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36|回复: 35

[原创] 试论学道求仙之正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8 20: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6 编辑

[首发.原创]
人间正道是沦桑 ----试论学道求仙之正途 {:soso_e163:}     
      
       古今崇尚学道成仙者,何以十者九败?千人难成一者?读仙道-陈樱宁(中国道教協会第一屆理事会)会长的专著方知:欲走成仙之路,先有"人、法、地、财"四大基本条件,四者缺一不可!
一,何谓"人"?
        "人"者即包括已成仙师者和欲随此仙师学道成仙的同道师友者及学者自身,三位一体为之"人"。
仙师者,可遇不可尋求,完全在于缘份,自古流传"访师难"之说,相传"八仙"访师过程与情景大致如下:"获丹经遇真师难矣,世多赝品剽窃陈言、雷同抄说,将矫邪納归诸正。而真知者又多将真机密义半托镜花水月间,若有若无,乍虚乍实,阅者終愕眙於心目,而茫乎莫测其所从。可谓神无方,<易>无体,性命精微之蕴,已极神奇变化而难名。----忆当年辞桑梓,访名山,孑然孤踪,纵心於荒烟蔓草之畔,无书可证,无师友相参,魔难叠遭,备嘗艰苦,径入终南深处,择岩下石穴居之,不火食者数月----。"  访师难,得遇仙师更难。
        遇何样之人方可为真师者?有先学者的经验为证:"真(师)者孰是?亟观其形,岸然道貌,足健身轻。双眸炯秀,內蕴光明。巍峨顶骨,鹤发童颜。举止瀟洒,言语清新。叩以玄旨,对答纷纷。非本直论,即据丹经。声声三品,神与气精。如斯内外,所遇乃真(师)。质疑辨难,切勿停留。- ---"。遇真师,学者应立即叩拜,求经问术,万不可错失机缘!
       又遇何样之人为假师者?:"假(师)者孰是?面黑神昏,头无鹤顶,眼帶蛇紋。道巾道服,粉饰仪文。厥口如蜜,语涉旁门。烧黄煮白,御女采阴。或施小法,摄物招魂。或为大术,反火呼霖。与谈玄奥,莫道幽深。倘若失察,玷污姓名。有心(学)正道,慎勿相亲。---"。古之学仙道者经验之谈如是:"大智若愚之深沈之士(如真师者),貌必浑凝,不轻谈玄奥,然胸中道气,早流露于面颜,印堂与鼻端,红黄而润。遇之应隆以礼貌,交以腹心。交浅言深,睹之以谦受,感之以积诚,必乐与我交,罄告以生平所得真经密术。若失之交臂,抱憾终身矣!"   如遇假师者,"冠裳艳丽,狂傲大言。问及切要,左支右吾,扪舌不谈,故作深藏之志。此定乃包藏禍心,巧借名目,诈取资财。探道者,应察言观色,免墮入其设计的圈套中。"
        笔者慎察之,若在古代真师方可有机会偶遇,有幸者尚可学道、得术;而在现今市场经济大潮环境中,"假师"却布满遍地:或走街穿巷,招惑信众;或设坛开舘,广收门徒;或佔领景区,坐收香火;宗派繁杂,热闹空前。为真师者多消声匿跡,遁于仙山洞天,隐于城乡朝野,闭门修*炼,著书立说,以希将毕生点滴真知灼见传留后世。故,常人已难得一见,实在是尋觅无处无地无门了!今日以经济效益多少,论成败得失,金钱"魅力"无比强大,而以"传道(*术)育人为本"的真仙师者实难有"用武"之地!
        为道友者觅之亦十分不易!何谓也?欲学仙道者虽众,然已熟读经书,具有"灵感思维模式",又有一定精气神功夫基础者寡。其中能相互共鸣、志同道合、亲如兄弟手足者更为少见了!
        笔者学道求仙的亲历实践业已验证,真师者遇可授予道*术之人,必倾其所有而教之,仅以粗茶淡饭为食,以寒舍陋室为居,不索取钱财为生,更无日后图报非分之思!吾之师仙道也!吾之师贫道也,吾与吾师仅此一见尔!吾同拜一师之道友,乃舍己为人之真君子也!笔者与友别师后二十余载交往,相敬互学,从未因人或事而伤和气者。夫道之渊源,道成不朽,访师寻友者当抱之以顾德无常师,一鳥择良木而栖之,方可青生于兰而胜于兰。
正是:
访师学道欲成仙,
踏遍名山越大川,
探尋无果岩穴寐,
醒来仙师坐身边。(注:文中引言多出自<天仙金丹心法>一书读者可详阅之)
      
        笔者以下就所谓"人",与读者展开深入地探讨。所谓"人"者,乃指(包括)道仙师者、同道好友、学仙者自身,由此三者构成。三者之间的关系微妙奇特,可用唐朝诗仙李白的诗文来注解。在他的<月下独酌>诗中,李白以仙人的境界与灵感十分形象地描写道: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隨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遊,
相期邈云汉!"
        诗中之意说的是:月如仙师,影似道友,三者在醒时对酒歌舞徘徊交欢;在修*炼状态下方可"行乐",沉醉时好似分散,結成不是有情胜似有情之谊。终久各自云游五湖四海,再相见遥遥无期,只等像嫦娥奔月一样,升于云汉仙境来相会了!世上常人学道求仙之术是一种境界;诗仙李白与明月、身影修仙之路是另一种高境界;而古代相传"八仙"修仙是更高境界。
        "八仙"得道成仙则是:"---------无师友相参,魔难叠遭,备嘗艰苦,径入终南深处,择岩下石穴居之,不火食者数月。诚*感*云*房*先*祖*化*身*默*化*,口授大丹真诀,余如诀行持,而起*火*,凡经五十次。--------"  古之韩湘子如此环境状态下,得仙人引路,点化真诀,自我往复数十次而仙术仍未丢失,多么幸运啊!"八仙"得仙术之后,多行善举,救死扶伤,助困济贫,惩罚邪*恶,正是对梦中仙师先祖的回报,也是成仙者对人世应尽的天责。笔者又細想之,既令在同一环境、同一仙师传授条件下,由于学道者先天秉赋的深浅,平时积德行善的厚簿相异,其或不得或所得之仙术定会千差万別了!有幸得道者自然会将魔障除尽,其受之仙术亦定屡试屡验矣!
正是:
古今仙宗一脉承,
无师自通为上乘,
青胜于兰红变紫,
秉赋厚德助功成。
(一)

