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3|回复: 3

[學習交流] 辜鸿铭的“子曰诗云”和“Yes No”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2 15:0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殷新宇    人民日报海外版  
7 ~, Y' L/ ]& \- W, S& Q 8 P7 Z' k9 x+ Z+ o/ g
 今天要讲述的是位怪人,他总让我联想起一位已经故去的长辈。这位长辈身形瘦削,目光颇有神采。虽为长者,性格却非常孩子气,恼怒时就会满院子追着当时还是孩童的我打闹。# f: w5 F1 q1 g2 n* R! m; N/ G6 Q

, q4 N& p0 o! s3 t& L  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这样形容怪人的“怪相”:编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马褂,上戴瓜皮小帽。在民国十年前后,这样的打扮很是怪异。不但如此,他还满口“春秋大义”,张口子曰诗云,间或流利地YesNo,好辩,好骂人。. [/ O5 H* x& N) z7 b
' g5 d& X& c) i# {
  怪人比胡适年长30多岁,这一老一小在观点上针锋相对。胡适记述说,这位怪人“向来反对我的主张的,曾经用英文在杂志上驳我;有一次为了我在《每周评论》上写的一段短文,他竟然对我说,要在法庭控告我。”
. X6 z1 C; ], h ) ]6 @$ N8 y( X% y' _) S$ @: N! _
  这怪人就是辜鸿铭。我的那位长辈粗通文墨,论学识,与辜鸿铭有天渊之别。不过,被人们称为“北大顶古怪人物”的辜鸿铭,对晚辈人物的较真劲儿倒也和我的那位长辈几分相似。
4 T9 K% P) C! ?! i/ m , S7 l1 G5 x0 ?+ ^  p) U# D
  辜鸿铭1857年生于槟榔屿,父亲是那里的华侨。十岁时,他随养父英国人布朗来到英国。从此,先后在英国、德国读书,后来还去过法、意、奥等国。
0 |. _9 W4 n# Q% ~& f5 m0 h7 r
0 [" D/ Y1 [- q- x  二十几岁回国后,改读中国旧籍,很快东方文化征服了他,此后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随之改变,最终变成了“古怪人物”。
2 f! B! s( @+ O% Q
7 g/ T" _' L: C. V2 u  “子曰诗云”和“YesNo”是辜鸿铭的精神刻度的两个方向。比较而言,我对他“YesNo”这一极更感兴趣。我们这代人,上学的时候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学外语上,结果收效甚微,最终很多人只记得“YesNo”了。
" m/ ]' x8 Y5 G& i7 G* R1 N 7 m/ t, D1 n2 V
  留学欧洲多年,辜鸿铭不仅把大量西方经典装进了肚子,外语才能更是了得,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多种语言。对辜鸿铭在英文方面的造诣,林语堂十分钦佩,他认为,在中国人中“辜鸿铭的英文文字,确超越出众。凡二百年来,未见有出其右者。”据说,辜鸿铭用英文写的文章连英国人也点头称赞,以为与维多利亚时代大文豪作品相比毫无逊色。8 Z# j7 }( T. L9 c3 |8 p/ g/ O
* U' H% d1 {* {8 J6 d2 J
  辜鸿铭后来曾对北大的一位同仁谈及如何学习外语:“我学习希腊、拉丁文时,不知哭了多少次……人们都说我聪明,其实,主要还是坚持‘困而学之’的办法……有些人认为记忆好坏是天生的,不错,人的记忆确实有好坏之分,但是认为记忆力不能增强是错误的,人心愈用愈灵。”9 {  `- Y) R( B$ O4 p. ~
$ ]; i  }8 N$ ?0 T3 H
  中国人学外语需“用眼泪换来”,辜鸿铭认为,外国人学中国语言则要用心去记忆。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他说到,中国的语言是一种心灵的语言,而那些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是用大脑和智力来思考和使用语言,故而,外国知识分子感到中国的语言难学,“除非你变成一个孩子,否则你就难以学会它。”1 h2 D  h% s% A/ f

0 ~! }* u3 Q4 c. F4 [“正是因为中国人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一种像孩子一样的生活,所以使得他们在许多方面还显得那样幼稚。”辜鸿铭这样说。或许,这可以作为辜鸿铭对自己的评价吧。这个留着小辫的怪老头,纵使学贯中西,却脱不掉一身的顽童脾气。
" m: x9 [/ G  V0 ]5 O  R$ U' U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7 23: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1 b3 Q2 q2 _: j
有意思···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0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怪杰,令人佩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9 15: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学人,乡愿者多,狂狷者不复见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