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23|回复: 12

[原创] 《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的实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9 13:5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实质,是学术谬误的大集合,反面教材的典范,学道悟道得道必须要跨越的首关。

一:《庄子》实质有两种,一是庄学版本内容构成的实质,二是庄子学说的实质。

  我认为,郭象《庄子》实质是刘向抽取、编辑出《列子》之后的残存部分,当然也可能有一些刘向之后的人如《淮南子》编辑者增补的内容。
郭象《庄子》和《列子》合起来,是原始《庄子》,不过不完整,流传中还有遗失,主要是《逍遥游》、《齐物论》部分,这部分从《列子》以及郭象《庄子》残篇中,可以反衬出些端倪 。

郭象《庄子》大部分保留了道家观点,《列子》则是刘氏父子认为儒家观点的精华结合。郭象 版本所谓的内、外、杂篇的分法,是没有看透内部联系的结果,实质上只有内篇七篇内容,其它的都是内七篇的有机组成部分。


庄子学说的实质,《庄子》是儒道两家为主的争鸣的综合观点,不是庄子或一个流派的观点。庄子学说的观点在儒道两家为主的争鸣中,是被逐步但是完全抛弃掉了的。

原始《庄子》的九大重点错误:
由于儒道两家辩论都是采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策略,所以学理上你看的前我更看的前;想象上你神奇我更神奇,你海阔天空的神侃我就神侃的没有边际;你手法上用明褒暗贬,我就明贬暗褒;甚至相互对贬的也是含蓄对含蓄,幽默对幽默,直到文骂、武骂相加、撒泼打滚乱骂的全武行无所不用其极,都无不针锋相对。这些在辩论双方来讲可谓痛快淋漓,但后人尤其是不熟悉儒道两家观点实质者来看,难度无形中就加大了。我们怎样来区分二者的言论呢?其实很简单,人的思路如同现实的道路一样是有际可循的,那些辩论的起点、原始的观点就是庄子的观点,有了起点就可以提纲挈领了。
1:“一”或是混沌作为起点、内涵的错误;
2:有无内涵理解的错误;
3:所谓“玄学”只是一系列错误的产物;
4:善恶是非本质上的错误;
5:无为就是不干事的荒谬错误;
6: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静”是修*炼的关键错误;
7:弃世养生的浅薄错误;
8:德、才混淆的浅陋错误;
9:天放,不治理的无政府主义错误。

三:老庄唱反调,根本原因,是庄子对“无为”内涵的错解。老子“无为”,要消灭的是管理的痕迹;而庄子“无为”,要消灭的却是管理的内容,这个本质的不同,造成了老庄之间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天壤之别。明白《道德经》“无为”的真意,则可以看破原始《庄子》谬论的实质。
我尝试由庄子对“无为”的理解入手,到这种理解的来源,再到这种理解导致的结果等几个步骤,来逐步剖析《庄子》的实质,最终使大家认识清楚:庄子只是一枚断了线的风筝,在失去约束的同时,也就失去了飞翔的动力。庄子就象一个以公园为家的流浪汉对世人的看法而已。
道学由抓根本,追求管理艺术的终极成果,以为大家服务来获得威信,以隐蔽的积极性走上更老练、更睿智的成功之路,从而打造现实中的桃花源的理念,被误导为玄虚、出世的消极自*慰者的原因,除了《易经》真意的迷失,《阴符经》和《道德经》等经典神龙犹隐、故乱其辞的教育方法外,原始《庄子》开了后世误解的先河。这种误解的误导的直接后果,一是造成了中国人在入世上是儒家,而在精神上是道家的双重性;二是成了儒家学说两千多年占据主流的原因之一。
想振兴道学,就要首先清除原始《庄子》这个谬论的源头,将脚步从玄虚中踩到坚实的大地上来。 侧重“道”的运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的是《易经》,将道的规律用于实践的是《阴符经》和《道德经》。《易经》是问题分析方法的至高点;《阴符经》和《道德经》是分析清楚之后怎样解决的方法的至高点,《阴符经》较客观地反映“道”的一体两面的作用,善恶生杀在用者一念,是大智慧的至高点;《道德经》是慈悲用“道”的极致,是至善的至高点。
纵观两千多年来的庄子一脉与儒学一脉的争鸣,其实始终在低水平中混战,道家就学术问题来讲自庄子以下90%都是垃圾,完全遮蔽了《阴符经》《道德经》的思想,唯一的作用就是作为反面教材而已。如果《阴符经》和《道德经》的传承手法被参破的话,这些混战就不可能出现,清除原始《庄子》的谬论也就不会浪费那么多精力了,所以要高*瞻远瞩的清除原始《庄子》,要在高起点和深根固蒂两者同时着手:

