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83|回复: 1

[转帖] 论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经济的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22: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经济的影响*
唐山师范学院
谢振玲
《农业考古》2010年第1期
作为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孕育了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埃及文明。没有这条河,古代埃及就会成为不毛之地;有了这条河,使得埃及成为古代世界中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尼罗河的人工灌溉对古代埃及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加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古代埃及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绝大多数都与尼罗河有关系。尤为重要的是尼罗河对古代埃及经济具有极为巨大的影响。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大量肥沃的土壤和灌溉水源,古代埃及人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水利灌溉,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农作物品种,并对税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古代埃及的尼罗河

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角,北临地中海,南到阿拉伯沙漠高原,东起红海,西至撒哈拉大沙漠,其领土还包括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是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尼罗河自南向北贯穿埃及,最后注入地中海。埃及自建立古文明以后,就以古城孟斐斯(今天的开罗附近)为界,分为上埃及(南部)和下埃及(北部)两部分,但埃及领土的绝大部分是沙漠,沙漠就占去全部土地面积的96%,有人居住的土地只占全部面积的4%。[1]周围还被干燥的山地、沙漠所包围,这些沙漠地区常年无雨,即使下雨最多的地方也不超过一百毫米。[2]古代埃及人集中居住在上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下埃及的开阔的河口三角洲地区,而在广大的沙漠中只有少数几个靠地下水浇灌的绿洲才有人居住。尼罗河是指发源于埃塞俄比亚塔纳(Tana)湖的青尼罗河和发源于维多利亚(Victoria)湖(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的白尼罗河在苏丹到喀土穆(Khartoum)合流后,向北流的河段。两条河流之所以有青白尼罗河之称,是因为这两条河水携带的物质不同。一条流过塔纳湖,经提西沙特沙漠穿过原始森林,到达干旱的苏丹东部高原,缓缓地继续向苏丹首都喀土穆前进。当它流经玄武石等火成岩的岩层时,冲走大量岩屑,溶解了很多含硫物质,水色变蓝,故名青尼罗河。另一条穿过乌干达热带丛林,跃下穆其森瀑布,进入苏丹南部丘陵地区,继续往北抵达喀土穆。它流经大片沼泽地,水中所含腐败的杂质大多沉淀,水色较清,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白色,故名白尼罗河。在泛滥期,青尼罗河可供70%的水量;在枯水期,白尼罗河可供应80%的水量。[3]


尼罗河与其它河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世界上大多数河流的泛滥带来的往往是严重的灾难,但尼罗河水的泛滥带来的却不是灾难而是肥沃的土壤和古埃及文明的生机。并且“尼罗河泛滥了几千年,几千年都没有成灾”。 [4]古代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涨落的规律把一年分成三个季节。第一季为“阿赫特”(akhet)或“泛滥”季度,尼罗河水开始泛滥(在孟斐斯的每年7月第3周),洪水通过泛滥的河床或靠支流经过低冲积堤溢出而进入连接不断的洪水池塘,其平均水深为1.5米;第2季为“派罗耶特”(peroyet)或“出来”季度,到10月末尼罗河进入减水期,尼罗河的水势减少,土地露面,人们从事耕作,而植物幼芽萌生,这时池塘内贮存的河水又通过泛滥河床倒流出来,给农作物以水利灌溉;第三季为“邵穆”(shomu)或“不足”季度,进入尼罗河低水位季节,收割庄稼,贮存粮食,直至下一次的尼罗河泛滥的来临。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自然泛滥的灌溉,不需要投入巨大的劳力进行艰苦的劳作就可获得很大的农业收获。所以,古典作家希罗多德说,“他们比

────────
*唐山师范学院2009年度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古代埃及水利灌溉及其影响(课题号09C14)阶段性成果。

