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01|回复: 9

[公议] 下鄀公鼎是春秋器还是西周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3 0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鄀公鼎十四月.JPG

这个鼎有的学者说是春秋器,有的说是西周器,说法不一。我的器形学和文字学知识不足以断定,但知道,这个鼎如果是西周器,必是周厉王时期器,如是春秋器,当在BC600年以后的十几年内。可能性大的是西周器。大家说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1:4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鄀·鄀城遗址  
时间:2011-8-9 17:39:56 来源: 作者:荆门市社科联秘书长、研究员 李柏武
文章来源:http://www.jcxsw.cn/read.asp?id=2775


鄀,是历史甚为悠久、文化基础深厚的上古民族,曾在汉水支流——丹水流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鄀国,后因秦人所迫,楚并其地,且将其族人南迁至楚国腹地汉水中游地区,从此融入楚民族大系,成为楚文化主体的一部分。自楚国起延至隋唐,历代统治者先后在鄀人新居地建立了以“鄀”命名的地方政权,如鄀县、鄀州。鄀人沿汉水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活动,迁徙的地方包括今天的陕西东南、河南西南、湖北西北区间,涉及到荆门及钟祥的北部地区,对荆门及相邻地区建置沿革、地名演变产生过一定影响,是荆门历史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一、文献中的鄀的历史

从西周晚期开始,中原华夏诸国政局非常混乱,平王东迁后,周王室愈加衰微,于是出现了春秋大国诸侯争霸天下的局面。南方逐渐强大起来的楚国,先后攻灭了江汉地区的一些小国,迫使巴人西移,越人东移、南移,濮人归顺,最后独霸了汉水流域。公元前741年,楚君熊通(前740——前690年在位)弑侄而自立为国君。因周王室屡次拒绝提高楚国国君(子爵)的爵位,于是自立为王,号楚武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僭号”称王。为建立稳定的后方,进一步北上中原争霸天下,楚武王三次越过汉水,出兵攻打周天子为遏制楚国而设立的“汉阳诸姬”的首领随国,强迫随侯承认其王的尊位,同时也征服了汉水之南地区近邻的劲敌——那人、权人、濮人和鄀人,并将其地盘率先收入囊中。那、权、濮、鄀等国或部族都是久居江汉的古代民族,有的是土著(如濮、楚蛮、三苗、杨越),有的是中原夏族南下的分支(如那、权、鄀)。

楚武王最了不起的作为不是灭掉了权国,而是治理权国所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措施。《左传•庄公十八年》记载:“初,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使阎敖尹之。”从这里透出几点信息,一、此段史实是史官所追记,灭权并置权县的时间发生在楚武王初期;二、楚国早期的对外战略实行的是远攻近交。三、楚国在权尹反叛而迁权后,为防止遗民反叛,对所灭国公族一律迁徙到楚国的腹地,严加看管,其故地则设县以治之。四、权县是迄今所见文献惟一能证明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斗缗是中国第一个县长。楚国的县长实称叫“尹”,尊称叫“公”。著名学者顾颉刚很早指出:中国的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权县是“春秋第一县”(见《禹贡》卷七)。笔者十多年前命之为“中华第一县。”其时,“中国”、“华夏”专指中原特定地区,与南方的楚国有区别,故不可混用。秦国设县在秦武王十年(前688年),正当楚武王之子文王二年。稍后,齐国管仲改*革时建县,晋国文公时建县。建县较早的秦、齐、晋等国都晚于楚国。至于楚国有名的申县、息县则出现于楚文王之时,也都晚于权县。

有个成语“朝秦暮楚”,是讲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彼此经常攻伐。有些小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或时而事秦,时而奉楚;或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或朝属秦国,暮属楚国,变化无常。其时,楚秦边境上的小国鄀在春秋时期就是这样的。鄀国史事见于早期文献共有4条:

一、《左传•哀公十七年》(前478年)云:“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观丁父,鄀人,兵败被楚武王俘虏,因为有才,被楚武王任命为楚军统帅。不久,观丁父率楚军攻灭了州、蓼等小国,制*服了随、唐,大启群蛮,立下大功。鄀国从此成了楚国的附庸。

