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4|回复: 2

[思想综合] 老子辩证·综述一·郭店楚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综述】
·郭店楚简

郭店楚简《道德经》,是时至今日我们所能够看到的,《道德经》最早的一个抄本。而楚简本《道德经》与帛书本、通行本相比,差异甚大。
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学术界出现了两种声音。一曰,楚简本是通行本的辑选本,然而持这一论点的学者至今也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论据;一曰,楚简本是通行本的首纂本,很多学者为这一论点提供了大量的论据支持。
要想搞清楚楚简本与帛书本、通行本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读懂通行本。

通行本的问题     在《道德经》早期的传抄过程中,由于尚未出现印刷术。于是,抄书者大量省略文言虚字。虽然是在偷懒,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文言虚字是可以省略的,有些却是不可以省略的。
可以省略的,例如,通行本首章作:道可道,非常道。
帛书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通行本省略了两个也字,无关宏旨。
不可以省略的,例如,通行本第二章作: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楚简本作: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型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楚简本与帛书本大同小异。
楚简本:有,无之相生也,通行本:有无相生。
通行本省略了之、也,两个虚字,经义谬矣。
由省略文言虚字而致使经义之谬,是通行本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如:分章之谬,句读之谬,通假致谬,注疏混入经*文,等。
但是,总体来说,通行本从文本上来看,并没有太多致命的缺陷。
然而,后世对通行本的错解,却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总共八十一章的《道德经》,有几近二十章的全章错解。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由于文本问题造成的,关键在于没有理解老子的学说。

楚简本的问题     楚简本的问题和通行本的问题大不相同。
楚简本距离最早的《道德经》版本,从时间上来看是最近的。因此,文本上由于传抄而造成的讹误应当是最少的。当然,战国时期,是汉字演变最为混乱的时代,由于今人不能正确释读楚地汉字所造成的讹误也是在所难免的。
楚简本最大的问题在于:楚简本只有通行本八十一章中并不完整的三十三章。
我以为:楚简本是通行本的辑选本,而且是别有用心的辑选本,可称之为儒生辑选本。
试论述之。

通行本第五章的错解     本章楚简本只有一句话:
天地之间,其犹橐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于是,以郭沂先生为代表的,一些研究楚简的学者就坚持以为,《道德经·第五章》只此一句。是耶?非耶?

辩证本第五章全文如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本章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第二部分: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第三部分:多闻数穷,不如守中。

第二部分,由于前人皆为错解。故不能领会本章之旨。
高亨先生如此白话
天地之间,就像个风箱,是空虚的,然而没有穷尽,一动,风云雷电雪就出来了,越动出来的就越多。
而郭沂先生同样也解释错了
天地之间,不正像风箱吗?虚空而不穷竭,越是运动,产风越多。
难道,老子他老人家在向世人解释,风是如何产生的,这一自然现象吗?
以天地为风箱者,岂可知老子之道耶?

第一部分说的是,天地和圣人皆不仁,把万物和百姓当作刍狗。
第二部分说的是,天地就像一个鼓风囊。没有风,火并不会完全熄灭,有了风,火就会熊熊燃烧。同理,万物不得其时,就会蛰伏,得其时,就会蓬勃生长。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同理,百姓有了适于生存的环境,就可以繁衍生息。是故,天地和圣人皆不可滥施仁爱。
第三部分说的是,当万物蓬勃生长,百姓人丁兴旺之时,圣人不可惑于耳目,应守中。所谓守中,是老子无为思想在治国时的一个具体应用。实际上就是无为。
本章的逻辑关系非常清楚,层层递进。所谈的主旨是道和无为。在正确地理解本章之后,就会发现,本章的结构非常严密,绝不可随意拆分。
既然本章不可拆分,而楚简本只有一句话,只能证明,楚简本是一个辑选本。
那么,楚简本为什么要做如此删改呢?
曰:不符儒学经义。

对通行本第十八章的删改   楚简本和通行本对比,通行本的第十八章,楚简本又少了一句话。通行本作: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李零先生校读的楚简本作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贞臣。
郭沂先生校读的楚简本作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正臣?
高明先生校读的帛书甲本作
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六亲不和,案有孝慈。国家昏乱,案有贞臣。
高明先生校读的帛书乙本作
故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
傅奕本作
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
范应元本作
大道废,有仁义焉。知惠出,有大伪焉。六亲不和,有孝慈焉。国家昏乱,有贞臣焉。
以上诸本,楚简本断句从李零先生说;帛书甲本原文有断句,读如上文;乙本原文未见断句,从帛书甲本;傅奕本、范应元本断句从高明先生说。
罗列了如此众多的版本,唯一的目的是要搞清楚老子他老人家到底是怎么说的。
第一,楚简本与其他诸本比较,少了,智慧出,有大伪,一句。
第二,诸本较王弼本多出来的字,或作焉,或作安,或作案。
李零先生以为:安,与简文字无别。
高明先生以为:安、案、焉三字用法和意义与前掌信不足,安有不信完全相同,皆作于是解。
李零先生、高明先生,与郭沂先生的解释并不一样,甚至差异很大。
我并不同意三位先生的意见,我以为,本章原文当如下:
故大道废焉,有仁义。智慧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焉,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贞臣。
焉字,可训为语尾助词,亦可训作,之处。
王弼本省略虚词,如下: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故从王弼本可也。
那么,楚简本为什么要做如此删改呢?
曰:不符儒学经义。

