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78|回复: 0

〈明清韻書字母的介音與北音顎化源流的探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6 06: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資料來:鄭錦全 〈明清韻書字母的介音與北音顎化源流的探討〉《書目季刊Bibiography Quarterly》Vol﹒14﹒NO﹒2﹐September﹐1980﹐頁77-87

二﹒文章主旨北方方言的顎化作用與介音所造成的影響以及介音洪細漢聲母的細分,並研討各個歷史階段中顎化證據的可靠性。


三﹒內文摘要︰


要研究顎化現象,不能不注意介音的干擾,因為字母介音的存在會影響我們對聲母的歸類;顎化就是輔音受到後面高元音 i y 影響,使發音部位變得和 i y 接近。


鄭錦全先生認為,現代北方方言舌面音的來源有兩種,一是中古漢語的見系和曉系,一是中古的精系。見曉精系字在前元音i”、“y”之前,受到舌面部位的影響,變成舌面塞擦音或擦音;這就是顎化作用。而引起的條件是中古三、四等韻及一部份二等韻,但也有中古三等韻字不顎化的,例如“茲”“慈”“絲”,這類支思韻的形成,必然是早於顎化的了,同樣情況也發生在某一部份的三、四等字。如祭部韻的歲、支部韻的規、微部韻的歸、霽部韻的桂等都是特例。中古的章系字本是舌面音,在北方方言中與知系合流,變成捲舌音;有諸多這樣的例子存在著,若只一味用發生作用早於顎化現象之前的話來概括,那必然易造成混亂。

勞乃宣﹝等韻一得﹞為最晚出一部韻書,書中沒有顎化舌面聲母,也依然保留濁聲母的存在,雖不代表舌面音當時還不存在,也還受限於不只記北方方言,因此可以推斷舌面音可能存在於非所收錄的北方方言語系之中。在現代漢語研究中,介音用來分類聲母,舌面音出現於前高元音前,與牙喉音形成互補關係,因此常被歸入同一音位。如丁邦新在比較如杲方言和中古音韻時所說明的,「精母字今音分兩部分︰根今音洪音韻母相配的讀ts;跟細音韻母相配的讀k(i﹐y)。tsk似乎不合語音演變的原理,但實際上ts並沒有變成k,前者只配開口韻與合口韻,後者只配齊齒韻和撮口韻,所以只是以一個符號包括兩個音而已﹝同一音位中有可清楚互相分辦的條件故不會互相混淆,因此不影響本身所代表之音調﹞。在韻書裡,字音的等第洪細也會影響到反切上字或字母的選擇,從所謂的“例外反切”看出反切制作,可見到並不是遵循一個固定的標準。華長忠﹝韻籟﹞一書,我們光憑喉音、正齒音的名稱不能斷定組字的聲母音值相同,因為那些無聲母字顯然只是介音的不同,單從本書字母不能看出顎化情形,但從個別聲母衍章所收入的字則可以見到曉精系因顎化而合流。例如見母字“居”和精母字“爵”同屬角衍章,見母“江”和精母“將”同屬節衍章。由此可見,北方音系裡舌面音確實是存在的。再上溯李汝珍﹝李氏音鑑﹞,可見介音有無或粗細的不同,也因而不能單從字母證明見曉精系已顎化為舌面音。應裕康引﹝李氏音鑑﹞關於南北音不同的論述,證明北音當時已經顎化。應裕康研究字母是介音開齊合撮的不同,並不足以證明是顎化作用。例如“金橋火”是見曉系的字,這其實只是介音的洪細之分而非舌面音存在的證明。




北方話裡的舌根音和舌尖音的舌面化,在十八世紀前半葉已經完成,董少文說現在官話區方言百方之八十不分尖團,百分之二十分尖團,﹝圓音正考﹞的記錄說明北方方言見曉精系顎化已經全面完成。應裕康研究趙紹
﹝拙菴韻語﹞,其見曉精系字母的分立,是因為介音的不同,非聲母本身的不同。然而趙蔭棠認為“基欺希衣”與“
妻西”的聲母早已是舌面音。此一論點,他提出兩面理由︰一,關於羅常培﹝西儒耳目資﹞的研究可知,之前已有舌面音。二,見曉精系在齊撮介音之前已顎化。再從樊騰鳳﹝五音方言﹞的二十字母來看,這二十字母沒有相當於舌面音的字母,從例字的細分可以看出是由於介音的不同,顯示出這又是介音洪細之別,並非舌面音存在的明確證據。方以智﹝切韻聲源﹞因其聲母也有分粗細,也不能認為是顎化現象。明金尼閣的﹝西儒耳目資﹞以拉丁字標注漢字,其中精系字的“祭西”和見曉系“己喜”卻已不同拉丁字標注,可見當時並沒音顎化而混淆;又如利瑪竇﹝程氏墨苑﹞也以拉丁字拼寫漢字山西方言的讀言,其中由曉精系字也能察覺沒有顎化的現象。但從這兩本西洋傳教士的記錄也不能明顯見到曉精系字的顎化。




試以趙蔭棠擬定的韻母,按照龍宇純闡述的“憑上字定韻母等第洪細”的原則,可得知上字聲母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上字的介音,而這些介音是用以定韻母介音的,這樣我們就不能確實證明當時(十八世紀後)就有舌面音。趙蔭棠說在﹝韻略易通﹞之前就有舌面音了,“見西若無精清取,審心不見曉匣跟”這就是最好的證據,因此見曉系的顎化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了。不過在﹝韻略易通﹞之前一百年的韻書中,﹝洪武正韻﹞、卓從之﹝中州正韻﹞、劉鑑﹝經史正音切韻指南﹞都沒有顎化的痕跡。根據董同龢先生、王力先生、羅常培先生的研究結果,都認為見曉精系字尚未顎化,但趙蔭棠先生卻獨排眾議認為從此書可以看出顎化現象。鄭錦堂先生認為,中古漢語最早的顎化痕跡大約在八、九世紀之間。在五代起,已開始有類似近代西北方音的演變了。



本篇研究重於討論介音對於顎化的干擾,由文中可以得知介音的不同造成字母的分立,介音影響聲母的粗細,聲母音值是否顎化,並不能只從切母各狀來判定。雖然介音洪細是見曉精系字顎化與否的條件,經由字母的比較分析,不能證明顎化的存在,但卻也不能因此證明其不存在。




明代的四呼取代宋元等韻的四等和開合二呼,尤其明清二代更因為四呼的觀念盛行,造成字母音介音不同而細分的風氣。由以上各點可知北方音系見曉精系大約全面形成於十六、七世紀,﹝團音正考﹞對尖團的分析,正表示顎化已完成,是侷限一部分地區或是全盤性與否則未有定論。不過我想尖音跟團音的分別是為了將字音說的更為圓潤,或者是方言中的遺韻,應該就像台灣國語、北京國語、山東腔調…等發音的差異;因為國語是變動較大的語言,相較之下台語就沒有這麼明顯的改動,所以古代押韻的文字,在現代用國語讀已經無法察覺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