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545|回复: 25

[资料整理] 唐僧的“紫金钵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7 09: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4-7 10:43 编辑

杜贵晨

  《西游记》写唐僧先从观音菩萨得佛祖所赐三宝,即锦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金、禁、紧三箍并咒语三篇;后又从唐太宗受通关文牒一通,紫金钵盂一个,供“途中化斋而用”。这些都是唐僧取经上路必需的宝贝,第56回甚至说“通关文牒、锦袈裟、紫金钵盂,俱是佛门至宝”。最后金、禁、紧三箍依次各派了用场,锦袈裟、九环锡杖
  在唐僧成佛后仍服用如故,通关文牒在唐僧取经回东后仍缴纳于唐王。唯是紫金钵盂被作为取经的“人事”,送给了阿傩、迦叶,等于被佛祖没收了。此书问世以来,读者几无不注意此一情节,而很少人不以这个紫金钵盂送“人事”的故事,是对西天佛国也贪求财贿的讽刺。其实是绝大误会。
  按佛教自初来中土,僧人托钵乞食,化斋为生,遂成传统。因此,《西游记》写玄奘取经上路,唐王赠紫金钵盂,送一个饭碗,是极自然而合理之事。唐僧“肉眼凡胎”,途中饥餐渴饮,也实在少不了它。但在作者笔下,紫金钵盂的用处却不止于此,更在于它是一个绝妙的象征,以其被佛祖索要为“人事”,在讽刺“人事”的同时,表达了佛教禅宗顿教“本来无一物”之义。
  这要从《西游记》写佛祖造经说起。按书中所写,佛祖造真经三藏,分“白本”、“有字”两种。“白本”即“无字真经”,因是“空本”之故,可以“空取”即不须“人事”。唐僧等第一次所取,即是此种本子。虽然唐僧等以为“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并指“阿傩、迦叶等索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但那是他们尚未“九九归真”时残存的“迷人”之见,或其高明终不如佛祖处。而佛祖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云云,似轻描淡写,其实最堪玩味,是此书“悟空”的正义。然而,佛祖同时说“他两个(按指阿傩、迦叶)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并举了为赵长者家念经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之例,明告唐僧等非送“人事”不可以传经,并且后来也确实是唐僧送了紫金钵盂后才准其“换经”。这就不仅使向来读者惶惑,认为佛祖也贪财好货,而且把他说“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也看作哄人的话,其实是被作者哄了。
  《西游记》“三教归一”,大旨是一部写取经成佛的书。其中佛中主禅,而按传统的说法,禅分南北宗即顿渐二教。北宗渐教为唐释神秀所创立,主张通过念佛诵经、打坐参禅以体认佛性,渐修以成佛;南宗顿教为神秀的同学慧能所创立,其说以《坛经》为代表,认为渐修不可能成佛,主张“不假文字”,“直指人心”,“顿悟”以“见性成佛”,当然就用不着“有字的”经;而念经也就只成了愚人的事,所谓“迷人口念,智者心行” 《坛经》 。《西游记》正是本南宗顿教之义,以孙悟空为顿悟的代表,一则写他听了菩萨说“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的话,即“心下顿悟” 第17回 ;二则写唐僧也道 “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第93回 暗示“无言语文字”即“无字真经”,才是上乘DF,诸佛妙理的所在。终至于由佛祖说出“白本者……倒也是好的”,其貌似轻忽,是以对唐僧等人,尚不足以悟此等妙理,而真实的意思却是“无字真经”才是最好的。与对悟空的有关描写相参照,可知这才是作者本意。
  至于“有字真经”,乃专为“迷人”而设。《坛经》云 “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一切经书皆因人有。”这些“人”就是佛祖所说“愚迷不悟”之人。而所谓“愚迷不悟”,根本也只在不悟“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所以打坐参禅、诵经礼佛,唯重“外修” 《坛经》 ,从而“有字真经”是“迷人”学佛几乎唯一的凭借。佛祖无奈,“只可以此传之耳”。此乃因缘生法,随俗设教,不得已而为。作者以此显示其对世俗学佛只在文字中打搅,而不重“心行” 第11回、86回、99回 风气的不满。也就因此,唐僧回东土交付经卷已毕,“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就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 ‘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不早不晚,刚好在“方欲讽诵”时打断,就是明示唐僧既已“心行”,又“何须努力看经” 第11回 “诵经”之事,就由“东土众生”尽其蠢钝而好自为之吧。
  “有字真经”既为“迷人”而设,则其授受也应当循“迷人”世界之法即市井之道,以钱物交易,自然以金为贵,“换经”的价格也必高昂。因此,佛祖说为赵长者诵经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乃对“人”说“人”话,并非佛祖真的爱钱和西天缺钱,而如黄宗周评说 “岂佛祖真将经卖钱耶,不过设词以示珍重耳。”因此之故,乃有阿傩索要“人事”、唐僧以紫金钵盂“换经”之事。其不曰“礼物”而称“人事”,应是点明此“事”在西天,却属 仿 “人”为,是佛祖以“人”之道行对人之“事”。换言之,正如“东土众生”只识“有字真经”,如果“有字真经”可以“空取”而不必换,又如果“换经”而“忒卖贱了”,那么以其“愚迷不悟”之性,就连“真经”也要看轻,甚至于以为“无用”了。总之,取经要“人事”以及诵经讨黄金之事,不是一般文学写实,只是佛祖为传经而设的一桩公案。其意在表明,世俗唯知以钱论重轻之俗牢不可破,连佛祖也只好因势利导、以劝诱为功了。这就根本不是对佛祖西天,而是对“人事”的讽刺了。
  然而,唐僧送“人事”何以正是紫金钵盂而不是其他 这一则由于唐僧西游,所携除佛祖赐予之外,只有此钵盂系唐王所送世俗之物,可以当得起“人事”;另是由于一件佛教的公案,需稍为详说。
  按《坛经》载六祖慧能对神秀禅机有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其中“佛性常清净”一句,后来各本都窜改为“本来无一物”,流传甚广。而据《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载,慧能说如上偈语毕,仍请别驾张日用书之于壁。这就与其所主张“诸佛妙理,不关文字”相矛盾了;同卷《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又载五祖弘忍历述前代祖师传法,只凭衣即袈裟为信,而嘱六祖慧能以下,并袈裟亦不复传,唯“以心印心”,更不关乎钵盂。但是,同篇又载慧能说法,得唐中宗所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这就又与“本来无一物”相矛盾了。以致宋代禅僧黄龙悟新误信“本来无一物”是慧能偈语原文,作诗讽刺云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人一钵盂。”
  《西游记》写唐僧受唐太宗所赐紫金钵盂,正由慧能受中宗“宝钵一口”事脱化而来;而结末写唐僧把这唯一俗世最为宝贵的饭碗——紫金钵盂,作为“人事”献给了佛祖,则是推衍悟新诗意,显示唐僧一路“心行”,终至“本来无一物”。而佛祖假借传经以设公案,收没了唐僧的紫金钵盂,也在对“东土众生”因俗设教的同时,为“心行”将尽的唐僧消除了这最后的滞碍,使之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以至最后成佛。试想,如果唐僧成佛之后,还托着唐王赐予的紫金钵盂,将成何体统
  所以,以紫金钵盂送“人事”的描写,既是照应,又是公案,又是象征。这在宋明佛教是所谓“绕路说禅”,在小说则是融禅宗哲理于物象的艺术象征。读《西游记》,不知此一事来历,则不知佛祖收没唐僧紫金钵盂,实为禅宗因缘生法“公案”之机;而不明其为艺术的象征,则不知此一“公案”,佯为讽佛,而实以刺世,并彰显禅宗顿教“本来无一物”,而其实应是“佛性常清静”的“性空”之义。
1174646698.jpg
zj1by.jpg
zj2by.jpg
zj3by.jpg
zj4by.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30 收起 理由
三教九流 + 30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9: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4-7 11:11 编辑

紫金钵盂是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三藏法师路上化缘用的。

紫金钵盂
  西游记中的重要道具,是唐太宗李世民钦赐给御弟三藏法师路上化缘与饮水用的。不过这  紫金钵盂
似乎不是它的最大功效,当师徒四人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到达西天大雷音寺时,如来应允了三藏经书,取经时如来佛祖的两个徒弟阿傩、伽叶索要好处未果时,送给唐僧的是无字经。当孙悟空他们告到如来时,如来并不以为过,还说“不能让后代儿孙没钱使用。”唐僧无奈便用唐王钦赐的紫金钵盂送给阿傩并许诺“奏上唐王,定有厚谢。”才换取了那有字的真经。因此这紫金钵盂功不可没!另外如来对弟*子索要人事的态度也引人深思。这一段也是原小说中很有趣的一笔。

读者误读
  《西游记》写唐僧先从观音菩萨得佛祖所赐三宝,即锦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金、禁、紧三箍并咒语三篇;后又从唐太宗受通关文牒一通,紫金钵盂一个,供“途中化斋而用”。这些都是唐僧取经上路必需的宝贝,第56回甚至说“通关文牒、锦袈裟、紫金钵盂,俱是佛门至宝”。最后金、禁、紧三箍依次各派了用场,锦袈裟、九环锡杖在唐僧成佛后仍服用如故,通关文牒在唐僧取经回东后仍缴纳于唐王。唯是紫金钵盂被作为取经的“人事”,送给了阿傩、迦叶,等于被佛祖没收了。此书问世以来,读者几无不注意此一情节,而很少人不以这个紫金钵盂送“人事”的故事,是对西天佛国也贪求财贿的讽刺。其实是绝大误会。

