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67|回复: 6

【红楼梦】元妃省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09: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1-11-28 14:46 编辑

元妃省亲
转自:红楼梦吧
 元妃省亲是《红楼梦》中非常精彩的一节。说的是贾政的长女贾元春被封为贵妃之后,皇帝特许她在元宵节这一天回娘家和亲人团聚。
  贾元春回贾府省亲,她的父亲贾政率众人跪迎一段给人映射很深刻。值得注意的是,在贾元春的整个省亲过程中,尽管她在家停留的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八个小时,她年迈的老祖母——贾母却曾两次给她下跪。第一次是在贾元春刚刚到家时,“又有值事太监捧着香珠、绣帕、漱盂、拂尘等类。一队队过完,后面方是八个太监抬着一顶金顶金黄绣凤版舆,缓缓行来。贾母等连忙路旁跪下。”第二次是“至贾母正室,欲行家礼,贾母等俱跪止不迭。”照理还应该有一次行跪礼。就是在贾元春到达“省亲别墅”,坐定之后,“礼仪太监跪请升座受礼”,此时,贾母、贾政等应该正式向贾元春行礼,但贾元春将它免去了,所以这一次没有跪。
  元春,是《红楼梦》中荣国府贾政的长女,因为嫁了中国最高统治者——皇帝,而“身价百倍”。请看“元妃省亲”:她老子口称臣只能在帘外问安伺候,她亲娘祖母要下跪相迎;而整个贾府,也因了这个当了皇帝小老婆的元春,更加“赫赫扬扬”,有“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贾家一族,论年龄,贾母最长;论辈份,贾母最高。以元春而论,贾母乃是亲祖母;以贾政而论,贾母是其亲生母亲。以贾母之年长位尊,尚且要下跪,更不要说贾政、王夫人等了。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血缘最近的直系尊长向自己屈身下跪,绝对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而在那个时代,这不但不为奇怪,而且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使在极其注重孝道的古代学者看来,似乎也并无不妥之处。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中国君主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国君主社会阶级关系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奉行的就是这种“妻以夫荣”、“母以子贵”的原则,盛行的就是这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风气,人们之间就是这种君主的宗法关系。

电视剧《红楼梦》元妃省亲,贾政拜见的镜头。
07286ced.jpg
07287ced.jpg
07288ced.jpg
07289ced.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9: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7-5 22:28 编辑