二、《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楚成王三十七年):“秦、晋伐鄀”。杜预注曰:“鄀本在商密,秦楚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鄀县。”孔颖达疏曰:“言本在商密者,据在后移都,称旧鄀以为本耳。其实此时在商密,后始迁鄀县。国至彼县而灭,故彼县专得鄀名。……国名为鄀,所都之邑名商密。”是说公元前635年秋,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攻打鄀国。鄀国的都城在商密,故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境。秦是伐鄀的主谋和主力,晋国只起呼应作用,并未真正出兵。起初,楚人不甚在意,以为只是一般的边境纠纷,令尹和司马都还在郢都,只是派临近的申公(申县县尹)斗克和息公(息县县尹)屈御寇以申、息的县师去戍守鄀都商密。秦师绕过商密到达其东面的重镇析邑,把自己的役徒捆*绑起来,冒充析人,再转向商密方向西进。秦师趁夜色掩护,包围了商密。入夜,秦人燃起火炬,伪装与申公、息公盟誓。城中鄀人见此情景,以为被楚国出卖了,一传十,十传百,都信以为真,未任何反抗便献城投降了。秦师随即挥师东进,再突袭前来戍守的楚申、息之师。申公、息公疏于戒备,都成了秦军的俘虏。秦人怕楚国大军追来,匆匆离开商密回到秦国。楚令尹子玉闻讯,当即发重兵追击,但没有追上。

   三、《左传•文公五年》(前622年、楚穆王四年),秦师攻打朝秦暮楚的鄀,城破,楚穆王未予理会。不久,鄀又背秦向楚,楚穆王便让鄀君举族南迁至楚国腹地,其新居地文献所记在湖北“宜城东南”或“宜城西南”。楚国在鄀国故地商密、新居地宜城都设了县,进行治理。后来,“上鄀公簠”、“下鄀公鼎”等春秋中晚期鄀器物纷纷现世,世人方知鄀分上鄀、下鄀,楚国在二地所设的县分别称上鄀县、下鄀县,“公”是楚县令的尊称,是当时已经设县的明证。其中“上鄀公簠”出土地襄阳与宜城近邻,故传统观点一致认为上鄀在宜城,下鄀在商密,甚至进一步推证出鄀人是从宜城北迁至商密的。著名学者郭沫若也考证认为:当时鄀国分上鄀和下鄀,下鄀在上雒(今陕西商县),为晋所灭;上鄀在南郡(今湖北宜城),为楚所灭。究竟谁是上鄀、下鄀?世人莫知其详。上世纪末,在河南淅川春秋楚墓中,出土了一件簠,有铭文:“上鄀公簠”。此为上鄀县尹或与其有关的墓葬,而淅川就是古之鄀都商密,而且陕西商县也在鄀国(地跨今陕豫两省)的范围内,实为一地。于是,颠倒了几千年的上鄀、下鄀方被学界纠正,历史上真正的上鄀在商密(今河南淅川),下鄀在宜城(今钟祥西北)。上鄀(商密)亦称旧鄀,可谓名至实归,名副其实。  

四、《左传•定公六年》(前504年、楚昭王十二年):“吴太子终累败楚舟师(水军),获潘子臣、小惟子及大夫七人。楚国大惕,惧亡。子期又以陵师(陆军)败于繁阳。”楚国水陆两军都被吴国打败,“于是乎迁郢于鄀,而改其政,以定楚国。”公元前506年前的柏举之战,楚国战败,吴师入郢,给楚人带来了惨重的灾难。郢(纪南城)在长江边,楚昭王害怕吴人再次侵犯,于是将都城北迁至荆山与大洪山之间、汉水边上、易守难攻的鄀,称鄀郢。因鄀郢近邻春秋楚都鄢郢,故古文献常并称为鄢鄀之地,甚至还将鄀郢与鄢郢误为一地径称鄢郢或鄀郢。楚国定都在鄀郢约七十年左右(也有十几年,二、三十年等说),才又迁回纪郢。其时已在战国之初,楚惠王五十六年了。                        

二、鄀的得名与建置沿革

鄀的得名,因为其地有鄀(若)水。《系本》云:“鄀,姬姓之国。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为诸侯,此其后也。”是说,上古帝王黄帝的二儿子昌意被分封在鄀(若)水地区,现在的鄀(若)人是昌意的后代,鄀因鄀(若)水得名。鄀水,旧说以为在今四川雅安,实不确。黄帝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其领地很难到达西川。杜预注《左传》指出:“昌意所封在鄀,鄀乃襄州乐乡矣”。又,《春秋释例·鄀》亦注云:“《世本》云:‘允姓之国,昌意降居为侯也’。在襄州乐乡县也。按,《隋书·地理志》襄阳郡下云:江左并置雍州,西魏改为襄州。杜佑《通典》:隋后改为襄阳,郡因之,乐乡县属焉。春秋鄀国地也”。是说昌意所封的鄀即春秋的鄀国。《世本》、《系本》为同一本书,始出于战国时期,汉代学者有增删,其“系”为唐代避李世民讳改。鄀地后来改属乐乡,故乐乡境内也相继出现了许多以鄀(若)命名的河流名——鄀水、山名——鄀亭山、地名——鄀乡、县名——鄀县。