本来无一物
  按佛教自初来中土,僧人托钵乞食,化斋为生,遂成传统。因此,《西游记》写玄奘取经上路,唐王赠紫金钵盂,送一个饭碗,是极自然而合理之事。唐僧“肉眼凡胎”,途中饥餐渴饮,也实在少不了它。但在作者笔下,紫金钵盂的用处却不止于此,更在于它是一个绝妙的象征,以其被佛祖索要为“人事”,在讽刺“人事”的同时,表达了佛教禅宗顿教“本来无一物”之义。   这要从《西游记》写佛祖造经说起。按书中所写,佛祖造真经三藏,分“白本”、“有字”两种。“白本”即“无字真经”,因是“空本”之故,可以“空取”即不须“人事”。唐僧等第一次所取,即是此种本子。虽然唐僧等以为“似这般无字的空本,取去何用”,并指“阿傩、迦叶等索财不遂,通同作弊,故意将无字的白纸本儿教我们拿去”,但那是他们尚未“九九归真”时残存的“迷人”之见,或其高明终不如佛祖处。而佛祖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云云,似轻描淡写,其实最堪玩味,是此书“悟空”的正义。然而,佛祖同时说“他两个(按指阿傩、迦叶)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并举了为赵长者家念经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之例,明告唐僧等非送“人事”不可以传经,并且后来也确实是唐僧送了紫金钵盂后才准其“换经”。这就不仅使向来读者惶惑,认为佛祖也贪财好货,而且把他说“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也看作哄人的话,其实是被作者哄了。

无字真经
  《西游记》“三教归一”,大旨是一部写取经成佛的书。其中佛中主禅,而按传统的说法,禅分南北宗即顿渐二教。北宗渐教为唐释神秀所创立,主张通过念佛诵经、打坐参禅以体认佛性,渐修以成佛;南宗顿教为神秀的同学慧能所创立,其说以《坛经》为代表,认为渐修不可能成佛,主张“不假文字”,“直指人心”,“顿悟”以“见性成佛”,当然就用不着“有字的”经;而念经也就只成了愚人的事,所谓“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坛经》。《西游记》正是本南宗顿教之义,以孙悟空为顿悟的代表,一则写他听了菩萨说“悟空,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的话,即“心下顿悟”第17回;二则写唐僧也道“悟能、悟净,休要乱说。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第93回暗示“无言语文字”即“无字真经”,才是上乘DF,诸佛妙理的所在。终至于由佛祖说出“白本者……倒也是好的”,其貌似轻忽,是以对唐僧等人,尚不足以悟此等妙理,而真实的意思却是“无字真经”才是最好的。与对悟空的有关描写相参照,可知这才是作者本意。

有字真经
  至于“有字真经”,乃专为“迷人”而设。《坛经》云“一切经书,及诸文字,小大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一切经书皆因人有。”这些“人”就是佛祖所说“愚迷不悟”之人。而所谓“愚迷不悟”,根本也只在不悟“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亦在人性中本自具有”,所以打坐参禅、诵经礼佛,唯重“外修”《坛经》,从而“有字真经”是“迷人”学佛几乎唯一的凭借。佛祖无奈,“只可以此传之耳”。此乃因缘生法,随俗设教,不得已而为。作者以此显示其对世俗学佛只在文字中打搅,而不重“心行”第11回、86回、99回风气的不满。也就因此,唐僧回东土交付经卷已毕,“长老捧几卷登台,方欲讽诵”就有“八大金刚现身高叫道‘诵经的,放下经卷,跟我回西去也。’”不早不晚,刚好在“方欲讽诵”时打断,就是明示唐僧既已“心行”,又“何须努力看经”第11回“诵经”之事,就由“东土众生”尽其蠢钝而好自为之吧。
  “有字真经”既为“迷人”而设,则其授受也应当循“迷人”世界之法即市井之道,以钱物交易,自然以金为贵,“换经”的价格也必高昂。因此,佛祖说为赵长者诵经一遍,“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乃对“人”说“人”话,并非佛祖真的爱钱和西天缺钱,而如黄宗周评说“岂佛祖真将经卖钱耶,不过设词以示珍重耳。”因此之故,乃有阿傩索要“人事”、唐僧以紫金钵盂“换经”之事。其不曰“礼物”而称“人事”,应是点明此“事”在西天,却属仿“人”为,是佛祖以“人”之道行对人之“事”。换言之,正如“东土众生”只识“有字真经”,如果“有字真经”可以“空取”而不必换,又如果“换经”而“忒卖贱了”,那么以其“愚迷不悟”之性,就连“真经”也要看轻,甚至于以为“无用”了。总之,取经要“人事”以及诵经讨黄金之事,不是一般文学写实,只是佛祖为传经而设的一桩公案。其意在表明,世俗唯知以钱论重轻之俗牢不可破,连佛祖也只好因势利导、以劝诱为功了。这就根本不是对佛祖西天,而是对“人事”的讽刺了。

唐僧送“人事”
  然而,唐僧送“人事”何以正是紫金钵盂而不是其他这一则由于唐僧西游,所携除佛祖赐予之外,只有此钵盂系唐王所送世俗之物,可以当得起“人事”;另是由于一件佛教的公案,需稍为详说。
  按《坛经》载六祖慧能对神秀禅机有偈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其中“佛性常清净”一句,后来各本都窜改为“本来无一物”,流传甚广。而据《五灯会元》卷一《五祖弘忍大满禅师》载,慧能说如上偈语毕,仍请别驾张日用书之于壁。这就与其所主张“诸佛妙理,不关文字”相矛盾了;同卷《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又载五祖弘忍历述前代祖师传法,只凭衣即袈裟为信,而嘱六祖慧能以下,并袈裟亦不复传,唯“以心印心”,更不关乎钵盂。但是,同篇又载慧能说法,得唐中宗所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这就又与“本来无一物”相矛盾了。以致宋代禅僧黄龙悟新误信“本来无一物”是慧能偈语原文,作诗讽刺云“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涂糊。明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人一钵盂。”

绕路说禅
  《西游记》写唐僧受唐太宗所赐紫金钵盂,正由慧能受中宗“宝钵一口”事脱化而来;而结末写唐僧把这唯一俗世最为宝贵的饭碗——紫金钵盂,作为“人事”献给了佛祖,则是推衍悟新诗意,显示唐僧一路“心行”,终至“本来无一物”。而佛祖假借传经以设公案,收没了唐僧的紫金钵盂,也在对“东土众生”因俗设教的同时,为“心行”将尽的唐僧消除了这最后的滞碍,使之达到“本来无一物”的境界,以至最后成佛。试想,如果唐僧成佛之后,还托着唐王赐予的紫金钵盂,将成何体统。
  所以,以紫金钵盂送“人事”的描写,既是照应,又是公案,又是象征。这在宋明佛教是所谓“绕路说禅”,在小说则是融禅宗哲理于物象的艺术象征。读《西游记》,不知此一事来历,则不知佛祖收没唐僧紫金钵盂,实为禅宗因缘生法“公案”之机;而不明其为艺术的象征,则不知此一“公案”,佯为讽佛,而实以刺世,并彰显禅宗顿教“本来无一物”,而其实应是“佛性常清静”的“性空”之义。

钵盂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 刘 听 林公 讲, 王 语 刘 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复更听, 王 又曰:‘自是钵釪后 王 何 人也?’” 唐 岑参 《太白胡僧歌》:“窗边锡杖解两虎,牀下钵盂藏一龙。”《西游记》第五三回:“圣僧啊,这钵盂饭是 孙大圣 向好处化来的。”
  有一种说法,紫金就是紫铜(即纯铜),在古代这种金属比较难冶炼,价格比较高,被称为紫金,实际其中不含金元素。
83498029.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9: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法海和尚收白蛇用的宝物,就是唐僧的紫金钵盂。
  当初佛祖要给唐僧真经,阿傩、迦叶索要人事,孙悟空不给,他们就用无字经书蒙唐僧!后来硬是把唐僧的紫金钵盂给讨了去,才给唐僧有字真经。
  阿傩、迦叶是法海的师傅。紫金钵盂原先虽是凡器,到了佛国成了法器,威力超猛。后来阿傩、迦叶把唐僧的紫金钵盂给了法海,成为他的法宝。
  法海,得道高僧,在电视剧(含小说)《白蛇传》、《新白娘子传奇》及影片《青蛇》中都有出现。
  在影片中,法海为金山寺住持,拥有极其强大的法力,本着降妖除魔,拯救苍生行于世间。
  然而法海毕竟思想有所保守,以偏概全,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妖精都应该予以收服于佛进行修*炼。这样他也将恩爱夫妻许仙与白娘子拆散。经过水漫金山一场大战,他终将白蛇(白素贞白娘子)收服并镇于金山寺下。多年以后,白素贞之子许世林以其孝心动天将其母救出,而法海也应汗颜而藏于蟹中。
baishezh.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7 09: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和尚