评分

参与人数 2名望 +20 銀子 +48 收起 理由
巨龙 + 8 + 18 支持原创
古越中兴 + 12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0: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提及修仙之路,需有"人、法、地、财"四大基本条件,四者缺一不可!至此刻已论述“人”这一要素,自然的,接下来会有其它三要素之阐述.。
我今论修仙学道方法,有身修、心修、合修、性修等。
以环境论,则有火地修与净土修二种。人世众生,道德智慧之人多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修行,能对世风起潜移默化作用,比之当今时世,利欲熏心,风气日下,火地修尤为重要,因其与环境之人事休戚与共,故威力实在惊人,一旦成势,必移风易俗;而净土修,则是个体专修,成败二极端,比如在隐修胜地终南山修行。在古代,终南山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如今,它仍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不多的、还存在住山隐修者的地方。这些隐修者中有为信仰而来的和尚、尼姑、道士、居士,也有为追寻清净、淡薄的生活而来的普通人;有上了年纪的老人,也有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人;除中国人,还有来自日本、韩国、法国等国的“老外”,据不完全统计,现在长期居住在终南山的隐修者约有四五百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2: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6 编辑

“人世众生,道德智慧之人多在日常生活为人处世中修行,能对世风起潜移默化作用,------因其与环境之人事休戚与共,故威力实在惊人,一旦成势,必移风易俗;------------隐修胜地修行-----是士大夫和知识分子进退朝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退守之地。”{:soso_e179:}  
先生所言极是!谢谢您的关注、鼓励!!我所论及“人、法、地、财”四则,乃学习仙道-陈樱宁老会长的专著《道教与养生》之点滴心得及实践体悟,仍未出老会长之“握”,写出与发表实为活跃论坛尔。再次感谢版主的厚爱!-------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9 12: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版的活力需要品评者的道性德行,想想众多负气者,一挫而一走,德恒乎?道成乎?老先生推出陈樱宁老会长《道教与养生》及心得体悟及实践,是个和淳之新风,必将兴起一个道德新峰。是为赞而以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6: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7 编辑

(续上)
二,何谓"法"?
        笔者认为,"法"者包括有三:经*文、心法、道(仙)术也。经*文者,乃教育人如何进入"灵感思维模式"的教科书;心法者,乃解经*文、透(露)道(仙)术之两种作用,是一种过渡状态;而道(仙)术的一招一式的言传身教,为最为直接的传授功夫也。"上士"者阅经*文"感而遂通",可进入"灵感"状态而得以"知天下"!  "中士"者,读心法、习"坐忘"而可进入"灵感状态",从而称为"开天目"者;至于"下士"学道、求仙者,方才从师、结友,选地、择时而学"术"矣。
        "上士"学成者,虽身居闹市,不受俗、凡之事干拢,可隨时随地进入"灵感状态",即所谓"人仙一体"、"立地成仙"者。"上士"者学道求仙以天地自然为师,以日月星辰为友,以载经*文之书册为伴,自我身心融入其间,这才是一种高层次的"仙人境界",无怪乎"下士"者对此当呵呵大笑了!
        为经*文者世传众多,"上士"者学道求仙可首批选阅:<易>之经、传,<道德经>,<庄子>即可。读上述经*文入门之作,笔者体验应为下列三篇文章者,现摘录如下:
        (一)宋.朱熹著<周易本易>之<周易序>。
              文有:"易之为书。卦爻彖象备而天地万物之情见。圣人之忧天下来世其至矣。先天下而开其物,后天下而成其务。是故极其数,以定天下之象。著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至。所以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一道也,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阳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系因)蕴交感,变化不穷。形一受其生,神一发其智,情伪出焉,万绪起焉,易所以定吉凶而成大业。故易者,阴阳之道也。卦者,阴阳之物也。爻者,阴阳之动也。卦虽不同,所同者奇偶。爻虽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为其体。三百八十四爻互为其用。远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暂于瞬息。微于动静。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义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无不包。其用至神而无不存。時,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穷。而爻,亦未始有定位。以一时而索卦,则拘于无变,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则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谓卦爻彖象之义,而不知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于精神之运,心术之动。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可以谓之知易也。虽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卦之有爻,卦之已见则也。已形已见者,可以言知。未形未见者,不可以名求。则所谓易者果何如哉。此学者所当知也。"
        笔者认为,古之"上士"当为饱学之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天知地知人者。若在熟读<易>经传之文,了解卦爻彖象之义,身置六合之中,必可与天地、日月、四时、吉凶即天上人间万物万事相融为一体,(系因)蘊交感,形受神发,真伪顿出,万緒俱起,吉凶立定。在灵感思维状态下"感而遂通,而知天下"。灵则不期而至,感则不触而觉,通则无处不在。神与物游,立地而已达仙山洞天、蓬萊琼阁矣!故学道求仙功成之"上士"者,不论立身庙堂之上,隐居穷乡僻野,遁入幽深山林,皆可洞悉时势,知民疾苦,从相、从医,贡献所长,利国利民,爱亲助友。达观无闷,健康长寿,多无疾而终天年!这究竟是人也者?道也者?仙也者?当自明矣!
       時至今日,民富国強,科学昌明,国学复兴。笔者之良师益友中不乏经济学家、文化艺术学家,文物考古建筑专家、航空航天物理学家、医葯卫生学家、银行金融家、电子电信互联网专家以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人物,实则即为古代所指的"上士"者。他们之中亦有人在<易>学大道至理上与笔者同好而研,共鸣而论者,履尽忠尽孝之义,行利国利民之举,节衣縮食,普度众生。年高体健,目明身轻,笔耕不止,神智新清。于不为而为之中实已在学道求"仙"之途,或已成为当代之"仙"尔?!(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31 13: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起于东汉顺帝时,张道陵在四川鹤鸣山,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造作道书;同时吸收巴蜀地区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创立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张道陵死后,其子张衡、孙张鲁继续在川西北和陕南一带传道。
    汉灵帝时,张角创立太平道,以《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为主要经典, 自称大贤良师,以跪拜首过、符水咒语为人治病;“以善道教化天下”。教徒数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于中平元年(184)发动起义,因起义者皆头戴黄巾为标志,故人称"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被封建统治者残酷镇*压,逐渐衰微。
    张道陵之孙张鲁割据汉中20余年,传播五斗米道,实行政教合一,政局稳定,得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拥护。建安二十年(215),张鲁归降曹操,拜将封侯,五斗米道遂得合法传播,影响日增。至南北朝时道教体系逐渐完善,千余年兴衰而流传至少。
    道教对人生大体上总是保持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当今一些智者、学者,运用道教的养生、修*炼,不但健身、修心,更能服务于各项事业,是谓道学的推陈出新,于道德风尚建设起推波助澜作用,其意义已超越道术的精神层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09: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7 编辑

