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0|回复: 0

[转帖] 在对外文化交往过程中的越南文化坐标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3 22: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越南文化绵延几千年,历经了与中国汉文化,印度文化和法国文化等三次大规模的文化融合,促进了越南文化的发展。这三种已经与越南本土文化融合的文化再一次相互作用与融合,使越南文化进入更高的领域。在吸收外来文化时,国家、村社、家庭这三大文化坐标轴起了选择和支配作用,让外来文化适应了越南环境,从而与越南本土文化融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三大文化坐标轴要进行自身调整,以便克服现代越南社会的弊端,使越南文化再一次得到融合发展。

关键词:文化交流;融合;坐标系

一、越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越南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越南文化随着越南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发展。从旧石器时代的山韦文化发展到中石器时代的和平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北山文化,再发展到青铜器时代的冯原文化、同豆文化、东山文化,形成了越南国家[1],从此越南文化不断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和融合。大体上,越南文化历经了与中国汉文化,印度文化和法国文化等三次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越南文化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是直接的、连续的。[2]从秦朝到唐朝的一千余年中,越南一直是作为中国的藩属国而存在;越南步入自主封建王朝后,仍与中国王朝保持着藩属关系;因此汉文化不断随着两国人的来往进入了越南。直到法国殖民者用大炮轰开越南的大门后,中国汉文化和越南文化的直接交往才被隔断。越南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特征是大规模的、全面地、多层次的、长期的和持续的。越南人根据自己的情况接受了汉文化,进而进行了改造使这些文化因素与越南本土文化融合,成为越南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越南文化在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得到了融合发展。例如,越南人不仅接受和使用汉字,还按照汉字的造字法,创造了越南文字——喃字。喃字出现以后,具有民族风格浓厚的喃字文学蓬勃发展,其中《金云翘传》被誉为“越南最伟大的古典名著”。越南人接受中国儒教和道教时出现“重构现象”,[3]即吸收儒教和道教的零星因素,再把这些因素与越南人的风俗习惯和民间信仰进行重构使儒教和道教与越南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合。

        在与印度文化交流,输入越南的印度文化归根结底都是宗教文化。公元1世纪从印度的小乘佛教传入了越南,到公元6世纪从中国的大乘佛教也传入了越南。佛教传人了越南,通过越南人的选择和改造,适应了越南环境并和越南本土本文化融合形成了越南占婆文化和越南佛教文化。越南人创立了许多佛教教派,如:草竹林禅宗派、拙公派、水月派、莲宗派、元绍禅派、了观禅派和宝山奇香派等。[4]越南文学、哲学、建筑、雕刻和美术等方面结合了佛教思想,从而产生了变化。许多僧人兼修佛学和儒学,他们写的诗赋、碑铭和散文成为越南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众多佛教著述中阐述的佛教哲学则是越南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另外,越南传统的民间信仰和佛教紧密结合给佛教带来新的面貌,如 “前佛后神”的建筑格式,[5]带有趋向于女性特征,[6]佛教和越南人的祭供祖先的习惯也有了融合。

       在与西方文化交流,从l6世纪初开始,西方文化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商人的往来开始零星进入越南。之后,法国将整个越南变成了其殖民地,西方文化也随着殖民势力不断渗透到越南社会的各个方面。法国在越南实行殖民同化政策,如废除科举和汉字,实行奴化教育等,受到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抗。西方文化的人文主义和民主思想开始在越南广泛传播后,在新思想的影响下,越南的进步知识分子成立了各种爱国组织,宣传新思想,传播新文化。

        越南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主要表现是:在文字方面,选择使用拼音文字。拉丁化拼音文字是由欧洲传教士所创的。通过越南人的选择和大力推广、改造,拼音文字已成为现代越南唯一正式的文字,它实现了文字和语言的统一,对越南文字和文化统一作出了贡献。[7]在语言方面,越南语引进了大量从法语来的外来词,在保留语音的单音节形势和语法结构的同时,引进了法语中的一系列语法现象,从而丰富了越南语的表达方法。在文学方面,越南文坛上出现了一些新文体,如报告文学、文学批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现代剧等构成了现代越南文学。在思想方面,西方的民主思想的引进,在与传统爱国主义相结合,促进了民族解放思想的发展。

