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09|回复: 13

[公议] 《红楼梦》到底写的哪朝的事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7 11:4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7-5 22:22 编辑

转自:《读书网》

  一部《红楼梦》,洋洋洒洒数百万字,书中开篇即借空空道人之口提出了一个鲜明的问题:“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若云无朝代可考,今我师竟假借汉唐等年纪添缀,又有何难?但我想,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一问一答,竟象是红楼梦真分不清或不必分清是哪朝哪代的事,实际上则不然,十大理由证明,红楼梦说的就是清朝的事儿!
  一、书中晚辈频频给长辈“打千”、“请安”,打千、请安即是清朝尤其是清朝满族人特有的一种行礼礼节。
  二、第四回介绍李纨的身世时是这样介绍的:“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烈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罢了。”大家注意,《女四书》系明朝王相仿朱熹编《四书》的办法,把东汉班昭的《女诫》、唐代宋若莘、宋若昭的《女论语》、明代永乐皇后徐氏的《内训》和王相母刘氏的《女范捷录》编辑为一书,并加注,总名为《女四书》。上述介绍李纨身世时说让李纨读这些“前朝”的书籍,前朝为明,今朝岂不为“清”了。
  三、第十一回写贾府一家人看戏,说现在正唱着的是《双官诰》,尤氏拿过戏单来,叫凤姐接着再点两出,凤姐点了一出《还魂》,一出《弹词》。《还魂》这出戏是明代汤显祖著的《牡丹亭》的第三十五出,这还罢了,《弹词》乃是清代洪升著的《长生殿》的第三十八出,《双官诰》戏文乃是根据清代陈二白著的《双官诰传奇》改编的,呵呵,都是听的清朝人编的戏,红楼梦不是写的清朝的事还能说是哪朝的?
  四、第十七回至第十八回写贾元妃巡视大观园,太监点戏,点的第一出是《豪宴》,第二出是《乞巧》,第三出是《仙缘》,第四出是《离魂》。其中《豪宴》是清初李玉《一捧雪》传奇中的一出;《乞巧》是清初洪升《长升殿》传奇中的一出,都是清朝人编写的戏。证明红楼梦中事是清朝的事儿。
  五、第二十一回写黛玉找宝玉玩,宝玉不在屋里,黛玉因翻弄案上书看,“可巧翻出昨儿的《庄子》来。看至所续之处,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云: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庄子因》系清代林云铭著的一本阐释《庄子》的书,林黛玉作诗竟引用清朝人的书,你说红楼梦写的不是清朝的事是哪朝的?呵呵!
  六、第二十二回贾母举办家宴,照例要唱戏祝兴的。薛宝钗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系清初邱园所作《虎囊弹》传奇中的一出,现存《缀白裘》中。又是一出清朝人编的戏。