(续上)
正是:
易道广大,
言一统,
太虚太一太极。
是生两仪,
话万殊,
天地日月阴阳。
卦爻彖象,
筮数义理,
吉凶祸福藏,
变动不居,
瞬息朝代衰旺。
"上士"读经问道,
受宠登庙堂,
扶君安民,
呕心沥血,
似战场。
隐山林忧天下,
神与物游,
魂飞六虚外。
脫俗超凡,
返老还童,
体健神清寿长。
       古之解<易>、注<易>者多为圣哲贤人,如同今人称之谓"大师"者。当时之圣贤神思应为"全仙",而日常言行亦定为"半仙"者。因此他们突发灵感神思进入似仙景之"境界",对<易>、<道>之理解定较常人有真知灼见,其体悟当与<易>之原创作圣哲息息相通,所解<易>、注<易>之著作必然与<易>之经、传共存,并被流传后世。以朱熹著<周易本易>为例,其刊于书之开篇的<周易序>,实为后世读<易>者入门的一把"金钥匙"。
        笔者有幸于初读<易>之时,得<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影印本,方可一见。可惜地是,近数十年来的<周易>白话解注释本多为省去此文,实为极大的憾事!在我与研<易>之友交往中,问及我读<易>如何入门时?我即推荐介绍此篇精华文章<周易序>。笔者十分尊崇朱熹,还在于他的思维模式已可随时随地进入"灵感思维状态"。读其所作诗的名篇,可悟之、证之。
诗云:
胜日寻访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如同诗仙李白一样,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朱熹,以"东风"为仙*师,以众"花木"为良*友,以"万紫千红总是舂"视为仙境了!特别是诗里的那一个"总"字,表明他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圴能够进入"仙境"的真功夫!写到这里笔者禁不住向读者建言,若以上述对李白、朱熹的诗篇賞析方法,去再一次重读<唐诗三百首>及其它诗(词、赋)集,将会获得更大的超艺术享受和无穷乐趣。有人请教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什么是"境界"?大师回答说:"有景有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方可产生境界。"  笔者实践中体悟到,当诗的作者处在某种"境界"发自灵感情思而作的诗篇,后来的读者必须也接近此种"境界",方可读懂其诗句真情真意,产生真正地共鸣!这种"共鸣"就是品味出了诗的"美"的所在。美的感觉是不可言表的,读诗如此,读<易>、<道>之经*文亦当如此, "道不可言,言则非道"之句应源于此种"境界"。
       既然"道不可言",古之圣哲贤人为什还要写出像<易>、<道>之经*文呢?笔者认为这些经*文是他们情之不禁、乐之不禁、美之不禁之记述。实为他们所处"境界"中的景象整个内容的十之一、百之一、千之一、万之一矣!后世读经*文者只有进入与作者相似"境界"的真功夫,才可得以"升华"至十、至百、至千、至万之景象中。
       自古<易经>被称为一部奇书、天书,它与其他经*文不同之处在于,其他经*文多只有文字之"言",而<易经>却有:卦、爻、之象,卦、爻之辞,以及奇特的结构形式。显然卦、爻之象是作经*文者,为尽最大努力保留所进入灵感"境界"中的景象之举。这正是读<易>、"玩"<易>较容易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緣故。由此笔者认为,<易经>不是单純的占筮之书,更不是"迷信"之书,而是最好的培养人们具有"灵感思维模式"的教科书。         
       在<周易序>这篇短文中,作者将什么是<易>?什么是<道>?什么是<理>?以及什么是<太极>、<阴阳>、<人事与万物>?它们各自的地位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正确运作<卦爻彖象>之用?等等,均写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是今天读<易>学道求仙者入门之好文佳作!笔者以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文,来結束此段文字,词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滿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魚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梦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王国维大师评之云:"(诗人)积年月之研究,而一旦豁然悟宇宙人生之真理;或以胸中惝恍不可捉摸之意境,------天赋之能力之发展,而此时之快乐,决非南面王之所能易者也。"今之学道求仙者,若能以"灵感思维状态",来默念此词中字句,必定与作者得以"共鸣",另有一番情趣,及何谓"仙境"之新识!写到此处笔者猛然间恍恍惚惚地悟到了王国维大师"仙逝"之举的另一面了!(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23: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7 编辑

(续上)
(二)庄子《逍遥游》。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他的学,战国时期宋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庄子《逍遥游》有:
       文中写有:
      “鱼之鲲”、“鸟之鹏”、“野马(尘埃)生物之息”、“坳堂上之芥”、“蜩与鸠”、“朝菌与蟪蛄”、”冥灵与大椿“、”彭祖“者,皆言众多大小生灵者;
      “北冥与南冥(天池)“、”杯水“、”几千里“、”三千里“、”九万里“、”天之苍“、”大翼与大舟“、”百里与千里”者,“皆言大小、高低、远近、上下之意;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晦朔”、“三月”、“春秋”、“小年、大年”、“五百岁”、“八千岁”者皆言时间之速、迟(快慢)、长、短(久暂)之意也。
       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灯下抚案默诵<逍遥游>"经*文",会瞬间将人的神思引入"六合之中"、"六虚之外"。览尽九州青山綠水、乌语花香,阅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知天知地、知生知死。出沒大地城乡、遨遊上天宇空。处于无为而为、自由自在、不忧生死的"极乐"境界中!古之学道求仙修行者,选地择室沐手焚香,默诵<南华经>此篇经*文,已屡试屡验;今之学道求仙养生者当可不妨一试尔!?(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巨龙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2-2 08: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7 编辑

