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3|回复: 14

[品读经典] 重新认识大学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0 12: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乱本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解译:
大学的目的在于清楚或明白什么是普遍道德水准,在于亲近与民,在于达到至善。知道什么是至善才能不乱,不乱才能知晓,知晓才能稳重,稳重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收获。物有整体和局部,事有开始和终结,知道先与后就基本接近大学的目的。自古要想把普遍道德水准推行于天下的人,就必须懂得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国家就必须先管理好家;管理家就必须先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就必须先端正心态;端正心态就必须先有信念;有信念就必须先增加知识;增加知识就必须先了解更多的事物。事物了解多了才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知道最好才能增加信念,增加信念才能改变心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修身养性。具备优良的品德才能管理好家,家管理好了国家就安稳,国家安稳才能达到天下太平。从天子到百姓,一样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整体紊乱不可能有局部的安定,不分轻重或把轻的说成重,把重的说成轻是永远不可能会有效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04: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姑 于 2012-4-23 04:20 编辑

管家可以理解为管好家庭;当管家和国家治理联系在一起,这个家不就成了国家治理对象和国家的基本单位了吗?所以说,家管理好了国家就安稳,国家安稳才能达到天下太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00: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家 —— 国 —— 天下,这正是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有一个电影里有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一个小伙子要去打日本人了,和他的爱人告别,说“我以前常听人说保卫国家、保卫国家,我脑子笨,想不明白为什么。我现在明白了,‘国家’就是你。”
所以,儒家的一切理论都是从内视开始的,先看到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推己及人,了解别人的真实感受;再从中推出社会的伦理;最后推出治国、平天下之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4 10:4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中的“明明德”意义为彰明圣德,而不是“清楚或明白什么是普遍道德水准”。“新民”就是新民,不是“亲近与民”。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什么是至善才能不乱,“知止”是知“止于至善”,即知道自己学习的最终和最高目标而不是“知道什么是至善”。
“物有本末”≠“物有整体和局部”,本、末原指树木的下部与上部。 汉 马融 《长笛赋》:“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彠矩。” 唐 白居易 《寓意诗》之一:“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后引申为指事物的始末、原委、主次和先后,故,不宜将此处的“本末”理解或表述为事物的“整体和局部”。
……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4 20: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姑 于 2012-4-24 20:24 编辑

呵呵,那什么叫彰明?请说说圣德、新民何意?如果不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学习干嘛?学习文言文不能咬字要注意词变,否则你知道了这里,必不知道哪里!就像你不知道有定和本末一样。头脑放松,去掉前意识,什么都很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唐启正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5-1 15: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谈得热闹,在下贡献一点:

“致知在格物”=致知在于格除一切外物的干扰后,取决于能否归心静意到无识无为的禅定状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 21: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归心静意与意诚没有必然关系,禅定是禅定;意诚是意诚,而且禅定无一定要知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15:32:06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論南老所謂之《大學》七證

《大學》文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句話在南懷謹先生處被分為“知﹑止﹑定﹑靜﹑安﹑慮﹑得”七字並謂之七證而帶點釋氏修禪意味。但其實此節確實是儒家原汁原味修證之機關緊要處。此節實通《易傳》之

“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險。夫坤,天下之至順也,德行恒簡以知阻。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是故變化云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知來。天地設位,圣人成能。人謀鬼謀,百姓与能。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剛柔雜居,而吉凶可見矣。變動以利言,吉凶以情遷。是故愛惡相攻而吉凶生,遠近相取而悔吝生,情偽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則凶,或害之,悔且吝。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游,失其守者其辭屈。”

知止而后有定通乾德恆易與坤德行簡。故解讀《大學》以知﹑止﹑定﹑靜﹑安﹑慮﹑得等七字各自有獨立意義並把它們分別開來而為說雖不失為別出心裁但亦不能說是與易學思想體系相應。