  七、第二十九回写贾府一家人到清虚观打醮祷福,因为打醮演戏是给神看的,不能由人指定戏目,而要用抽签、拈阄一类的方式,由“神”选出要看的戏,那么,“神”要看的是什么戏呢?一本《白蛇记》,一本《满床笏》,一本《南柯梦》,其中第二本《满床笏》系清代传奇剧,又名《十醋记》,看来,“神”也爱看当朝的戏。
  八、第五十三回写黑山村的乌进孝庄头来给贾府上供交租,清单上有“御田胭脂米”二石。据清代刘迁玑《在园杂*志》及《顺天府志》记载,胭脂米是康熙帝在丰泽园御田布种的玉田稻中的良种,因而也叫“玉田米”,为内膳所用。上供出了清代康熙大帝的东西,足以证实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
  九、第五十三回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时,唱的戏是《西楼·楼会》,这本是明末清初袁于令所作《西楼记》传奇中的一出,第五十四回写在夜宴上丫寰秋纹与媳妇们的对话,麝月等问:“手里拿的是什么?”媳妇们道:“是老太太赏金、花二位姑娘吃的。”秋纹笑道:“外头唱的是《八义》,没唱《混元盒》,那里又跑出‘金花娘娘’来了。”秋纹引用的《混元盒》是清代张照撰写的一部神魔剧。
  十、第九十三回写临安伯邀请贾赦、宝玉去听戏,书中写道:“那时开了戏,也有昆腔,也有高腔,也有弋阳梆子腔,做得热闹。”看了一会儿,贾赦要告辞,临安伯过来留道:“天色尚早,听见说蒋玉菡还有一出《占花魁》,他们顶好的首戏”。其中梆子腔是清代乾隆中叶曾在北京兴盛过的一种戏曲声腔,因用梆子伴乐而得名,《占花魁》是明末清初人李玉根据话本《卖油郎独占花魁》改编的传奇。明眼人一看就是写的清朝的事儿。
  红楼梦全书中,贾府一家起居做派,全似清朝人的风俗,书中描写类似清朝的事迹还有很多。空空道人在红楼梦结尾时所说:“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情而已”,唯掩耳盗铃而已。大清朝多文|字|狱,曹雪芹为免遭迫|害,假借不知朝代云云,实际上文学作品出自现实生活,洋洋数百万字的作品,难免露出破绽,或许是高鹗续写红楼极力为皇朝擦脂抹粉,换得了清廷高兴不追究吧。
  去看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里面有很多值得看的信息,总体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揭秘红楼梦》讲大观园的兴衰其实在现实中就是曹家在清朝从康熙到乾隆年间的事,在康熙年间,曹家是很得皇上看重的,因为曹雪芹的爷爷是康熙的“发小”,就是陪他读书和玩的人,所以他们感情很好。那时的曹家虽然官不大,但很风光,但到雍正年间,因为雍正和康熙唱反调,康熙看重的他反而要看轻,再加上曹家和当时废太子关系很好,雍正当然不喜欢他们家,所以他们家一度不好,正如大观园也有段时间情况不好,到后来元春“才选凤藻宫”大观园才又一度风光,当时曹雪芹有一姐姐正好是乾隆身边的妃子。至于服装问题,你想清朝的文|字|狱那么严重,曹雪芹怎么敢直接就写清朝呢,他当然要艺术加工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1: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5-20 22:55 编辑