鄀,金文作 、 ,或隶作“ ”、“ ”,又作“若”,故鄀县又称若县,系音同而假借。但鄀、若绝不会误写作“苦”,因为鄀、若的本字是 、 ,“ ”、“ ”,且甲骨文、金文中未见“苦”字,只有在《说文解字》中才收了“苦”字,其时已在东汉,说形近会造成笔误,似不可能。鄀,《汉书·地理志》作“若”。颜师古注曰:“《春秋传》作鄀,其音同。”鄀、若系音同而假借。鄀在秦统一后即属南郡,汉为南郡十八县之一。晋代析荆州在今襄樊置雍州,鄀县随属雍州。在魏晋至隋唐之际,荆襄之间的鄀一带建置十分混乱,兴废无常,故鄀或为县,或为州,或北属襄州,或南属基州(郢州、鄀州、荆州),屡次被析置并合,其名至唐代因其地省并入乐乡县而废。

传世的上鄀公、下鄀公所作青铜器证明,鄀国灭亡后在春秋时期都已经设县。其灭亡的具体时间,文献无考。一般说来,江汉之间的许多小国,都是公元前七世纪被楚所灭。现代考古发现,鄀故都商密附近,即河南淅川下寺一带,发掘有春秋时期楚令尹子庚(前552年)墓,说明公元前六世纪后半页已为楚所有,鄀国应早灭亡了,上鄀设县当不晚于此时(不早于鲁文公五年鄀南迁),秦统一后鄀故地对“鄀”字的使用逐渐淡化,很快就为其它的名称所取代了。

下鄀设县,在楚穆王将鄀君及族人内迁之后,约春秋中晚期,即鲁文公五年是其上限。《左传》孔颖达疏曰:“言本在商密者,据在后移都,称旧鄀以为本耳。其实此时在商密,后始迁鄀县。国至彼县而灭,故彼县专得鄀名。”故下鄀亦专称鄀县。公元前278年,秦拔鄢、郢灭楚,在故楚腹地置南郡,鄀县依旧,属南郡,汉、晋代因之,仍作县。

唐宋时期的早期地志文献关于鄀的兴废析合有详细的记载。《旧唐书》卷三十九·乐乡:“汉鄀县,属南郡。晋于合城郡置乐乡县。武德四年,置鄀州,领乐乡、长寿、率道、上洪四县。贞观元年,省上洪县,八年,废鄀州,以长寿属温州,以乐乡、率道属襄州。”乐乡的大致疆域范围,在今荆门城北、钟祥西北,宜城西南。率道在今宜城北;长寿在今钟祥汉东;上洪在今宜城东南。《新唐书》卷四十·鄀亦载:“本隶竟陵郡。武德四年,以乐乡及襄州之率道、上洪置鄀州。贞观元年,又领长寿,省上洪。八年,州废,以长寿隶温州,乐乡、率道来属。”《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九胡三省注:“武德四年,以竟陵之乐乡及襄州之率道、上洪置鄀州。”时竟陵郡治在长寿县(今钟祥);襄州治在今襄樊;温州治在今京山。

唐《括地志》:“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在故都(鄀)城东五里,即楚昭王徙都鄀城也。”唐《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一·襄州·乐乡县:“本春秋时鄀国之城,在今县北三十七里,鄀国故城是也。在汉为鄀县地,晋安帝于此置乐乡县,属武宁郡。隋大业三年改属竟陵,皇朝改属襄州。”“汉水,东去县四十二里。”

宋《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五·废乐乡县:“在(襄)州南二百二十里,旧管四乡。本春秋鄀国地。迄今有若乡,在若水之旁。晋隆安五年,于今城戍置乐乡县,属武宁郡。后魏废帝元年,置鄀州,贞观八年废鄀州,以其地改属襄州,周显德二年并入宜城县,皇朝开宝五年割隶荆门军。”《隋书》卷三十一·乐乡:“旧置武宁郡,西魏置鄀州。……开皇七年,郡废。大业初,州废。”

   从这些记载看,鄀的建置沿革情况大致为:县始设于公元前622年鄀南迁江汉之后,历战国、秦、汉、晋等朝代。楚为鄀县,秦称若县,东汉改称鄀,立为侯国,晋代复为县,均属南郡。晋安帝析鄀县置乐乡县。南朝刘宋元嘉六年(429年),设冯翊郡,郡治初在襄阳,后在鄀县。约北周时,冯翊郡及鄀县俱废,其地并入乐乡县。西魏废帝元年(552年)置鄀州,其治所则在乐乡县。隋朝大业初年州废。唐初即武德四年以乐乡、率道、上洪县之地再置鄀州。贞观元年,又领长寿县,省上洪;八年,鄀州废。贞观八年,即公元634年,是鄀作为地方重要一级政权的终结。鄀县、鄀州前后历时约一千二百五十年。

三、鄀城地望

鄀自商密南迁江汉后的鄀城究竟在哪里,现有文献记载及考证繁多,且又歧说互见,让人不知所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一)《尚书·禹贡》的记载和历代注释