跪拜礼的起源与改变
转自:书刊报
  跪拜礼,常被人们说成是“封建专|制”的象征,其实并不完全如此。
    跪拜礼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礼节之一,不仅中国古代如此,亚洲大多数国家都如此。按照现代人的习惯,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如今几乎没有人愿意再行跪拜礼。跪拜礼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一是不方便,二是在心理上不太接受。但是,如果理解了古代社会跪拜礼的起源,我们就会发现,跪拜礼是当时生活习惯下最方便、最简捷的礼仪方式,没有屈辱的意思。
   跪拜礼的起源,与古代人的起居方式有关。中国古代最早是没有凳子、椅子的,当然连桌子也没有,只有很矮的“几”。留存到今天,还有茶几之类,大都很矮。“桌”字最早写作“卓”,就是高的“几”,有鹤立鸡群的意思。桌子是与凳子、椅子等家具差不多时间出现的。在此之前,中国人和亚洲很多民族一样,是坐在地上的。至今,我们在东瀛、韩国等国家还能看到席地而坐的古老习惯。
   席地而坐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双腿放在前面的盘腿而坐。在古代社会,坐下时双腿放在前面却不盘起来,而是大大咧咧地伸开或张开,是非常不礼貌的举止。史书中记录某些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就有专门描写席地坐时大伸腿的情形,例如秦始皇、刘邦等,都有这种情况。席地而坐的另一种方式是跪坐,也就是臀部坐在自己的双脚后跟上。一般在人数较多的正式场合都要求跪坐,比方说吃饭、开会。跪坐使得下腹部呈收拢状态,不像盘腿坐,下腹部大大张开,显得不太文雅。
   理解了古人的这种起居方式,就很容易懂得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正常跪坐的时候,双手一般是放在膝盖上。在这种坐姿下,如果要行跪拜礼,只要身子稍往前倾,双手放到地上或席上就行了。因此,对于跪坐的传统来说,跪拜礼是一种十分方便的礼节。在所有人都是跪坐的情况下,向对方行跪拜礼并没有多少高低的区别。那时候,君王要显得地位高,只是有一个自己专用的平台,但也同样是跪坐的。这种地位高的人跪坐在平台上的传统,沿袭到后来,就变成宫殿要建在一个台地上。比方说紫禁城的主要宫殿,都有一个高出平地的平台。
   凳子、椅子在中国的出现,大约始于唐朝时期。有专家指出,李白著名的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床,而是中国最早的凳子,而且是可以折叠的小凳子,今天北方人叫做“马扎”。它的出现是因为唐朝有大量外国人进入中国,便给中国人带来了坐凳子的习惯。随着凳子、椅子的出现,桌子也出现了,家具的高度普遍升高,“几”渐渐成为不太重要的家具,或者变成高腿的“几”。
   与席地而坐不同的是,古代社会还有一部分民族采取的是悬足而坐,也就是坐在凳子、椅子上。这两种不同的坐姿习惯,其产生的原因往往与气候有关。寒冷潮湿地区,席地而坐明显不舒服。而在温暖干燥的地区,席地而坐就很方便。因此,席地坐和悬足坐是由于自然环境条件造成的习惯,并没有高下之分。顺便说一下,发明地毯最早的目的就是为了席地而坐,今天的人们已经不管这些了。
   但是,凳子、椅子在中国出现后,起居方式的彻底改变,并没有改变长期形成的跪拜礼习惯,跪拜礼作为一种固定的礼节,依然被保留下来。不同的是,由于人们不再采取跪坐,跪拜礼就显得不太方便了。时间长了,这种不方便也变成了礼节的一部分。向坐在椅凳上的人或者站着的人行跪拜礼,地位高低的差别就很明显了。由此,跪拜礼的不平等性才真正出现。
   欧洲人很早就是悬足而坐的,因此,他们没有跪拜礼的习惯。面对君王等地位高的人,一定要显示出不平等,大都只用单膝跪。所以,清朝某些迂腐的中国人会误以为欧洲人膝盖不能打弯,实际上是不了解不同起居方式造成的不同习惯。然而,习惯往往是文明的一部分,当欧洲文明开始主导世界的时候,跪拜礼似乎也变成了落后文明的野蛮行为。这种观点是在“悬足坐”代替“席地坐”以后产生的,没有真正懂得跪拜礼的起源。今天来看,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悬足坐”,因此,跪拜礼被大范围淘汰就很正常。只有那些保留“席地坐”习惯的民族,依然会保留日常生活中跪拜礼,他们也没有为此感到不平等、屈辱之类的文化含义。
219ic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09: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跪拜礼渊源
  古时候,在正式社交场合,人们必须严格遵守跪拜礼,它是我国特有的一种表示敬意的礼节。所谓跪,即两膝着地,腰杆挺直;跪而以手碰地即为拜。《说文》曰:“跪,拜也,从足危声。”说明了跪后必然拜,跪拜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些反映古代历史的戏剧和电影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古代人民行跪拜礼。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生活礼节呢?这要从古代人们的物质条件和生活习惯谈起。
  我国在汉以前,还没有正式的凳椅。人们在进食、议事、看书时,只是在地上铺一条用芦苇、竹篾等编成的铺垫用具,即席子,人就坐在席子上,故称“席地而坐”。如果请客人坐正席,则多垫一重席子,表示恭敬。就连朝廷的最高统治者也是“席地而坐”,不过,所坐的东西比普通老百姓好一些,如周代每次举行大朝觐时,五者所坐的席位,设有绣着黑白斧形的屏风,屏风前面南向铺设着莞草编成的席子,上面再加上五彩蒲席和桃枝竹席,左右摆设玉儿,给王者凭依。
  因此,古代所谓“坐”的姿势,和我们现代人的“坐”完全不一样。坐时要两膝着地,然后将臀部坐于后脚跟之上,脚掌向后向外。古人的“坐”,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的跪。在接待宾客中,每当“坐”着向客人致谢时,为了表示尊敬,往往伸直上半身,也就是“引身而起”,使坐变成了跪,然后俯身向下,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跪拜礼。
  古人认为,不跪不叫拜。拜,在古代就是行敬礼的意思。按照周代礼仪的规定,当时对跪拜的动作和对象,作了严格的规范,共分稽首、顿首、空首,称为“正拜”。行稽首礼时,拜者必须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重的礼节。一般用于臣子拜见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礼仪。(后来,用于僧人举一手向人们行礼,也称“稽首”。“)
  行顿首礼时,其它和稽首相同,不同者拜时必须急叩头,其额触地而拜。一般用于下对上的敬礼。(“顿首”两首,后来也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也有首尾都用的,表示对人家恭敬。)
  行空首礼时,双膝着地,两手拱合,俯头到手,与心平而不到地,故称“空首”,又叫“拜手”。这是“九拜”中男子跪拜礼的一种。
  其它如振动,不仅要跪拜、顿首,拜后还要“踊”,即跳踊,一般都在丧事时,拜者往往捶胸、顿足,跳跃而哭,表示极度悲哀,凶拜,即行礼时,先顿首,后空首;吉拜,则在行礼时,先空首,后顿首;奇拜,奇为单数,即一拜;褒拜,即再拜、三拜。古代以再拜为重。
  肃拜,是古代女子跪拜礼的一种。拜时跪双膝后,两手先到地,再拱手,同时低下头去,到手为止,故又称“手拜”。肃,手到地的意思。所以后来在书信来往中,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往往上“谨肃”。妇女行礼也称“端肃”,即源于此。
  到了汉代以后。才渐渐有高座,凳椅先后问世,人们不再“席地而坐”,因而使原来生活中的“跪坐”起了很大变化。但跪拜礼仍然存在,却变成了等级差别的标志,主要广泛运用于官场之中。如臣子拜皇帝,小官拜大官,奴才拜主子等。有时都要行三叩九拜之礼。在民间,如祭祀、祝寿等风俗中,仍世代相传。后来,又增加了打千(行礼时左膝前屈,右腿后弯,上体稍向前俯,右手下垂)、作揖(两手合抱,拱手为礼)、鞠躬(弯身行礼)等礼节。
