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99|回复: 0

[史学通论] 中国古代赤潮记录的发现与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7 2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古代赤潮记录的发现与瓣析
李冰
(厦门大学历史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02
[内容提要]赤潮灾害,是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经常发生的,可以造成巨大损失的海洋灾害之一.在现代的海洋自然科学论著中,征引历史上赤潮的史料十分有限,而且对已知史料的分析,常与淡水中的“水华”现象混为一谈。本文结合历史文献记载,通过对自然科学论著中常用的中国古代赤潮记录进行分析,探讨中国古代赤潮灾害爆发的历史现象,并试分析其产生原因。$ Z& t& \4 |% f- ?2 h* ?
[关键词]赤潮;水华;灾异
* u) \; s' z& y2 `* \8 `/ C: K, a[中图分类号]K2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22x(2010)02-0094-067 S0 ?. H9 g' D2 H) e8 \; [
1 q' P! C: V9 e# F8 G- L0 B* w8 n+ Z

+ \* K8 h5 |. j: |' q我国海岸线漫长,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与悠久的人文历史,同时它也是有别于内陆地区的海洋灾害的多发区域。按照现代海洋学的定义,这些海洋灾害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风暴潮、海啸、巨浪、赤潮、海冰、海雾、海岸侵蚀等。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关于各种海洋灾害的记载。目前学界在描述中国海洋灾害的历史时,一般多把视线集中在风暴潮、海啸、飓风等风灾、潮灾上,迄今尚未对中国历史上的赤潮现象进行专项研究;已有的综合性研究则对所引资料没有进行细致分析,将淡水中的“水华”现象与海洋“赤潮”张冠李戴,且辗转相因,一再造成史料的误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结合中国古籍中发现的古代赤潮记录,对已有的海洋赤潮研究进行辨析,力争还原中国沿海赤潮现象的历史真相。
- _% v, c# O1 f! y2 M( {6 A+ k
" _& A' _4 ?" w+ E' L
' y% h% w% D* u: g# E6 \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并不是现代工业化进程加快后才出现的海洋灾害。笔者查阅了中国自然科学界与赤潮相关的著作,较早关注赤潮现象的是1994年出版的《赤潮灾害》。作者华泽爱在书中叙述了中古代赤潮现象,他引用的史料后多为其他与赤潮相关著作所转引。
% L2 Q1 W' H# M1 [! U) T7 d 1 W0 N( F$ }0 i
据说,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赤潮现象,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文艺作品中也有一些有关赤潮方面的记载。例如,清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一文中就形象地记载了海水发光现象。! V9 Z7 I1 U8 c( S5 h: T/ H

' x0 o9 r. s3 P$ ^- M按其所述,中国的“赤潮现象”在2000多年前就已被发现,但这是靠传说得来的结论。虽在“一些古代文献或文艺作品中”有记载,作者却仅用距今不到200多年的《聊斋志异》中的文章为例来说明,实有提前赤潮记录时间之嫌。之后,2003年齐雨藻等著的《中国沿海赤潮》⑵和2006年王洪礼,冯剑丰主编的《赤潮生态动力学与预测》⑶中就直接转引了《赤潮灾害》中的说法。梁松,钱宏林,齐雨藻在《生态科学》2000年第4期中发表了《中国沿海的赤潮问题》,2003年《中国海洋志》编纂委员会编著了《中国海洋志》,二者对赤潮历史的观点也源自《赤潮灾害》一文,但其描述却演变成“中国赤潮的记录在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⑷、“中国赤潮的历史记录可以追溯到2000年以前”⑸,再无“据说”等含糊之语,直接将中国古代赤潮的历史记录推到了2000年以前,使其成为定论。
/ f8 J, w) z3 K# t' ?! L& S  K( o+ A__________________ / n: h. p6 a" q5 x* |0 b
[收稿日期]2010-03-01; j/ [: y) v: h5 ]9 R4 t