  《红楼梦》描写的是清朝的事。戏曲和影视作品中的造型与清代服饰可完全不一致了,似乎真分不清或不必分清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hlm54805.jpg
qingch55.jpg
qingch6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7 12: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琴是谁?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10 功勛 +4 收起 理由
好蛋 + 10 + 4 忙昏头了,整理资料时没看仔细,出现了错误 ...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7 18: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3# 杨军康 多谢,已修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18: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不同于其它三部文学名著,后者皆为数百年民间传说改编而来。
曹雪芹所记的《红楼梦》,其实是其祖父辈的兴衰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8 21: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楼梦》不同于其它三部文学名著,后者皆为数百年民间传说改编而来。
曹雪芹所记的《红楼梦》,其实是其祖父辈的兴衰史。
古越中兴 发表于 2012-5-8 18:37

古越兄有何证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8:3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兄要问哪一部书的证据,待我补充.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9 0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曹雪芹祖上为河北丰润人,诞生于江苏南京,成长在北京西山。其曾祖父曹鼎望,名玺,其曾祖母为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幼时的乳母,其祖父曹寅为玄烨少时的侍读,长大后编有《全唐诗》。
    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曹雪芹父)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被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到了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终于因贫病无医而逝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9 16: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7-5 22:23 编辑

贾宝玉应该穿清朝服饰的三大理由

作者:东方之梦

  文学巨著《红楼梦》里的人物到底应该穿怎样的服饰,似乎很少有人去认真思考一下,本人就自己粗浅认识说一点看法,我认为,红楼梦里的所有人物全都应该穿清朝的服饰,理由如下:
  第一条理由:《红楼梦》写的是清朝的事情,里面的人物就应该穿清朝的服饰。
  凡是看过《红楼梦》的人都应该知道,曹雪芹写的就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事件,只不过因为想逃避文*字*狱,才假托前朝,将“真事”隐去,然而他在实际写作的全过程中,处处描写的又都是清朝的风土人情。
  整部《红楼梦》的写作,就是以清朝雍正两次查抄曹府的历史事件为背景的,作者一生的际遇与雍正、乾隆两代王朝的关系之密切,应该无人可以反对。而《红楼梦》又是取材于一个由盛到衰的贵族家庭,作品中对清朝时政的描写以及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揭露,也应该是无人可以反对的吧。
  同样是文学巨著的《水浒传》,写的是宋朝的事情,电视剧《水浒》中的人物全都穿宋朝服饰就是天经地义的,而小说《三国演义》写的是三国的事情,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全都是穿了那个时代的服饰了吗?那么,既然《红楼梦》整个作品中写的是清朝的事情,为什么作品中的人物不能穿清朝的服饰呢?
  第二条理由:电视剧若尊重原著,也必须穿清朝的服饰。
  曹雪芹虽然是为了逃避文|字|狱才隐去朝代,但在实际描写是却处处显露清朝痕迹。我们先来看一看贾宝玉的穿着:
  只见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便命:“去见你娘来。”即转身去了。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第3回)
  这“一根大辫”到底是哪个朝代的特征呢?
  更重要的是,“请安”这个礼仪可是满族人的习俗,自从清朝入关之后才进入中原,也就是说,这个礼仪只有清朝才有。你总不能让贾宝玉穿着明朝服饰却去行清朝的礼仪吧,那不成了舞台上小品里的搞笑举动了吗?
j81983.jpg

j82983.jpg
  既然许多人都口口声声说应该尊重原著,那么,原著里写的为什么上了电视剧却又莫名其妙地被更改了呢?真要尊重原著的话,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恢复曹雪芹写作原貌吗?
  在《红楼梦》里,清朝的东西比比皆是,比如王熙凤房间里的大自鸣钟,比如贾母用的眼镜等等。这些明朝还没有的东西用在明朝人的身上,合适吗?如果你看到鲁迅先生在使用MP3,难道你不觉得怪异吗?因为他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MP3,同样道理,应该是清朝人的贾母却穿着明朝服饰戴眼镜,为什么你不觉得怪异呢?
  尊重原著,谈何容易!
  第三条理由:清除越剧误导,也必须恢复贾宝玉的清朝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二十世纪中叶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越剧《红楼梦》风靡全国,她们在舞台的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其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香港就已经拍摄过相同的电影,也是采用相同的服饰),而87年版的大型电视剧《红楼梦》则在人物艺术形象上面完全套用越剧模式,甚至没敢越雷池一步。据说在当时导演选择女演员时,剧中主要人物的脸型就是以越剧人物形象为标准的,否则似乎观众就不答应。
  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误导!
  众所周知,越剧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种,至今才不过百年,当年这个剧种从浙江小乡镇走进上海时,为了迎合上海小市民的趣味,甚至不惜将所有男演员都退至台后,成了今天几乎清一色由女演员担角的剧种。上海小市民看戏只求好看,有谁去严肃地要求尊重原著呢?因此,越剧的第一特点就是女子为主,第二特点就是服饰漂亮。平心而论,明朝的服饰显然比清朝的漂亮,于是,《红楼梦》原著既然已经由作者说隐去朝代的话,剧团为什么不可以采用明朝的服饰呢?这就是越剧采用明朝服饰的理由。
  现在,重拍《红楼梦》既然是一个大型举动,那么,到底还要不要尊重原著呢?
  应该是恢复《红楼梦》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也许有人会认为,贾宝玉的艺术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再改变他的清朝装束的话,看上去不是显得太别扭了吗?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贾宝玉如果真的穿上清朝服饰,一定会有许多人*大声反对,声讨那个拖着大辫子的贾宝玉,说他破坏了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形象。我经常浏览一些网友的博客,看到许多朋友贴的红楼梦照片都是明朝装束的人物形象,确实是美丽无比。但是,请大家想一想,这确实是曹雪芹心目中的形象么??
  是我们歪曲了曹雪芹,还是曹雪芹误导了我们?
  真的,拖着大辫子的贾宝玉应该隆重登场了!
hlm09580.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30 10: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5-20 22:54 编辑