  跪拜礼有所谓“九拜”之称:一曰“稽首”,即拜头至地;二曰“顿首”,即拜头叩地;三曰“空首”,即拜头至手;四曰“振动”,即两手相击而拜;五曰“吉拜”,即拜而后以额抵地;六曰“凶拜”,即以额抵地后而拜;七曰“奇拜”,即屈膝后空首拜;八曰“褒拜”,即拜而再拜;九曰“肃拜”,即作揖、鞠躬。其中,稽首、顿首和空首这三拜是所谓“正拜”,为跪拜礼的基本类型,其它种类都是从“正拜”中衍化出去的。
  在古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要求人们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对象,施行不同的跪拜礼。
    长期以来,君主的思想一直是处于社会的主导地位,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芸芸众生,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服从于君主思想的价值取向。这种影响无疑是深刻而广泛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时代的局限,今人不应该以今天的标准去苛求古人,但其负面的影响仍然值得引起思考。
    对于一个个体的人,君主模式为其定义了多种角色,每个角色都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相对于父亲,他的角色就是儿子,要做到“孝”;相对于儿子,他的角色就是父亲,要做到“慈”;作为兄长,对弟弟要做到“友”,作为弟弟,对兄长要做到“恭”;如果他的角色是“君”,他应该做到“使臣以礼”;如果他的角色是“臣”,他应该做到“事君以忠”……,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每个个体的人都担当着多重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承担着不同的义务,而一个人的权利则很少被谈及。换言之,一个人的生活,总是在这些既定的角色之间变来变去。这些角色,虽然看起来眼花缭乱,面面俱到,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唯独缺少一个做为个体的、独*立的“人”的角色。
    在一个漫长的时间里,个人很少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个体的人就是一个角色的附着物。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这样的土壤中,是很难滋生出“人格平等”观念的。为此,我们不妨再次回到那个时代,近距离地观察一下那个时代的家庭与社会关系。
    在家庭中,家长占主导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威。一般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父子、夫妇等都不是平等的关系。子女要服从长辈,妻子要服从丈夫。即使是兄弟之间,也没有明确的讲,是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关系。特别是长子,在家庭中拥有仅次于父亲的权威,因为“长兄如父”。
    在家庭以外,那个时代的社会关系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三层:君、官、民。君是皇帝,是官和民共同的君主,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是皇帝的“家天下”,皇帝当然就是全体官和民的共同家长;官是代表皇帝来管理百姓的,是民的父母官,民则是官的子民。既然是家长与子女的关系,上面已经说过,是没有平等关系可言的。还有一个问题,君、官、民之间关系如此,这还可以理解,但民与民之间总该是平等的了吧?事实上仍然不是。按照仕、农、工、商的排序来看,仕属于官的阶层,不在民之列。后面的农、工、商应该都属于民的阶层。在民这个阶层中,农的地位还要高于工和商。更为重要的是民这个阶层,还有平民与贱民之分。平民与贱民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他们之间通婚都是不被允许的。所以从上面的分析来看,产生平等观念的土壤是极其贫瘠的。
    不承认做为个体的人的独*立性,尊卑等级的严格区分,也就不可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从而也就谈不上对人的尊重。这样就难免使事情的发展归于荒谬。拿“元妃省亲”来说。基于“家天下”的观念,历代统治者都是极力标榜自己以“孝”治国,但偏偏就在“孝道”如潮的呐喊声中,在皇帝老爷的眼皮底下,竟然发生了尊长向晚辈躬身下跪的事情,而且一切进行得行云流水般自然,无论是在跪与被跪的双方,还是在毫不相干的众人看来,一点儿也不觉得尴尬,一点儿也不觉得难为情。这就堪称奇观了。要知道跪是一个多么重的礼节,绿林好汉们都知道,一个人要跪,只能“跪天跪地跪父母”,人怎么可以轻易屈膝?现在却反过来,以长跪幼,如此人伦颠倒,遑论其它?
    人格的不独*立,就谈不到人格上的平等;没有人格上的平等,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对生命的尊重可言。上面说到的下跪还仅仅是有辱斯文,没有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但如果就此发展下去,必然会走到十分荒谬的境地。拿为某些人所津津乐道的“卧冰求鲤”来说,实在让人不寒而栗。孝道本身并没有错,但这种实现孝道的方式就有待推敲了。捉鱼的方法有很多,难道非要以血肉之躯横卧于坚冰之上吗?卧冰者可以暂且不论,但乐于此道者,所要的已经不是鱼了,其背后居心则甚为可疑。还有更可骇者,如《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这些悲剧,实际上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理重于亲,命轻于尘,就知道情况有多么严重了。
  跪拜礼中,“稽首”为“拜中最重”,用于十分正式、庄重的场合,如拜天、拜神、拜祖先、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师等等。“顿首”是平辈之间的礼节。“空首拜”是位尊者对于位卑者稽首拜的答拜礼。“吉拜”和“凶拜”礼行于各种祠祭及丧葬礼中。“奇拜”是军队中所行特殊的跪拜礼。“褒拜”是宫廷礼仪。以上诸拜主要是男子所行的礼仪。由于女子在封建社会地位低下,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她们是没有资格行跪拜礼的。
  所以说,古代的君主制度是跪拜礼的根源,而跪拜礼又是君主制度的表现,两者互相依靠,不可或缺。
  直到辛亥革*命胜利,随着君主制度的覆灭,才结束了这种跪拜礼。
   时代在进步,旧的东西已成过眼烟云,但是平等的观念还远未深入人心。就拿商家们时时挂在嘴边的话“顾客是上帝”来说。顾客与商家,本质上就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关系。彼此只需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这就足够了。当然,商家如果以这句话激励自己把服务做得好一点,没有人会提出异议。但假如把顾客真的象上帝一样对待,只恐未必做得到。顾客如果真的相信了这句话,恐怕也过于天真了。看看时时见诸报端的商家与顾客的纠纷,看看年年火爆的“3•15”,就可约略知道一二。“顾客是上帝”——事情搞到这般复杂,却劳而无功。所以还不如返璞归真,老老实实,平等相待为好。
    还有很多事情,有类于此。因此,独*立、平等、尊重这样的观念仍有待强化。唯有如此,才可以使荒唐不再上演,悲剧不至重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8 14: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3-18 14:18 编辑