世界上其他任何民族,包括其他埃及人在内,都易于不费什么劳力而取得大地的果实,因为他们要取得收获,并不需要做其他人所必须做的工作。那里的农夫只需等河水自行泛滥出来,流到田地上去灌溉,灌溉后再退回河床,然后每个人把种子撒在自己的土地上,叫猪上去踏进这些种子,此后便只是等待收获了。” [5]除了尼罗河的自然泛滥灌溉之外,古代埃及人还需要利用尼罗河进行人工灌溉。尼罗河的增水期开始的早晚,水位的每年高低的不同的变化等因素,都会给埃及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的影响。如果在尼罗河的增水期,其水位低的话,仅仅能灌溉到一部分地区;反之,在增水期水量过大,而到了减水期时,耕地面上的河水仍然积存,那么,耕作就难以即时进行。所以,人们仅仅依靠自然的“特殊溢水(洪水)灌溉”,显然是难以绝对维持或扩大生计的,自然而然的不能不考虑利用尼罗河水从事人工灌溉。迄今为止,作为灌溉农业的最早证据,就是前王朝末期(约公元前31年)的蝎王权标头。在权标头图刻上,表现了蝎王在一个重大仪式上,手持鹤咀锄开凿河渠,面前有一“小人”形象,随员手持篮子,弯着腰,似乎要把挖掘出来的土石装上,另一名随员手持扫帚站在前一随员的身后,似乎等待最后的清理。在图刻的下栏即蝎王脚下的底层,刻划有几条流动的波纹形象的弯曲的河渠,在其右侧立有两人,手持同样的锄头在挖掘或疏通水流。蝎王是前王朝末朝希拉康坡里之王,因此,蝎王权标头图刻表现了作为一个诺姆国家的王主持本邦的人工灌溉的工作。[6]但是,涉及河渠堤坝建设的最早的文献记载就是古典作家的著作。希罗多德说:米恩是埃及的第一位国王,他第一个修筑了一道堤坝把孟斐斯和尼罗河隔了开来。但当这第一位国王米恩修堤而使这个地方成为干地的时候,他就第一个在那里建立了现在称为盂斐斯的一座,而在它的外部,他在它的北部和西部引出河水而挖掘了一个“湖”。这里所讲的,显然是第一王朝的米恩,通常看成是美尼斯,为了建城而筑坝,可以看出,人们已经能够利用河渠排水或人工湖调节河水。[6]中王国时代,古代埃及的尼罗河人工水利灌溉的有了较大的发展,最为典型的就是法尤姆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法尤姆位于孟斐斯西南肋公里的西沙漠大台地点洼地中,海拔以下45米。在第十二王朝以前,法尤姆大部分地区是沼泽。在这里还有著名的莫斯利斯湖。第十二王朝的塞索斯特里斯二世第一个着手广泛地探察和开拓法尤姆地区。他力图用堤坝来控制水流。而阿蒙尼姆赫特三世在一个半圆形巨大堤坝内圈起了一片地段,开垦了美地涅特法尤姆的北部和西部的17000英亩以上的可耕地,并以此而获得了计划成功的荣誉。法尤姆的开发,扩大了耕地面积,增加了中央政府的税收,为埃及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特别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7]古埃及的人工水利灌溉,从前王朝后期出现以后,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并得到了历代王朝统治者的重视。各朝统治者对水利灌溉的组织与管理使人工灌溉逐步得到完善。尽管如此,古代埃及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依靠尼罗河每年夏季的定期泛滥来灌溉土地的。古代埃及时期已经有了灌溉设备,但是并不起主要作用。只是在尼罗河水泛滥灌溉不到的地方,或者由于尼罗河水水位过低,仅仅能够灌溉到一部分土地,才会使用水利灌溉设备。新王国时期,古代埃及发明了“沙杜夫”(shaduf)。沙杜夫是一种比较简单而又廉价的浇水灌溉工具,许多埃及农民都可以使用这种工具。而在希腊罗马时期的埃及出现了较为复杂的人工灌溉设备扬水车(whater-wheel)。这种灌溉工具需要畜力,主要是靠牛的拉动。对农民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并非每个土地耕种者都可能拥有这样的水利灌溉工具。所以,它的使用范围不是很广。古代埃及文献中提到扬水车的也很少。从奥克西林克斯诺姆公元后223年的一份土地租约中,我们可见扬水车这一灌溉工具的使用状况“……(除了土地之外),还包括一架水轮及其铁制或木制的配件……(土地租佃者)要加付300德拉克玛的扬水车使用费……,租期结束以后,土地租佃者应完好地归还这一灌溉设备……”。[8]尽管尼罗河的人工灌溉在古代埃及社会并不占主导地位,但无论如何,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尼罗河水泛滥土地自然灌溉的一个有益补充。

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自然泛滥灌溉对其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它不仅灌溉了土地,与此同时尼罗河的泛滥和流人盆地的河水带来了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肥沃的石灰质淤泥和腐殖土,伴随着洪水的流动,每年被运送到尼罗河沿岸的洪水泛滥区和下游三角洲地区,形成淤积层。据记载,沿岸的洪泛区,每年约淤厚13毫米。[9]这种肥沃的薄层淤泥缓慢而有规律的淤积现象,以一年为周期,长期延续不绝,对增强和保持耕地肥力发挥了无与类比的巨大作用。更不可忽视的是,通过淤田蓄水可以淋洗土壤盐分,对土壤进行脱盐,保证了土地的持久肥力。


尼罗河的灌溉和它提供的沃土,使得古埃及农业的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灌溉和肥沃的土地促进了埃及农业的发展。古代埃及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大麦和亚麻等。谷物主要用于食物和酿造饮料。亚麻则是古代埃及人制造衣物的主要原料。不同时间收获的亚麻所提供的纤维有所不同。在亚麻成熟变硬之前割下的茎杆所制造的精细的亚麻纤维,主要用于制造贵族的衣物。已经成熟的亚麻所提取的粗纤维,主要用于制绳和编织垫席。除粮食作物外,古埃及的主要作物还有需要经常灌溉的葡萄、瓜果、蔬菜和豆类等。葡萄有直接食物、晒干、酿酒等多种用途。在根部围成一个井形的凹地,内置湿泥以保持根部的水肥吸收。其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葡萄成熟后要用手而不是用刀剪采摘。采摘葡萄之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最终酿制成酒。虽然葡萄是最早用于酿酒的作物,但是古埃及人经常饮用的却是啤酒。这是一种由大麦酿造的饮料,先将大麦做成块状烤至半熟,加入酵母,与麦芽和水混合,经发酵过滤后形成的液体,制成了啤酒。古埃及人从旧王朝起就以面包为主食。从旧王朝到新王朝时期,面包从十四个品种发展到四十余个品种。[10]要制作面包需要较为精细的面粉,在当时磨粉是一项繁重复杂的体力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人们一般仅磨出当日所需的面粉。


