······
如此看来,观云客先生似乎指佛法以“直观”为根据给出真如佛性这个绝对真理。

不知如此理解是否适当。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16:53:29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5:49
将88楼和89楼的问题合并,浅释:
——已有的“种子”为过去的众生熏习积累而成!
——现有的世界是过去存 ...

这里是对八识思想的简述,似乎不能算是对我89楼问题的答复;
我所问的种子来源指的是“最初的”、“终极性”的来源,亦即我所谓“先天种子”的来源——如果把诸识的业种称为“后天种子”的话。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7:00:07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1 17:01 编辑

微调:
——“真如”“佛性”(或说“绝对真”理)是被“发现”,再命名,而不可说被“创造”!否则不符合“永恒性”!
——“直观”可理解为“感性突破”!(方便理解)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7:11:37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1 17:32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16:53
这里是对八识思想的简述,似乎不能算是对我89楼问题的答复;
我所问的种子来源指的是“最初的”、“终极 ...

“最初的”、“终极性”的来源
——92楼中已说“种子”为过去的众生熏习积累而成!
——“种子”源于“如来藏”,归于“如来藏”!(或说源于“心”被“力”牵引而成,即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来藏”特点为“无始无终”,“种子”的特点为“无始有终”!
~~~~~~~~~~
看来先生已有深厚的佛学积累!这并非一日之功!
是本人弄斧了!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20:26:21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1 22:00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7:11
【“最初的”、“终极性”的来源】
——92楼中已说“种子”为过去的众生熏习积累而成![/ba ...

呵呵,“深厚”二字实在是太令人惭愧了,我几乎认为观云客先生是在讽刺我;
我拜师百度,为的是能够尽量不在佛法常识问题上浪费观云客先生的宝贵时间;
再者,唯识论与传统哲学认识论在结构上也颇为接近,不难得其皮毛。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20:40:10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1 22:07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17:00
微调:
——“真如”“佛性”(或说“绝对真”理)是被“发现”,再命名,而不可说被“创造”!否则不符合 ...

“直观”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指认知主体通过内外感官直接接受到知觉内容,进而以此构成意识对象;
感性的接受性,亦即独立于认知主体的被给予性(经验材料)是构成要素之一;
直观的确是现代哲学的客观性源泉;
直观强调其认知来源的直接性,强调区别于推理、演绎等理性方法的认知方式。

不过“感性突破”的所指倒是有些拿不准;
我推测观云客先生的意思或许是这样:佛祖修证之功获得了某种常人所不具备的“感性”能力,达到了针对佛性的直观;
虽然也还只是个喻指,但还是意在强调这种“直观”的直接性,排除“推理”意味;
不知这样理解是否适当。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22:15:14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20:26
呵呵,“深厚”二字实在是太令人惭愧了,我几乎认为观云客先生是在讽刺我;
我拜师百度,为的是能够尽量 ...

个人的知识量再大也难及网盘,读书确不如百度!
吾已落伍矣!让先生见笑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22:16:36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1 20:40
“直观”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指认知主体通过内外感官直接接受到知觉内容,进而以此构成意识对象;
感性的接 ...

个人浅见,望先生指点!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0:45:46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22:15
个人的知识量再大也难及网盘,读书确不如百度!
吾已落伍矣!让先生见笑了!

百度只能提供点状知识,却不可能直接提供理论素养;
后者必须凭借长期的系统阅读、思考并与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交融;
说到底,百度也不过是一种知识媒介而已,与纸质媒介相比除了易于搜索之外并无二致。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1:08:32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1 22:16
个人浅见,望先生指点!

这种基于“感性突破”的直观能力似乎与观云客先生此前提到的“佛眼”类似,属于佛家“五眼”之说——且不管派别差异;
不知观云客先生就是使用“感性突破”来概括五眼之说,还是有自己的新观点。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16:24:10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2 17:09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1:08
这种基于“感性突破”的直观能力似乎与观云客先生此前提到的“佛眼”类似,属于佛家“五眼”之说——且不 ...

探索:(此处不考虑派别差异)
——“佛眼”是一中世俗化的概念!
——佛学中各门各派关于“直观”(暂且说“方法”)描述成:“觉”“悟”(佛眼的特性之一)!其主体为:“先天智”“本智”“无分别智”“一切种智”等!对象仅指“真如”“佛性”!
——“直观”本质属“力”(智之功用),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能力(即“感性突破”)!
——从史学角度,《金刚经》中的“五眼”说属原始的大乘理论,在后世的经论中较少提及。其后的《十地论》开始普及,两者有传承关联!而“十地”说更为细致系统!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8:07:08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2 18:57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16:24