一个人不能在政*治上发展,却可以修道成仙,谋求长生之道。所以这也是我希望力推的主题。只是修道者需要有道根,要对大道之理有所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即使修习大道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8 编辑

[quote]一个人不能在政*治上发展,却可以修道成仙,谋求长生之道。所以这也是我希望力推的主题。只是修道者需要有道根,要对大道之理有所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即使修习大道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2、修习大道就是修习道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怎么会一场空呢?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由易逐步难的,而不是一步登天。
3、世界是一的,不是突变的。
4、政*治上发展与修仙没有矛盾,大隐隐于世,隐于官,而且真正的官道就是道。
5、巨龙先生真的不懂,也真的装懂。放下吧。装着多难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09: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8 编辑

或许仙可以被降为人,也或许人不可能直接修成仙{:soso_e122:}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15: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不能在政*治上发展,却可以修道成仙,谋求长生之道。所以这也是我希望力推的主题。只是修道者需要有道根,要对大道之理有所了解,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即使修习大道最终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巨龙 发表于 2012-2-2 08:00

中国文化儒学总体谋求治国纲常,,其仁义智信也仅仅要求士子、百姓“忠恕”于结构统治,很难获得自身法律地位,这也是二千余年来儒教屡遭非议之主因。而道家追求道与德的平衡,强调君侯、士子共修其德,最终为道所共悟共出。为此道家建立了深厚广博与辩证的系统理论,并为中国哲学思想中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道教则对道家理论进行充分的运用,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4 08: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8 编辑

“#道家建立了深厚广博与辩证的系统理论,并为中国哲学思想中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道教则对道家理论进行充分的运用,在中国音乐、绘画、文学、雕刻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
  #道家哲学也对中国政*治活动提供了活络的空间,
  #使中国知识分子不会因太强的儒家本位的政*治理想而执着于官场的追逐与性命的投入,
  #能更轻松地发现进退之道,理解出入之间的智慧。”
--------------真是道出了“紫气东来”真谛啊!!!------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7 11: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8 编辑

谢谢老师!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鼓劲多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17: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古越中兴 于 2015-3-27 13:48 编辑

