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37|回复: 27

[原创] 道德经该如何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 20: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道德经》是一部讲述什么内容的书?如果你问一百个研究道德经的人会有一百个答案。因为绝大部分人对道德经的研究方式都好比是盲人摸象。《道德经》其实是一个完整的哲学理论体系,是修道、修德、做学问、做领导的方法*论,是启发我们看问题的思考方式。
    所以,道德经不会使人变得更聪明,但可以开发你的大智慧。佛家讲“聪明于尘境发,究竟愚痴;智慧自本心生,终归正觉”
    在不少《道德经》的翻译解读中,到不少“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的理解,不同程度的曲解了老子的本意。对于修道也好、做学问也好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见解,要敢于怀疑,独*立思考。
    在有历史记载的人中,庄子对道德经的理解最接近老子本义,但这也是相对而言的。庄子还是带有自己的一些角度,还没有完全站在大“道”的角度,所以还不是究竟。后世对《道德经》的消极见解与庄子不无关系。
当年释迦穆尼如果看到道德经的话,我相信他将是有史以来最懂得道德经内涵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您对金刚经和道德经又较为全面的认知的话就会发现,佛的主张都是对“道”的进一步注解和展开。可以说,释迦穆尼的佛理与老子的道德见解几乎没有任何冲突的地方。
    怎样才能最有效的读懂《道德经》呢?
    《道德经》这部哲学体系就像是一棵参天大树,而总章“道可道,非恒道......”则是这棵树的种子(本体),其它八十章都是由这粒种子生长出来的。所以,要真正读懂老子的道德哲学思想,就要从“道德”总章开始,尤其要对此章的内容进行定性化分解(分类)。理解了总章,再来解读其它章节也就好比顺藤摸瓜——顺理成章了。
     一般认为,现《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恒道......”是道经总章。 然而,我的研究则认为它是“道德”总章——道经和德经的总章。
    何谓“德”?老子是如何定义德的?在《道德经》里面,有人能指出来具体的回答来。其实是有的,但老子没有直接用德字。它就在第一章里面,与 “道”交替进行了论述,还指出了两者的关系——“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研究道德经其实并不难。只是研究《道德经》的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学术研究常识,那就是对研究对象的从大类到小类的定性化分解和结构研究——分类、归类。
     比如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物种,那么他们首先会根据这个物种的体貌、习性、饮食等明显的大特征将它与其它物种进行比较,从而将此物
种归入某种大的类别,然后再按照某些小特征在大类别里面一层一层的归入更小的类别里面去,并最终实现对这个新物种的全面了解。   
然而,《道德经》的研究者们往往习惯了儒家横向思考问题为主的简单逻辑方式,而不能按照整体逻辑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所以才导致了你前面提到的对道德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盲人摸象式的七零八散、意识形态和教条主义的文本解读。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22: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因为生活就如盲人摸象的过程,所以安静分享远比激烈驳斥难能可贵。^_^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22:4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道德经》, 不敢。
解”盲人摸象“, 试试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 23: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传世的所谓的《道德经》,其实是汉朝人对抄成有秦汉之际的帛甲本《老子》曲解的产物。
《道德经》的编撰和传播者们开了曲解《老子》的先河,后世解读《道德经》者只不过是进一步曲解《老子》而已。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和层面解读,都不可能回归《老子》本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03: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释迦穆尼未见老子“道德经”,但已见大“道”,集体无意识,老子是整个东方思想的骄傲。
既然道德经有百人百解,如何解就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是否得见大“道”,见大“道”者,解或不解,如何解,对大“道”思想来说,是没有遗憾的,“老子”亦无所憾。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解了
而且是唯一能满足楼主要求的解读。。
二个简单的问题,除我之外的解老者没有一个人敢面对:
老子为什么要弄一个“道”出来,而不是华夏传统的“天道”?
从道如何推导出天道、推导出其他所有主张?
其他人的解读都把老子看做论语式的一堆断言,自己堆在一起就认为解读了。。呵呵。。
只有我的解读,能从道推导出所有东西。其中只有三点断言——先验:
1、道是不可知的东西,无为
2、道生至天的过程
3、道的循环表现
这3点就可以推导出其他所有东西。。呵呵。。其他解读谁能接受这个挑战?。。一个都没有。。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道德经》简单看法:
1、本道,自始至终贯穿又独*立。
2、有为之道,与德相互交融。
3、其它各类名词,如无、有、一、二、三、天、地、人、物等皆对以上二点本述或阐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1: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道德经》简单看法:
1、本道,自始至终贯穿又独*立。
2、有为之道,与德相互交融。
3、其它各类名词,如无、有、一、二、三、天、地、人、物等皆对以上二点本述或阐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2: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子为什么要弄一个“道”出来,而不是华夏传统的“天道”?