1:《阴符经》“五贼”、《道德经》“五德”是全面认识世界的至高点;
2:《道德经》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德、法治国的理念是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这也是“无为”的真意。
其次,《道德经》“故乱其辞”的育人手法,是老子“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具体体现,没想到一个小手段陷住了古今天下人。这一关参不破,思路不对,必然会谬误百出数不胜数,陷入盲人摸象之中就不奇怪了。
由此,才会出现《老子》《庄子》《列子》同为道学三玄的奇怪局面,本来老子和孔子有师徒之谊,顶多只是政见不同而已,结果自从庄子喊出要全面打*倒仁义的口号后,不仅挑起了儒道学术的全面对抗,而且也逐步演进得势同水火了。而且不仅对道德观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混乱,甚至对善恶这个最应该持鲜明态度的问题,也要三缄其口、故弄玄虚以示高深了。 而在庄子说要在肉体上消灭圣人之后,就更将道学变成了反发展、反进步的众矢之的了。难怪在《荀子·非十二子》中,要将庄子的谬论放在首先应当批驳的对象了。因为,这种观点明显和事实不符,所以道学的真意也就遮蔽无遗了,道学式微也就在所难免了。






[size=+0]四:上述观点是我的学习体会的一部分,马上就基本完稿了,到时还请多多指教。

目录
第一卷:《周易》不符合《易经》思路

第二卷:《阴符经》是《道德经》的总纲
第一篇:大智《阴符经》
第二篇:至善《道德经》
第三卷:《庄子》实质
前言
第一篇:混乱的郭象版《庄子》
第二篇:郭象版《庄子》整理
第三篇:《列子》实质
第四篇:郭象《庄子》与刘向《列子》的融合
第五篇:魏牟原始《庄子》
第六篇:儒道为主的学术大融合
第四卷:杂篇
第一篇:批驳《太一生水》
第二篇:学习《道言浅近说》
第三篇:《简白》胜《厚黑》
第四篇:与傅佩荣先生商榷《向老子问道》
第五篇:由《辩论学》看《庄子》的诡辩术

第六篇:郭店竹简本不符合《老子》整体思路
第七篇:培育软实力中的硬道理——中国哲学



(编者按:为方便阅读,用黑色标明庄子观点,用蓝色标明儒家观点,用绿色标明简单注释,后世如《淮南子》一类的综合观点在注释提示一下。欢迎参考。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0 銀子 +20 功勛 +5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0 + 20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3:5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主题:第六篇:儒道为主学术大融合(完)
目录
  第一章:儒道学术体系的区别
第一节:粗略学习一下不同的学术体系问题
一:先来学习一下三大体系之间的区别:
二:三大体系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儒道学术体系中谬误的辨别
一:儒道两家对阴阳理解的区别
二:儒道两家对道德的理解
三:庄子对“道德”的理解
第二章:“一 、有无”内涵理解的错误;
第一节:混沌与有无
第二节:老子的“一二三”和庄子的“一二三”
一:老子的“一二三”
二:庄子的“一二三”
第三节:有无
一:从《庄子》《淮南子》以及《列子》来看
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一下佛学的观点
第三章: 所谓“玄学”只是一系列错误的产物
第一节:不可知论的诡辩