        在越南2000余年的文化交流进程中,中、印、西三大文化都曾在越南广泛传播并经过越南人民的自主选择和改造加工,这三种文化都逐渐与越南本土文化相融合,成为了越南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已经与越南文化融合的文化再一次相互作用与融合成为现代越南文化。典型的例证有:在宗教方面,越南人创立的高台教揉和了五支大教:佛教、仁教、仙教、圣教、神教;把一些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东西奇迹般地揉和在一起成了高台教完整、组织严密的教义。[8]建筑上,全国各地有很多东西合璧式的建筑,其代表为顺化的凯定皇帝陵和宁平的发艳天主教堂等;艺术上,改良剧把传统的象征和西方的写实两种表现手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日常生活中,让越南人深感自豪的越式旗袍亦为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其上装贴身剪裁,颇似中国旗袍,裙两边的开叉高至腰部,穿着凉爽、舒适适合越南的炎热气候,同时下着源自西方的宽松长裤,便于行走活动。在思想上,胡志明思想是最典型的东西方思想的融合。从胡志明思想中,可以看到儒家思想中的“忠、孝、勤、俭、廉、正、仁、义、智、勇”等观念的革新,佛教中的仁爱、慈悲精神,基督教的博爱,西方文明的自由、平等思想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马斯克主义,民族传统文化的综合思维方式与西方的理性分析思维方法,东方哲学中的“刚与柔、时与势、阴与阳”等因素与西方的辩证法,传统与现在,民间与科学,物质与精神,个人与集体,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民族独立与社会主义等,这一切在他思想中的完美的结合,可以说是对民族精华和时代智慧的出色承续。[9]

二、越南文化坐标系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越南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过程是越南文化在保留自己的本色,构建新的体系、形成新的价值取向的过程,从而越南文化得以更新和发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能做到这点,是因为越南文化已经发挥了内部体系的作用,这内部体系也是越南文化中的三大空间,即家庭、村社和国家。本文试图把这三个因素做成越南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的坐标系,并从这个坐标系对越南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认定这坐标系在越南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中起选择和支配作用。

(一)祖国——吸收外来文化的坐标系的第一轴

        在越南,国家是大家的而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宗族的,皇帝只是治理国家的人,而不是至高无上的主宰。越南人都认为大家都是同一个祖先,都是龙仙的子孙,全国人民都供奉雄王。越南历史是反侵略的历史,因此,民族主权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与反侵略历史紧密结合。越南人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为了国家不顾牺牲一切。所以越南吸收外来文化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肯定自己民族自尊心。

        为了保卫民族的独立、维护国家的主权,越南吸收了汉文化中的政治制度、科举制度和汉字,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朝廷。在接受这些文化因素之前,越南象东南亚的其他国家一样,国家分成很多地区,皇帝没有实权,不能及时动员全民的力量。[10]只有吸收这样的文化因素才能加强全民的团结,有利于反抗外来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主权。

       由于祖国是最高之上的,所以儒教的“忠”、“孝”、“仁”等概念都要反射到这坐标轴上去,从而带有新的理解。“忠”除了“忠诚”、“忠君”的含义外,还有一层“忠于国”的含义并且把它作为“忠”的最高体现。在越南人的心目中,“忠”的最高境界是“忠于国家”。“孝”也有两层含义,在孝敬父母这一点上,与中国完全相同,除此之外,“孝”还有一种对国家的“孝”。越南人把对父母之孝称之为“小孝”,把对国家的孝称为“大孝”,“小孝”要服从“大孝”。[11]对越南人来说,祖国是母亲、人民是父亲,由于父母有养育之恩,所以,越南人的心目中最高的人道原则是以报答人民和祖国为“义”,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仁”。[12]

       越南的汉文学是爱国文学,它的主要内容是肯定民族的独立主权,提倡民族自尊心等。如,“南国山河南帝居、截然定分在天书”(李常杰)、“为我大越之国、实为文献之邦”(阮荐)等一直肯定越南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

        自汉字传人越南后到公元13世纪前,汉字一直是越南通用的文字,但使用汉字时存在着语言和文字不一致的矛盾,所以越南人迫切要求用符合自己民族语言的工具来记录语言,结果,一种新的民族文字——喃字便逐渐形成了。喃字的出现促进越南文化发展,同时体现了越南人的民族自尊心不断增强。

        作为一个宗教,佛教本身没有谈到国家问题,但到了越南,国家这个坐标系支配了佛教的发展方向,如佛教参加维护民族意识,反抗文化同化政策,斗争争取民族独立,教育人为祖国而牺牲等。佛教是出世宗教但在越南佛教却是入世的,和尚参与朝政,甚至一些皇(如太宗、圣宗、高宗等)都曾出过家。[13]

        基督教在传入越南以后,由于被殖民主义者利用所以出现了基督教信徒和不信仰基督教人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也体现了越南人一直从爱国立场上来对待宗教问题。现在越南基督教右派已经建立了敬圣和爱国传统,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14]

        法国殖民者占领越南后,为了加强对越南的统治,大力推行拼音文字,其目的是想让越南人通过拼音文字学习法语,最终消灭越南语。越南国内知识分子意识到拼音文字对宣传思想,发动民众的重要性,大规模地鼓励人民群众学习和使用拼音文字。拉丁文字的选用,新文体,如报告文学、文学批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现代剧等的出现和推广,其目的也是为了宣传爱国主义和新的思想,提高越南人的民族意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维护和发展越南语。到了现在,在越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拼音文字不断得以发展和完善。事实已经证明,拉丁文字对解放民族、争取独立、实现国家统一、发展经济、文化等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村社——吸收外来文化的坐标系的第二轴