有天道,有地道,有人道。
传统有三道,但后世有将人道当天道之嫌。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我觉得不准确
不过先不需要细究。。。
问题是:
老子的道难道不能推导出天道?
天道又只是些断言?
谁的解读能从道中推导出天道?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5: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我对《道德经》简单看法:
1、本道,自始至终贯穿又独*立。
2、有为之道,与德相互交融。
3、其它各类名词,如无、有、一、二、三、天、地、人、物等皆对以上二点本述或阐述。
【本道,自始至终贯穿又独*立】与【有为之道,与德相互交融】,结合起来看,先生意思是把【道】分为【道体】和【道用】两个部分。很正确。先生既然体悟到了这个程度,对【道,可道也】的解读,就应该很轻松了。绝对不是楼主所讲的那样,那都是胡说。【异谓同名】楼主说是【道】与【德】,真实闹笑话。
不知道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人,请不要论【道】讲【德】,怪吓人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6: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用这个说法也不是不可以
道用有二:
一曰:生化
二曰:循环
俺都解读了。。只有俺。。{: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6: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我已经解了
其中只有三点断言——先验:
1、道是不可知的东西,无为
2、道生至天的过程
3、道的循环表现
这3点就可以推导出其他所有东西。。呵呵。。其他解读谁能接受这个挑战?。。一个都没有。
1.【道】是可知的,只是你不知。【道】若不可知,把握不了,怎么运用?难道你会运用你不知道的【理论】。这纯粹是胡说。【道】若不可知,【老子】论的是什么?
另外:你不知道什么是【无为】就不要乱用。【无为】不是【道】,【无为】是可知的,是可以运用的,【无为】是【道之用】,属于【德】的一种。(这一点,你多请教一下古越先生)。
2.一看你的表述,你就不知道什么是【道】,【道】不会上天入地,天地是说高远深厚,是讲【道】应用广泛,不是【道】能到【天】。
3.你这第三条,你自己就否定了你的第一条。若【道】是看不见的,它还有表现吗?就算是表现了,你怎么看到了啊?
【道之动】是【反】,【反】不是【循环】,【道】的作用方向是【反】---复归本源。【生之本】的本源是循环的,不是【道】在循环。
透露一点精华:比如繁殖之道---交配受精---这是【道体】,所有的动物都运用这个【道】来繁殖---这是【道用】。这是【点对面】的作用。这种【道用】是【反复】的运用【道体】---是【道】【反复】【复归】的表现,而不是【循环】的表现。你看明白了吗?
若看不明白,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道?你可以再继续总结【更符合的】,起码不要把自我否定的东西拿出来挑战【老】友,那是极其的不尊重【老】友的表现。总之,不要翻脸,你挑战【老】友,应该有一些承受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 16: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二位皆为我师!解道虽非一道,但决非百人百道.至于德,亦非有十人十德,如此的话,是离心离德.德有准则也.
总之,广义而言,"道"是体系,故分体用;而德,在大"用"之道名下,分解为"广德"和"个德".
不好意思,个人的理解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0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别老是往极端想。。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可你知道他衣服颜色。。
道什么都推不出,连天都推不出。。要道干什么呀。。你大概以为老子闲得慌、没事干、胡扯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5: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别老是往极端想。。你在街上看到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可你知道他衣服颜色。。

道什么都推不出,连天都推不出。。要道干什么呀。。你大概以为老子闲得慌、没事干、胡扯蛋。。
顾如 发表于 2012-1-13 00:23
别拿天地说事,就拿身边的事来说:请你解释一下:开办经营【超市】,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一二三?什么是反?什么是弱?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够论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非要弄个口口声声破解呢?感觉研究道学的人都有点故弄玄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16: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大哥 于 2012-1-13 19:51 编辑
为什么非要弄个口口声声破解呢?感觉研究道学的人都有点故弄玄虚
三人行 发表于 2012-1-13 16:03
“故,致数誉无誉。”
标榜“破解”、“破译”的人,太渴望人们认可并赞誉他们了,然而,越是这样空洞的标榜,越是无人认可。{: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0: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拿天地说事,就拿身边的事来说:请你解释一下:开办经营【超市】,什么是道?什么是德?什么是无为?什么是一二三?什么是反?什么是弱?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搞清楚了这些,才能够论道。
龙在田 发表于 2012-1-13 15:55