 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居然玩“穿越”。
  《辛亥革|命》第6集,革|命斗士章太炎要出狱了(1906年),居然唱起了越剧红楼梦中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真滑稽!
ztylmm25.jpg
  “掉林妹妹”这句台词,是建国后才有的,怎么出现在《辛亥革|命》里了?我越听越糊涂,大概因为是“越剧”,所以就要“穿越”吧!
  《越剧:红楼梦》根据我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故事改编的舞台剧,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已被搬上了越剧舞台。1958年,上海越剧院将它作为庆祝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剧目重点排演,剧本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选取小说中的几个典型情节,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体现原著的精神风貌。它文辞清新,雅俗共赏,首演后又先后赴京、港以及朝鲜、越南等国演出,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各场中的主要唱段几乎全数成为经典名段传唱至今,尤其“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一段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它是越剧舞台上一座极难逾越的艺术高峰、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一笔宝贵财富。
  越剧,又名绍兴戏,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州(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发展而成,发祥于上海和杭州,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历称小歌班、的笃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

越剧《红楼梦》的诞生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第25期作者王恺)
  越剧电影《红楼梦》是中国放映拷贝数和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它已经成为越剧的某种象征。
    袁雪芬还记得《红楼梦》编剧徐进当年来报考自己剧团时的事情:“第一次来我没见到他,就听说有个很文雅清秀的20多岁的人拿了剧本来,托人转交给我,剧本名字叫《月缺难圆》,剧本被转交给剧务部后,编剧蓝明觉得写的唱词比自己还好,一点也不嫉妒,结果很快录用了他。 ”于是,西药店的伙计徐进就此改行,当时要进袁雪芬的剧团并不容易,结果他成为“考进雪声剧团的头名状元”。
    那时候徐进才24岁,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他古文功底似乎不够好”。新中国成立后,伊兵等负责戏改的领导有意识地让他加强古文学习,他的进步非常快,没多久,剧团的人觉得他的抒情戏写得特别好,“不用陈旧的词,叠句排比都很多,而且喜欢加些旁敲侧击的写法”。
    剧团里有很多老演员,她们说话很有意思,批评某人自以为是,有个老演员说“你不要独枝毛竹好上天”,说干部多,“娘多也养不出好儿子”,徐进听到这些话,都会记录下来。
    1954年,当时 《光明日报》刊登了李希凡、蓝翎写的批||判俞平伯的文章,结果使中国兴起新一轮的《红楼梦》热。徐进很喜欢鲁迅,喜欢鲁迅的《红楼梦》“其中所叙的人物是真的人物”的说法,所以他立志改编出来的越剧中的人物,“都不能拔高”,宝玉既是神采飞扬,又是脸上有点“胭脂膏”的疯疯傻傻的贵族子弟,黛玉则就可以“对花落泪”,“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他后来自己总结,越剧正好有刻画人物细腻的长处,索性就把每一场戏当成刻画各种不同类型人物的机会。开始时写还是不写,怎么写都犹豫,越剧团有人说他是异想天开,“100多万字呢,要改成3小时,谈何容易?写好了,谁又能演? ”那时还不到30岁的王文娟听了这话说:“我来演,演不好,头砍下来。”当剧本最终于1958年上演后,在上海连续演出了54场,场场爆满,有人说徐进帮助曹雪芹普及了 《红楼梦》。
    1960年秋天,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追鱼》剧组开始南巡演出,先到广州和深圳,再到香港。