7 l+ U! U3 r2 G7 \
7 K0 E/ {5 E+ j/ M! q: H
这段证明中国古代有赤潮记录的文字,从最初的“据说”2000多年前就有“赤潮现象”,到后来直接删掉不确定词汇,变为中国“赤潮记录”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的定论。相关研究在得出这样结论的同时,依据的材料仅是距今不到200年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这样的论证方式难以令人信服。由于没有细致缜密的考证研究问世,目前2000年前即有赤潮发生的观点不断被自然科学论文甚至是科普读物不加辨析地引用,影响十分广泛。这样的后果是模糊了历史真相,易使学界赤潮研究产生基础性认识偏差,并导致错误的判断。下面笔者从古今记述来辨析中国海洋赤潮是否在2000年前就已发生。2 Y2 g" {2 F" _/ v% D0 ?& G
中国海洋赤潮发生的最早记录,有作者认为至民国时期才出现。“我国的赤潮,自1933年首次记录发生于浙江镇海至台州、石浦沿岸海域的夜光藻赤潮”⑹《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赤潮有这样的定义:“赤潮(red tide)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江河、湖泊中出现类似的现象,通常称为‘水花’或‘水华’。”⑺,按照这个标准,笔者虽没有找到2000多年前中国赤潮的记录,却在明代县志中发现了最早的淡水“水华”现象的记录:) J, t0 u7 [# N3 ?! c
! }  [2 l9 r3 {" t
“(西晋)晋武帝太康五年(284年)夏六月,任城鲁国池水皆赤如血。”⑻
% Q: w. o, f1 G# E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七月辛未淮水变赤如血。”⑼. O$ j( O, d2 J/ w
“陈文帝(应是陈宣帝)大(太)建十四年(582年)秋,江水赤如血。”⑽9 g) X8 t8 R. t- n4 W8 x7 H$ ^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春,淮水泛溢,中有赤气如凝血。”⑾. [  ]% b# w! `2 f0 T
2 }- ]  w0 Q: }4 b
从上可知,即使假定淡水中的水华也可看作是赤潮现象,那也只能将赤潮现象的最早记录推至公元284年,距离自然科学论著中的“2000多年前”还差了将近200多年;况且这些县志中的记载已明确记载“水华”是发生在“池水”、“淮水”、“江水”和“河水”,并不能视为“海洋赤潮”。因而根据《中国大百科全是》中的赤潮定义,我们只能说明这些县志中的描述只是淡水水华记录,而非赤潮记录。; v$ _3 Q" e6 `# `/ v- U
其次,《聊斋志异》中的相关记载。《聊斋志异》卷三《江中》这样描述“赤潮”:- X# i( C: w" a7 W% U. A4 Z% j: a
. [0 A! W: N0 g' l
王圣俞南游,泊舟江心,既寝,视月明如练,未能寐,使童仆为之按摩。忽闻舟顶如小儿行,踏芦席作响,远自舟尾来,渐近舱户。虑为盗,急起问童,童亦闻之。问答间,见一人伏舟顶上,垂首窥舱內。大愕,按剑呼诸仆,一舟俱醒。告以所见。或疑错误。俄响声又作。群起四顾,渺然无人,惟疏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則火顿灭。即有黑人骤起屹立水上,以攀舟而行。众噪曰:必此物也!欲射之。方开弓,则遽伏水中不可见矣。问舟人,舟人曰:此古战场,鬼时出没,其无足怪。”⑿
3 v/ g+ b" @3 m
2 f; y1 E# N& V  [文中所谓“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则火顿灭”,应是描述夜晚会发光的引发水华的水中微生物,王圣俞等众人所见的异象很可能就是夜光藻富营养化后形成的现象。将前引《中国大百科全书》中的赤潮定义与之相对照,我们确定《聊斋志异》中的记述应指江水发光现象,也就是淡水“水华”现象。古代记载文字虽然简略,但无论是从题目还是内容,亦是明显的江中而非海中,也就是“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则火顿灭。”所以,《聊斋志异》中所描述的“赤潮”实际应是对江中水华现象的记录。1 ~& _6 i; l6 L) o
《聊斋志异》是清人蒲松龄在康熙十八年(1679)所写,他生活的年代距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这不能作为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有赤潮记录的证据。另外,蒲松龄开篇《自序》中就已言明,此书虽含有“永托旷怀”之意,但其内容也有荒诞之处:“然五父衢头,或涉滥听;而三生石上,颇悟前因。放纵之言,或有未可概以人废者。”⒀鲁迅也曾经对《聊斋志异》评价为:“用传奇法,而以志怪”⒁。细按作者原意,当是指《聊斋志异》是用传奇的文学手法,来表现志怪式的题材或内容,即以花妖狐魅的奇幻故事为内容的短篇神怪荒诞小说集,它本身就是作者经过艺术加工过的故事。虽然小说的内容来源于作者的生活环境,但经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后,小说的内容就超脱于生活,更富于趣味性,娱乐性,寓意性,所以仅可为旁证、辅证,而不能作为严谨的历史资料来引用。
- O* W2 O) _5 ]$ f4 h) P  D4 z  r 9 O, J& f, G" ~" A' @# t