“主|席”一词的来历
  我国古代没有桌椅,人们席地而坐。席地而坐也颇讲究,先铺上房间那么大小的席子叫“筵”,每个人坐的小垫子叫“席”。(跟现代的椅垫和蒲*团差不多)而今要考查这一遗风,除了在电影戏剧中可看到之外,要到东瀛和韩国的家庭拜访一下,可知筵、席和席地而坐的情景,当然,他们的“筵”、“席”不一定是草、竹编制而成的了。现在大家常说的“酒席”、“筵席”“酒筵”意思相近,是从大小不同的筵、席来定名酒宴的。
  古人进屋,先脱鞋,再走过筵,坐在席上。因此,现在把广东人说的“埋位”叫“入席”。这正是我国古代席地而坐的遗风。入席时,客人有客座,主人中的长辈独自坐在正位或主家席位,以示尊重叫做主|席。 “主|席”一词是中国人发明并流传到世界各地的,在清末又由留学生引回中国。不过,西方较早有凳子和椅子,他们也没有席地而坐的习俗,把“主|席”这第好的词语翻译成外文,便由坐在主家席位,黑心译成“椅上人””(Chairman )了。这也符合外国古代习惯,他人古时宴请或开会,主持之人坐于高背大椅,其他客人坐于长凳,同中国的主|席客席吻合。
  中国席地而坐历史很长,但真正有椅子,最早记载在唐代。
  西方国家,以坐椅子为主,他们称“主|席”为"chairman"(“椅子人”或“主椅”)  此外,“出席”、“入席”、“退席”、“上席”、“席位”等词汇,也和席地而坐有关。

