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3|回复: 3

雏形中的印刷术——盖印和拓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22 09: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3-22 09:16 编辑

原鏈接:http://www.lib.nankai.edu.cn/gj/showwords.asp?airid=397

      
雏形中的印刷术——盖印和拓印

    中国最早出现的印刷术是雕版印刷术(春秋战国以来织物印刷中的雕刻漏版印刷,按现在分法,归于孔版印刷,然其印版是手工雕刻的,故仍可视之为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术主要用于以纸为承印物的书籍印刷。由于有了物美、价廉而又能以大量供应的、适于印刷的纸,才使得印刷术得以成熟和完善,并迅速发展、推广开来。纸是印刷术得以成熟、完善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有了纸(当然还有墨)这样的物质基础,加上社会对书籍的大量需求这一社会环境的推动,同时也由于应用已久的盖印、拓印,以及二者结合所创造的技术条件的具备,促成了印刷术这一工艺技术的成熟和完善。
印章的盖印
    印章的盖印,大致说来,主要有三方面的用途:一为直接盖印在泥土之上,谓之封泥;二为模仿印章制成模具,用以模印砖瓦;三为在印章图文之上涂以硃砂等染料,捺印于织物或纸张之上,与当今之盖章完全一样。其中,封泥和模印,类似于近现代印刷中的凹凸印;而捺印,则与近现代印刷术中的压印术颇似,与印刷术更为贴近了。
    印章的盖印,由来已久。原本作为印信使用。在印章尚未通行之前,人们如要立约,就用一片竹简,在两端刻上文字,然后剖分为二,双方各执其一,作为信守之凭据。如果两半合得拢,裂口吻合得天衣无缝,则证明此约完全可信。同样,皇帝授大臣以官爵,就以玉为信,将玉裂作两半,君臣各执其一,以为信物。
    秦始皇统一中国,国家制度与组织日趋复杂,玺印逐渐取代了竹或玉制作的符节。始皇之玉玺,源自楚国,由承相李斯所献。上面镌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从裂玉过渡到印玺,从原始的破角为信过渡到更进步、更复杂的刻捺取信,是一种很自然、然而却是复杂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到了汉朝,民间和宫廷使用印章越来越普遍,刻印成了一种具有欣赏价值的美术。其时刻印之完美,为后世所莫及。汉朝的盖印多印在封泥之上,后来逐渐向敷印颜色转化。在印章上敷涂染料,再捺到纸、帛之上的方法,逐渐向雕版印刷转变,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把印章上的文字通过颜色转印到纸上,与雕版印刷并无多大实质性不同。印章尺寸较小,目的在于取信,而雕版印刷尺寸较大,目的在于制造复制品。二者在作为转印复制术方面,性质是一样的。
    古代的印章有阴文、阳文之分。汉代以前的印章多为阴文,后来逐渐向反刻阳文演变。用阴文印章盖印,得到的是黑地白字;用阳文印章盖印,复制品则是白地黑字。白地黑字更接近于雕版印刷。
    印章的使用,创造了从反刻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方法,而印章从反刻阴文发展到反刻阳文,则又提供了一种从阳文反刻文字取得与当时书写一样的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加之,由于纸的流行而使印章的盖印由封泥盖印进化到纸墨盖印,这就为印刷术的发展──尤其是雕版印书──突破了一个重要关口,大大加快了导致印刷术从雏形到完善的发展进程。
    公元四世纪,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有"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黄神越章之印,其广四寸,其字一百二十。"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四寸大小、刻有120个字的大型印章。这样的印章,可用来复制一篇短文。如果当时有人在这块黄神越章之上刷墨,再覆上纸,用刷子在纸背面进行刷拭,又有谁能说这不是印刷术呢? 何况当时从物质上、技术上,均已具备了这样的条件。可见,印章的盖印也是印刷术发明与完善的前奏这一说法是不无道理的。
刻石的拓印
    刻石的拓印,由来亦久。其方法在今日看来也颇为简单、便易。只要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装有丝棉絮做成的"朴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涂匀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地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方法,与雕版印刷颇为近似。所异者,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阴文,而雕版印刷的印版是凸起的阳文,复制下来的拓片和雕版印刷品,一为黑地白字,一为白地黑字(图5-6)。就印刷复制术而论,拓印术实际上已经是雏形中的印刷术了。


           062-
拓印示意图
006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9: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3-22 09:17 编辑

接上文:

       拓印术发明于何时? 迄今说法不一,难以定论。通常的说法,认为拓印术始于东汉熹平年间。《后汉书·蔡邕传》中有"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贻误后学。熹平四年(175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 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议郎张训韩说、太史令单扬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有人认为这里的"咸取正焉",就是"拓印"、取得拓本的意思。另外,范文澜着《中国通史简编》中,谈到东汉时期的刻石技术时,记有"刻石技术却愈益普遍而精工,好字因好刻得保存于久远,并由此发现摹拓术。……蔡邕学李斯,工篆书,似东汉时已有李斯的拓本。"意思是东汉时已有拓印术。若真如此,则拓印的方法可追溯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时期。但无论此说正确与否,拓印方法起源甚古,而且比雕版印刷为早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063----
拓印样与雕印样比较图
0063.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9: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12-3-22 09:18 编辑

續:

    采用刊刻石经的办法以正定文字,于熹平石经之后的历代各朝,几乎都认为是一种职责,历代相沿。据《唐书·百官志》载,百官中有"拓书手",拓书手的职责,似乎就是拓印批准的"拓本"。既然唐朝已在政府中设有拓书手官职,那么拓印术的发明自然要远在唐朝之前了。

    现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来的公元六世纪的遗物"温泉铭"。但这绝不是最早的拓印品。拓印术的出现当远在"温泉铭"拓本之前。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朝皇家图书馆藏有拓石文字,以卷为单位,内有秦始皇东巡会稽时的石刻文一卷,熹平石经残文34卷,曹魏三体石经17卷,并述及梁室所藏石刻文字到隋时已散佚。梁时已有石刻文字拓本,为南北朝时期已有拓印术提供了文献证据。


064-----
现存最早的拓片"温泉铭"─采自钱存训着《纸和印刷》。
006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0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補:

     通常人们所说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实际上,拓印并非专指碑拓。人们在传拓碑文的启示下,又把需要拓印复制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制成印版,然后再在印版上进行拓印,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杜甫诗中有"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诗句,记述了在木板上雕刻文字,制成木刻印版,然后在木版上进行传拓或印刷的史实。

    从事木刻的人,起初显然没有理会到其中的重要意义。他们认为这只不过是沿袭石刻方法,以木代石而已。后来,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逐渐认识到以木代石的实际意义,并将印章和拓印的方法结合起来,即将碑刻阴文正写的字,仿照印章的样子,刻成阳文反写的字,在版上刷墨,再将墨转印到纸上。或者说,扩大阳文印章的面积,于版上刷墨、覆纸,仿照类似于拓印的方法进行刷印。这样,一种完善了的印刷术──雕版印刷,也就自然的诞生了。

    拓印术的出现,为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在纸上刷印的复制方法。仔细分析,拓印术已经具备了印刷术定义中的基本要素,是有一套完整的、有刷有印的工艺技术,可以说,拓印术本身就是朦胧之中的印刷术。把它视作雕版印刷的雏形,是比较适宜的。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