  法海唐朝人,是唐宣宗大中年间吏部尚书裴休的儿子。裴休,字公美,唐代济源县裴村人.裴休出身官宦之家,家世奉佛。裴休笃信佛教,对佛教颇有研究.据《金山寺志》等有关资料记载,法海就是裴休的儿子,俗名裴头陀,少年时被他父亲裴休送入佛门,取号法海。法海出家后,领父命先去湖南沩山修行,接着又远赴江西庐山参佛,最后到镇江*氏俘山的泽心寺修禅。但此时建于东晋时期泽心寺寺庙倾毁,杂草丛生。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修复山寺。为表决心,他燃指一节。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一次,法海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数镒(音"议",古代重量单位,20两为一镒),但他不为金钱所动,而将其上交当时的镇江太守李琦。李琦上奏皇上,唐宣宗深为感动,赦令将黄金发给法海修复庙宇,并赦名金山寺。从此泽心寺改名金山寺。现金山寺仍有法海洞,据传即修寺时所居的洞。法海是得道高僧,历史上从没有折散别人的家庭。据说法海曾驱赶一条白蟒蛇入长江,后来据此创作出了《白蛇传》。

法海与《六祖坛经》

  据史书*记载,法海和尚俗姓张,广东曲江人氏。他是唐代中期睿宗至玄宗时代的一位禅家高僧。法海是禅宗六祖慧能和尚几十名弟*子中颇有成就的一位。据说他曾在韶州河西大梵寺初见禅宗六祖慧能,问即心即佛义,言下顿悟。后听六祖讲佛理,记六祖法语及出世因缘,并把不识字的六祖讲说全部记录下来,加以整理成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后世简称为《六祖坛经》。经法海整理成的这本经书,成为中国禅师自己所著的唯一可以称为“佛经”的经典,并流传到海外。由于《六祖坛经》发扬大乘教义,把自性具足、不住生心、众生平等、无有高下、反对偶象和轻蔑言教的道理,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影响了中唐、宋、元、明、清以来中国的文化思想。法海和尚作为禅宗六祖的亲传弟*子,曾主持镇江金山寺。他修持法性,超凡脱俗,正道中行,破除是非,本与红尘中的恩仇爱怨无牵无涉,真是想不到会“闲目佛前坐,骂从戏中来”。这便是宋元话本的捉刀人,张冠李戴,胡编乱写,牵强附会创作出来的“杰作”,与历史上确有其人的高僧法海是另一码事。如今,在镇江市金山寺外的“读经洞”中,塑有一尊慈慧明心的法海读经的高大坐像,受到众多参观者的瞻仰。
0cddc.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8 10: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受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07: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实与文学创作素材的差异的确是古今中外绕不过的槛。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15: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剖析的深刻,文学与史学什么时候都不能分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0 20:5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与杜贵晨先生是否一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4 22: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虽有些观点不敢苟同,但确是一篇好文。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9: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杜贵晨,只是汇总了有关方面的资料而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4 21:37:3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4: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10-9 19:53 编辑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唐僧取回的是纸质的经书经卷。
但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取回的并非是纸质的一本本经书,而是贝叶经。
tsqj6866.jpg
tsqj6867.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4: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10-10 09:17 编辑

在电视剧《西游记》里,我们看到唐僧从西天取回的佛经,是印在纸上的,后来掉到河里浸湿了,晾晒时,还被风刮跑了两张。但事实上,当时唐僧取回的经*文,并不是印在纸上的。那么,真实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有各种珍贵的经书典籍,如《古兰经》《东巴经》、水书等,其中的贝叶经尤其独特。专家介绍,唐僧西天取经,带回来的正是这种贝叶经。
  玄奘(602-664)遇到妖魔鬼怪这些肯定不存在,但《西游记》中最后一难,就是“渡河失经”这一难,这在历史上倒是有的,玄奘回国时就碰到这个情况。据记载,在回国途中,玄奘从僧诃补罗国启程,共带有经卷原典520夹657部。到了呾叉尸罗国。在渡印度河时,突然狂风大起,巨浪滔天,船只几乎要覆没。等风停浪歇,发现丢失了五十多夹经本以及花种等。国王迦毕试听说此事后,将玄奘接往乌铎迦汉荼城。这时玄奘又派人到乌仗那国补抄渡河失落的迦叶臂耶部三藏。法师宁可留在他国,再请人回到印度再拿来梵文原典重新抄写,真正做到一丝不苟,一个字都不能少!经*文补抄齐全后,玄奘才随迦毕试国王继续向西北进发。
  唐僧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求法的目的是为了弘法,如果不把求取的梵文真经翻译成汉文,就无法宣扬佛教。所以,玄奘的一生应该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他公元627年踏上西行求法之路到公元645年载誉回到祖国。《西游记》小说就是根据他的这段经历神话而成。玄奘的第二阶段是从回国当年,他婉拒了唐太宗让他还俗从政的邀请,不舍寸阴地投身到翻译佛经的伟大事业中去,直至公元664年生命终止。天机巧合的是,这两个阶段几乎各用去了他生命的19年时光。
  玄奘以其个人魅力使他的译经活动成为尊崇道教的唐太宗和高宗两代皇帝赞助的国家项目,这使得唐朝在中国佛教史的佛经翻译中居功至伟。 翻译大部头的佛经,必须有许多人的分工合作。比如,先要由通晓梵文的人把经*文译成汉语。因佛经原本是口口相传下来的,所以精通佛典的人还需要对经*文加以校正,然后再由有相当高的中文修养的人根据佛经的原意连缀成文。此外,还要有专人负责抄录、誊写、校对等等。玄奘在长安组织了专门的译场,从全国海选精通佛学、汉语造诣高的高僧参加译经工作。由于缺少兼通梵、汉的人才,玄奘以前所译佛经存在着有的直译却缺少文采,有的意译却失去教义本真的缺憾。而玄奘有着良好的国学基础,在印度留学多年,精通佛学、梵文,对中、印文化都有非常通透的了解,这些条件是其他人所无法相比的,所以他能总结前人的翻译经验,自创新风。玄奘的翻译非常忠实原本,行文流畅,同时他凭借对佛典的透彻理解,并不拘泥于原典。据记载,玄奘的弟*子在翻译一部佛经时,对经*文产生了疑问,就去请教他,玄奘看后往经*文里加上了16个字。弟*子奇怪一向严谨的师*父为何这样,就问:这几句话梵本中没有吧?玄奘回答:我根据佛经的意思酌情添加的。弟*子又说:您怎么可以把凡人的话加入圣人之言呢?玄奘回答:这段经*文有错,我早就知道了。这个故事生动说明了玄奘译经的特点。玄奘共翻译了经论75部,总计1335卷。千百年来持诵者甚众的《心经》就是玄奘大师所译。他的译经态度之严谨、数量之巨大、质量之上乘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玄奘取来的贝叶经,经过岁月沧桑,现在剩下的已不多,如今保存在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地宫里的贝叶经
  大雁塔北面的玄奘三藏院,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唐代高僧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为铜刻、木雕和石雕。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供游人瞻仰参观。
  玄奘为供奉从印度取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亲自设计监造,耗时大约两年建造了闻名的佛家建筑―――大雁塔。被佛家视为圣物的《贝叶经》和舍利子就珍藏在玄奘三藏院下的地宫中。
  贝叶是印度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水沤后可以代纸,印度人多用以写佛经,所以佛经也称为“贝叶经”。贝叶耐磨轻便,千百年后字迹仍可清晰辨认,其内容主要有古印度文学、法典、语法、佛法经典,以及医学、戏剧、数学和天文学等。但在《贝叶经》的发源地印度,由于宗教之争、战乱和气候炎热、潮湿等种种原因,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玄奘从印度带回来了657卷《贝叶经》,被佛家视为宝物珍藏在大雁塔中。
  地宫中还秘密典藏着佛家的另一圣物―――玄奘大师头顶骨舍利子。大雁塔地宫中有一条狭窄的入地甬道,穿过甬道有一座八尊贴墙、慈眉善目的紫铜佛像。玄奘头顶骨舍利子就典藏在甬道尽头的一个铜质微型佛塔中,舍利子其色如褐色泥土,形如小山,价值连城。
xz5915.jpg
xz5925.jpg
xz5935.jpg
xz5945.jpg
xz5905.jpg
xz595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4: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僧取回的贝叶经*文 千百年形神不改

  “唐僧”当年取回的就是《贝叶经》
  据介绍,《贝叶经》发源于印度。古印度人采集贝多罗树的叶子,用来书写佛教经*文。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经,取回来的也是《贝叶经》。贝叶耐磨轻便,千百年后字迹仍可清晰辨认。