1、元黄镇成《尚书通考》卷八引《郑氏<通志·地理略>序》:“(汉水)又东南,过宜城,有鄢水入焉;又东,过鄀,敖水入焉;又东南,臼水入焉。”按,鄀,在鄢水(今蛮河)以下敖水以上,与敖水近。

2、清朱鹤龄《禹贡长笺》卷十一:“(汉水)又东,过襄阳县北;又南,过宜城县东;又经鄀县(《左传》:“楚自郢迁鄀。”)南;又东南,自荆城东南流,经当阳县之章山东。”按,鄀,滨汉,在汉水北或东。

3、清胡渭《禹贡锥指》卷十四上:“(汉水)又东南,经黎丘故城西(按《光武纪》注云:黎丘故城在今襄州率道县北,率道后改为宜城。);又南经邔县东北;又南,得木里水会;又南,经宜城县东;夷水出房陵东流注之;又经鄀县故城南(古鄀子国也,秦以为县,其故城在宜城县东南。)又东,敖水注之;又东,经石城西(石城即今安陆府治。汉水自宜城南流百七十里而至府西。)。”按,鄀,在汉水北、敖水以上,宜城东南。

(二)《水经注》的记载和历代注释

1、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八&#8226;沔水(中):“沔水又经鄀县故城南,古鄀子之国也。秦楚之间,自商密适此,为楚附庸,楚灭之以为邑。县南临沔津,津南有石山,上有古烽火台。县北有大城,楚昭王为吴所迫,自纪郢徙都之,即所谓鄢鄀卢罗之地也,秦以为县。”按,鄀,有二,一为鄀县故城,南有沔津(渡口)、石山、烽火台,一为大城,即楚昭王鄀都(或鄢),在故城北面。既云“故城”则应有今城,说明鄀城曾有过迁徙。汉水经“鄀县故城南”,则故城当在汉水北岸,或汉水回水湾处以北。

2、《水经注释》卷二十八·左注敖水·注:“《名胜志》:承天府钟祥县下引《水经》云:‘沔水又东,丰乐水注之,敖水、枝水又注之’。今本无。丰乐水之目石仓自释云:按,丰乐河源出大洪山西北,流经磐石岭,溉田甚广,民赖于以丰,故名。敖水,源出黄仙洞西南流,合枝水,即今之直河也。枝水出横岭西北,流经古鄀县,又西南经狄城西,左注敖水。所叙最为详析,足补是注之无。”按,鄀,汉水之东的敖水及其支流枝水所经,又在丰乐河之下,已离宜城境,当在钟祥西北境内。

(三)《春秋左传》的记载和历代注释

1、晋杜预注《春秋左传注疏》卷八:“《传》:十九年春,……还及湫,有疾”。注:“南郡鄀县东南有湫城。”又,卷五十五·考证:“(召南)按,郢即汉时南郡之江陵,鄀即若县,后汉以为鄀县者也。《汉志·鄀》:‘楚昭王畏吴,自郢徙此,后复还郢’。颜师古注曰:‘春秋传作鄀,其音同也。’”又,《春秋释例》卷六:“湫,南郡鄀县东南有湫城。”按,鄀,东南有湫城,故湫城在今汉水东、钟祥北。

2、明傅逊《春秋左传属事》卷二十注云:“(鄀),楚徙之,近郢,后为襄州乐乡县。今为襄阳乐乡县,已废。其地在襄阳府城南二百二十里。子西迁郢实此。”按,鄀,南距襄阳二百二十里,即旧乐乡县,此言乐乡为楚昭王鄀都。

3、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卷八·楚·鄀:“秦于其地置南郡,汉因之,后汉改为鄀县,晋因之。晋又分鄀县地置乐乡县。”又引《括地志》:“鄀城东五里有楚王城。西南去乐乡县三十三里。唐武德四年,以乐乡及襄州之率道、上洪二县置鄀州,寻废。五代周,又废乐乡县入宜城。今鄀城在宜城西南九十里乐乡城,在荆门州北八十里。”按,鄀县,在楚国作鄀县,秦统一后作若县,东汉改为鄀县,后周升为鄀州,隋代废,鄀县改隶襄州,隋大业末,又废鄀县入乐乡县,唐高祖武德四年复置鄀州,唐太宗贞观八年,鄀州废,其地属乐乡县,五代周又废乐乡县,其地入宜城县。

4、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卷九下·鄢水:“县西南九十里,有古鄢国。入楚为鄢邑。杜注:‘县西南九十里有鄀城’。与荆门州接界,鄀国自商密迁此,后入于楚。定六年,楚避吴北去,徙都鄀,仍名郢,谓之鄢郢。”按,此言鄀在宜城西南九十里,与荆门州接壤。

5、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卷一:“按,南郡鄀县,今湖广襄阳府宜城县也。鄀故城在县东南。”按,鄀故城,在宜城东南。