太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天之道之类抽象概念。。那么就可以众说纷纭了。。
我下面回答不要看做“正确”解答,只是演示一下可能的运用罢了。

注意老子偏向讨论大位者之道(看来这个词比较好,天之道则大家不知道其二义性——没读懂我第一篇)。我下面也主要讲这个道。德则是大位者表现出来的操守、品德,得道之德是符合大位者之道的德。弱就是弱就是无为、卑谦,无为基本上可以理解为不干涉。一我肯定要讲,二三就不要乱套了,老子自己都没有在书里套二三。至于其他人的德、道之类,我只是作为对比(像老子一样)提一下。。。


经营超市。。首先要分清域。。以下有三个明显的域。。

1、超市内部管理,是可以直接运用老子讲的大位者之道的,那是一个域。域中居大位者显然是老板。老板就是那个一。作为老板的角色(大位者),他要克制挤占员工利益、对员工指手画脚之类的欲*望,此所谓相反、守弱、无为之类。而“反”还则包括了循环的意思。比如收了款先给老板,老板再发工资。比如意见、建议之类,由老板收集,反馈。比如老板要辅员工之自然,不要压制他们,让他们能发挥自己之长。诸如此类。另外,很重要一点。老板要找到适合的规则制度、企业文化之类,与前面的自我操守、表现相结合,让员工自愿加入到合作之中。没有能力、不愿加入合作秩序的员工怎么办?杀!{:soso_e113:}

2、全社会(国家)的域中,超市、老板都不居大位。在商品流通、货币流通的域中,超市、老板也不居大位。此时,他们(注意这里换用了表示整体的代词)该行“人之道”。。人之道,老子作为大位者之道的对比提过几点:为学,为而不争,损不足奉有余。为学不用说了。为而不争,不争不是不争向其他商家争利,而是不要恶性(互损)竞争。损不足奉有余,我在第二篇分析过是指交税等项目。。大位者要守弱,人之道相反,不能守弱了。这一点将道解读为全人类之道的人,无法理解。所以请注意一下。。国家的域中,大位者是君侯,现代是政权。。货币流通的域,看金融制度。。像美国早期一个城镇一个小银行,就是那个城镇的货币流通领域的大位者了。。国家范围内,我国大概是人民银行。。货币最高的大位者,现在好像是华尔街?。。商品流通的域,就不好总体来说了。每种商品都有自己的流通域。。

3、超市所在社区,是一个域。
在这个域中,超市希望自己成为大位者——人们要买日用商品就去找它。那么超市的行为就是人之道尽量向大位者之道靠。它还不是大位者嘛,还得行人之道。但他希望成为大位者,他就要有所取舍,哪里需要克制哪里不需要克制。。

4、超市和顾客,又组成一个域。
这个域是最干净的域。干净指的是角色非常确定,比超市内部管理的角色还要确定。顾客和超市谁是大位者?是超市。。现在喊顾客是上帝,为什么?大位者要处下呀。。运用老子之道很直接。。另外,超市还要塑造自己的文化,吸引和规范顾客行为。。我喜欢去大酒店上厕所,又喜欢拖鞋、邋遢,相当地不合作。但仍然感受到大酒店的整洁和氛围压力,至少不会乱丢烟头了。。呵呵。。


好了。如果理解了我上述讲的四个域。那么我们就可以具体分析一下超市老板该怎么干:

他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是仅仅做一个小超市的老板?还是想做当地统治地位超市的老板?还是想继续发展为大区域性的连锁(只是举例,形式多样)超市的老板?确定自己的目标,决定了他该加入多少超市管理之外那些域的大位者之道,也决定了他该确定什么样的企业文化。

然后,他的行为就是各域对他的要求的综合体。对内他是大位者。对外他或者是纯粹的人(行人之道),或者想争取地方日用品大位者,或者想争取成为大区域性的日用品大位者。


看到没有?
这才是真正的老子之道。。
不知道要分域,在域中还要分清自己的角色和希望扮演的角色,是无法运用老子之道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3 2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的错误是这样的:
先用自己的观念去解读老子
然后发现矛盾
然后再用自己的观念去美化老子。。