  那么,什么是贝叶经呢?
  贝叶,就是贝多罗树的叶子。贝多罗树,是一种生长在热带的木本植物,叶子宽大、质地细密,经过特殊加工,就成为取之不竭的书写材料。在贝叶上,用铁笔刻写下佛教经*文,就成了贝叶经。
  人类发明文字之后,便进入书写的历史。从兽骨、龟甲上的字符,到石头上的石鼓文;从青铜器上的金文,到竹简和木牍上的古文,再到丝绸制作的帛书。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类尝试用各种天然材料书写历史,贝叶经就是其中的一种。
  据史书*记载,公元645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经*文就全部是贝叶经。这些贝叶经,后来被珍藏在西安大雁塔中。那么,民族博物馆里的这几册贝叶经又来自哪里呢?原来,这几册贝叶经,是20世纪50年代,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专家推测,其刻写的年代,大约是在清代。历经岁月磨损,它却依然完好如初,长条形的贝叶上,密密麻麻刻写着经*文,中间一根细细的绳子,将一片片贝叶有序地串联起来。然而,仔细辨认贝叶上的经*文,却全然不是我们熟悉的汉字。贝叶经上刻写的是傣族的文字——傣文,而刻写的内容,是南传佛教的经*文。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自古以来,繁衍生息在中国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其先民为古代百越中的一支,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文字属于拼音文字类型,为自左向右书写,自上而下换行。傣族居住的云南地区,植有贝多罗树,傣族人民用贝叶刻写佛经,将其视为“修功德”和“祈福”的方式。
  贝叶经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纸术传入之前,古印度人用贝叶书写文字,佛教徒用贝叶刻写佛经。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术,与丝绸、瓷器一起,沿丝绸之路进入印度,印度才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所以,玄奘公元7世纪从印度取回的佛经,应该是贝叶经。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玄奘带回来的贝叶经,就是传到中国的第一部贝叶经。事实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贝叶经传到中国。史书*记载,公元65年的一个夜晚,汉明帝梦见一个高大的金人,金人头顶闪耀着日月光辉。醒来后,汉明帝去找大臣圆梦。大臣告诉他,金人是天竺国的神,叫做佛。于是,汉明帝派遣12位使臣前往天竺国取经。数年后,使臣们不仅从天竺请来了两位佛教大师,更用白马驮回了许多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佛经。这便是传入中国的第一批贝叶经。
  现在看来,以贝叶作为书写材料,不仅绿色环保,更因为贝叶的长度与人的肩膀等宽,且书写为从左到右,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更为独特的是,经过特殊处理,贝叶经不仅防虫、防水,还经久耐用,历经千百年而能形神不改。
  令人欣慰的是,贝叶经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至今仍被傣族人民沿用着,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保护名单。贝叶经的制作分为三步,第一步,取贝叶。用刀将贝叶修割整齐,八片十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好后,用细沙搓洗干净,压平、晒干;第二步,制匣。在专用的两片木匣两端各钻一个小孔,把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沿木匣两边的小孔用钉子给贝叶打孔、穿绳,装订成匣。最后,给贝叶打上墨线,以方便刻写;第三步,刻写。用铁笔沿墨线刻写傣文,再用植物果油混合锅底灰,涂抹于贝叶上,最后用湿布擦拭。如此一来,铁笔刻写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在贝叶上了。装订成册后,还要在贝叶边沿涂一层金粉或红、黑漆,不仅起到保护作用,更是一种极好的装饰。
    但是,由于宗教、战乱等等原因,在贝叶经的发源地印度,贝叶经却几乎失传。同样,由于历史的种种,中国跨越时代留下的贝叶经的数量也十分稀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收藏的这几册贝叶经,已经显得弥足珍贵。它记录了一段深刻的历史,成为了国家级别的珍贵文物。贝叶经的内容,除佛教经典外,还有很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被称为傣族的“百科全书”。这些贝叶经,在增进民族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方面,有着很高的文化历史价值。

德宏州档案馆保管的贝叶经
xz596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8 14:06: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书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简介
  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事象三个方面。
  贝叶经是用铁笔在贝多罗(梵文Pattra)树叶上所刻写的佛教经*文。西双版纳发现的贝叶经,有巴利文本和傣文本。内容除小乘佛教经典外,还有许多传说、故事、诗歌和历史记载等。在东南亚各国,还有用缅甸文、泰文等拼写的巴利文贝叶经。
  贝多罗树,形状很像棕榈树,西双版纳傣语称其为“戈兰”。在傣族人民心目中,“戈兰叶”(即贝叶)是运载傣族历史文化走向光明的一片神。自古以来,傣族社会所有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全靠用一片片贝叶作记录世代相传,傣族人民把贝叶经视为全民族的宝贵财富加以保护。历史上,每座佛寺里都有一个藏经阁,傣语称“林坦”,所有的贝叶经都要统一保管在这里,由佛爷、和尚严格看管。未经寺主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这里带走经书。对贝叶经的管理也很严格,除绵纸抄写的唱本、生产生活常识、医药、历法、伦理道德,占卜、法律典籍等可以保留在村里供寨人使用外,凡佛教经典和其他内容的贝叶经是不允许个人带出佛寺藏入私人家中的。所以,很少出现贝叶经在佛寺里流失的现象。

  来源
  傣族地区的佛寺收存贝叶文献早已成为传统,其来源一是由佛爷自己刻写,二是接受世俗众生"赕坦"献经或"赕簿"献书。由于民间"赕佛"献经献书活动的蔚然成风,"贝叶经"中既有来自印度教的故事,又包含有与佛教唱对台戏的、涉及傣族民间原始信仰的传说,故此,贝叶经成了傣族社会各种文化知识和思想观念的荟萃之苑,这也影响到了贝叶文学的内容构成。除了佛寺集中收存贝叶经而外,傣族世俗民间也流藏有各类贝叶文献,所以贝叶文化从佛寺到民间,成为傣族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形式
  叶质形一类是真正的贝叶经,傣语称“坦兰”。它是用民间制作的铁簪子刻写在经过特制的贝叶片上,其规格有每页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等四种,傣语分别称“兰戏”、“兰哈”、“兰贺”、“兰别”。以前三种规格的贝叶经本最为普遍。
  纸质形一类是指绵纸经书,傣语称为“薄嘎腊沙”。它是用野蕨杆削成的蕨笔蘸墨写在绵纸本上而成。其规格有宽面页式和连折叠式两种,其中以宽面页式最为普遍。
  以上两种形式的经书,贝叶经的数量最为浩大,其次才是纸质形的经书。以上两类经书,由于数量众多,内容、涵义博大精深,因而才被誉为“别闷戏版康”(八万四千部),并在傣族史册上流芳千古。

  制作
  1.取贝叶
  从贝叶树上砍下页片,用锋利的刀将贝叶一片一片修割整齐,三至五片卷成一卷捆好,放入锅中煮。煮时要加酸角或柠檬,使贝叶表面上的皮脱落。一般要煮半天,直到贝叶变成淡绿白色,才从锅里取出来,拿到河边用细沙子搓洗干净,然后将贝叶压平晒干,收起来让它通一段时间的风后,再订成匣。
  2.制匣
  制作贝叶经匣有专用的两片木匣为标准。木匣长约一市尺半,宽约四寸,距木匣两端约半市尺处各钻一个小孔,把一片片晒干压平经过透风处理的贝叶紧紧夹在两片木匣中间,两头用绳子绑紧,然后用专门的钉子沿木匣两边的小孔将贝叶钻通,再穿上搓好的线绳,按五百至六百片贝叶订为一匣。订好后用刀轻轻把贝叶匣修光滑,并用专*制的墨线弓,按照刻写格式,把墨线轻轻打在贝叶上,留待以后刻写。
  3.刻写
  最初是用小尖刀沿着打好的墨线把傣文刻写在贝叶上。后来觉得用刀刻写又慢又费力,才改用铁簪子刻写。刻写好以后,用植物果油掺锅底的黑烟,涂于刻好字的贝叶上,再用湿布擦拭一道,贝叶上的字迹就清晰显现。刻写好的经书装订成册后,在四周边沿涂上一层金工精细,规格统一,由于经本四边都涂上一层彩漆,抹上金粉,因而给人一种精湛、古朴、大方、美观之感。因它是用铁簪将文字刻写在贝叶上,并涂以颜料,不但字迹清晰,而且擦不掉抹不去。由于贝叶经过水煮等工艺特殊处理,可以防虫、防水、防变形,经久耐用。这也是贝叶经可以保存几百年上千年的原因。

  价值
  贝叶经是“贝叶文化”中最古老、最核心的部分,是“贝叶文化”的主要载体,可以说是傣族文化的根 。一千多年来,傣族前辈文人们不图名不图利 ,孜孜不倦用铁笔将文字刻写在贝叶这上,默默奉献着智慧与才华,一代接一代,在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在自己刻写的经本里留下名字,然而却给后代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和精神财富 ,汇集成为浩瀚的贝叶典籍, 创造了博大精深的“贝叶文化”。从而使丰富的贝叶典籍变成傣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形成极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
  贝叶经典有八万四千部,而目前保留在西双版纳的贝叶文化经籍,从书目看多达5000多部,2000多种。按内容和形式 ,大体可分为19大类 。即:哲学历史类;政*治经济类;生产生活类;民情民俗类;语言文字类;文学艺术类;宗教信仰类;佛教经典类;天文历法类;法律类;医理医学类;体育武术类;书画艺术类;制品工艺类;建筑设计类等。范围和内容十分广泛而丰富,涉及傣族社会历史文化和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它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傣族智慧的万有文库。

  影响
  贝叶经囊括了傣泰民族传统文化整体内容。它并不是一种史前遗存的"活化石",也不是一种考古性质的“文物”。世俗性、普遍性和全民性是它的最基本特点。它是全民族范围内由家庭、社会和寺庙各个阶层而综合传习和传承,几乎是历史形态的“国民教育”。它覆盖面实际上超过西双版纳、德宏以及云南所有的傣壮民族地区,而推及到整个东南亚及南亚次大*陆地区,几乎有上亿的人还在传承和使用这种变化。
  贝叶经是“多元文化”因素并含的特殊现象。除此而外,傣族本身还吸取和融汇了汉族文化(中原文化)的营养酿造贝叶文化氛围。也正因为它具有这样的特点,贝叶经才在世界人类历史文化中独树一帜,显示出其影响和价值。