(四)《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史书的记载和历代注释

1、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襄阳南有鄀亭山、若乡、若水。元嘉元年,以三辅流民出襄阳侨置冯翊郡。沈约志曰:‘郡初治襄阳,后治鄀是也’。后周郡废。既取江陵,置鄀州与乐乡县。隋废州,以鄀县属襄州。大业末,废鄀县入乐乡县。”又引《括地志》云:“鄀城东五里有楚王城。西南去乐乡县三十三里。”《括地志》又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在故鄀城东五里。即楚国故昭王徙都鄀城也。”《太平寰宇记》卷一·宜城县亦载:“鄀亭山在县西南。山上有城垒,极峻拔,为隘险之所。一名中城山。鄀水,亦名女泉。”按,鄀,有二,一为昭王鄀都,乐乡东北三十三里,一为鄀故城,在昭王鄀都西五里。二鄀之间东西相距五里。鄀州,始置于西魏时期,治鄀西南的乐乡县。鄀亭山在宜城西南,又名中城山,其实在荆门州境内。据清乾隆《荆门州志》载,在荆门州北境。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四·武宁胡三省注:“《五代志》:‘竟陵郡乐乡县,旧置武宁郡’。刘咰曰:‘乐乡,汉鄀县也,其地当在今郢州长寿县西北。’宋白曰:‘桓玄立武宁郡故编县城,其属有长林县,与郡俱立,分编县所置也。”又卷一百七十·鄀州注:“西魏置鄀州。”按,鄀县,在今钟祥西北。从鄀县析置的乐乡县在今荆门城北。

3、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四·鄀都注:“《舆地广记》:‘鄀县,故鄀国。春秋时自商密迁此,为楚附庸,楚灭之。昭王畏吴,自郢迁焉,后复还郢’。唐改为乐乡,周省入宜城县,今襄阳府。”按,鄀,唐为乐乡县地,五代周省入宜城县。

4、宋郑樵《通志》卷二十六·楚氏·北徙都鄀注:“今襄阳宜城西南有鄀亭山,是其地。”又卷四十一注:“鄀,本鄀国,楚并之,在襄阳宜城县东(笔者注:实在东南)。按,今州南二百二十里废乐乡县是其地。今有鄀乡在鄀水旁”。又云:“宜城西南有鄀亭山。”按,一书二说,自相矛盾,或东或西南。宜城西南之鄀,实是废乐乡县。

(五)历代志书、地方文献的记载和注释

1、《大清一统志》·鄀县故城:“在宜城县东南,春秋鄀国,秦灭以为邑,昭王徙此。秦置县,汉及晋属南郡,宋属冯翊郡,后周废。《汉书&#8226;地理志》:南郡若,楚昭王自郢徙此。注:颜师古曰:春秋传作鄀。《水经注》:鄀县,古鄀子之国也,自商密徙此,为附庸,楚灭之以为邑。县南临沔津,秦以为县。《括地志》:故鄀城,在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元和志》:春秋鄀国城,在乐乡县北三十七里。”又,《大清一统志》·荆门州关隘:“在荆门州北九十里,即乐乡故城。王存《九域志》长林县有乐乡镇。”按,鄀,在宜城东南。

2、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七·荆门州·乐乡城:“州北八十里。汉鄀县地,晋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蛮为武宁郡,又立乐乡县为治,……五代周并入宜城,宋为乐乡镇,属长林县。今有乐乡镇巡司。”又,卷七十九·襄州宜城县:“县东南九十里。春秋时鄀国,自商密徙此,为楚附庸,楚灭之而县其地。定六年楚令尹子西迁郢于鄀是也。秦置若县,属南郡,汉因之。后汉改为鄀县。……”按,鄀,在宜城东南九十里。

3、清秦蕙田《五礼通考》卷二百八:“鄀:邓州内乡县西南百二十里是;又,湖广襄阳府宜城县南境亦有鄀城。《记》曰:自商密迁于此。商密即丹水也。”又,“迁于鄀:今为湖广襄阳府之宜城县,所谓鄢郢也。以江陵为纪郢,故谓此为鄢郢。……今县西南九十里有故鄀城。”按,此言自南迁后,鄀有二,一为宜城县,故鄢郢,在宜城东南,一为鄀城,在宜城县西南九十里。

综合历代文献记载和学者辨析的鄀城所在(除上鄀商密外),有三处:一处在宜城西南,两处在宜城东南。宜城西南,实即旧乐乡县城,系晚出。宜城东南的鄀城才是真正的古鄀城,但文献中有故鄀和楚昭王的鄀都东西相距五里(《水经注》说为南、北二城)之说。其实,这两处鄀城实为文献传承理解中的错误,就是指同一个地方。因这一带行政区划归属变动频繁,说在宜城东南的汉鄀县也好(《读史方舆纪要》:“(宜城)县东南九十里”),在宜城西南的乐乡县也好(《太平寰宇记》:“在(襄)州南二百二十里”、《通志》引杜注“(宜城)西南九十里”),如今都在今荆门(钟祥、东宝)境内。晋以前,鄀县在宜城东南处(实在今钟祥西北胡集境)。晋以后,鄀县迁至乐乡境(汉鄀县西南、今钟祥西北双河境),鄀州也在此。

