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82|回复: 10

[原创] 不争论只请教:【一】何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 10: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二三】的【一】与【得一】的【一】;是否是一个【一】?是什么?若不是一个【一】,有怎么理解?怎么应用?
望大师们指点!(都不要路过,都留下点印迹,不要抨击,各抒己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12:5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是大师,也留下几星脚印。{:soso_e100:}

【一二三】的【一】与【得一】的【一】;是否是一个【一】?
是。
是什么?若不是一个【一】,有怎么理解?怎么应用?
一是初始;是本真;最至简;是明晰;是不横生枝节。

当然,只是个人浅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17: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德>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个人看法,天地万物未分之前的混沌,既谓“一”,同为《道德》之“一”,含义相同也,相当于《易》之“太极”。而“道”的概念相当于《易》之“无极”,是为“有”之始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 19: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同一个【一】
我这次上线本来目的就是调整一下自己说法,上次的表达有点问题。。

过一段时间,再请你看:
http://www.gxfxwh.com/thread-20095-1-1.html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04: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为“有”的开始,在开始之前是“道”,道虽为物质,其状态非有非无,“酝酿”“混沌”。生“一”即为“有”。
生“一”为“道”的必然,“道”的规律,万事万物遵循“道”的规则酝酿而生,则“得一”即进入良好的循环、良好的发展。则“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一”“得一”解释的是一样的原理,但其实还是有所区别,“道生一”的“一”是基本规律,万物“得一”的“一”是遵循基本规律。

路过,也说个人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8 收起 理由
巨龙 + 18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 22: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大师擦肩而过的人认为:不是一个一。一是第一个比如第一个儿子、第一个女儿。一是合,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二为太极,动词也。比如男女合二为一(名词),而能生一个,两个,三个。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4 07: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二三】的【一】与【得一】的有所不同。
【一二三】的【一】是【大一】,【得一】的【一】是事物的本质。

“一”的意思大体可理解为:单个物体、物体的本质,物体虚无、清静的根本状态,事物的整体形象。
道,虚无而客观、博大而无限地存在。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捪之而弗得,这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爲一。这个“一”,可以理解为大“道”的整体形象。【大一】应当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理解。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20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4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般而言,同一文章同一个重要的"名词"在不同的篇章中出现,其含义应该是一样的.这是从心理学角度谈观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 20: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3# 古越中兴


初识"一"、"得一"之区別处?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化>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何谓"道"?
<经>文有:
"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第一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为之名曰大。"(第二十五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不名有"、"常无欲"、"可名于小"、"可名于大"、"万物归焉而不为主。"(第三十四章)

何谓"一"?
因为"道生一",这里的"一"应为"道"之子,"道"应为"一"之母。
"一",为太一(内部阴阳混沌而不分)、太极(内部阴阳已分而相合)。因为"一生二",故"一"为"二"之母,""二"为"一"之子(阳)、女(阴)。"二"为阴阳也。

何谓"得一"?
"道生一",而道母得子,道"得一"也。又"一"得道方生。
"一生二",而"一"母得子(女)"二"。"二" "得一"而方生。
"二生三",而"二"为父母,生"三"之子女们,而"二"源于"一",故"三"亦"得一"也。
同理推之,"三生万物",万物"得一"也。人为万物之灵、之一,人亦"得一"矣!
"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合而为"一","一"乃"太极"也。"天人合一"者,乃人"得一",人身与"太极"合也。(参与讨论,其乐无穷。------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05: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为“有”的开始,在开始之前是“道”,道虽为物质,其状态非有非无,“酝酿”“混沌”。生“一”即为“有”。
生“一”为“道”的必然,“道”的规律,万事万物遵循“道”的规则酝酿而生,则“得一”即进入良 ...
居士 发表于 2012-1-3 04:21
同意这个看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1、一就是道
2、一是修*炼自我,达到与环境如一。
3、不一则不道。
4、道与一的区别在于,一也可能是修道的行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