(续上)
(三)古代占筮经典之作<周易本易>之<筮仪>
        有学者认为,<易经>乃古代人进行占卜活动的记录,故占卜应出现在<易经>成书之前。占卜活动乃是古代人进入"灵感思维状态"的有效方法,当人们进入此种奇特状态后,就与自身大脑里记忆的先人遗传下来"集体无意识"(信息宝库)接通,常人认为这样的人(执占卜术者)会"开天目",可以与天上的"众神"、或与已经"过世的先人"们接通信息!由于通过占卜活动多为进行重大问题的预测与决策,因此会占卜的少数人十分受人们尊崇。
        古之学<易>者以占筮之术而得卦,知卦而解惑。但占筮之术至孔子时已几乎失传,夫子仅将所知写于<易>之<系辞>中。
        子曰:"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勒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勒而后掛。乾之策(数),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即六十四卦)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九变)。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然而,上述的占筮过程简述,虽经朱熹之注释,读之仍如墮云雾中。(注:扐---勒)下同。
       孔子又说:"(占筮)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应对),可与佑神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行文至此,孔子道出了"占筮"之功能在于引出占筮者的大脑"神思",即今日所说的"灵感思维"。从而达到"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豈孰能与于此?"又曰:"唯深,故能通天下之志(智);唯几,故能通天下之务;唯神,故不疾(快)而速、不行而至。"又曰:"(占筮者)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室,吉凶与民同患。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明天道、察民情、与神通,探赜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这一切之一切"莫大乎蓍(筮)龟(卜)"矣!
       古代圣哲贤人的实践认为,"占筮"==>"通变化"==>"通神思"==>"启智慧"==>"通天下"==>"察往知来"==>"定吉凶"。故贊之曰:"天下之大者,莫过于占筮也!"    但是,如此重要的占筮(指十八变以定卦者)之术,却几乎失传,由春秋战国之际迟至南宋逾千年后方在朱熹著<周易本义>卷首刊出,名曰:<筮仪>。笔者有幸学之,沁透肺腑;习之,灵感倍出;思之,境界高远;用之,如师随身。学习思用以至于顿悟:学道求仙者之"师"身在何边?"师"者就隐在<筮仪>中!笔者现录南宋.朱熹著<周易本义>之<筮仪>全文如下。
1,<筮仪>的环境与条件以及设施和道具。
"择地洁处,为蓍室。" "南户,置床于室中央。"   选择环境清静、幽雅之地,辟为占筮之密室。室开门户向南,室中央安置一床。
"床大约长五尺,广(宽)三尺,毋太近壁。"    前文已讲床置中央,又讲毋太近壁,加重语气之意。
"蓍(草)五十茎(根),韬(隐藏、包藏)以纁(xun浅红色)帛,貯以皂囊,纳之椟中,置于床北。"   将占筮用的五十根蓍草包在浅紅色的絲帛中,装入黑色布袋,放于竹木制作的筒里,置于中央床之北部位。
"椟以竹筒或坚木或布漆为之。园径三寸,如蓍草之长(应稍长之)。半为底,半为盖。下别为台,函之,使之不偃仆。"
"设木格于椟南。居床二分之北。格以橫木板为之,高一尺,长竟床。当中为两大刻(分为两个大隔子),相距一尺。大刻之西为三小刻。相距各五寸许。下施(安装)横足,侧立案上。"      案在床北部位,椟、插椟之函台、大小木格放在木案上。
"置香炉一于格南,香盒一于炉南。日炷(zhu--焚,烧。)香致敬。将(准备)筮,则洒扫拂拭。滌砚一,注水,及笔一、墨一、黄漆板一于炉东。" 所说之物均放在案子上。
"东上,筮者斋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综上所述,为了进行占筮活动,需具备如此讲究的环境、条件、设施与道具:洁地、静室、床、案、蓍草、纁帛、皂囊、椟、函台、木格(五)、香炉、炷香、砚、笔、墨、黃漆板,以及筮者自身应穿戴衣冠,洗手器皿及用水约廾种之多。(古代占筮核心道具为 五十根蓍草)
2,<筮仪>中占筮之前筮者心理上的准备,及准备动作的操作程序。
"筮者齐洁衣冠,北面。盥手、焚香、致敬。" "筮者北面见仪礼。若使人筮,则主人焚香毕,少退,北面立。筮者进立于床前少西,南面受命。主人直述所占之事,筮者许诺,主人还西向立。" "筮者右还,北向立。" "(筮者)两手奉椟盖,置于格南,炉北。出蓍(草)于椟,去囊解韬,置于椟东。(蓍草)合五十策(根。数,合大衍之数五十。)两手执之,熏于炉上。" "(筮者)命之曰(口中念念有词)假尔泰筮有常,假尔泰筮有常(假为借,泰为吉之意)。某官姓名,今以某事云云,未知可否,爰(于是)质所疑于神于灵。吉凶得失,悔吝忧虞,惟尔有神,尚明告之。"
       上述筮者与求筮者的举措,是在十分肅穆的气氛之中,一步一步,认真细致,缓慢地进行的。通过这种情绪的稳定,行为的规范,心理上的虔诚,筮者的整个身心,包括大脑在内,处于一种十分奇特的状态。这就如<庄子.天地篇>所写的"视乎冥冥,呼乎无声",进入了冥冥之中。人们在这样净化左半脑的过程中,是可能开启右半脑灵感思维闸门的不可缺少的重耍环节。正如人们进入仙山、福地、教堂、寺庙、尼菴、宫观、洞陵(包括所有可以有助于人的左半脑进入冥冥之中的一切场所与境域)求神乞福一样的或相似的举措、过程、状态与感觉。这並不是"迷信"活动,而是古代人找到的令人的左半脑受到抑制,右半脑得以开启,接通自身右半脑储存的无限大信息量,从而产生灵感,进入灵感思维状态(所谓接通天、神、灵)的极重要的初始"环节"与有效"途径"。这样就使我们解开了一个千古不明的迷团;为什么古往今来那些有改天換地气魄、业绩、成就的伟人、圣哲、将相帝王、物质与精神文明中各个领域中的创新发明大师、大家,他们大都会以不同方式与不不程度,崇拜、敬畏"神灵"(实质上是自身的右半脑储存信息库)。因为他们自身产生重大灵感时刻,从而取得一个个成功,在内心曾有过不可明状地这种特殊经历与非凡感受的缘故。
3,用蓍草正式进行占筮的过程。
占筮中的四营一变,三变而得一爻之画,凡十八变而成卦,再考其卦变,而占其事之吉凶。此乃右半脑开启闸门后,启迪灵感大爆发的金钥匙。它不是別的,正是通常持现代科技观的人们所说的,进入了"多*维时空"。
"筮者右手取其一策,返于椟中,而以左右手分四十九策,置于格之两大刻。此第一营,所谓分而为二,以象两者也。" 此乃将太极分为一阴一阳,是宇宙、是浑沌而为天地。隨着一分为二之无声无息地动作进行瞬间,就在筮者的右半脑中呈现出宇宙由浑沌状态间天地开、阴阳分的大环境变幻的思维图景。
   "次以左手取左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右手取右大策之一策挂于左手之小指间。此第二营,所谓挂一以象三者也。" 天地分开,万物丛生,人在其中。故天、地、人三才成,一番勃勃生机。随着第二营的动作进行,又在筮者的右半脑出现这样一个纷纭的世界信息组群
   "次以右手四揲左手之策"即用右手将左手握之蓍草每四根分数为一组。"此第三营之半,所谓揲之以四以象四时也。"日、月依天运作,而生春、夏、秋、冬四时,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万物隨之而动,人循四时之序而生。这种顺乎自然变化的动静有序之景象同时与筮者右半脑的思维活动交织在一起。
    "次归其所佘之策,或一、或二、或三、或四,而勒之无名指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归奇于勒以象yi者也。”
    "次以右手返过揲之策于左大刻。遂取右大刻之策执之,而以左手四揲之。此第三营之半。" "次归其所余之策如前,而勒(le)之左手中指之间。此第四营之半,所谓再勒(le)以象再闰者也。" “一变所余之策,左一则右必三。左二则右亦二。左三则右必一。左四则右亦四。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内含一个四数,一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内含二个四数,二为偶)。奇者三,而偶者一也。 ”
"次以右手返过喋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le)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是为第一变。"
*  "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草)合之。"其数"或四十四策(一变之余策为五)或四十策(一变之策为九)。"左大刻之蓍与右大刻之蓍,经四营而为一变。左右两大刻过揲及四营全过程为天地通气;一挂、二(le)之策,即天地通气一变的产物,为一事(所占之事的答案)的初始象征。筮者得其像征后而将余策置手东小刻之中。再将左右两大刻之策合之,则又为天地之气再次相通之义。
    "复四营如笫一变之仪,而置挂、(le)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第二变。"笫二变的一挂、二(le)之策数,分以奇、偶,此为天地再次通气而引起事物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象征,其所占事的答案之象,又进一步在清淅中。
    "又再取左、右两大刻之蓍合之,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le)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远是为第三变。"    "如是三变而成爻。"
    "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le)、过揲之策,而画其爻于(黄漆)版。"三变而成之爻,画于板上之爻象,象征占之事的答案初现瑞倪。其爻象之画法规定如下:
    (1)"挂、(le)之数五、四为奇(各含一个四数),八、九为偶(各含两个四数),挂、(le)三奇,合十三策,则过揲之策为三十六,而为老阳,其画为[   ],所谓重也。"五、四、八、九挂、(le)之数,凡含一个四数者为奇,凡含两个四数者为偶。
    (2)"挂、(le)两奇一偶,合十七策,则过揲三十二策而为少阴。其画为- -,所谓拆也。"
    (3)"挂、(le)两偶一奇,合二十一策,则过揲二十八策,而为少阳。其画为---,所谓单也。"
    (4)"挂、(le)三偶,合二十五策,则过揲二十四策,而为老阴。其画为×,所谓交也。"
   凡如此方法,三变成一爻之象(或老阴、或少阴、或少阳、或老阴)。*  "凡十有八变而成卦(六个爻),乃考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筮者眼前卦象即现,乃所占之事的灵感思维处于巅顶之时,卦象之中,遇老阴则变为少阳,遇老阳则变为少阴(极则反),从而则得爻变后之新的变卦之象。两卦象互参,而定所占事之吉凶。
   