一:对“道”的“周行而不殆”的规律的片面理解,是“齐物”问题的根源,也是误解“无为”的原因之一。
第二节:对《道德经》中一系列错误理解
第三节:名实与佛学名实一系列错解
一:关于“不道”和“不知”的理解
二:有名、无名
  第四章:无为就是不干事的荒谬错误
第一节:《道德经》的“无为”
第二节:《庄子》的“无为”
第三节:关于“无为”的适用范围
第五章:庄子善恶、是非是本质性的错误
第一节:高*瞻远瞩批庄子
第二节: 庄子的精神麻醉剂---《逍遥游》
第六章: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静”是修*炼的关键错误;
  第一节:养生理论的思路变迁
第二节:关于“心如死灰”
第七章:大宗师 的根据
第一节:意仁义其非人情乎?
第二节:关于“失性”的问题
第八章:天放,不治理的无政府主义错误。
第一节:庄子学术的浅薄——《天下篇》
第二节: 德、才混淆的浅陋错误
第三节:对“财富、名利”的看法
第四节:天放
总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9 14: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首批成果《庄子卷》发布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1日 10: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台*湾网 | 手机看视频
  记者今日获悉,预计历时十年,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5000种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今日发布。
  《子藏》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预计历时十年,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汇辑影印海内外所存先秦汉魏六朝诸子白文本和历代诸子注释、研究专著约5000种,并为每种著述撰写提要,考述著者生平事迹,揭示著作内容,探究版本流变情况。
  据介绍,《庄子卷》(精装16开本162册)共搜辑中国历代庄子学著作302部(截止于1949年),远远超过严灵峰所辑《庄子集成》系列的172部。在底本使用上,注重善本、古本、稿本、抄本和名家批注本,既全且精。《庄子卷》的出版问世,构筑起一座巨大的《庄子》文献传世宝库,并将有力地推动全球庄子学的向前发展。
  据知,《子藏?道家部?庄子卷》的顺利出版,标志着这一重大学术文化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重要进展。记者了解到,作为《子藏》工程的又一组成部分《诸子研究丛书》,目前也已由学苑出版社推出首批著作。(陈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9 14: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好看看,深思熟虑方有点评。
庄子学说,涉及版本学,学说内涵、外衍,皆有区别。的确,庄子其人思想及文本,儒道二家争议颇多,既便道学本身亦褒贬不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 12: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五千年文明收官,为SHZY特色文化承上启下,为中国哲学的先进性培育硬道理,为民族复兴打造软实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0: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1:子藏·道家部·庄子卷(16开精装 全一百六十二册 原箱装)
类别:国学古籍
作者:方勇 总编纂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书店:乐匋书社(3)    省市:江苏省南京市        92400.00
十品
2011-12        2012-01-04
    2:    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全162册)精
类别:历史
作者:方勇 总编纂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书店:北京盛世情书店(1)    省市:北京市西城区        91000.00
十品
2011-12        2012-01-02
   3:    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全162册)
类别:国学古籍
作者:方勇 总编纂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书店:天天向上书苑(1)    省市:北京市朝阳区        92400.00
十品
2011-12        2011-12-27
      4:  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全162册)
类别:历史
作者:方勇 总编纂
出版社:国家图书馆
书店:玫瑰书坊(2)    省市:北京市朝阳区        88440.00
十品
2011-12        2012-01-06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19: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更多的是从天道、地道、人道的功能互补角度看问题来说明三者的顺序,所以可以更接近平等的观念;儒家更多的是从天地人的表面顺序来阐释不同的分工等问题,所以才会接近等级观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尚在世,文王在哪?

文王访姜尚而周兴,草根做国师,千古美谈。今又逢盛世,姜尚在世,文王在哪?

国学复兴,打造软实力,要集中百家思想精髓,必须展现出中国话语特色,易学与道德就是东方文化的特色,就是复兴梦想的坚实基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09: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无屮 于 2015-7-21 09:18 编辑

    培育软实力中的硬道理-----中国传统哲学(摘要 )
中国传统哲学是 以分析问题为主的易学认识论和以解决问题为主的道德学说方法*论二者结合,共同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可以作为建设SHZY特色文化的基础。 孔子道德中的个人修养是为人处事的根本,老子道德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根本,二者结合是道德学说的主要内容。分析问题的易学与解决问题的道德学说,二者相辅相成,以道德仁义礼法兵为经,以易学三才分析为纬,经纬结合共同构成了鲜明的国学特色。破解传统文化困局要走儒道百家融合的路,孔子代言中国文化,老子代言中国哲学,汲取百家精华是战略眼光。


中国传统哲学的总基础是古老的《易学》原理,古《易》的实质,简单讲就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和两种规律。一种方法,就是全局和重点兼顾的“三才”分析法 ; 两种规律,就是先天八卦所阐述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和后天八卦所阐述的兴衰成败的事业规律或腐*败规律。“天时、地利不如人和”,研究三者的关系,这就是古老文明体系的内部联系。一切学识的横断面的分析方法,不出“三才”的框架;而纵向整体的规律,又逃不出“两个规律”的根本轨迹, 古老的《易学》原理的三才分析法,是中国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也是中国文明的基础,河图洛书到伏羲先天八卦、文王后天八卦是认识论的发展过程,是分析问题的顶级方法,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源泉,不愧为诸经之首。可以看出古《易》不仅涵盖了《矛盾》的哲学性、科学性的特点,而且更具整体性、规律性和前瞻性,可以说是认识论哲学的顶层理论。