《括地志》说楚鄀都在故鄀城东五里,在唐乐乡县东北三十二里。《元和郡县志》说在乐乡县北三十七里。也就是说,楚故鄀城、汉晋鄀县在乐乡县东北三四十里地。而乐乡城在荆门城北八十里或九十里。乐乡城,今仍称乐乡关,在钟祥西北六十多里的双河境,正距荆门城约八*九十里地。乐乡关有古遗址,据考古工作者调查,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时代为两汉至六朝,甚至更晚。遗址西北有古墓群,时间在汉至唐宋。这正与文献所记的乐乡城相合。乐乡县在五代后周省并入宜城,北宋初又划归荆门军。也就是说,鄀、乐乡在后来析分中一部分归宜城,故有在宜城东南、西南之说,但鄀城、乐乡城都位于今荆门辖钟祥境内。古代文献相沿说在宜城东南,是因为其地在唐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属宜城所辖,今说在钟祥,是因为其地现在就在荆门之钟祥辖地。因此地归隶常常忽南忽北,且在唐以前曾久属襄阳及宜城领辖,故世人只知有宜城,不知其实在钟祥境内。

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与钟祥市博物馆曾对钟祥汉西地区的罗山遗址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发现是一处保存较好的东周时期遗址,具体年代为春秋中晚期至汉晋,并指出这可能就是春秋中期南迁的鄀国、汉晋鄀县所在。笔者比较认同他们的观点,并认为这里还可能是春秋时期楚“郊郢”所在。

现将考古报告主要内容概述如下:罗山遗址位于钟祥西北,胡集镇东约十公里的罗山村七组,东距转斗集镇约三公里。罗山为荆山余脉东向延伸形成的一片岗地,岗地以东地势低平,原为汉水河床或汉水冲积平原。此处自古以来即是荆山、汉水之间狭长的南北交通要道上的必经之处。转斗东临汉水,向为水陆中转码头,罗山遗址距之较近,可能也曾充当过交通据点的角色。

罗山遗址分布于罗家山与刘家山之间,南北长约1500米,宽约50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有城壕残迹,甚至当年可通汉水。胡集至转斗、过河至丰乐的公路自西向东从遗址前穿过。在罗山遗址以西,有罗山墓群,是罗山古居民的墓地。前几年曾发掘了50余座小墓和少数代墓道的墓。罗山遗址和罗山墓群的规模较大,相互毗邻,应是相互共存的。当地居民传说,宜城是从这里迁过去的。

罗山遗址位于宜城东南约八十里,近汉水,在今钟祥西北约七十余里,与《水经注》记载相合。因汉水旧河床近罗山遗址,且汉水在这里拐了一个大湾,即转斗湾,民间俗称“狗腿子湾”,即汉水在此回水内拐西南再向东南流,故有后人对水在南、城在北的记载不明就里以为在汉水之东。罗山遗址位于古乐乡城东北约四十里处,正与历代文献记载的距离相合。在古音中,罗在来纽歌部,鄀在日纽铎部,来、日同为舌音、准旁纽,歌、铎两韵部可以通转,罗与鄀古音相近,罗山可能就是古鄀(若)山的音变而来。这也是鄀国、鄀县在此的一个旁证。

四、《荆门州志》关于鄀的史事

《荆门州志》(清乾隆版)在荆门州建制沿革(分表和志)、古迹等卷中关于鄀城有不少记载,因当时著者水平、资料来源、经费、时间、人力资源等种种原因制约,造成其中谬误较多,今人往往以讹传讹,让人不知所云。现略作辨析如下:

1、“《表·列国·邑》楚国·郢都·鄀城(今州治东北九十里)”条,按,郢都之称,指楚都,在今荆州。公元前278年,秦拔鄢郢置南郡。楚南迁鄀后置鄀县,此处“鄀城”不应该称“城”,而应按行政机构称其为“县”和“邑”。“今州治东北九十里”的鄀城是乐乡城,乐乡建城、得名在时间上甚晚。乐乡县是在鄀县地域内析置,并非在鄀城置乐乡县。此鄀城是后来的鄀州,与从商密南迁而来的鄀县、鄀根本不是一回事。指此为鄀城系后人望名生义,以后指前,不知地名变化沿革和误释古代典籍而来。鄀县范围大致在钟祥西北地区,是鄀县的主体部分,以及今钟祥与荆门城北东宝(荆门城东北)、与宜城西南、南、东南交界的少部分地区。