——佛学中各门各派关于“直观”(暂且说“方法”)描述成:“觉”“悟”(佛眼的特性之一)!其主体为:“先天智”“本智”“无分别智”“一切种智”等!对象仅指“真如”“佛性”!
——“直观”本质属“力”(智之功用),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能力(即“感性突破”)! ...

这么说来,“感性突破”似乎不是指修得某种更高的感性能力——以更高的感性能力突破常人感性的有限性;
而是指借助理性层面上的诸能力达到了感性所不能达到的认知领域和认知对象——以理性能力突破了感性的有限性。

我以为,这是十分合理的理解;
而且以这种方式达到对真如佛性的领会也非常合理;
不知以上表述能否符合佛法的理论意图。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8:27:34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2 18:29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16:24
——“直观”本质属“力”(智之功用),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能力(即“感性突破”)! ...

如果把观云客先生的这个观点与“转识成智”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形成一种理论契合。

“转识成智”完全可以借由这个思路理解为:感性向理性的转向——这既是认知能力的突破,也是认知领域的突破,进而达到对特殊对象的把握(觉悟);
从认知方式来说,作为感性的“识”指向诸法,是对于“本识”、“本”的远离;
而理性则是反身溯源,趋向“本识”、“本”,是对于诸法的远离;
前者是直接感知,后者则是推论性质的“觉”和“悟”;
这个修证过程就是消解识转化为智的过程。

这个理解算是对上贴的补充,不知可否得佛法思想之万一。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0:26:57
基本靠谱!
这也是佛经*文句中无处不在的抽象特征!晦涩难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21:41:45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2 21:53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0:26
基本靠谱!
这也是佛经*文句中无处不在的抽象特征!晦涩难懂!

说到“佛经”,我倒是有个佛学方面的问题请教。

佛经是佛祖圆寂之后由门人结集而成;
其后便形成了部派之争;
而大乘与小乘之间的区别更是在佛法后期发展形成的;
在这期间还产生了如唯识论等有关佛法的理论阐述;
——我这里说的或许不那么恰当,请指正。

就此,我的看法是:唯识论、瑜伽师地论等佛法理论应该不能看作佛祖的直接言论,而是后人对佛祖思想的理论阐释;
基*督教也有类似问题:圣经是对上帝、耶稣、诸护*法使者以及人类早期历史和基*督教发生发展历史的宗教描述;
而圣奥古斯丁、圣托马斯、经院哲学则是对圣经的哲学阐释。
宗教先圣的言论、事迹,和宗教本身的发展历史,是一种事实描述,这只涉及事实层面的真假以及是否全面的问题;
但哲学阐释却完全有可能并不符合先圣的精神内涵;
因为这其中还涉及阐释者对于精神世界本身的理解——而这却有可能形成多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出发点、或者解释视角。

比如对人参药效的理解;
这既可以从某种神话视角进行演绎,也可以从中医思想进行说明,还可以通过现代医学有效成分分析的方式进行解释;
这三种解释方式不只是与人参这个对象本身有关,甚至在更主要的意义上反倒是与解释者自己的视角相关。

这个问题的一个延伸就是:唯识论等理论阐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佛祖自己的言论?
我们是否可以在佛祖自己的言论记录中找到“八识”等理论的直接根据?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1:50:06
先生的问题,需结合史学解释!请稍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3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10 + 20 + 3 有劳!

查看全部评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2:45:38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2 23:20 编辑

佛学并非一蹴而就,佛理也存在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
现今可考证的是:(可参阅《印度佛教史》季羡林)
其一,在公元前450年左右确有其人。具体生卒已不可考!
其二,留世的教义散落民间,后被其弟子整理收录于《四阿含经》!
其三,当时佛教规模很小(不超过500人),并非主流!
其四,现今留存的经*文,除《阿含经》外,从史学角度严格来说,并非释氏所留!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3:19:23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3 00:24 编辑

从佛理的角度:
其一,后世弟子托佛祖之名,编写的经*文教理,其核心源于《四阿含经》!(如“因缘”,“涅槃”)
其二,后世发展出的理论之间,也存在相互斗争 借鉴和融合的过程。(这类史料,相关记载很多!)
其三,唯识学说是许多的同样具备一定程度“直观”能力的高僧们,历经几百年接力式思辩,而逐渐形成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3 00:20:02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3 00:55 编辑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2 18:27
如果把观云客先生的这个观点与“转识成智”联系起来,似乎可以形成一种理论契合。

“转识成智”完全可 ...

回看先生之论,需补充:
“直观”姑且说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能力!这种能力有两个特性:
其一,先天具备!譬如在混乱的表象中,通过它可以瞬间发现其内在的关联性(如因缘)和本质(如空性),且无需繁杂的推演!有些甚至至今还无法推演(古人无法解释之,将其归为“先天智”!类似这种能力的人当今并不罕见,虽不及佛祖,但也叹为观止!如天生具备的超强的算力等)
其二,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也能具备一定的让人惊叹的抽象能力(古人将其归为“后得智”)!
~~~
先生阐述了“其二”!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3 收起 理由
故我在 + 10 + 20 + 3 先生辛苦,权作润笔。