  贝叶经现身西樵山宝峰寺
  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将在本月16日至26日正式走出密室,现身西樵山首届南海民俗文化节,并在千年古刹宝峰寺展出,游客可以近距离地一睹其厚重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据悉,该《贝叶经》为国家一级文物,宝峰寺《贝叶经》为石景宜先生的夫人刘紫英女士与他们的大儿子石汉基先生所赠。
  在印度,早期的《贝叶经》写本几乎已失传。在中国同样已相当稀少。玄奘从印度带回来657卷《贝叶经》,在长安翻译佛经。这些《贝叶经》至今被珍藏在大雁塔中。
  目前,流传在我国的《贝叶经》少之又少,仅在西安大雁塔、峨眉山、普陀山、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处存有少量版本,《贝叶经》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贝叶经》是目前西樵山宝峰寺收到的最珍贵的一件礼物,可谓价值连城,是宝峰寺的镇寺之宝。”宝峰寺新军法师回忆说,2008年3月那个早春,现任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汉基先生与母亲刘紫英女士手捧《贝叶经》,亲自送到宝峰寺。刘紫英母*子把无价之宝《贝叶经》赠送给西樵山宝峰寺,让宝峰寺从此拥有了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

  《贝叶经》已在密室珍藏了2年多
  接收《贝叶经》后,西樵山宝峰寺立即将这国宝珍藏起来,以免受潮和遗失。主管宝峰寺负责人说,当时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将《贝叶经》保管在一个密室里。从此,贝叶经在密室里“一住就是2年多”,虽然很多游客知道西樵山宝峰寺藏有珍宝《贝叶经》,但谁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就连宝峰寺人员也是在捐赠的那天匆匆看了一眼。
  有一天,宝峰寺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贝叶经》。这个《贝叶经》用红绸布包得严严实实,轻轻打开红绸布,里面的经书渐渐露了出来。经书长约40厘米,宽10多厘米,厚也10多厘米。
  多年来,宝峰寺完善了藏经阁,专门为《贝叶经》建了新的密室,计划将《贝叶经》接回宝峰寺。有时游客可以一睹《贝叶经》的神秘面容,感受它身上厚重的佛教文化与历史渊源。

  西*藏发掘6万叶千年贝叶经
  西*藏自治区政府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贝叶经保护和研究工作成果:历经6年确定6万叶梵文贝叶经写本,这批贝叶经的文物价值堪称打开第二个敦煌经洞。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代印度,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多为佛教经典,还有一部分为古印度梵文文献,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专家估计,世界现存贝叶经总量不过千部,而西*藏存量占到六至八成左右。西*藏迄今保存有梵文、藏文和巴利文等贝叶经古写本,其中有不少属孤本、善本、珍本类品。
byjd920.jpg
byjd921.jpg
byjd922.jpg
byjd923.jpg
byjd924.jpg
byjd92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10-15 19:38 编辑

《西游记》小说中的人物燃灯古佛
  《西游记》中称“南无燃灯上古佛”,列为众佛之首,地位极尊。

  《西游记》中称“南无燃灯上古佛”,列为众佛之首,地位极尊。
  唐僧师徒经历千难万险,到达灵山见如来。唐僧到了西天,如来准许给经*文。如来命迦叶、阿难二尊者传授经书。阿难、迦叶却趁机向唐僧师徒索要"人事",唐僧说:"不曾备得"。阿难、迦叶便不肯给经*文,被悟空一顿乱嚷阻住。悟空要去找如来,于是阿难、迦叶二尊者就故意将无字的经书给了唐僧。多亏燃灯古佛,存心善良。古佛见此,命白雄尊者前去抖散经卷,将无字经揭穿,让师徒发现“上当”,于是唐僧一行再次返回。唐僧师徒重回雷音寺,向如来告状,如来竟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向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为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二尊者依然所要“人事”。后来,唐僧无奈,只得将身边唯一值钱之物唐皇索赐的紫金钵孟奉上,送给阿难、迦叶,这方才取得有字真经。

  然而,千万不要据此以为无字真经是假经。原著中也说明了这点。燃灯古佛见迦叶、阿难传无字经书,于是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而如来也说:“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可见,“无字真经”是比有字真经更高深之经。愚迷之人难以参悟,常人参悟,要比参悟有字真经付出更多的精力,经历更艰难的磨砺。
  1986央视版电视剧将“无字真经”简单地当做骗人的假经看待,实则误导观众,造成了负面影响。后来的2009浙版予以纠正,并予以了更明确的解释:
  师徒再次返回求取有字经书时,佛祖也明确告诉他: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传有字经书。
  看着白纸黑字的“真”经书,唐僧不禁感叹“是我大唐之人无福啊”。佛祖则说:“那东土已然有慧根悟性至高之人降世。不消二三十年,这无字真经在东土自有传人弘扬。”(按: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相比之下,浙版的解释无疑比央视版更符合原著精神。

  佛祖灵山讲*法,拈花微笑,传弟*子迦叶无字真经,是为禅宗的精髓所在,大致意思是:世上语言和文字虽然广泛,却无法把真正的佛法表达完整,能说出来的和写出来的,都只能是佛法当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执意地按照传下来的语言和文字去修习,肯定偏离了原来的佛法。故而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根本宗旨。
  六祖慧能大师曰:
  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
  如是一切法,尽在自性。自性常清净,日月常明,只为云覆盖,上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森罗,一时皆现。世人性净,犹如清天,慧如日,智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能明。故遇善知识,开真正*法,吹却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在自性,名为清净法身。
  所以,到了一定层次后,连语言文字也不要执着,连“佛法”也不要执着,一切全靠自心去印证。心传胜于言传。

  小说原文:
  却说那宝阁上有一尊燃灯古佛,他在阁上,暗暗的听着那传经之事,心中甚 明,原是阿傩、伽叶将无字之经传去,却自笑云:“东土众僧愚迷,不识无字之 经,却不枉费了圣僧这场跋涉?”问:“座边有谁在此?”只见白雄尊者闪出。
  古佛吩咐道:“你可作起神威,飞星赶上唐僧,把那无字之经夺了,教他再来求 取有字真经。”白雄尊者,即驾狂风,滚离了雷音寺山门之外,大作神威。那阵 好风,真个是── 佛前勇士,不比巽二风神。仙窍怒号,远赛吹嘘少女。这一阵,鱼龙皆失穴, 江海逆波涛。玄猿捧果难来献,黄鹤回云找旧巢。丹凤清音鸣不美,锦鸡喔运叫 声嘈。青松枝折,优钵花飘。翠竹竿竿倒,金莲朵朵摇。钟声远送三千里,经韵 轻飞万壑高。崖下奇花残美色,路旁瑶草偃鲜苗。彩鸾难舞翅,白鹿躲山崖。荡 荡异香漫宇宙,清清风气彻云霄。

  这故事不是凭空忆造,而是正德十四年、十五年,武宗两次南巡,途经淮安,当时淮、扬一带灾荒,百姓饿死甚多,已到了吃人的地步,武守仍派出官员,在清、淮、宝一带, "索民间杰犬、古玩,近淮三百里内,无得免者。"吴承恩对此十分痛恨,便在《西游记》中,写如来纵容弟*子索贿,来揭露贪官污吏总头目,其实就是皇帝本人。
1218rdgf.jpg
gf6673.jpg
gf6672.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灯古佛
  燃灯佛(梵Di^pam!kara,巴Di^pam!kara,藏Mar-me-mdsad)提洹竭,提和竭罗,瑞应经译曰锭光,大智度论译曰然灯。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或称为锭光佛。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释迦牟尼佛因行中第二阿僧祇劫满时逢此佛出世,佛经中说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得燃灯佛受记,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

  燃灯古佛来历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
  佛教燃灯佛于释迦牟尼过去世为其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燃灯佛应生在过去世“庄严劫”,并预言九十一劫后成佛号释迦牟尼。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过去劫时,有提和卫国(Di^pavati^),国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而此后九十一劫时,儒童果然为佛,佛教经*文中称其为现世佛,与过去世佛燃灯上古佛和未来世佛弥勒佛统尊为三世佛。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然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燃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神通示现,普度众生。
  当释迦牟尼佛在成佛前身为儒童的一世里,曾遇到燃灯上古佛游于世间,儒童识得古佛,便以五茎莲供奉,又见地上有泥泞,便以发铺路,请佛踏之而过。遂得燃灯授记揭语:“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也就是说,以后如来经过数劫,到第九十一劫-贤劫,也即现世劫时当可得识佛法真谛,立身为佛,佛号为释迦如来。
  燃灯古佛,燃灯佛 梵文 Dipamkar ,意为「锭光」,德文Dipamkara 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或「锭光佛」。
  传说他拜阿兰伽兰郁头兰佛为师,曾在过去世为释迦牟尼授记,预言他未来将成佛,是为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师。 曾有一次,燃灯古佛经过一污水,一男孩用自己衣服使燃灯古佛不须把脚弄脏,被预言成释迦牟尼佛。 也有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佛经中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的弟*子。
  从事宗教研究的有人认为,燃灯佛及焰肩佛有更古老的拜火教的来源。