       明代来知德著<易经集注>有:"象闰者,以其所归之系策而象日之余也。五岁再闰者,一年十二月,气盈六日,朔虚六日,共余十二日,三年则余三十六日。分三十日为一月,又以六日为后闰之积。第四、第五年又各余十二日,以此二十四日,凑前三年所余之六日积,又成一闰(三十日)。此是五岁再闰也。挂一当一岁,揲左当二岁,(le)左则三岁,一闰矣。又揲右当四岁,勒(le)右则五岁,再闰矣。" 三岁一闰,五岁再闰,乃日、月依天运行之规律,以挂策、揲策、勒(le)策之举措而象之。筮者此时此刻在右半脑中呈现红日、明月交相映辉、湛兰天空白云浮游、大地万木生长葱茏、情景变幻气象万千。这是用来启迪筮者右半脑打开信息流闸门,进行灵感思维十分有效的方法。
       "(四营)一变所余之策,通挂一之策,不五则九。五以一其四,而为奇(内含一个四数,一为奇);九以两其四,而为偶(内含二个四数,二为偶)。"   "次口右手返喋之策于右大刻,而合左手一挂、二(le)之策,置于格上第一小刻,"   "是为第一变。"
*  "再以两手取左右大刻之蓍(草)合之。"其数"或四十四策(一变之余策为五)或四十策(一变之策为九)。"左大刻之蓍与右大刻之蓍,经四营而为一变。左右两大刻过揲及四营全过程为天地通气;一挂、二(le)之策,即天地通气一变的产物,为一事(所占之事的答案)的初始象征。筮者得其像征后而将余策置手东小刻之中。再将左右两大刻之策合之,则又为天地之气再次相通之义。
    "复四营如笫一变之仪,而置挂、(le)之策于格上第二小刻,是为第二变。"笫二变的一挂、二(le)之策数,分以奇、偶,此为天地再次通气而引起事物的生长发育的变化象征,其所占事的答案之象,又进一步在清淅中。
    "又再取左、右两大刻之蓍合之,或四十策,或三十六策,或三十二策。复四营如第二变之仪,而置其挂、(le)之策于格上第三小刻,远是为第三变。"    "如是三变而成爻。"
    "三变既毕,乃视其三变所得挂、(le)、过揲之策,而画其爻于(黄漆)版。"三变而成之爻,画于板上之爻象,象征占之事的答案初现瑞倪。其爻象之画法规定如下:
    (1)"挂、(le)之数五、四为奇(各含一个四数),八、九为偶(各含两个四数),挂、(le)三奇,合十三策,则过揲之策为三十六,而为老阳,其画为[   ],所谓重也。"五、四、八、九挂、(le)之数,凡含一个四数者为奇,凡含两个四数者为偶。
    (2)"挂、(le)两奇一偶,合十七策,则过揲三十二策而为少阴。其画为- -,所谓拆也。"
    (3)"挂、(le)两偶一奇,合二十一策,则过揲二十八策,而为少阳。其画为---,所谓单也。"
    (4)"挂、(le)三偶,合二十五策,则过揲二十四策,而为老阴。其画为×,所谓交也。"
   凡如此方法,三变成一爻之象(或老阴、或少阴、或少阳、或老阴)。*  "凡十有八变而成卦(六个爻),乃考卦之变,而占其事之吉凶。"筮者眼前卦象即现,乃所占之事的灵感思维处于巅顶之时,卦象之中,遇老阴则变为少阳,遇老阳则变为少阴(极则反),从而则得爻变后之新的变卦之象。两卦象互参,而定所占事之吉凶。
经过一十八变,三变成一爻,六个爻一卦,大需要一个半小時至两个半小时之久。筮者已从"冥冥之中"进入"坐忘"状态,灵感思维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着,一个个灵感像江河之水在流淌,像飞箭射出,像大鹏展翅飞上九天之霄汉,在众多灵感之中,究竟那一个是所占问题的答案呢?这时筮者大脑右半脑中储存的与所得得的卦象对应的卦理、卦义内容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启迪作用,令筮者顿悟,从灵感信息组群中抓住了"答案"即"判断之词"!这里让人们充份认识到占筮与<易经>之间的密切关系。
4,<筮仪>的收场程序动作雖十分简单,但蕴寓着重要的意义。现分析如下:
"礼毕,韬蓍(草)袭之以囊,入椟加盖。敛笔、砚、墨、版。再焚香、致敬而退。"筮者所占事之吉凶,业已从灵感中找到了答案,不论是主人(求筮者)不论是筮者,均视为"神灵"的恩赐。<筮仪> 的全过程是在一个特別设计出来的肅穆环境中进行的,其突出的特点是"默默无声"。因为语言、声音是左半脑的主要功能,在占筮过程中若 出现任何响声的干扰,左半脑就无法"困倦",而右半脑的灵感思维活动亦无法开启。古代圣哲们虽不懂得现代脑神经解剖学,但从自身占筮的实践经验发现,釆用轻如鸿毛的蓍草制作成的筮策占筮效果比较最佳,这正是"无声胜有声"的灵气而通神机理。
       通过观察、了解、深入分析上述占筮过程,在傍观者(主人)用"左半脑"思维的状态之下,眼晴只看到筮者手中摆弄着一把蓍草;而在筮者的大脑里却是在无声无息地进行看灵感思维。他把主人所求占之事,放在了宇宙、太极、天地、阴阳、日月、四时之中,形成无限大与无限小、无限远与无限近、高上九霄、深入海底、、、、宇观与微观之境域,反复进行联想,从右半脑灵感思维组群信息中找出灵感给出的"答案"。如果这个不同寻常的答案底确来自筮者的"无意识",旁观者(主人)而是用左半脑听到筮者给出的灵感答案时,一定会感到非常地神奇,认为是代表上天的神灵而行事。实际上这不是神灵,更不"鬼灵",而是筮者进入灵感思维状态后,启动了自身右半脑信息流闸门得到的无意识的必然收获!。当恢复到用"左半脑"进行思维的清醒状态,他们都表示出对"神灵"的虔诚之心,並在<筮仪>收场时默默无闻地表达。这些表达的内容、心情、思维状态又被大脑左、右半球全部记忆下来。变成了下一次再进行"占筮"的接头之物(信息),这就无形之中把前后两次的占筮活动在筮者的大脑里潜层次作了沟通前的准备。筮者一次次占筮活动实践积累,会使其越来越容易进入灵感思维状态。
       总之,通过对<筮仪>过程的解析,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古代的占筮活动与人的大脑灵感思维方式之间的关系。笔者十分希望现代的脑科学家、思维科学家、哲学家、心理与病理学家若有机会亲身研究古代圣哲们创造出来的占筮术,进行实际操作,用于产生大脑的灵感思维活动,在更高层次上有效地掌握灵感思维方式,自己的大脑一定会有更多更多灵感、顿悟、直觉等潜意识出现,创新成果激增,大力推动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飞速发展,从而构建出人类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灵感思维方式的新天地。这应当不是"迷信"、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这将是今天学道求仙者的现代科学途径,笔者愿这一切将会变成现实!(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0 08: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河洛易先

