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1|回复: 0

[其它] "雅语"的由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5 16: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入<古艺国粹>之苑,见有年少之君问及"雅语",苑內有答,其中常山良牙君之言极是。

常山君曰:"雅言的基础是华夏联盟使用的方言。" 实之,所谓"雅言",源于夏语,变故于

汉语。周语于<诗经>中仍基本沿用夏语,特别是"大雅"和"小雅"之王室宫迋乐歌。然本

为"大夏丶小夏"之本音,于汉朝时因依靠背诵传承之"大夏丶小夏",由于听者之近音字误丶

抑或乡音字误,误把"夏"字误听误记为"雅"字,并因<诗经>被奉为经典而以讹传讹至今。


      这一千年之讹,导致古今经学界解释"何谓大雅?何谓小雅?"时,乱象纷呈。<诗经.权

舆.晋公子重耳与秦康公简书>曰:"昔我矣,夏屋廊曲,而今矣,每食无余。"又由于不解"

夏屋"何意,从而误上加误。晋公子重耳所说的"夏屋"即"宫殿"之意,中国宫殿形制始于夏

朝,因此,商周之时还有人称宫殿谓 "夏屋"。所谓"大夏" 即天子面南之大殿,而"小夏"即

公卿面北之小殿。成王少小,公卿只好登大雅之堂南面诸侯;厉王流亡时,六卿也只好登上

大雅之堂,南面诸侯。所以,这两个特殊历史时期,公卿简书谱曲配乐后,演唱丶演奏于

大雅之堂;而宣幽时期的公卿简书作乐后,演于小雅之堂。

       一言蔽之,雅言矣,河南话也。

评分

参与人数 1功勛 +10 收起 理由
青花无尘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