  简介
  《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大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过去佛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
  《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依次有五十三尊佛出世。至第五十四尊,号世自在如来时,于其教下有一比丘号曰法藏,修因行后成无上正等正觉者即为阿弥陀佛。《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佛陀
  燃灯佛是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燃灯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燃灯佛授记时,‘释迦菩萨得无生法忍’。《心地观经》曰:“昔为摩纳仙人(儒童)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据《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现在的释迦牟尼佛。《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金刚经》中释迦牟尼佛亦以授记之事,为须菩提开演甚深般若之义。《称扬诸佛功德经》里谓释迦牟尼佛过去曾于锭光佛(燃灯佛)处,得闻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号,以此佛名号功德得超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传说
  当初,释迦牟尼还是善慧童子时,见一位王族女子拿着许多青莲花,他就花了五百钱买来五枝,奉献给燃灯佛。又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正巧遇到燃灯佛也在路上走着。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还用自己的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着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慧童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1]

  三世佛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佛等过去七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生辰
  农历8月22日供奉燃灯佛圣诞。根据“劫世”理论,燃灯生在过去世庄严劫。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释迦牟尼“成佛”的时间是公元前五世纪,距今两千多年。燃灯是九十一劫前作的授记(预言),按照佛经上最保守的推算方法(一劫为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师生俩的那次谈话,至少是在三千九百亿年以前。


  经*文记载
  智度论九曰:“如然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旧名锭光佛。”
  四教集解中曰:“亦名然灯,亦名锭光。有足名锭,无足名灯。锭字或作定字,非也。”
  瑞应经上曰:“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青莲华,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心地观经一曰:“昔为摩纳仙人时,布发供养然灯佛,以是精进因缘故,八劫超于生死海。”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诸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燃灯佛是过去世为释迦菩萨授记的佛陀。音译提和竭罗、提洹竭。又作定光如来、锭光如来、普光如来、灯光如来。《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记载,此佛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火珠复不为用。以有此奇特,故名为普光。《大智度论》卷九亦云,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成佛后亦名燃灯。
  依《修行本起经》卷上所述,往昔,提和卫国(Di^pavati^)有圣王,名灯盛。临命终时,将国政嘱付太子灯(锭)光,太子知世间无常,更将国政授与其弟,即时出家。成佛后,游*行世界,开化群生。是时有梵志儒童,值灯光佛游化,乃散花供佛,并解髻布发于泥道上,请佛蹈之,佛乃为儒童授来世成佛之记。此儒童即释迦牟尼佛。《增一阿含经》卷十三、《四分律》卷三十一等,亦述及燃灯佛之本缘,但所说略有差异。
  另据《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所载,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波塞奇。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即宝髻),出家学道而成佛。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佛乃为比丘授记,告知当来成佛,名定光如来。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
  关于此佛出现之时劫,《增一阿含经》卷十三、《佛本行集经》卷三〈发心供养品〉等,单说过去久远劫;《修行本起经》卷上、《太子瑞应本起经》卷上等,则谓系在过去九十一劫。
  燃灯佛为过去佛中之最著名者,在诸经论中,颇多以此如来为中心而说其前后出现诸佛之事例者。如《无量寿经》谓过去久远劫,锭光如来出世,教化众生,其后历经十劫,依次出现五十三佛。最后之世自在如来时,有法藏比丘修因行而成道者即为阿弥陀如来(阿弥陀佛)。《大悲经》卷三〈殖善根品〉谓此如来以后,有莲华上佛乃至过去七佛等,总有十四佛出世。《大毗婆沙论》卷一七八更说释尊于第三阿僧只劫曾遇七万七千佛,其中之首位,即为燃灯佛。
  燃佛授记,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因为确认燃灯佛授记时,菩萨得‘无生法忍’,然后‘菩萨为欲饶益有情,愿生恶趣、随意能往’大菩萨的神通示现,普度众生。
  依《大唐西域记》卷二所述,北印度那揭罗曷国有释尊供养燃灯佛而受记之遗迹。今印度山崎(Sanchi)塔门之刻画中,有定光如来化作大城之图像,此与《四分律》所述相合。
1228rdgf.jpg
1238rdgf.jpg
1248rdgf.jpg
1258rdgf.jpg
1268rdgf.jpg
1278rdgf.jpg
1288rdgf.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宝塔舍利
  西峡燃灯寺千年古刹显密圆通燃灯寺,坐落在与县城仅鹳河之隔的寺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这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山因寺灵而名寺山,是我国最早佛教圣地之一。燃灯寺相传始建于春秋,鼎盛于唐元,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神会大师与慧忠国师到该寺讲过法,开示“顿教”法门。西峡县城至今还珍存着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的陀罗尼经幢。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据《宗教大辞典》记载,燃灯佛是三世三千佛中的过去佛,释迦牟尼佛是现在佛,弥勒佛是未来佛。燃灯佛是释迦牟尼佛的授记之师,是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出世。《大智度论》曰:“如燃灯佛,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燃灯太子,作佛亦名燃灯。”还说释迦如来在因地修行时,逢燃灯佛出世,即买了五枝青莲供养燃灯佛,并将自己的头发铺在地上,请燃灯佛从上面走过,燃灯佛于是为释迦如来授未来成佛之记。《金刚经》中记载:“如来于燃灯佛所”,“是故燃灯佛,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因此寺山燃灯寺也是我国古代至今唯一以供奉燃灯古佛为主的佛教道场。燃灯寺以子午线东西向走势,依山就势而建,占地1800亩。恢弘雄伟的大雄宝殿1600平方米。大殿里有16尊形神各异的罗汉惟妙惟肖。通往大雄殿的汉白玉九龙璧2.2米宽、33米长。据目前发现,此璧是当今中国最大的,长于北京故宫九龙璧。大殿两边的山上相对称的建有晋级形排列有序的南北五观堂、配殿寮房及斋堂,均随地形巧妙而建,雕梁画栋,古朴清雅,移步换景美不胜收。其中著名的卧佛殿,供奉有缅甸佛教协会赠送的巨型缅甸汉白玉整雕卧佛,整玉雕刻长6.3米、重18吨,法像神情恬适静谧、清澈安详。底座也是从缅甸运来的昂贵香龙木。还有大士阁内供奉有两吨多重庄严威仪的青铜千手观音法像,以及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燃灯殿、地藏殿、天王殿、卧佛殿等十余座殿堂,气势宏伟、雕塑精美,吸引多方游人信士前来游览瞻仰者络绎不绝。燃灯寺鼎盛时期,僧众逾千,然几经风雨几度兴衰。20世纪90年代,西峡县委、县政府领导积极落实党的宗教政策欲重建千年名刹。1994年,深通显密修法的金刚上师释仁涛受邀来到西峡。秉承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谦虚谨慎,造福社会,先后恢复重建黄石庵、淅川法海寺等大大小小十三座寺院,修建各种殿堂寮房千余间,燃灯寺是他修建的规模最大的一座寺院。他发宏愿要把燃灯寺建成集显密各宗为一体的丛林道场。仁涛法师还得到十方四众的无私捐助,历尽艰辛,殚精竭虑修通了燃灯寺到县城的盘山公路,建造了金碧辉煌的山门殿、天王殿和现代结构古建装饰的大雄宝殿(南阳地区最大的佛殿堂)。耗资6000万元,完成了卧佛殿、观音殿、地藏殿、南北两个五观堂以及汉白玉九龙璧、钟鼓楼、僧人寮房等160余间等主体建筑的第一期工程。其中汉白玉九龙璧、缅甸汉白玉卧佛、青铜千手观音等多处寺院景观照片,曾展览在南阳市委门前。为南阳旅游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地藏殿和普同塔合二为一的第二期工程已经开始。第三期工程的十明佛学院、武术学院、藏经楼、燃灯塔和第四期工程的安养院也已在筹建中。十多年辛苦,筚路蓝缕,艰难玉成。如今一座巍峨壮观的仿古建筑群——燃灯寺屹立于寺山,金刹梵宫,琼楼玉宇,宏伟壮观,成为寺山独特一景,豫西南最大规模的佛教圣地。
  中国其他地区有一些燃灯寺,如四川成都市内有燃灯寺公交车站(寺庙已于WG期间被毁),而距离成都市中心18公里龙泉驿区洛带镇龙泉山脉中段三峨山则另有一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的有1700年历史的燃灯寺。此外还有河南南阳西峡燃灯寺、云南红河建水城东门外燃灯寺、通州北端运河西岸的燃灯佛舍利塔等等。
  对于四川乐山,人们会想到乐山大佛。然而在乐山大佛的山体背后还有一尊大佛——燃灯古佛。他与乐山大佛是同心佛,即心脏的位置在一条线上。由于燃灯古佛传说是释迦摩尼的老师,因此,乐山的燃灯古佛也是香火鼎盛。
1292rdgf.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场——燃灯寺
  燃灯佛舍利塔坐落于通州北城,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该塔建于辽代,1976年唐山地震使塔下莲座震坏,塔身出现许多裂纹。1985年重修,塔顶莲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复原一新。现该树已移植到塔下湖畔。燃灯塔距运河300米,其塔影垂映河中,景色十分美丽。
  燃灯佛舍利塔是通州八景之一,位于通州区北端运河西岸,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是通州的象征。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