尼罗河每年的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大量肥沃的土壤和灌溉水源,古代埃及人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水利灌溉,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农作物品种。不仅如此,尼罗河还对古代埃及的税收产生了具有重要的作用。古埃及的法老尤其关心人口,财产和土地的清查工作。《帕勒摩石碑》详细记录了与国库财政收入活动的有关的一切。在碑铭上我们可以看到通常是两年一次的按期进行的“第x次计算”,即人和物的清查,有时明确记载计算(清查)“黄金和土地”或“计算大牲畜”。清查人口,动产和不动产,并以此为根据征收税务是一切国家的重要职能。[11]其中与税收有直接关系的是土地的分配和使用。在埃及,法老历来是全部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塞索斯特里斯在全体埃及居民中间把埃及的土地作了一次划分,他把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土地分给所有的人,而要土地持有者每年向他缴纳租金,作为他的主要收入。如果河水冲跑了一个人分得的土地的任何一部分,这个人就可以到国王那里把发生的事报告给他;于是,国王便派人前来调查并测量损失地段的面积,这样今后他的租金就按着减少后的土地面积来征收了。[12]整个法老时期的埃及始终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法老作为最高土地所有者,常常把部分土地遗传给他的王室人员或子女,或者奖励给他的臣僚,或者捐赠给神庙。但是,全国土地的大部分则分配给广大农民使用,以保证国家的基本税收来源。与土地收成息息相关的是水利灌溉。


古代埃及是一个农业经济社会,所有对经济、军事、社会的管理权都依赖于农业,农业在古埃及社会中是一个基本的和主导的部门,所以,农业税收是整个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水利灌溉事业的兴建和发挥作用以及某些新的生产技术的采用,使农作物的产量大大增长,而农业税是根据每块地农作物的年收获量来进行征收,农业的进步则意味着农民有足够的粮食拿来交税。所以说,水利灌溉的进行的好坏,是否顺利,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税收收入的多少。但是,古埃及的税收标准如何,人口的负担是否沉重,还难以断定,在没能确切统计的情况下,可以提供数字概念作参考的是《旧约.创世纪》,它记述了希伯来人约瑟为相时,“征收埃及地点五分之一”,还说“约瑟为埃及地定下常例直至今日,法老必得五分之一”。约瑟是否为埃及史上的历史人物,还值得研究。所谓“五分之一”税是否准确,还难以证实,或许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常规。[11]

尼罗河对于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就不会产生世界四大文明之一的古埃及文明。尼罗河为农业的灌溉提供了水源。除了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提供的自然农业灌溉以外,古代埃及还利用尼罗河进行人工农业灌溉。古代埃及的水利灌溉主要有以下几种:盆地灌溉、沙杜夫和沙奇亚高地灌溉、复合渠道网灌溉等等。尼罗河的泛滥还带来了大量丰富的有机物和肥沃的冲积土,为埃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尼罗河与埃及农业收成的丰欠紧密相联。同时,尼罗河也影响着古埃及的农业耕作方式、农作物的品种以及古代埃及的税收,使之充分显示出尼罗河灌溉农业的特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农业,除了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外,还必须要有灌溉和土壤这两个重要因素。灌溉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土壤亦是农业得以发展的前提。而尼罗河为埃及的农业发展提供了这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尼罗河确实是埃及人民生命的源泉,它为沿岸人民积聚财富,缔造文明创造了条件,所以,埃及人民把尼罗河比喻为哺育、滋养自己的伟大母亲。古代著名的《尼罗河颂》更是充满了对其赞美之词;“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注释:
   
[1][埃及]侯赛因.凯法菲.黄云发,朱威烈译.埃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2]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世界地理知识(非洲部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3]鞠继武:《非洲地理》[M].上海:新知识出版社.1955.
[4]威廉.杜兰:《世界文明史(卷一)》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5]希罗多德.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6]刘文鹏.“治水专制主义”模式对古代埃及历史的扭曲[J].史学理论研究.1993.1721.
[7]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N.Lewis,Life In Egypt Under Roman Rule,Oxford:aarendon Press,1985,P.120.
[9]Butzer。K.,W.,Early Hydraulic Civilization in Egypt[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6.
[10]刘文鹏.令狐若明:《论古埃及文明的特性》[J].史学理论研究。2000(1)P25.
[11]刘文鹏:《埃及学文集》[M].呼市: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
[12]希罗多德著,王嘉隽译:《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6 收起 理由
弘毅阁主 + 36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9 03:3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坛友,我是新手 请大家多多关照小弟我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