对通行本第十九章的篡改   楚简本和通行本对比,通行本第十九章的前半部分,楚简本做了别有用心的篡改。通行本作: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李零先生校读的楚简本作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民复孝慈;绝伪弃诈,盗贼无有。
高明先生校读的帛书甲本作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高明先生校读的帛书乙本作
绝圣弃智,而民利百倍;绝仁弃义,而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帛书本与通行本几乎完全相同。
即使不谈经义,楚简本的篡改也在此露出了破绽。
绝伪弃诈。
伪者,《说文》云:诈也。诈者,《释诂》云:伪也。
是伪、诈,二字互训。
通行本中,圣、智,仁、义,巧、利,岂可互训耶?
老子他老人家行文,岂有如此低级失误?
那么,楚简本为什么要做如此篡改呢?
曰:不符儒学经义。

错误的论断   由于世人不能读懂通行本《道德经》,当然就更不能明白楚简本的本质,于是郭沂先生得出如下结论
今本《老子》是一部杂糅的典籍,是战国中期的太史儋对春秋末期的老聃之书加以改造繁衍而成的。也就是说,这部书包含老聃和太史儋两个人的思想。
郭沂先生接着指出
在老聃看来,大道和仁、义、孝、慈、礼等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只有回归大道,才能振兴传统道德。而太史儋却认为,大道废弛,才产生仁、义、孝、慈、礼等传统道德。换言之,大道与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

《道德经》的作者   郭沂先生以为通行本《道德经》,出自老聃和太史儋两人,证据不足。
一,郭沂先生并未完全读懂《道德经》,对通行本第五章的错解即是一例,由此而产生了《道德经》包含两种思想的错觉。
二,郭沂先生大量引用《史记》中的记载,以为其据。殊不知,《史记》不过是司马迁所作的一部历史演义,其所记载的历史的真实程度,未必会比《三国演义》高出多少。
此非妄言,《赵氏孤儿》即是司马迁演绎历史的杰作,《左传》同样记载了这段历史,两相对照,自有公论。
治史者,考据是为基础。

传统道德  其次,必须明辨的是,何谓传统道德。
《管子》提出,仁义廉耻,国之四维。孟轲将仁义礼智联用。董仲舒则提出,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这些就是传统道德吗?然聚讼千年,而终无定说。
传统道德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即使再争论千年,也未必能得出什么结论。
而郭沂先生以为,《道德经》中一部分章节支持传统道德,一部分章节反对传统道德。则更是大错。
郭沂先生把儒学道德当作传统道德,岂有不错之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楚简本只是《道德经》的一个辑选本,而且是一个经过儒生别有用心篡改过的儒生辑选本。当然,楚简本是距离老子生活年代最近的一个版本,虽然残缺,其文献价值仍然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高亨《老子注译》,P263,《五章》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文化思想》,P55,《第一卷·郭店楚墓竹简六种考释··老子考释》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P33,《第一组简文·〈老子〉丙组》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文化思想》,P126,《第一卷·郭店楚墓竹简六种考释··老子考释》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P310,《道经校注·十八》
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P5,《第一组简文·〈老子〉甲组》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P313,《道经校注·十九》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文化思想》,P707,《第三卷·先秦思想的主流·第四篇·修身与治国·太史儋:思辨·权术·非儒》
同上书,P737,《第三卷·先秦思想的主流·第四篇·修身与治国·太史儋:思辨·权术·非儒·五、抛弃传统道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83d2330100xhby.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8 銀子 +50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18 + 50 考据在理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0 09: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解独到,佩服。
鄙人原来以为郭店的楚简是周王朝带过去的。今观兄之论,似有理。
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大臣召庄公、上将南宫极相继去世。敬王使人散布谣言,称王子朝之乱,使上天震怒,南宫极是被天雷劈死,于是王城民众人心悚惧。敬王复请兵于晋国。晋国遣大夫荀跞率兵入周。王子朝率众拒守,城破,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文公等携周之典籍奔楚。敬王入居成周。至此,王子朝之乱初步平定。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行本的问题     在《道德经》早期的传抄过程中,由于尚未出现印刷术。于是,抄书者大量省略文言虚字。虽然是在偷懒,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有些文言虚字是可以省略的,有些却是不可以省略的。
可以省略的,例如,通行本首章作:道可道,非常道。
帛书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
通行本省略了两个也字,无关宏旨。
不可以省略的,例如,通行本第二章作: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楚简本作: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型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
楚简本与帛书本大同小异。
楚简本:有,无之相生也,通行本:有无相生。
通行本省略了之、也,两个虚字,经义谬矣。
由省略文言虚字而致使经义之谬,是通行本最大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如:分章之谬,句读之谬,通假致谬,注疏混入经*文,等。
但是,总体来说,通行本从文本上来看,并没有太多致命的缺陷。
然而,后世对通行本的错解,却是令人无法容忍的。总共八十一章的《道德经》,有几近二十章的全章错解。而这其中绝大部分都不是由于文本问题造成的,关键在于没有理解老子的学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