  佛塔北京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燃灯佛舍利塔坐落于通州北城,距北京市中心20公里。该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辽代重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因地震塔身倾圮,康熙三十年( 1691年)重建。1900年,八国联军时又遭破坏。“WG”中塔座砖雕全部被毁。1976年唐山地震使塔下莲座震坏,塔身出现许多裂纹。1985年重修,塔顶莲座及各层塔檐补铸铜铃,复原一新。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燃灯佛舍利塔原高56米,基围38.4米,直径11.6米。为砖木结构,密檐实心,八角形十三层,须弥座,双束腰,各面均嵌有精美砖雕,花纹非常精细。塔身各角雕有佛像,共104尊,各具姿态。每椽悬风锋(铜铃)一枚,共2232枚,每枚外壁刻有善男信女的姓名。在十三层正南一面斗拱间有一块砖制诗碑由修塔僧撰刻七律一首,诗曰: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塔顶自生榆树一株,树干直径17厘米,高3.7米,树龄200余年,塔顶长树实为罕见。现该树已移植到塔下湖畔。燃灯塔距运河300米,其塔影垂映河中,景色十分美丽。
  燃灯佛舍利塔是密檐式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实心塔,由座、身、顶三大部分构成,全高56米,基围38.4米,是北京地区最高最大的塔。塔座呈须弥座形式,表示妙光的意思,成佛后就能居住在须弥山上,达到最高境界。一般的须弥座都是单束腰,而且座却是双束腰。下腰正南面嵌砌着一块浮雕独龙的大砖,那是辽代的遗物,年久风化,但仍然透着古精美。上腰镶垒着雕有似龛的小门,里面又都砌着佛教故事的砖雕,诸如十八罗汉斗大鹏的一类;又每角各安置圆雕力士神像,披甲戴盔,栩栩如生,具有时代风格。往上是砖雕仿木斗拱,再上是砖雕仿木护栏,最上是巨大的砖雕荷花台,浮雕花纹多样,如二龙珠、双狮追逐、仙人斗法、朱雀衔芝等等图案,相互媲美,华丽多姿。
  塔身十三层,一、二、三、四层每面22根飞头,五、六、七层每面21根,八、九、十层每面20根,十一、十二层每面19根,第十三层每面18根,收缩极小,有如直柱,所以格外挺拔陡峻,比国内其他塔都显得巍峨雄伟,这是此塔的显著特点之一。第一层最高,其正南一面,设有拔券门洞,深到塔心,里面砌有神台,台上安奉燃灯石佛;其也除角梁、飞檐是木质的以外,全是砖雕仿木结构;滴水瓦舌头、瓦当头的花纹多种,其中有坐龙纹饰,说明皇帝曾经下命重修过。其余七面,除嵌仿木砖雕门窗外,都与正南面相同;又其他十二层,除无门窗外也都与第一层相同。塔身的每根椽头都有一枚精致的铜铃,每角的老梁下各挂有两枚,比椽头的稍大,全塔共悬铜铃2248枚。铜铃的形制也有多种,有平口的,也有联弧口的,有圆肩的,也有折肩的,有长身的,也有阔身的,有清脆音的,也有浑圆音的,有当地人献的,也有外地人捐的,五花八门。每个铜铃外壁都刻有捐献人的姓名和籍贯,有寡妇率子叩拜的,有祖孙三代祭奠的,有鳏夫独自祝愿的,情况各异。刻写的字体也不全同,正楷多,行书、隶书少,个别的是双沟刻法,都很美观。
  在老角梁嵌入塔体的相交处,都斜上放有一尊神像,下面钉一根扁铁条拖着,头顶着梁木,一块条砖大小,大多是先塑型后入窑烧成,少数是由砖圆雕而成。形态各别,有立有坐,有披铠甲执剑者,也有着袈裟合掌者,有慈眉善目者,也有凶相毕露者,惟妙惟肖。最令人喜爱的是一尊猪八戒像,肥耳巨嘴,大腹便便,十分逼真,对考证《西游记》一书创作来源具有重要价值。
  在第十三层正南面当中,放置一块砖刻诗碑,由一块条砖雕刻,方首方座,身纵刻七律《燃灯塔诗》一首:“巍巍宝塔镇潞陵,层层高耸接青云。明明光影河中现,朗朗铃音空里鸣。时赖周唐人建立,大清复整又重新。永保封疆千载古,万姓沾恩享太平。”背面正中刻“立碑僧寂玉造”。此诗把燃灯塔创建重修事迹、所在位置、特殊景致以及企盼心情都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更为奇特的是,在这一层西北一面瓦顶上生长一棵榆树,已有二百余年。它的主干直径才17厘米,高3.7米,树冠4.2米,没有主根,须根丛集,密布在整个一面瓦下,形状如同扇面,最长一条细根2.5米。因为砌砖时用满灰,而且是江米汤和灰,树根既扎不下去,也扎不出西北这面,它就靠这一面瓦存的薄薄一层土生活,春未才发芽,秋中就落叶,环境十分艰苦。多少年来,它饱受烈日暴哂而干渴,痛被寒风袭击而冻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是通州人民性格的象征。为保护塔身的安全,1986年春天修缮塔顶的时候,将它移植在塔下葫芦湖畔,生活条件大加改善,现在生长非常茂盛。
  塔顶又分两部分,下是砖砌的两层八角须弥座莲花台,并且上下角相错,原来嵌砌雕全都模糊不清了。两层砖台的中心,严丝合缝地插立一根巨大的熟铁塔心柱,长工9.5米,插入砖台内的部分是方柱体,边长9厘米,特别稳固;露出砖台的部分呈圆椎体,渐渐缩细到直径6厘米。这样一根铁柱是靠铁匠用小炉铁锤锻造而成的,其困难程度和锻造技术可想而知。由这根塔心柱串联的全是铜铸法器,自下而上是:直径2.25米大的空心宝珠,饰古钱纹和卷草纹,上下两半子母口,内有四条扁铁支撑,以防转动和折伤,上面有三条铭文,下南一条是:“康熙岁次戊仲夏吉旦立”,表明重建凌工时间在1698年农历五月;东北向一条是:“成造宝塔戒僧赵盛修建。”指出重修塔的工程师;西北向一条是:“成造解进忠。”记载铜铸法器的工匠。继而是仿丝流苏、五环相轮、圆光、仰月和宝珠;另在相轮处有8根大铁链分别和所对的第十三层顶的8条垂脊连起来,既有稳固塔心柱的作用,又有很强的装饰功能,一箭双雕。整个塔顶结构复杂而又和谐统一,是古塔建筑方面的杰作。
  我国和世界上现存的古塔两三千座,各领风*骚,而燃灯塔独具特色的地方共有6处,可以骄傲地说是世界之最:塔身悬铃之多,而且刻有捐献者姓名;寂玉诗碑位置相对之高;塔榆所生位置相对之高;塔心柱之粗之长;猪八戒形象出现之早;六塔影垂映300米外大运河中之奇观。由于上述原因,1959年7月,通州区人民委员会公布燃灯塔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8月,晋升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1290rdgf.jpg
1289rdgf.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10-15 11:54 编辑

2006年5月6日到5月10日,燃灯佛、释迦佛真身舍利曾在苏州寒山寺供奉和展出。两尊佛陀舍利均从东北朝阳出土。
1291rdgf.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11: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燃灯道人
  燃灯道人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演绎出的人物,小说是以阐截二派参与商周易代为线索,结合种种民间神道,移佛入道、尊道抑佛。有人认为小说中的燃灯道人即暗指古佛燃灯,实际上以前道家仙人中没这个名目。
  燃灯道人主要在封神演义中出现,是十二上仙的大师兄,他曾经帮姜子牙破十绝阵,而且在原书中有一回名字就是燃灯议破十绝阵,十绝阵是他主持破的。 其原型是燃灯古佛,燃灯佛,梵文Dipamkar,意为「锭光」,德文Dipamkara,英文Dipankara,佛教中纵三世佛之过去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地位极尊,而来世佛则为「弥勒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又名「定光佛」或「锭光佛」。 从事宗教研究的有人认为,燃灯佛及焰肩佛有更古老的拜火教的来源。
  中文名:燃灯道人
  职业:阐教门人
  主要成就:议破十绝阵
  身份:阐教十二上仙之首
  师傅:原始天尊
  人物出处:《封神演义》


  传说
  传说他拜阿兰伽兰郁头兰佛为师,曾在过去世为释迦牟尼授记,预言他未来将成佛,是为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师。曾有一次,燃灯古佛经过一污水,一男孩用自己衣服使燃灯古佛不须把脚弄脏,被预言成释迦牟尼佛。也有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佛经中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的弟*子。