(续上)

        古今学道求仙者若读经*文当首选老子著<道德经>。正如笔者前面所言,读者对经*文的理解程度深浅、受益多少与大脑"灵感思维"的产生与爆发有着密切关系。在同样的经*文面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山水依然、境界廻异。笔者限于学识根基尚浅,无力注释经*文,特将昔日教导我的仙(山道)师所授密本经*文注解分章对照录出,笔者仅对个別文句附上心灵感悟之得,以求与同道好友分享。全文如下: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敫。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仙本]      
道可恒道,非常恒道;
名可恒名,非常恒名。
德可恒德,非常恒德;
衡可恒衡,非常恒衡。
无名而名,天地之始;
有名而名,万物之母。
无衡而衡,尊德之初;
有衡而衡,万通之父。
无欲观妙,有欲观徼;
徼妙同出,异名同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衡之又衡,万灵之緣。
奧奧为玄,玄玄为道;
道道为德,德德为衡。
精精为徼,徼徼为微;
微微为妙,妙妙为灵。


[附言]  "玄而又玄,众妙之门。"何谓也?
         笔者认为,若视经*文如江河湖海动静之水,此处当为水之"旋渦"处。其意为:
从<易经>来讲:"乾坤乃<易>之门户,乾坤毀<易>亦不存!"  入此门户者,方可登<易>之神圣殿堂。
从<内丹术>来讲:"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  得小丹、结大丹、怀胎者,护神婴入灵虚,方可令神光巡遊九天九地。
从<心经>讲:"色既是空,空既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修行者若出三界,越五行,心静神止,出神入化,色空如一,方可令前世金身,今世肉体,来世灵童,于人间凡世、极乐天堂、鬼魂地狱即"此岸、彼岸"间,任其往还矣!
       由此可知,古今立志学道求仙者,只有当大脑产生"灵感思维"时,方可有机会入"玄而又玄"之境界,幸步"众妙之门",而后有望识"道"之真谛也!一言一蔽之,在"玄而又玄,众妙之门"处,下真功夫,方可!(待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0 14: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是指去“一”不用,这个"一"位何不用?或为“一”是太极.“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太极去“一”,谁生两仪?这直接影响到卜筮的理论基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1 08: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古越中兴


先生所言十分重要,应深入地探讨才是。谢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1 15:4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易之应用,卜筮是理论基础,而学道求仙体系其取用易之部分,更多的是易经本义理论,如观天俯地察物,与自然同三才,精气神三位一体。当然更多取用道学理论,以及西来的佛学部分教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15: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河洛易先

(续上)

      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文字作品,当时有的尚无现在的标点符号,如何对文章断句,深藏着大的学问。例如:读<道德经>常見开章首句未断句原文应为:"道可道非常道"。
通常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
用现代标点符号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
九十年代看到有位学者如下方式断句为:
"道可,道非,常道。"
或"道可?道非?常道!"
      古文言文这种不断句的书写方式,不仅是一种文化表达方式,同时有更深层次的"思维方式",或"思维模式"。同样书写了上述"六字"真经之文,但由于理解不同,断句有別,其意蘊自然廻异。这就是我国古文字书写方式最富有无限开*放性、包容性的特殊之处。
       笔者十分感兴趣的一种断句为:"道,可?道,非?常道!"其意可理解为:
      "道是先天地生,乃天地之母;道也是在太极之上。你承认这种说法,或反对这种说法;或认为道存在或不存在,或其他任何看法、说法都没有关系。反正我认为的这个道是客观地存在着的。如果你们若要一定和我辩论,或追问我为什么?我只好对你们说:'道不可言!'  "        
       这样的理解简直太有意思了!实在是有着无穷无尽的趣味!由此我也发现了古代人的这种令人敬佩地治学态度。{:soso_e16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2 15: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断句解道:"道,可?道,非?常道!"
"可"."非"难道,源于"道"无名,无形,恍惚,气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2 21: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古越中兴