此七字一旦分別地說則均顯得無根。其實能靜﹑能安﹑能慮﹑能得此四能乃統攝于知止﹑有定這一對範疇之中﹐此統攝之關系見于知止與能慮及有定與能得。而四能者在上面《易傳》之引文是通乎“能說諸心,能研諸侯之慮,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此處為一倒述以示當中有一往來。此節在《大學》中其實是下啟修身在正心一節﹐故此六者一體實是正心之法的端緒。

南老以“知﹑止﹑定﹑靜﹑安﹑慮﹑得”謂之七證工夫。但如此說法一則過于次第層疊而失于機敏﹐二則未免流于釋家者流而易于誤為坐禪之工夫。

個人看法此處應為“六儀”即知止﹑有定﹑能靜﹑能安﹑能慮﹑能得。六儀尤朱子謂健順仁義禮智乃應上下四方(六合)之謂也﹐此六者亦應六律。但實質上知止﹑ 有定乃指易知而能靜﹑能安﹑能慮﹑能得乃指簡能。易簡即是知行合一﹐故無何置疑是落實實踐理性之即物窮理而非坐禪之觀證虛空。倘僅言止﹑定﹑靜﹑安﹑慮﹑ 得六字則失知﹑有與能三字指向本體之義。把知止隔離為知與止亦是把知之實踐義減殺。此難以再說儒門工夫矣。

知行合一是心學以至整個儒學之所以別于佛道二家之重要課題。

首先要注要的是知行合一並不是指聞見之知或西方所謂知解理性。德性之知或西方所謂實踐理性才是知行合一所指者。牟宗三先生謂“道德為行為立法”是對知行合一下了很好的定義與給出很好的解釋。

儒家特別是心學是注重道德之實踐即王陽明所謂致良知。道德的行為比如不假思索地對墮井之孺子施以援手就是德性之知(行)的表現。這就是儒家所重的不慮而得 ﹑ 不勉而中之中道。可見德性之知(行)並非指如道家之煉內丹或佛家冥想參禪之類的行為。換句話說儒家的修煉就是直接從道德的行為修證即所謂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得來而不是由靜坐冥想與空談心性之類的修煉方 法而成。所以說知行合一就是儒與釋道的修煉方 法之主要分別。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明也並無神秘性﹐可是要把它說清楚也還不是那麼容易。至于說庸言庸行﹐這當中大有文章﹐且容我以後慢慢談。

具體點就工夫來說則于心立極即慎其獨也。而健順為儀即知止﹑有定為經故為上﹑下之屈伸。仁義禮智(能靜﹑能安﹑能慮﹑能得)四者為象故為四方之擴充﹐然後說三綱八目(尤三畫八卦)之工夫境界。故《大學》之道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于密(心)﹐要而言之為絜矩之道也。此《大學》系統架構之概況。

南老《大學》七證之說實是以禪釋儒。此其失當之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3 18: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是为了知才有止﹑定﹑靜﹑安﹑慮﹑得。正确说此七字是层层环扣关系,归结起来是知要有目标,实现目标要有规程,上为下之根不存在分別說的规则。再说,这里都是为了知;这里的能是能够的能而非技能之能,不归简能范畴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4 18:4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那什么叫彰明?请说说圣德、新民何意?如果不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学习干嘛?学习文言文不能咬字要注意词变,否则你知道了这里,必不知道哪里!就像你不知道有定和本末一样。头脑放松,去掉前意识,什么都很自 ...
村姑 发表于 2012-4-24 20:20
古文的词是不能乱变的,一变就会有许多“新解”、“破解”、“破译”、“重新认识”之类新大*陆“被”出现。
【彰明】
1. 颁示;昭示。司马法·仁本》:“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 唐 李翱 《论李尚书事状》:“虽有大罪,犹不忍彰明。”
2. 显豁,明显。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鲁迅《坟·论睁了眼看》:“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 关羽 岳飞 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
【圣德】
亦作“ 圣惪 ”。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阳 , 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唐 杜甫 《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书,光华万世,羣臣欢忭,礼当庆贺。”
【新民】
1. 使民更新;教民向善。《书·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 孔 传:“居顺天命,为民日新之教。” 明 王守仁 《<大学>问》:“物有本末,先儒以明德为本,新民为末,两物而内外相对也。”
2. 谓教育人民,开发民智。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俯视千春,横眺六极,无文学不足以立国,无文学不足以新民,此吾敢断言者也。”
【至善】
(1) 通常指一切其他的善都包含于其中或者都来源于它的那种最高的善
(2) 最好的办法、情况。《管子》:“至善不战,其次一之。