  燃灯道人
  燃灯道人出现在《封神演义》中,所住洞府为灵鹫山元觉洞。首次出现是在第14回,哪吒要杀其父亲李靖(即托塔李天王),被燃灯道人所救,燃灯道人传授李靖一座玲珑金塔(即托塔李天王手上所托之宝塔,本人认为托塔李天王中的托塔二字也多少原因在于此吧),用来降服哪吒。《封神演义》中对他的描述以及给他的定位是非常高的,在第45回燃灯议破十绝阵中,对其描述如下:话说众人正议破阵主将,彼此推让,只见空中来了一位道人,跨鹿乘云,香风袭袭。怎见得他相貌稀奇,形容古怪!真是仙人班首,佛祖流源。有诗为证:“一天瑞彩光摇曳,五色祥云飞不彻;鹿鸣空内九臬声,紫芝色秀千层叶。中门现出真人相,古怪容颜原自别;神舞虹霓透汉霄,腰悬宝箓无生灭。灵鹫山下号燃灯,时赴蟠桃添寿域。”。首先说明一点,在《封神演义》中,各道人之间除了师徒关系、师侄关系以及其它有明确辈份关系的,都互相谦称为道兄。燃灯道人在与阐教玉虚门人会面之时称玉虚门人为道兄,称子牙为子牙公,且在第46回中,赵公明说:“……道兄!你乃阐教玉虚门下之士,我乃截教门人,你师我师,总是一般秘授,了道成仙,共为教主。……”。从这里看,燃灯道人好像也是玉虚门人,即与姜子牙等众玉虚门人同辈。但姜子牙每次见到他都称之为老师,若从这里看,燃灯道人又好像是姜子牙等众玉虚门人的长辈。
  燃灯道人同其它玉虚门人相比,道行确实高出许多筹,从《封神演义》的许多回中都可以非常明确的看的出来,尤其是第63回马善的出现,韦护曰:“世间有三处,有三盏灯:玄都洞八景宫有一盏灯,玉虚宫有一盏灯,灵鹫山有一盏灯,莫非就是此灯作怪。”马善即是燃灯道人的琉璃灯的灯芯,足见其辈份之高。

  如来
  宝藏如来:这位如来大家可能听到的比较少,他是一位无上的古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还有好多大佛都是他面前发成佛的大愿的。当时以释迦之五百大愿最殊胜。与秽土调教难服刚强的罪苦众生,并愿所有国土的有罪众生都来他的国土蒙他法化。不舍浊世恶行众生,为使一众生度脱,代众生受地狱之苦,不贪天福,长行苦行。谁都知道他在成佛的时候做了太子,却不知成佛之前都是苦行难行艰苦卓绝。帝释也被他的慈悲、折服。四天王化鸽,帝释化鹰。鹰追鸽欲食其肉,至一修行菩萨处即现在释迦牟尼太子。鸽藏其后,鹰不敢前,言道:汝行菩萨道,我却要受饿了。菩萨便割己肉喂鹰。鹰说肉要与鸽的重量对等。他便马上同意。后来鹰问菩萨:你不后悔吗?菩萨言:若我无半点悔意,即愿我所割肉处如前一般完好。言毕伤口即恢复如初。鹰化帝释天,鸽化四天王,作礼赞叹而去。愿别人不能行不能舍他皆愿他能够行的做到...宝藏称赞当时的海尘即现的释迦牟尼佛为白莲花般的菩萨。当时观音菩萨称赞释迦为:大悲菩萨。阿弥陀佛当时为转轮王,他是创造了一个极乐净土,悲愿殊胜。曾七万年不睡眠苦读经书。度人若苦海行般若舟,让众生用一种简单易行的修行方法即能往生净土。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也赞叹释迦牟尼佛。许多圣贤都发愿意护持帮助释迦牟尼,甘为其成就殊胜佛道的助缘...后来本娑婆众生有幸,蒙他修行了无数劫,降世,成佛。受用佛陀无量无边的福德功德,受了无尽的佛恩,法益。望众生敬众三宝,不负佛恩。所以称他为寂默,能仁。寂默,他修行的苦行,无人能妣。能仁,所行之仁德,无人能比,故天上天下无如佛。这种赞叹只有知道佛陀因地所行之事才知道,即便这样的赞叹亦不能显佛之极尊。佛之尊,是由他的修行,悲愿,种种难行难度难化而能行之。圆*满慈悲证得了绝对的真理。真理是他发现,并非他发明。即使佛不成佛真理亦是存在的。只不过无人能够触及。唯他智慧彻了彻知,而慈悲宣知与众。

  想法和理论
  这个就不能追源了,追究源头是无底的。十方三世有多少佛,凡夫怎么能知道?佛智唯佛与佛能领会。每个菩萨修的方法都不尽相同,但是目的确是一样 。上求佛道下佛众生。所以释迦总是称赞地藏菩萨,因为他拔三恶道苦,储人天道福。六道众生欲修行求福,但先求斯大士,无不成就,心太乱意不诚则愿难达成,但仍得利益。
1218rddr.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15 18: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17# 好蛋
也许无字真经的作用还不仅是不拘泥于文字。
六祖以降,禅风盛行,但禅宗不是一般人能修学的,至少目前鲜有成就者。
唐僧师徒执意于有字经,可能更适合此土众生根机。寓意在此。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09: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师徒求取有字经书时,佛祖也明确告诉他: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传有字经书。
  看着白纸黑字的“真”经书,唐僧不禁感叹“是我大唐之人无福啊”。佛祖则说:“那东土已然有慧根悟性至高之人降世。不消二三十年,这无字真经在东土自有传人弘扬。”(按: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慧能之所以“读”无字真经,因为他不识字。
  六祖慧能不识字
  佛教禅宗六祖慧能(638—713年),俗姓卢,原籍范阳,约今天的北京城西南地区。因其父获罪遭贬职而流放到岭南落户。慧能3岁时丧父,家境贫寒,故未上学,也不识字。
  慧能在年轻时听《金刚经》有悟,决心出家学佛。24岁时,慧能到达湖北黄梅东山寺投五祖弘忍为师。在寺院里一边挑水烧火舂米一边随众听法。是日,五祖弘忍要选一位继承人,命寺内僧人各作一偈,即学习心得体会。当时,有位叫神秀的僧人饱学经史,便作一偶:“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慧能因不识字,便只好请人代笔题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弘忍看了以后,认为慧能写得比神秀透彻,于是把衣钵传给了慧能。
  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及事业有成就者,并不完全决定于学历高低,而在于学习有没有悟性。有了悟性,才能对事物认识得更加深刻。
  之后,慧能传教说法长达37年,其弟*子将其言行汇编成书《六祖坛经》,流传至今。
  六祖慧能认为,人的心和佛是等同的,“即心即佛”,“人人有佛心,人人有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怎样才能成佛?六祖慧能认为,“顿悟成佛”,一定要悟,不悟的话还不能成佛,还特别强调“顿悟”,指一下子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在如何“悟”的问题上,他认为,悟要靠自己,其他人可以帮一下,自身不度不是真悟,只有“自性自度,才是真度”。禅无处不在,而离开生活是找不到佛法的,故要在生活中修禅。
  慧能改造禅宗,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完成。禅宗的影响也渗透到了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生活众多领域之中。



  也有人认为六祖慧能不识字,对佛法不精通。理由是:禅宗只讲见性.悟本心..这些讲玄讲高那是好看.没什用.六祖慧能不识字.对佛法不精通.六祖经言有小些是乱讲.并不是佛的知见.学佛以佛经为主义..依义不依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智不依识.依法不依人..六祖慧能把佛法都说是禅.这样是消败佛法..释迦佛言.他所说法只不过一棵树一叶而己.还有很多..如在家修有维摩诘经.念佛净土教.密宗多种等多法.等等 ........修禅宗明心见性后.转生在那里是个问题.有的修禅宗再转世修念佛法.有的转生再为人..修净土教.生西可离六道轮回之苦.可永安乐成佛.才是好佛法.
hn820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5 15: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1-25 15:46 编辑

  玄奘是谁的御弟?
  读过《西游记》的都知道,唐僧欲赴西天取经,皇上李世民和他结为兄弟,称其为“御弟”,并赐了关文,便于其西行。
  然而,历史上真实的唐僧玄奘是偷渡处境,根本没获得皇帝的准许,他在西行路上也险些被捉回。
  那么,与玄奘结为兄弟的是谁呢,他是古代高昌国国王麹文泰。
  高昌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地方,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公元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迎来了大唐帝国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玄奘西游时,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麴文泰坚决挽留,玄奘不肯而绝食数日,才获准允其西去。麴文泰与玄奘结为弟兄,还坚留玄奘讲经一月,并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又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又写信给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从这些方面,可以知道当地崇信佛法不遗余力。
  玄奘本来约好取来真经时,要与麹文泰相见,但当他在印度学成归来,高昌国已被大唐所灭,麹文泰已经自尽了。
  玄奘写了信给贞观皇帝李世民,要求回国,并赦免当初偷渡之罪,获得准许。
  《西游记》将玄奘与麹文泰的事移花接木,说成是李世民和玄奘结拜了并颁发关文,而高昌国和麹文泰国王在整篇《西游记》中并不见踪影。

  影视资料:麹文泰见玄奘
  图片:高昌古城
fa1cd7.jpg
fa2cd7.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07: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到西天。已成正果。何须人事为?
钵盂理该没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16 07: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蛋 发表于 2012-10-18 09:17
  师徒求取有字经书时,佛祖也明确告诉他: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传有字经书。
  看着白纸黑字的“真 ...

禅无处不在,而离开生活是找不到佛法的,故要在生活中修禅。
$ ]7 {$ a7 r9 G1 Y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