    2、“《表·秦始皇·邑》南郡·鄀县”条,按,鄀,设县始于楚,并非始自秦始皇或秦代。疆界范围与楚同。秦代置县作“若县”而不是“鄀县”。

3、“《表·汉高祖·邑》荆州部·南郡道·鄀州(领十八县)”条,按,初,汉承秦制,继续实行郡县制。汉高祖时实行的郡、县二级行政体制。汉高祖的“荆州部”不存在。后来,增设州,为监察区,再进而演变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其地方行政架构为州、郡、县三*级。汉代的“道”是设置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机构,不可能设在内地的南郡,且郡本身就是当时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南郡道”,实误,应作“南郡”或“临江郡”。史载高祖元年更南郡为临江郡,五年复故。当时有鄀县,无鄀州,且道也不辖州。史籍无载鄀州“领十八县”之事,系“南郡领十八县”(见《汉书·地理志》)张冠李戴而来,鄀县乃南郡十八县之一。此鄀州之鄀当作“若”。

4、“《表·景帝·邑》荆州部·南道、江陵郡·鄀州(置郡,尉编县)”条,按,景帝二年复为临江郡,中二年复故。“南道”为南郡之误,“江陵郡”为临江郡之误。当时没有鄀州之设。鄀州晚至西魏废帝元年(552年)才始设,治乐乡县,其属有武宁、永宁二郡。编县乃汉初设县,治荆门城西北约一百多里。此鄀当作“若”。

5、“《表·武帝·邑》荆州部·南阳郡·鄀州、编县(当阳、临沮)”条,按,南阳郡其地远在今河南西南境,与湖北无关。此处当衍一“阳”字,实为“南郡”之误。鄀州也不应与编县并称,当为鄀县之误。当阳、临沮为南郡辖县,不归鄀州。此鄀当作“若”。

6、“《表·光武·郡》荆州部·鄀州郡”条,按,鄀州郡,州郡不分,误。新莽时升编县为南顺郡,至东汉末复为编县,属南郡。鄀州郡当为襄阳郡,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分南阳郡和南郡部分地区置襄阳郡,领鄀县。东汉鄀为侯国,不作“郡”。

7、“《表·晋武帝·邑》武宁军(在古权城)·鄀州,章山、武宁”条,按,武宁军置“军”不见于文载,疑为“郡”误,且不在古权国境,权国在荆门东南一百二十里。晋武帝时无鄀州,鄀州始设于西魏废帝。当时政局极为动荡,建置混乱,兴废无常,文献失考。

8、“《表·晋惠帝·邑》武宁郡·鄀州,章山、武宁”条,按,当时郡、州、县秩序混乱,鄀州级别应在武宁郡之上,不应列后,必误。

9、“《表·元康五年·邑》荆州·武宁郡·(省鄀)立乐乡、武宁、章山”条,按,“省”鄀当为“析”鄀,即从鄀县西南境析置乐乡县。章山在荆门东南马良山,与武宁无涉。章山县之设当晚至南北朝后梁时期。

10、“《表·安帝隆安三年·邑》武宁·鄀州(复),武宁、章山”条,按,混乱,无考。郡不当列于州之上,且鄀州既无始立又哪来“复”置。

11、“《表·安帝隆安五年·邑》江陵·长宁郡(析鄀为乐乡、长宁二县,省武宁)”条,按,长宁置于晋永和八年(352年),非“安帝五年”。时桓温以沮漳降蛮于编县城置武宁郡,分编县北境置长宁县,分鄀县南境置乐乡县,编县、长宁、乐乡均为武宁郡辖县。晋隆安五年(401年),于编县故城置长林县。长林县与武宁郡俱立。后来,迁武宁郡于乐乡县,仍以乐乡、长宁为属县。

12、“《表·唐高祖武德四年·邑》荆州·基州(章山)、长林(复鄀州领之,寻省)”条,按,唐初荆州是大总管府(后改为大都督府),襄州为一般总管府(后改为都督府)。唐高祖武德四年恢复鄀州,治乐乡县。唐太宗贞观八年再废,乐乡县入襄州。章山县与基州并立。

13、“《表·太宗贞观元年·邑》荆州郡·(废郢州,复鄀州)”条,按,荆州不得称为“郡”,荆州是全国且唯一在南方的五大都督府之一,有“南都”之称。郢州先后治钟祥——京山——钟祥,几度废立。

14、“《表·太宗贞观八年·邑》荆州郡·(省鄀州,立荆门县,属长林军。荆门名始此)”条,按,唐太宗贞观八年,省鄀州,见于当时各种文献记载,史无异辞。“立荆门县”仅此一例,属于孤证,而且又仅见于甚晚的清代荆门地方志书,荆门其它志书(较早的明代荆门州志、较晚的清嘉庆荆门直隶州志等)并不持此说。但有唐一代,荆门县屡有兴废,且有中断,今人难得其详。

