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68|回复: 2

简论上古农耕时代“牛”的角色转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13: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农耕文明是上古历史的主流,其重要标志“牛”先是被驯养为家畜而食用,后来为了敬祖请神,逐渐作为祭祀的牺牲,再是用来驾车,后被用于耕地力农。
    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时代是母系转入父系氏族的重要标志。
    尧之时,有邰氏之女姜原生子曰“弃”,“(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尧赐名“后稷”,赐官名“农正”。
    《山海经 • 海内经》曰:“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叔均创造出牛耕的方法,使农业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商代甲骨文卜辞中常见“犁”字,记载有用“牛”祭祀和运耕之事。
     春秋未年牛耕已很普遍。《国语•晋语》曰:“夫范氏中行已不恤庶难,欲擅晋国。令其子孙,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欧亩之勤。”用祭祀的牺牲去耕地,即为牛耕。《战国策•赵策》和《史记•赵世家》也说:“且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列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时在长平之战前夕,当公元前262年左右。“以牛田”显然是说战国末秦国已有牛耕。而且《礼记•月令》说:“(季冬三月),命有司大难旁碟,出土牛以送寒气。”高诱注:“出土牛,今乡出劝耕之牛于外也。” “土牛”即是牛耕在战国时代普遍现象在风俗上的反映。
     孔子弟*子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晋国的力士名牛子耕等等。这种在名字上把’牛’与‘耕’连在一起,有力证明当时牛耕的普及。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40 收起 理由
yong321 + 40 原创!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6 05: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说“角色转换”,不妨说“角色增加”,除非开始用作祭祀时不再食用,驾车时不再食用或驾车,耕地力农时不再食用、驾车或祭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12: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与其说“角色转换”,不妨说“角色增加”,除非开始用作祭祀时不再食用,驾车时不再食用或驾车,耕地力农时不再食用、驾车或祭祀。
yong321 发表于 2012-6-26 05:19

黄兄所言从祭祀文化角度当为确论.我以农耕历史而言,从人耕发展到牛耕,生产力的解放无疑是社会的进步.
"牛"的“角色增加”是文化对历史的重要贡献,"牛"牺普及,运用前途广阔,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