查看全部评分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3 11:26:30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3 11:30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3 00:20
回看先生之论,需补充:
“直观”姑且说是一种极度的抽象能力!这种能力有两个特性:
其一,先天具备! ...

把“直观”与“抽象能力”联系在一起,这至少是一种十分特殊的方式;
因为“直观”以其词义来说,就是要强调直接性,强调没有意识层面的思维过程的参与;
而“抽象”则正是一个思维过程:人通过想象力、判断力将对象的某些属性区分开来,然后再将其中的某一(些)特征提取出来,或者将某一(些)特征剥离出去,以此形成抽象概念;
因而,不管是在词法上、还是在思维过程上,“直观”与“抽象”都是一个对举关系。

我理解观云客先生是要表达这样的观点:某些如佛祖那样的人拥有某种智慧能力,可以直接认知“本质”;
而“本质”对于常人来说必须经过高度的抽象思维才能做到,甚至即便借由抽象思维也达不到佛祖智慧所能直观的“绝对本质”;
所以我建议不妨称之为“智慧直观”,以避免“直观”与“抽象”这两个概念之间的性质冲突。

我认为这是观云客先生提出的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解释;
因为理性回溯推理,虽然可以达到高度普遍性的概念,但终究无法抵达因果链条的源头;
推理所立足其上的逻辑基础本身就否定了任何终点的存在——康德对此作出了无可质疑的论证;
而把“绝对本质”,或者说“绝对真理”诉诸某种超越性智慧的直观能力,这就避免了陷入理性的二律背反。

这是个大问题,也是本帖的关键问题,有必要逐步探讨。

我想先问一个准备性的问题:观云客先生的这个说法是谁的观点,小乘、大乘、某位佛教史学家、抑或是先生自己的思考?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3 11:52:11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3 12:34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2 23:19
从佛理的角度:
其一,后世弟子托佛祖之名,编写的经*文教理,其核心源于《四阿含经》!(如“因缘”,“涅 ...