; I: R( K! }# I1 J% I# b. t那么,中国古代是否存在有关海洋赤潮的记录呢?笔者通过对地方志等文献史料的再查找,发现元朝延祐年间(1314—1320)沿海盐场中的异象描述与今天的赤潮发生过程极为相似。如正德年间(1506—1521)刊印的《姑苏志》之卷五十九《纪异》记述道:9 g, [: `' f  j# |( y% o

6 l! h4 Q1 V3 d( z) t# \7 A' Q延祐间,黄姚盐场负课甚多,一夕海潮暴涨,夜有火光熠熠。数日煮盐皆变紫色,每镬视旧数倍。商人杂以他场白盐亦皆变紫,逋课尽偿,已而复为白色。”⒂) k* Y' q' @! M+ l* r' i' P6 v

4 J/ `' W2 h# c" m( O此外,万历年间(1573—1620)刊印出版的《嘉定县志》之卷十七(祥异)也转载此事。6 J3 B7 g! r: O3 @. L$ m0 m) Z& D5 W
兀(应为字)延祐间,黄姚盐场负课甚多,一夕海潮暴涨,入夜有光熠熠,数日煮盐皆紫色。每镬视旧数倍之,逋课尽偿,已复为白色。”⒃
3 c9 p0 P; o  `; ?" R & Z. q5 m  l6 b$ V& p
乾隆年间(1735——1795)刊印的《江南通志》之卷一百九十七<杂类志>也记载曰:
1 }4 }0 v7 f. @% b7 R6 E$ E/ Q“延佑(应为字误写)五年黄姚盐场色变紫。”⒄1 z& z& t# z! V' M8 E