    对去“z本主|义”地方自然要严阵以待。演员们在广州关了半个月,“让我们学习西餐礼仪”。除此还要大家互相称呼先生、小姐,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成名的徐玉兰当然对这些都很熟悉,但是年轻演员们兴奋得很。 1960年12月29日,所有人从头到脚焕然一新。“做了旗袍,烫了头发,个个红光满面,一下火车站,大家就议论,谁说大*陆没饭吃?你看他们不是很健康,很精神吗? ”听到这话,大家觉得广州休养的那段时间很有必要。
    这次香港演出的最大收获是想把《红楼梦》和《碧玉簪》拍成电影。“当时‘凤凰’和‘长城’都抢着想投资拍摄《红楼梦》,电影导演朱石麟连着看了若干场,发誓要拍这部电影。 ”情况汇报回来,当时上海||市||委领||导柯||庆||施和陈||丕||显断然否定了在香港拍摄这部电影的可能性。 “情况那么复杂,哪里敢让我们多待?电影是同意拍摄了,但是全部在上海拍,所谓的合拍,就是香港那边提供全部胶卷,当时提供的胶卷全部是德国进口的,这也是《红楼梦》的色彩这么多年后还那么好的缘故。”
    1962年,由朱石麟担任艺术指导,由他的学生岑范来执导,在当时刚刚成立的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全部是内景。他们新搭设了4个大棚,周宝奎还记得当时进去的震惊感:“连河流都是在棚里布景的。”电影整整拍了一年,其间唯一的一次休息,是拍到8个月的时候,总&||理叫她们去给来杭州的金||日||成表演。金||日||成看了《红楼梦》大为喜欢,而且恩|来向他介绍这两个“上海小姐”当年是怎么在朝鲜战场上待了9个月的故事,金||日||成很高兴地把徐、王称为战友,让朝鲜的歌舞演员也照着排演出来。
    《红楼梦》拍摄完后一直没在上海上演,倒是在周围的城市演个不停。
    1964年恩|来到上海,“总&||理来上海总要叫我们去,聊天说话什么的,那天去了花园饭店,看见总&||理正和萧||华说,叫他下楼来,不要写,写什么检查,叫他下来跳舞”。徐玉兰说她和萧||华很熟悉,问他,谁啊?原来是罗瑞卿正在楼上写检查。过了一会儿,罗||瑞||卿脸红红地下来了。徐玉兰说:“这些蛛丝马迹都表示,马上又要有什么运动来了。 ”她就此不再奢望 《红楼梦》能不能在上海的上演。徐玉兰第一次看到《红楼梦》,是在“文||化||大革||命”批斗她的场合。 “文||革”开始没多久,她和王文娟一起被关在牛棚里,造||反||派放《红楼梦》给她们看。
    1979年上海36家电影院突然在同一天放映《红楼梦》,徐玉兰听到小道消息说是宣传部又要批判这电影,有人说贾宝玉当和尚就是不革||命,没阶||级意义。但是群众不管阶||级不阶||级。半夜1点,电影院就开始排队买票,有一家电影院门口扫出了一堆挤掉的鞋。可见《红楼梦》确实深入人心。
ggz40g.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3-11 11:2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賈家,应该暗指曹家。“賈”和“曹”两字十分接近,一个“脚下”有两点,一个“头上”有两点。
红楼梦应该是以小说的角度描写了曹雪芹家族的事,也就是清朝的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0 2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景德镇制作的《十二金钗艺术彩盘》,倒是还原了《红楼梦》的本来面目,其中的女子都身着清代服装了。
  为纪念曹雪芹逝世二百五十周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弘扬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喜迎景德镇成为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秦锡麟担纲艺术总监,红楼梦画家赵成伟担纲画面创作,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创制《红楼梦十二金钗》艺术彩盘,并由北京荣会艺术中心荣誉出品。据介绍,《红楼梦十二金钗》艺术彩盘已经被国家有关机构正式收藏,并颁予了收藏证书。
hlm12j.jpg
hlm22j.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1 07: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祁生 于 2014-5-21 07:38 编辑

红楼梦是故宫红墙里的中国梦——明亡清兴的血泪史,魔幻现实主义的奇葩。所谓“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远超过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8 17:34: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楼主分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