从佛教历史似乎至少可以得出如下观点:大乘佛教的某些核心观念与原始佛说颇有出入,存在把佛祖观点理论化、进而绝对化的倾向;
这与中国儒道思想的传承历史颇有相似之处。

另外,我建议观云客先生最好能把“直观”、“抽象”、“思辨”这三种认知方式划分开来;
我们当然可以说某种智慧直观可以直接把握本质,而后者对于常人来说需要借助于抽象思辨;
但就其性质而言,直观就是直观——即便是智慧直观,“直观”原本就是要排除“抽象”与“思辨”的参与。
当然,站在佛法(且不论大乘、小乘)整体来说,直观与思辨都是不可缺少的思想方式;
但毕竟在“空性”这个绝对真理的关节点上,佛祖及其他高僧们是通过直观达到的,至少在这一点上排斥思辨的参与;
因为否则“空性”的认知方式就不免陷入模糊,其知识性质也就无法确认: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3 16:15:17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3 16:37 编辑

确如先生所论:
——“直观”必须排除(“普通的”“有限的”“后得的”)思辩和抽象!否则少严谨!
粗浅的思考:
其一,本人对“直观”的阐述,是基于历代佛经 论 记的粗略的小结,112楼即是对其特点的归纳所得!
(特别是第二点,更多的后世弟子则需通过经年修炼,让“直观”之“力”逐渐显现!)
其二,经论中的相关记载,反复表明“直观”世间确实存在!(在这一点姑且认为“佛家不打诳语”,且排除组织需要!)
其三,既符合“直观”的特征,又需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概念表述,目前只想到了“极度的抽象能力”!
其四,这种说法存有瑕疵!但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其“神秘性”,尽量贴近现实!
~~~~~~~~~~
另,交流愉快!(至于先生的嘉奖,颇有“檀越”积善之妙!谢谢了!)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3 19:16:23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3 22:00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3 16:15
确如先生所论:
——“直观”必须排除(“普通的”“有限的”“后得的”)思辩和抽象!否则少严谨!
粗浅 ...

观云客先生从善如流,实在是令人赞叹;
我原本以为会在这个问题上大费口舌,甚至会多多少少造成些不愉快。

“直观”是认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传统哲学中,直观是感性的方式,只能抵达具体的、现象意义上的对象;
而对于现象背后的“本质”却需要思维的抽象运作和逻辑推理;
对“直观”的这种理解自柏拉图以致于康德,都是大致如此。

但自胡塞尔的现象学为转折点,现代后现代哲学对“直观”的理解已经十分不同;
现象学认为人的直观可以直接认知“本质”,构成观念性的意向对象。
比如对于柏拉图而言,“圆”作为一个理型(本质概念)在客观对象中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如果我们不考虑唯实论观点的话;
人只能通过对很多近于圆形的事物认知,从这些感官对象中把“三角形”概念抽象出来。
但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则认为,人可以直接在观察圆形事物时,通过意识的意向性直接以来自对象中的“圆”知觉构造出一个意向性的本质对象;
这种对象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单独存在,但由于它毕竟基于感官材料的自身被给予性,因而仍然具有客观性。

因而,“抽象”这个术语在现代哲学中已经远离了认识论领域;
概念、理型、本质,直接由直观提供(构造),不再依赖于抽象而获得,却不减损其客观性。
“抽象”概念更多地用来表达另一种较为消极的意义:片面;
比如,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人类心灵是一种复杂功能的结构性关联*总体,只依靠认识能力去理解世界和自我,那么就可以说这种方式是“抽象的”,亦即片面的。

有趣的是,对“抽象”最初的质疑(就我所见)恰恰是来自作为主观观念论者的贝克莱大主教;
他极力反对任何“抽象”对象,把它们看作是自相矛盾的概念;
仅就这一点而言,他甚至比康德更具哲学洞察力。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4 00:55:26
本帖最后由 观云客 于 2015-12-14 01:32 编辑

续先生之论:(此处借般若学的体相用体系!因对西哲知之甚少,免留笑柄故!)
其一,先生论中之“抽象”似侧重于“相”(或概念)和“用”(或方法)!
其二,本人对“抽象”的阐述偏于其“体”(或“力”“能力”,此点已在104楼曾有预说)!
其三,“抽象”“思辩”“直观”本质上属“力”;而从概念和功用角度,三者相异!
其四,用“抽象”(或“极度抽象”)描述“直观”,易生歧义!确不严谨!
~~~
以上浅见,应不是先生担心的不适!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4 09:50:09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4 10:53 编辑
观云客 发表于 2015-12-14 00:55
续先生之论:(此处借般若学的体相用体系!因对西哲知之甚少,免留笑柄故!)
其一,先生论中之“抽象”似 ...