7 f* B/ o0 {0 r3 ?再如嘉庆七年(1802年)刊印的《直隶太仓州志》卷五十九<杂缀二>又云:4 y# m7 ~% l: n8 P9 J5 O1 D
元祐七年庚申,大旱,黄姚盐场负课甚多,一夕海潮暴涨,有光熠熠,数日煮盐皆紫色,每镬视旧数倍,逋课得完已而复白。”⒅: w; }, G( ]  [( U: N: D& @6 {  H
( N# p& E: x: P& x& [% c: T
由这些古代沿海盐场异象的记录,我们可从区位、流传过程、异象记述三个方面来分析,探讨它们是否古代中国的赤潮现象。首先,从地理位置来看。黄姚盐场,位于黄姚镇(或称黄窑镇,旧时属宝山县管辖),即今上海市月浦东北,原张家宅(今宝山钢铁总厂厂区内)海塘外。北宋时设黄姚盐场,居民以烧窑、煮盐为业。南宋嘉定年间,其地处长江口,发展为重要港口,对外贸易繁荣。设税场,两广、福建、温、台、明(今浙江宁波市)、越(今浙江绍兴市)等地大型商舶海船均在此停泊,后贸易衰落。清雍正年间没于海中。是一靠海为生,以出产海盐为主的地区。
+ W) {" v; B9 T5 p4 T5 l其次,中国古代书籍大多依靠转抄而流传,所谓“书三写,鲁成鱼”,讹误乖谬随着转抄的次数而增多。从前引文可知,各部县志相互传抄现象严重。因此按年代排序以后,我们才容易理出其传承、谬误关系。在正德《姑苏志》中,海洋异象发生的时间是“延祐间”。延祐是元仁宗在位(1314—1320)的年号,在乾隆《江南通志》中,写为“延佑”,实是当时编录者的误抄,且在具体记录时,略有删节。到了嘉庆《直隶太仓州志》,虽然记录内容无所变化,但时间变成了“元祐七年庚申”。这把年代变成宋哲宗赵煦在位(1086—1094)的年号——“元祐”。这就令人费解了。整个事件记录都同明代县志一样,为何时间却提前了将近200多年呢?按照中国书籍流传下来的“书三写,鲁成鱼”的可能性稍加思考,我们认为本书的纂修者很可能就是误抄,漏掉“延祐”之“延”字,从而造成了自我矛盾的现象,并非是嘉庆时的县志编纂者找到了新的史料依据。看到这点,这一矛盾现象的存在就不会再使人们对元延祐年间发生此事件之说产生怀疑。
+ ^( H! w( ?6 C8 ~0 ^9 z最后,从这次异象发生的过程来看。元延祐年间海盐场异象事件的发生过程,在与现代自然科学中记录的赤潮发生的过程相比较后,笔者认为极其相似。
9 t5 Q: i0 Q4 E; E$ k第一,开始阶段。黄姚镇位于长江口,隶属东海海域。因台湾地区暖流北上或外海海水的缘故,浙江沿海形成的锋面;此外,长江中淡水与外海高盐度区相互作用,也亦形成明显锋面。不同盐度的海水相抵,使东海海域成为海水富营养化的多发区。而在元延祐年间,“一夕海潮暴涨”,潮汐的突然变化,引发了此敏感水域的环境促变,爆发赤潮也是必然的。再者,当时正遇“大旱”,天气闷热,干旱少雨,水温偏高,风力较弱等又正是引发赤潮灾害爆发的条件之一。
3 a' K+ ?, O( @% a1 f4 v; v* S第二,形成阶段。史料中载有“人夜有光熠熠”一条。海水夜间发光,通过今天的科学知识,我们已经可以知道,这是一种名叫“夜光藻”的藻类生物聚集时的现象。夜光藻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尤以河口附近水域数量最多,是在长江人海口区域赤潮发生频率最高、范围最广的甲藻赤潮种。据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1986—1993)赤潮资料统计,夜光藻赤潮发生的次数约为赤潮发生总次数的55%。依此推知,大旱与突然涨潮引发了夜光藻的大量繁殖。因水体里含有大量的夜光藻,故煮盐时“皆紫色”。
3 t5 ]9 x5 G/ {+ T( I第三,维持阶段。一般说来,这阶段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根据水体的稳定程度、天气状况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这段史料中,虽没有记录当时每天的天气情况,但也历经“数日……煮盐皆紫色。”可见这种情况持续数日之久。
5 w0 N3 S8 A' M$ g7 d7 ]" ~% _第四,消亡阶段。该阶段是指因营养盐被消耗殆尽或刮风、下雨、温度升高超过该生物的适宜范围等情况,赤潮结束。上面的史料都载有:“……逋课尽偿,已复为白色。”也就是经数日,在补清负课的盐课以后,赤潮结束,海水恢复原貌。  r/ e1 q( N; L6 G* f
由上可推知,元代延佑年间两淮盐场的海洋异象即是今天所称的“赤潮”灾害。与今不同的是,这一“赤潮”现象在当时并不是按照赤潮灾害而记录,仅是作为社会经济生产过程中的异象事件来描写。
2 x( `& D+ i  j$ {! j) T 5 f7 x' [3 L, l( \3 t( n, m: l

, O3 }" m8 f0 f到了明清时期,沿海发生海水变色的异象记录开始多起来。笔者可以查到的这些海洋异常现象列于下表:; g+ x+ m2 c0 N8 n; W4 m( L. U. L# _& s

! l& Z+ d% B) T" J* S. `; ?; d' _' ]

6 _% U( \: O; X- M3 ]4 y#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F" x6 u, C  y' x/ _6 q, _