这些概念内涵古人已经约定,无需也不能重新赋予,重新赋予已有概念的内涵,则对原文的解释就不是原文之意而是释者注入之义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雪狼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21:57: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村姑 于 2012-5-4 21:58 编辑

说概念就不要多元化;既然多元化叫查字典、词典。使用字典、词典即便查出多向解说,那就要注意语言文句的语法,通俗说要注意字和词使用场合效应!举个例,明德是一回事,明明德又是另外一回事。既有颁示或昭示之德,上升到意识形态理解,不就是一个普遍要求德的标准?再去明普遍要求德的标准,不就是清楚或明白什么是普遍道德水准。其实妾也不以为自己的解译最正确,所以只当是一类认识而已。但是规矩还是规矩,古语法一定要遵守,才不会出现上下矛盾。再查还有更多的解释,倘若大家都是这样胡乱的抨击,那不就等于反证这种解译是正确的吗?呵呵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1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學庸易

《大學》﹑《中庸》﹑《易傳》俱是可以透過身﹑心﹑意﹑知﹑物來會通。此意由王陽明于《傳習錄》已有發明。

《大學》著重從發用處講故提出修﹑正﹑誠﹑致﹑格等以顯工夫。《中庸》著眼于本源處講故明于天命﹑性﹑道﹑教等來討論本體。《易傳》則以辭﹑卦﹑象﹑占而確立聖人之道。以《大學》修工夫﹑《中庸》明本體﹑《易傳》通道理﹐此三者一氣貫穿。

王陽明特就“論性不論氣則不備﹑論氣不論性則不明”而發揮身﹑心﹑意﹑知﹑物之義理。故此等皆有性與氣兩面說法。

《大學》重氣之層面故就充塞處說謂之身﹐其主宰處謂之心﹐心之發動謂之意﹐意之本體處謂之知﹑意之涉著處謂之物。此皆就動態而為說。所以修身接下去就是齊家﹑齊家而治國﹑治國然後平天下全都是從發用上說。