观云客先生太客气;
现代哲学并不能排斥古典思想的叙述方式和概念体系;
它们之间的术语、命题有所区别,我们各自熟悉某一方面而生疏于另一方面,这是十分正常的;
相比之下,我对佛法术语简直可算是文盲级别的;
这既是如此深入交流的一个障碍,但同时也是一个动力。

东西方哲学在术语方面的差别其实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虽然说望文生义有时会造成误解,但也并非是说必定会、或者动辄就会造成误解;
只要我们意识到它们之间有差别可能,就不会固执于望文生义,也就不会真正妨碍有效交流。

我在116楼进一步谈论直观、抽象和思辨,目的是要为后面的讨论作些术语内涵方面的铺垫;
这些术语是深入交流所无法避开的;
这或许正是不同时代、不同语言环境中思想体系之间交流的一个特征。
另外,直观与本质在现代哲学中的关系——本质直观——也可以为观云客先生所持观点作个辅助;
而在不同思想体系中发现某种精神契合,应该是思想交流的十分有益的成果。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4 10:38:25
本帖最后由 故我在 于 2015-12-14 13:08 编辑

有了以上多贴的准备,我们不妨转入对“直观”本身的考察。
我来推测几种“直观”方式,看看观云客先生究竟是在什么层面上使用这个术语的。

很显然,观云客先生使用“直观”这个术语时并不会认为那就只是一种通过视觉(见性)接受对象的表象材料,进而达到直接认识对象的过程
——当然这个过程中必定有感官接受能力、知觉综合能力(想象力)、对象判断能力等等要素和过程发挥作用;
正如唯识论对于诸识的区别那样,人的感性能力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的一个关联*总体——我这里顺便提出诸觉性之间的协同作用;
因而,观云客先生如果是在感官经验的层面上使用“直观”的,那么也必定是以这个关联*总体在“直观”,而不会仅仅指见性而言。
这一点明确之后,我们就可以来看看这种“直观”的某些必不可少的特征、或者说条件。

既然用“直观”来强调知觉的直接性,那就表明了这种认识方式是依赖于诸觉性及其关联*总体的;
既然用“直观”来排除思维的间接性,那就表明“意”在其中所担负的工作是微乎其微的,至少不允许它所包含的思维活动参与其中;
既然用“直观”来规定获得知觉材料的方式,那么一个可以为诸觉性所感知的对象就是必要的,否则也就无所谓“直观”了。

这是我所设想的“直观”的可能形式之一,也是作为哲学术语的“直观”所表达的认知行为特征;
哲学所谓的“经验性”、“客观性”(狭窄用法),就是以这样的直观为基础的;
而根据此前我们的讨论,“直观”本身就足以抵达本质,而无需思维的介入;
不知这是否符合观云客先生的“直观”图式。
故我在 发表于 2015-12-14 10:50:48
本帖所要讨论的主题以这种交流的方式展开;
观云客先生的思考也就成了本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无法再用标注【下转··楼】、【接续··楼】的方式表明主题帖的承续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