谢谢,学习了!{:soso_e181:}------河洛易先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3 09:5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庄子在古代是一个学说与学术并重的奇才。首先,他的道家学说声名卓著,是老子道德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主流观点是,自然之道的无用便是有用,与人为的“有为”极然不同。庄子追求人人能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则政体国治自然能达到“无为而治”。后人众多研究者大多认为庄子消极厌世,其实是把他的学说之结果当作过程的角度来定性。
其次是庄子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寓言形式下散文构架、风格、章法、技巧等所展现的奇特思维、境界、才华,《逍遥游》、《齐物论》等均为写照。后起的诗词大家,如列子、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辛弃疾、曹雪芹等莫不受庄子文学的影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9 22: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作为本土宗教,依托道学理论,还衍生出独特的隐士文化,《易》曰:“天地闭,贤人隐。”,老子、庄子、鬼谷子、陈抟这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隐士。
中国隐士文化是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的,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争权夺利的结果使一批不得志之士遁迹山林,当起隐士。
隐士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出现了对隐居生活由衷赞美和吟咏的“隐逸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千古隐逸诗人”之称,他虽没有以“招隐”为题的诗篇,但他的诗却达到了“隐逸诗”的巅峰。最有名的当然要数那篇题为《饮酒》第五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样的“隐逸诗”,真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地步。和“隐逸诗”同时,流行起来的还有山水诗,这也是“隐逸文化”的一个深化表现。山水诗和“隐逸诗”可说是孪生姐妹。要隐逸,就必然会得意于丘中,倘佯于林泉,必然会拥抱山川、赞美山川,吟哦之间,形成寄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山水诗。和前朝山水不同的是,六朝的山水诗,更多一分超然物外的意境和逍遥自适的心情,诗风则更加轻灵飘逸,文笔则更加婉约隽永。像左思的诗句“未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谢灵运的诗句“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和“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等等,其意境之美,可和盛唐的山水诗相媲美。钟嵘的《诗品》,对谢诗的评价是:“一章之中,自有玉石”;“奇章秀句,往往警遒”。清代的王夫之在讲到谢的诗时说“‘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隐然一含情凝眺之人,呼之欲出”。当然,六朝的诗作包括山水诗,也有平庸的,也有一味堆砌辞藻而流于浮靡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批评的“鬻声钓世”、“淫丽烦滥”,就是指的这种文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1: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16# 河洛易先

(续上)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也弗始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仙本]
美之为美,善之为善;
丑之为丑,恶之为恶。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高低相倒,上下相倾。
前后相隨,左右相称;
音声相和,韵律相乐。
无为之事,不言而教;
作而不辞,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功成不居;
是以不去,无名而归。
圣人之美,在于华德;
万民之善,在于普道。
[附言]
万物皆有阴阳,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矛盾论》有:“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则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的和非主要的区别;当着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真正懂得矛盾法则的上述这些要点。”


第三章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貨,使民不为盗。不見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虛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也不敢为也。弗为而已,则无不治。

[仙本]
若不尚贤,使民不争;
若不贵货,使民不盗。
若不見欲,使心不乱;
纵欲必狂,狂凶必亡。
虚心实腹,弱志強骨;
美愿健身,善意壮体。
民无知无,为无知为;
为而无为,无不而为。
[附言]
古代圣哲认为:此乃令“民不争、民不为盗、民不乱”的根本办法。
而“虚心实腹,弱志強骨”,亦可理解为“内丹密句”。{:soso_e16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4 08: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也,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也弗始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我们认为,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它们可以“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美的可以造成恶的结果,善的会造成不善的影响。和氏璧人皆知其美,然而,正由此物引起了秦、趟相诈而兴兵,以致为残生伤性之不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美的和善的事物,本身都包含着不美不善的一面。 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美会转化为不美,善会转化为不善,乃是大道运化之必然,亦是事物发展之规律。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6 16: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河洛易先 于 2012-2-26 16:17 编辑

25# 河洛易先

(续上)  <道德经>第三章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悟之、解之,其意有二:从社会政*治、经济角度领会,乃是古代统治者禦(驭)民之要术;从个人修心、养性来讲,乃是修内丹功夫之秘诀。
        虚者无也,心者情思之府也。情思有七情、六欲。弱者制也,志者神思之景也。此景超乎七情六欲之上,为人之至高至远至大之宏图。情思泛滥致伤身,神思颠狂致伤魂。修心养性,求内丹功夫者,必先从虚心、弱志入手!当达“心静、神止”之功夫娴熟时,方才有望入玄妙之门矣!
       实腹者何谓也?实者填充飽满之意。腹者乃人之脾胃及消化、免疫系统之总称。心静令人之周身營卫之气顺畅,饮食、排泄规律正常,血脉流通,肌肤润泽,白里透红。
        強骨者何谓也?强者,健壮之意也。人之肾通筋骨,骨強意味人之肾脏及生殖泌尿系统运行规律正常。神止则魂魄不伤,睡眠充足,精力充沛。内丹功乃"炼精化气"之功夫,古代人认为肾为精之源泉,有源头活"水(精)"才是人之生命根本处!
        故有,虛心、弱志==>实腹、強骨==>心静、神止==>色、空如一。才有望入玄妙之门,进到另一境界(智慧至圣殿堂)中矣!               
正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7 15: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第三章:"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比较好理解,老先生也解得实在.
这里需道明的是,以上之修为,所指对象为何?老子曰:"是以圣人之治",有二层含意,一是言"治"道,则"心.腹.志.骨"对象应是士子.百姓;二是言"圣人",其对象一可指"王者",二可指得"道"之圣人,三可指成学问之"道"的圣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14: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25# 河洛易先

(续上)  第三章有:"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悟之、解之,其意有二:从社会政*治、经济角度领会,乃是古代统治者禦(驭)民之要术;从个人修心、养性来讲,乃是修内丹功夫之秘诀。
        虚 ...
河洛易先 发表于 2012-2-26 16:14

老先生解读很精彩。在下也和两句。
虚其心和实其腹,二者实阴阳互济,应是并列关系。不实其腹,人可能虚其心吗?
实其腹本身的一个状态,就是强其骨,比如太极拳的一个动作,本身又强其骨,又实其腹。
强其骨的同时,当然也是弱其志了,因为其心不远复。
所以,这是一个n面体的四个方面而已。
大道至简,我看一个虚字,也勉强足矣。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虚则天,观道执行含藏其中。道,可,道,非,恒道必虚。名可,名非,恒名必虚。
然虚从不虚中来,机也。天之道其犹张弓欤?唯有从机动处御之以射气,故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为道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4 11:3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圣人心地纯朴,性体圆明,恬淡无为,柔弱谦和,不为物争,敛华就实。神凝气聚,精全髓满,自然百病不生,身康体健。
此作为修道的行为,人性的追求,教化的导引,皆是准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