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1|回复: 2

[百家论战] “祝由”治病法探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4 18: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祝由”概念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和《灵枢》。“祝”指“祝祷”,多半是由“巫”来承担的,因为“巫”和“祝”在古代基本上具有同样内涵。“由”则指病因、病由。因此“祝由”就是根据病因之所在,用祝祷去治病的方法。
    《素问》说“祝由”是一种“古之治病”的方法,是通过“移精变气”的手段来达到其去除病因的目的。由此可知,“祝祷”只是人们可以目睹的表面形式,真正实质性的除病过程是在超越感观以外的“移精变气”中去进行的。“往古”之时,人们没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心志内守,“内无眷慕之累”,身处自然之中,顺应四时变化,在那样的“恬憺之世”,人身正气强固,病“邪不能深入”,因此“移精祝由”就足以把病治好了。到了黄帝、歧伯那个时代,人就已经变得不那样顺应自然了。“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不顺应四时气候变化,逆着寒暑节气行事,使得“贼风”、“虚邪”频频袭人,内伤“五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乃至小病变大病、大病则造成死亡。这一来,祝由的方法也就不象过去那样有效了。
    据《灵枢》,祝由这种治病方法,自来就善治那种突如其来、既无外因又无内因的怪病。这种病一般人都归于鬼神所为,因此由巫来祝祷就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歧伯认为,其中也有病邪留在体内“未发”,一旦病者心中情志波动,“血气内乱”、正邪“两气相搏”而成病的。由于这种病的病因(物质结构)极其微细,“视之不见、听而不闻”,因此就象鬼神引起的一样。当黄帝问为什么可以祝祷而治愈时,歧伯回答说,古代那些巫,由于知道各种疾病的克制方法,又预先看到病是从哪里来的,因此用祝祷来治疗就能奏效。
    按《历代职官表》所载,“祝由”治病的方法在周代至唐代以前的官方医疗机构中都没有被提到,但是在唐代的“太医署”中却是四大科之一,只不过名字叫作“咒禁”,更加强调其“祝祷”的内涵以及祷词的“咒语”性质。唐代的“太医署”既是医学教育机构,又是医疗单位,在编制上分为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其中医科又设有体疗、少小、疮肿、耳鼻口齿和角法等不同专业。每一科中设“博士”一人,其余依次设有“医师”、“医工”、“医生”若干人,在医科和针科中还各有“助教”一人,次于“博士”、高于“医师”。在当时的“咒禁科”中设有“咒禁博士”一名、“咒禁师”两名、“咒禁工”八名、“咒禁生”十名。
    从唐代以后到明代以前,“祝由”或“咒禁”的名称又不见于官方记载了。明代的最高医疗管理和教育机构是“太医院”。太医院中设有十三科: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接骨、伤寒、咽喉、金镞、按摩、祝由。一方面,祝由治病的方法又重新得到了官方最高医疗机构的承认和扶持;另一方面,祝由科已经是十三科之末了,因此有“祝由十三科”之称。到了清初,太医院的科别设置减为十一科,祝由科被排斥出了太医院。明代以后,似乎祝由科便再没有回到过官方医疗机构的花名册上。
    如果一种治病方法超越了常人感官所能体验的范围,同时也超越了常人理念所能认识的范围,并且往往不能通过常人自己的努力去学习,更不能大面积的去传授和普及,我们就把它叫做“超常”的治疗方法。比如,中医内科的方法不是超常的,因为多数情况下中医的处方都符合现存中医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人人都能学习和传授;针灸和按摩也不是超常的,他们的治疗过程能被多数病者感觉到或者部份的感觉到,他们的理论已经成为指导临床治疗的准则,其学习和传授也是广为普及的。而“祝由”则是超常的治疗方法,因为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一种通行的、可以为常人理解、接受的理论来指导和解释它的治疗原则。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非超常的治疗方法中也可能包含某些超常的成份。比如,中医内科的方法不是超常的,但有些中医处方(比如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某些方剂)的结构完全不符合甚至违背现行中医理论,而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当我们用这些处方治病时,又可以说是用了超常的方法。因此,当我们说一种治疗方法不是超常的,是指用这种方法治病的情形中,绝大多数案例中用的都不是超常的方法。
    当一种超常的治疗方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常人“掌握”,产生出越来越多可以普传的理论和实践方法时,它就逐渐的变成了非超常的方法,也就是变成了常人层次的东西。
    值得指出的是,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在常人化前后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东西。其最明显的区别是:常人化以后的治疗效果会远远不如常人化之前。不仅如此,哪怕一种方法没有被常人化,但却被大面积的使用了,其治疗效果也肯定会大幅度下降。“祝由”疗法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上古时代(这里指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有一个叫苗父的人,是一个“上古为医者”。他的诊治手法和过程是非常奇特而超常的:他用菅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编成席子,供病人和自己坐、卧,又用草把子扎成狗的模样。对于任何前来求助的病人,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念出十个字来。于是,无论是扶着来的,还是抬着来的病人,立刻就能康复如初。
    苗父的治病手法,完全满足“祝由”治病的定义,但我们却不能把他说成后世所谓的“祝由科”医生,因为后世“祝由科”医生们远远没有如此神奇的疗效。“祝由”是很难常人化的一种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当今许多人都不信神的社会里。但它也在不断承传中发展出了一些可以广为普传的常人技巧,比如念咒、画符、烧符、焚香、化纸等等。然而,也就因为这一原因,它的治疗效果就必然要下降,因此后世的“祝由科”医生们通常治不了大病,不象苗父那样只用一只草狗十个字,就能治大小各种疾病。
    其实“祝由”治病的人和他们治病的机理都可能有层次上的千差万别,在远古时代用“祝由”治病的人可能多数是修*炼人或者天生的特异功能者,以后传播面广了,不但治病效果不行了,治病的机理也变了。特别是后世那些役使低灵为自己谋取物质利益的人,他们不但完全败坏了“祝由”治病这种历史极其悠久的治病方法,而且会给病者、甚至他们自己带来许多难以预测的危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21: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他都拿起一只草狗,面对北方,口中念念有词,念出十个字来”。。。
嗯,这十个字究竟是哪十个字呢?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22: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由源自上古巫医时代,刘向《说苑·辨物》记载:“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苗父”是谁?这个苗父就是黎、苗族的巫师(巫医),巫师治病主要是祈祷禁咒术,但也逐渐用些酒、草等药物。
至于“发十言耳”,病因不同,咒语也不同,但皆“十个字”,是师傅口耳相传,其内容属机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