席镇
  释义
  镇为压物之器,其历史源远流长。席镇是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用镇。
  简介
  魏晋以前古人席地而坐,即坐在铺在地面的草席之上。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上面也要铺席。有的床上置帷帐,帷帐四角也常用镇来压住。春秋战国时就有实物遗存。如浙江绍兴印山大墓出土的春秋玉镇就有19件之多。
  镇当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至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都达到了鼎盛时期,这在大量的出土实物和文献记载上都可获知,河北满城汉墓曾出土铜坐人像镇和错银铜豹镇,系压帷帐或席角之用镇,除了实用功能以外还带有辟邪祛恶的作用。

  汉代席镇(青铜器)一套四只汉代兽镇
219ic1.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4: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7-5 22:26 编辑

太和殿为何无座椅
  □胡新德
thd039.jpg
  到过故宫参观的人,应该看到,作为皇帝上朝召集文武百官议事的太和殿,除了一张供皇帝专用的“龙椅”外,别无他座。
thd139.jpg

jb430f.jpg
jb430h.jpg
jb431f.jpg
  从电视里我们也能看到,皇帝上朝时,大臣们分列两旁,或立而上言,或跪而奏事,皆三言两语,言简意赅,皇帝“拍板”亦简洁明了,掷地有声。
jb432f.jpg
jb433f.jpg
  据说先前的君主召集大臣们议事时,不都是站着的。皇帝要给宰相“赐座”,有时还“赐茶”。君主坐主|席,大臣坐次席,君臣们坐而论道,谈天说地。
szm396.jpg
  到了宋朝,赵匡胤大概是发现这样开会效率太低,便决定改|革。他在当皇帝的第二天上朝时,便命人把殿中所有为大臣们设的座椅搬走。从此,大臣们奏事,就只能笔挺挺地“立而上言”,而且有时还得“跪而奏事”。
zhy396.jpg
  从“坐而论道”到“立而上言”,固然反映出君臣间等级制度严密,但不设座椅,于提高议政效率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站着开会,长话会短说,短话会择其扼要,谁还愿言不及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主持人更会牢牢把握会议主题,不会由着大家东扯葫芦西扯瓢。因而,很多事情往往能议而有决,一锤定音。
  据说东瀛及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些公司,也设有无座位会议室。英国著名的伊顿公学的教室的座椅,都是千疮百孔的老古董,防的是学生们坐得太舒服,上课打瞌睡。
  看来,开短会,说短话,言简意赅,提高效率,古人早就意识到了。不设座椅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今人能坐在沙发上开短会,说短话,岂不更好?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1 14:2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4-11 14:28 编辑

现在的大会,每人都有一张椅子。席地而坐早已成为历史。但“主|席”、“出席”等词汇依然保留了下来。
zqg396.jpg
993a3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3 11: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文章。受益匪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