道德学说的道、德、仁、义、礼、法、兵是全面解决问题的总方法,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都可以在道德学说这个总方法中找到相应位置。道德学说直接脱胎于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战国乱世客观上为各种治国理论提供了实践检验的平台。百家争鸣的实质,都是在“修齐治平”的大框架内提供参考,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治国理论。老子以百家学说对人性尊重的程度不同评说了各种理论上的优劣得失,我以此做为道德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将百家争鸣的粒粒明珠,提升为一串明珠,成为一套有中国特色话语的系统的治国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的大致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侧重分析问题的认识论,如古老的《易学》;二是侧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如《道德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共同构成中国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出了宇宙运转中力的平衡问题, 可以说数学使我们科学的认识了宇宙每一瞬间或每个节点的状态。那么也可以说, 易学原理是基于数学原理中的排列组合,对宇宙整体运转的动态、趋势、规律的科学认知,都是数学原理基础上的科学认知。

社会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自然科学揭示了生物体基因的双螺旋结构,生物的进化、发展是由内因的螺旋上升为驱动力的;中国传统哲学揭示了类似的社会发展动力的双螺旋运转模式,易学先天八卦揭示了生物体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后天八卦揭示了社会群体兴衰成败的命运规律,也可以说是兴衰成败的腐*败规律。道德学说的道德仁义礼法兵循环运用,在循环中完善、发展,逐步向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是社会进步、文明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传统哲学的误区,《易经》遮蔽了古《易》的科学性;《老子集成》,实质是《老子集谬》; 老庄唱反调;儒学不具备先进性。中国传统哲学与SHZY特色文化无缝连接,“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五位一体,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古老的道德学说中的老子学说可以无缝连接,德、法治国的理念是与时俱进的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

畅想一下,大同之后的社会,从社会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角度看,社会越发展民*主自由正义公平的程度越高,精神文明的程度越高,精神文明程度会成为社会的标志。温饱,小康,大同,上德,返璞归真,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录


第一:  传统哲学的总基础‍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总基础是什么呢?
二:易学的辅助理解:阴阳五行观念,是形成东方文明的主体
第二:传统哲学的总方法
一:道
1:《道德经》的道德学说中的本体论的先进性
2:《道德经》讲什么是“德”呢 ?德的表现渠道有五种:
3:《阴符经》相当于《道德经》的总纲


二:德
三:仁
四:义
五:礼
六:法
七:兵

第三:传统哲学的特点
一:天人合一
二:易学原理中的数学原理;社会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
1:易学原理中的数学原理
2:社会科学中的双螺旋结构
第四:传统哲学的误区
一:《易经》遮蔽了古《易》的科学性
二:  《老子集成》还是《老子集谬》?
三: 老庄唱反调
四:儒学不具备先进性

第五:传统哲学与SHZY特色文化无缝连接
一:“无为”的实质就是“甘为人梯”
1: 老子、孔子和庄子对无为的理解一样吗?
2:怎样分清楚有为、无为,做为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区别?
3:无为,中庸,中和,中行的理解
4:问:无为而无不为怎样理解呢?
5:老子,孔子和庄子谁位上者?
6:《道德经》无为 是人性化的极致和方法*论的极致的完美统一的顶层管理理论

二:五位一体,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古老的道德学说中的老子学说可以无缝连接
三:德、法治国的理念是与时俱进的真正的深根固蒂长治久安之策

第六:畅想一下,大同之后的社会
总结软实力建设之----怎样无王无帝定乾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10: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人看不懂庄子,就说庄子是错, 甚是可怜。请各位看官擦亮眼睛,定住心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21 18:4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庄子才是真正的道家继承者。
如果只是看他的寓言,而不考究寓言所指,则容易误解庄子的思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5 08: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阴符经》和《道德经》等经典神龙犹隐、故乱其辞的教育方法外,原始《庄子》开了后世误解的先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2 06: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儒道佛的宗旨各有侧重,可以互补理解,但是最好不要混杂阐述同一个问题,因为会有穿越的感觉,穿越不当就好陷入混沌而回不来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