15、“《志·鄀县》:本于秦。西汉改为州。晋元康五年,省鄀;隆安三年复之;五年,因沮、漳降蛮,析鄀为长宁、乐乡二县。唐贞观间,废郢复鄀;八年,省鄀,并入荆门县”条,按,鄀设县,始于楚国,远早于秦代。长宁县之设并非析自鄀地。长宁县在荆门城西北,为编县地,而鄀在荆门城东北,从鄀析置的乐乡县在荆门城北九十里地,但只是鄀的南部地区。也就是说,省鄀而后设立的很可能是乐乡县,而不是荆门县。

16、“《古迹》鄀城:在州北九十余里,或云在乐乡东三十五里。周鄀国,秦鄀县。隆安五年析鄀为乐乡、长林二县”条,按,在州北九十余里的是乐乡城,在乐乡东三十五里的是古鄀城。后人不知所以,以为鄀只有一个,于是出现许多歧解。秦县作“若县。”又云,“乐乡县:即今乐乡关,在州北八十里”。乐乡关曾是襄州和荆州的界关,又是襄州乐乡县和荆州荆门县的交界点,又是从中原南下进荆门的第一道关隘,故1984年版《荆门市志》亦以其为荆门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简楚居有:至熊绎与屈,使郗嗌卜,徙于奎宅(夷屯),为楩室。室既成,无以纳之,乃窃鄀人之犝以祭。惧其主,夜而纳尸,抵今曰,必夜。

可知鄀国建国之早。但何时为上鄀及下鄀,是个问题,是否如上贴所言春秋时期一分为二,当另考。但如真如上贴如言,下鄀公鼎为春秋器,则春秋历法有十四月,就值得深思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郭沫若先生《两周金文辞大系》曾详论西周晚期以下的青铜器铭文有上鄀与下鄀。按《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杜注:“鄀本在商密,秦*晋界上小国,其后迁于南郡郡县。”商密在今河南淅川西南。鄀县在今湖北宜城东南。《大系》据下鄀公鼎出于上雒,即与商密接壤的陕西商县,指出下鄀在商密,上鄀在“南郡鄀县”即湖北宜城,并说:“上下相对,必同时并存,盖由分封而然。意南郡之鄀为本国,故称上;上雒之鄀为分枝,故称下。”陈槃先生《春秋大事表譔异》也肯定此说,这便与杜预的说法相反。《楚居》简文所述楚、鄀关系,是对郭说的有力支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5 22: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时期的楚国文字,与中原诸国的文字还没有多大区别。楚公家钟铭文就与宗周钟的铭文风格类似,气势浑厚,规整,略显波折。春秋至战国中期,楚国文字形体逐渐趋向修长,笔划细而首尾如一,排列比较整齐美观,笔势圆转流畅,风格自由奔放。如王孙浩钟、王孙遗者钟、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博等。从下寺2号楚墓出土的王子午鼎与山东大店2号墓出土编钟铭文的对照中(图1),可以发现楚字的特色,这种楚字,略具虫形,是虫书的雏形。

从这一点看,鄀公鼎不属春秋楚系文字,与西周文字类同。至少此时,下鄀国未归楚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09: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鄀人          鄀郢
鄀人.gif 鄀郢.gif


雍.gif
-------------------------------------
所谓“下鄀公鼎”里的“鄀公”,实际應該是“雝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5: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2-1-26 15:51 编辑

“鄀”字是由“邑”和“若”构成。
“雝”字是由“邑”和“唯”字去“口”构成。
鄀.gi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6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秦伊人 于 2012-1-26 18:44 编辑

下鄀雝公鼎.gif
全名:下鄀雝公緘鼎

下鄀相對于上鄀,是一个地域,不是封国。雝(或雒)可以认为是封国,雝公緘是一代封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21: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贴亦认为此器是春秋早期器,令人难于取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21: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鄀是一个封国,因为还有本国历法,称为鄀正二月或八月。中华鉴定网有介绍。传世有春秋时期鄀公所作铜器,器铭中鄀或作“(上若下两个虫)”,例如《鄀公平侯鼎》、《上鄀公(左矛右文)人钟、簋》、《上鄀公簠》、《下(上若下两个虫)■公鼎》、《下(上若下两个虫)■公簠》。鄀国灭亡的时间,文献无考。一般说来,江汉之间的许多小国都是公元前七世纪被楚所灭。《左传》文公五年:“初鄀叛楚即秦,又贰于楚,夏秦人入鄀。”鄀国也许就在这时南迁,沦为楚之附庸。近年在鄀国故地商密附近,即河南淅川的下寺一带,发掘一处春秋中期楚国贵族墓地,所出许多有铭铜器中,一件器的作器者为令尹子庚(卒于公元前五五二年),说明公元前六世纪后半页当地为楚领有,鄀国自应早已灭亡。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