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07|回复: 5

书画艺术与风水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20 17: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认为,地美则山美。古代山水画的构图常以风水中的龙势、生气为神韵指导,如山脉的急缓、山水的迂直,村落、民居的位置,均参照风水之法来处理。
中国风水的理论发展过程又影响了中国山水画创作的日臻成熟。中国山水画以表达思想感情为最高境界,主张以形写神,神的表达又以“取势”为基础。如何表现出雄浑之山,又如何表现秀丽之山,如何表现出峻峭之山,都先要进行相应的取势构图,因为准确的取势才能达到写神的目的。山水画中的风水,比如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中尽情领略;又如郭熙《早春图》等,这些宋代名作已极为注重龙脉风水。
清初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尤其以山水画对后代的影响甚深。至于“四王”中王翚、王原祁等山水画中倡导的“龙脉”,其实更是将自然、风水理论引入绘画中,是艺术与自然的结合,画中山水与自然山水的画理与地理结合。清初名画家笪重光在《画鉴》一书中谈到山势的处理时强调要借助风水之理。
继笪重光的《画鉴》后,王原祁则坚持画意对气势的决定作用,他认为:“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淡荡,峰回路转,云合水分,俱从此出。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耸,有时平修,欹侧照应,山头、山腹、山足,铢两悉称者,谓之用也。”在他看来,画中“龙脉”为气势之体,气势为“龙脉”之用,而龙脉实为画者心中之意,此实即王夫之文“以意为主”的另一说法。但不顾画之气势,只顺意而行,即“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只顾乘气势而忽略画者本意,即“知有开合起伏而不本龙脉,是谓顾子失母”。
只有在意的统率下,照顾到“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若于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已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暗合古法矣。”(《论画十则》)我们从清代山水画家王时敏的《仙山楼阁图轴》中,画中山体就像起伏不断的龙脉,给人以生动活泼之感,临水处背水处皆是背山面水的民居。清代画家王鉴山水画《梦境图轴》,山势雄壮,来脉悠远,居山水之间的舍屋,颇有世外桃源之感。
clip_image001.gi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2 16:5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画的龙脉是基于艺术取向还是基于堪舆取向{:soso_e123:}   依文中所言,两者皆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3 19: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完美在于理论的兼蓄并收,这涉及作者的境界修为及生活积累。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12 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金花一族 + 12 + 20 说的好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7 12: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 天人合一 自然和谐不错 二者统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3 14: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人常说搞建筑的都懂风水,绘画的基本会看风水。古人不欺我啊。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2: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的止境是一种共性及其行为准则,比如“下笔如有神,功夫在诗外”,“画人画物难为神,形神兼备无所得”正是艺术之真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