其实老子就是老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9: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具体的东西,而不是天之道之类抽象概念。。那么就可以众说纷纭了。。
我下面回答不要看做“正确”解答,只是演示一下可能的运用罢了。

注意老子偏向讨论大位者之道(看来这个词比较好,天之道则大家不知道 ...
顾如 发表于 2012-1-13 20:19
这就是你标榜的【道】【一二三】【反】【弱】。很好,你就这样用,一定会成功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4 09: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言“道”,有形容、证理、明性及思辩等多种形式,讨论本身既是宏扬道德学说,更是人生修为。{: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22: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道德经只能说他是中国哲学的最高世界观,却非中国哲学的最高成就。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的统论,老子只有世界观,没有系统的方法*论。于是每人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道德经解读一番。。。

甚至有人用逻辑推理来推导道德经。。。。。不知所云。逻辑推理是后验的,在阴阳二之后才产生系统之逻辑推理和逻辑辩证,这一点西方逻辑比我们强,无可否认。而先验的道和一部分,哪里来的逻辑?用西方的称法,叫做抽象思维,逻辑到此早就无*能为力了。二以后的部分,西方却是强于我们,而没有的逻辑的道和一,西方人是无论如何不能理解的,辛辛苦苦创一个万能的上帝出来,还是能够轻易的被逻辑推*翻:请问上帝能否造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造不出来,则上帝不是万能的,造出来,但他举不起来,则上帝也不是万能的。

看了一个故事,冯友兰的新理学说到了一生二,把朱熹理学的天理人欲对立,归合到一的层次。于是逻辑高手们纷至沓来,他们称逻辑是无论如何推导不出一生二的,二也是无法归一的,理怎么就生出天理和人欲对立了?所以新理学根本就是在胡扯,违背了逻辑科学的基本常识,冯对此无言以对。。。。。。非但冯无言以对,道、佛、王阳明、上帝,这些在说二以外先验部分的,对待逻辑推理也只能苦笑。

中国哲学致力于形而上的研究,而忽视了形而下之逻辑,所以中西从一开始就走了两条不同的路。莱布尼茨说:(明朝时的)中国与西方并无二致,在思维的慎密性和条理性方面,他们不如我们,而在人文哲学,人的性理研究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明显稍逊一筹。

佛说:如来说一合相,既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一合相,不可说。一都不可说,还说什么道?所以要证一,要得道的,先把逻辑扔到九霄云外去,去相!否则转来转去也跑不出二。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0 23: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23# 今天地

非也
你把在创造“道”中运用逻辑和在解读老子中运用逻辑、老子运用逻辑将其创造一以贯之用于解决问题混为一谈了。
在后两者中运用逻辑都是必然的。。

至于前者,你不是老子,怎么悟都不会悟出同一个道。。。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1 09: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的地域文化决定了万物类象,象性有数,数而有理的太极象数思维。孔子问道于老,而老子《道德》源头之本道,为先天地而生之自然道,道生一、二、三,无、有,德及“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皆同宗于《易》理。道的广度、深度、高度,超越天之层面,而道所各类要义皆为解道的方法,与《易》同为哲学范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孙信者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1-21 22:30: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草树先生

草草地树一个帖子,也不管别人的问题?那还不如去开个个人博客?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 12: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草然也,似81章文,信然来去.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4 10:45:14 | 显示全部楼层
24# 顾如
所以说,你还不懂什么道。
用个宋明理学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所谓的每个人悟出来的道,都不是同一个道。有鉴于可能无意之中损害了宋明诸儒,还望先哲海涵。

朱熹的理学在明朝不叫理学,叫做道学。朱熹的核心本体是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的道就是天理,他认为自己悟道了。所谓不同的道就产生了,其实朱熹还没到道。王阳明:德既是理,明德便是天理,明明德便是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不用解释应该都能看懂。一句话就点明了朱熹所认为的道,还处在理欲对立的“二”的层次。
王阳明也有天泉证道,他也认为自己悟道了:无善无恶心之体,天理与人欲合一。南怀瑾:体是无善无恶的,意未动之时也是无善无恶的。一句话点破王阳明也没有到道,他证的道,还在一的层次。所谓不同的道就这么产生了,真正的道,只是那一个。朱王还欠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