《中庸》重性(理)故理之凝聚為性﹐性之主宰為心﹐心之狻動為意﹐意之明覺為知﹐意之感應為物。此皆就靜態而為說。

“意之明覺為知﹐意之感應為物”換轉為《易傳》之話語即為“乾以易知﹑坤以簡能”與“易(知)簡(能)之善配至德”。

《易傳》謂“生生之謂易”。生生不已即天命之不已。此即《中庸》所指之至道。而至道(天命)之凝即是至德(性)故配之易簡之善。是故《大學》之止于至善亦不外是盡性也。

《大學》發用以格物為窮理。《中庸》率性修道即是盡性。故《說卦傳》繼《易傳》即清楚表明窮理盡性以至于命。《大學》﹑《中庸》﹑《易傳》就是如此連貫起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05:06: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谁都一样,看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作为旁者评击切要记住摒弃一切以打*倒博主的念头,只有投入才能达到增强自己帮助他人的目的。一味追求打*倒博主,只会让自己更加堕落。
谢谢青竹大哥的启发,妾在这里进行更改,重新纠正“本末”一词,更新后的解译如下:
    大学的目的在于清楚或明白什么是普遍道德水准,在于亲近与民,在于达到至善。知道什么是至善才能不乱,不乱才能知晓,知晓才能稳重,稳重才能思考,思考才能有收获。物有内容和形式,事有开始和终结,知道先与后就基本接近大学的目的。自古要想把普遍道德水准推行于天下的人,就必须懂得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治理国家就必须先管理好家;管理家就必须先修身养性;修身养性就必须先端正心态;端正心态就必须先有信念;有信念就必须先增加知识;增加知识就必须先了解更多的事物。事物了解多了才能知道什么是最好的,知道最好才能增加信念,增加信念才能改变心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的修身养性。具备优良的品德才能管理好家,家管理好了国家就安稳,国家安稳才能达到天下太平。从天子到百姓,一样都要以修身养性为根本,实质内容紊乱要体现优良的表现形式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或把轻的说成重,或把重的说成轻是永远不可能会有效果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0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1# 村姑
说概念就不要多元化;既然多元化叫查字典、词典。

在语言的发展历程中,一个概念(词)只对应一个义涵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换言之,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概念(词)内涵的重(chóng)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概念(词)虽然有重(chóng)载现象,但却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有一定的依据和约定俗成的,不是你想临时赋予什么意义就赋予什么意义。查字典的目的,就是要了解你欲查询的字词在历史上究竟被前人赋予并约定了哪些义涵,然后选取与文章的时代和意旨最为接近的义涵来进行解读,只有这样的解读才可能符合原文原意。
不顾字词的使用时代和既有的义涵而自行注入新的义涵,这种解读肯定不符合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使用字典、词典即便查出多向解说,那就要注意语言文句的语法,通俗说要注意字和词使用场合效应!举个例,明德是一回事,明明德又是另外一回事。既有颁示或昭示之德,上升到意识形态理解,不就是一个普遍要求德的标准?再去明普遍要求德的标准,不就是清楚或明白什么是普遍道德水准。

语法是关于如此遣词造句的规则,因此,根据语法是不可能知道词义的。从语法的角度去研究语句,你只能弄清语句中各个词的功用与关系。
“明德”与“明明德”肯定不是一回事,“明德”是一个复合词,“明明德”则是一个省略主语的语句。在“明明德”中,第一个明字是动词,作谓语用,义为彰明、彰显;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用以修饰中心词“德”。即,不能把两个明字都理解为“彰明”,进而以为有一种“颁示或昭示之德”。
德是靠自己修道过程中积累的,不是被他人“要求”的,因此,“普遍要求德的标准”的说法是不符合传统文化中道、德的概念的。

其实妾也不以为自己的解译最正确,所以只当是一类认识而已。但是规矩还是规矩,古语法一定要遵守,才不会出现上下矛盾。再查还有更多的解释,倘若大家都是这样胡乱的抨击,那不就等于反证这种解译是正确的吗?呵呵

青竹发表己见只是作交换意见之用,并无抨击之意。如村姑不喜欢与人交换意见或见不得反对意见,青竹今后不提就是。
另,青竹的意见是有根有据的,应该还没有到“胡乱”的地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7: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注意字词的使用和时代语法是解译文言文关键,否则都属于套用一定会走玄漏洞百出。
是的,就个体而言,德需要的是内敛;外露叫上德,上德不德。但是,上升到意识形态来理解德就不同了,因为群体属性必然要淹没个体,否则这个群体将是一坨沙器。
字或词可以有多种含义,但是它们必须接受语法限定,这就是文字语言发展的科学之处。明白动词和形容词使用规范,何不静心想想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原因在于您对德的理解不够透彻。
所谓概念是一种定位语言,它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知识单元,逻辑紊乱只能体现为主观曲解。
还是一句话,谁都一样,看问题容易解决问题难。只要不存在一股杀气,妾都会认真对待和回复。扳倒村姑容易,扳倒仁心难,这是个论坛你我一样,每一句话公众不说,心里也会有一个评价。再者,村姑不过区区小老百姓,扳倒了也不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