$ r6 T: U, M' B! P  N2 W- K; f
通过以上统计可知,中国明清沿海关于赤潮的记录跟前代比起来增加不少。这种现象的产生,除明清时期地方志修纂兴盛的记述原因外,社会经济因素起了主要作用。6 ]- j; G. K$ W$ D
明清时期,朝廷上下都注重发展农业,鼓励开辟耕地。东南沿海各省适应濒临海洋的自然地理环境,开展了大范围的以工筑沙田形式为主的围海造田活动。在明代以来,对如珠江三角洲那些被围筑而来田地,都统称为沙田。潮田也是其中一种。宋代以前,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沙田的形成主要由河流人海挟带泥沙淤积而成。明清时期开发进一步加快,植被破坏严重,各河道不断淤浅,新生沙坦不断浮露,人们将流沙淤涨的沙坦加以围筑,以防止被水冲走。“据不完全统计,明代河岸堤围总长达22.0399万丈,约181条”【28】,“自洪武年间至崇祯初年,广州府属各州县屡年报增达11万顷”【29】。而清代“从乾隆十八年至嘉庆二十三年(1753—1818),共开垦了5300余顷。咸同年间,又新开垦了8000顷”【30】。沙田垦辟后多采用“果基鱼塘”、“桑基鱼塘”的基塘特色养殖方式。基塘当中的塘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肥料,每当潮水来时,这些有机物会随之流人海中,使沿海的藻类一时间过度增殖,产生赤潮灾害,使沿海渔业、养殖业受损。因此,明清时期海水变色的异象记录增加,与围海造田和基塘养殖不无关系。此外,清代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中说过“潮田则不然,愈低则愈肥,新生之沙则更肥。以海上淤泥,随潮而积,人居所流之恶归焉。流至田裙,旧沙母之,新沙则其子也。子尝肥于母,以污垢多而新也。”【31】而“现代研究表明,99%的有机物来自泥沙。由于吸附在泥沙中的有机物质可能停留几年到几十年,因此人类活动对海洋所造成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32】,所以,随着沙田的扩大,再加上人为的因素,沿海的泥沙当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质越积越多,造成赤潮的现象也是极有可能的。0 D! H) v7 \) Q3 h$ f" t

. Q7 y# D5 ]' L" y
! Q' X4 c. S* j( t+ [, D
在自然科学界有关赤潮的研究成果中,“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有赤潮记录”常被作为权威观点而不加辨析的引用,但求其史证则无有;即使最贴近的时间的也只是晋武帝太康五年(284)的淡水水华记录。另被作为重要证据的《聊斋志异》,最多仅可证明200多年前有类似赤潮现象。经笔者分析后,这条证据并非赤潮记录,而是淡水中的水华记录;更因《聊斋志异》的文学性强于史料性,故不能将其作为严谨的史料来运用。在中国古代地方县志中有零星记载的赤潮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延祐年间(1314—1320)黄姚盐场的沿海赤潮记录。虽然明清时期有村民因吃被赤潮污染过的海蛎而亡的记录,但古代沿海赤潮发生范围小且时间短,也未导致重大灾害,故并没有引起中国古代濒海居民及官府的重视,仅是把此作为灾异来记录。这些赤潮记录的出现,除方志修撰兴盛的社会知识风气外,主要是当时沿海地区大量的围海造田和基塘的养殖方式所造成的。6 h' Z( X( i: J) X' _
中国古代赤潮记录出现时间、过程、原因等基本史实的澄清,有助于人文社科界与自然科学界从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对这一海洋灾害现象的多层次、多角度研究,为正确了解、克服、控制海洋赤潮灾害的发生奠定基础。
' k5 O3 `8 N9 @% B% T6 f0 V% K0 D# k% x$ X
6 j; g6 @8 x4 O3 R;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 N& Y3 G* `4 M, @, V6 ?5 S, X

) W" n, {+ H% v% R5 _% A9 v" k( t. s" v# W
7 i$ ]# N% o6 G1 V
! o) u+ W1 q, E9 ^- E
. S4 m# ?7 _$ J9 Y

: }. _4 {1 U0 B2 j! T! Q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 收起 理由
水西土司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