        越南人多以村、寨为居住单位,同一个村、寨里居住的通常是两三个宗族的人,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宗族,血缘关系比较亲近,加上农业日常生产、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需要,所以村寨中的居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越南村社文化就是的两大特征是群体性和自治性。越南民间文化,其内容是反映农村公社的思想,如:要求平等、公平,歌颂劳动生产精神,歌颂男女之间的爱情,肯定伏努的地位;它的表现形式极为丰富,如:成语、歌谣、民歌等;一切的表现都很平易、朴素。这些因素遗址体现在村社坐标轴,贯穿了外来文化在越南的接触和融合。

        越南吸收汉文化中的政治体制,但这种政治体制到了越南就受到越南村社文化的影响,它不再是原来的政治体制了。越南传统村社的自治性很强,“每个村社是一个小‘王国’并有自己的法律——乡约。对整个国家政治系统来说,这种独立造成了‘王法不如村规’的传统”,[15]体现了村社与封建朝廷的民主关系。因此,在人们眼里,“官一时、民万代”,皇帝不是最早之上的主宰。越南封建王朝要适应这种情况,所以,在越南,皇帝和人民没有很大的距离,皇宫的建筑规模小,没有中国宫殿那么巍峨。原来的政治体系已被“软化”,农村文化中的民主传统对这种“软化”起了作用。

        越南儒家没有独立形成一个阶层,他们是村社的人,他们用汉字描写村社生活,甚至还反对儒教的极端思想。喃字的出现,越南喃字文学的主要内容是村社生活内容,其表达方式很放松、亲切、幽默,而这些在汉字文学中是找不到的。

        庙会活动是越南村社文化表现最集中的活动。庙会活动一般以村社为举办单位,其内容是祭祀城隍和神灵,谢恩、祈祷和各种游戏娱乐活动。越南村社的城隍一般是山神、土地神、水神,传说中的神灵等或是被人民奉为神的对国家和村社有功劳的人和民族英雄等。中国道教到了越南就和这些民间信仰融合,如上面所说的城隍和民间信仰的神灵也成为道教祭祀的对象,从祭祀方式还可以看到很多道教文化因素。

        越南每个村社都有亭子和寺庙。亭子一般是男人探讨村事的地方,寺庙却是女人经常来往的地方。由于民间文化肯定妇女的地位,因此,越南佛教带有趋向于女性特征,越南人还创造了自己的女佛祖,甚至从印度传来的佛祖有些地方还把他叫做母佛。中国道教在越南也因为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中国道教的天庭以男人为主,在越南却以女人为主,[16]这也是道教被越南圣母教同化的一种表现。

(三)家庭——吸收外来文化的坐标系的第三轴

        越南是东南亚的一个农业国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进行农业劳动的基本组织。传统家庭一直把家庭在村社和国家关系中来对待并保持者关系的平衡,家风得以高度重视,祭祀祖先和教育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妇女地位比较高。

        传统越南文化从来不把家庭的利益对立与国家的利益。家庭是彭爱国精神的地方。所以儒教思想里面的“孝”来到越南就有了“大孝”的理解。

        越南人以谢恩为道德的基础。祭祀祖先是越南普遍的民间信仰。每个家庭都设有供台以供奉祖先及已过世的长辈灵位或照片,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儒教和道教中的祭祀方式也被这种信仰吸收如,丧礼、埋葬、戴孝、祭礼等。这种民间信仰和佛教也有折射,祖先也被看成佛。这种民间信仰体现越南人的人生观,它和西方的个人主义思想完全相反,所以他成了基督教传入越南的阻碍,因此,为了适应越南情况,基督教的教皇不得不让越南基督教信徒祖祭祀祖先。

        越南人非常重视春节,春节是家里的人团聚。春节是从灶君节开始。越南人有自己的厨房神,道教到了越南,越南人把自己的厨房神当作灶君,灶君节人们以放生鲤鱼为送灶君上天的礼仪。春节期间,在屋门口立根立春竿(东南亚人观念中的太阳树),这个太阳树又带有佛教色彩:佛祖的一幅挂在太阳树上驱邪;家中少不了桃花、金橘、方形的粽子、圆形的糍粑和一个盛有五种水果的“五果盘”,这些东西充分体现了儒教中的阴阳五行观念。春节期间已成家的人一定要回到父母家乡父母致以新年问候,如父母已去世一定要来到长兄家拜祭父母之灵;另外人们还要到老师家拜年,这体现了儒教的孝道和尊师重道的传统道德。[17]

        传统越南家庭都很重视妇女,在家里,女人的地位比男人还高。儒教的进入,“男尊女卑”思想影响整个越南社会,但是,越南妇女并没有被孤立于社会之外,相反,她们在家庭事务中有自己的发言权,重大事务多由夫妻共同商定,而且由于妇女从事经商,故尔家庭经济也多由妇女管理。在男女婚姻方面,越南也明显平等一些,如黎圣宗时代的“洪德律”规定:“如夫妻双方无子女,丈夫离家出走五个月,妻子可以再嫁;如夫妻双方有子女,丈夫离家出走一年,妻子可以再嫁。”[18]

        在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的影响,有不少人批判越南传统家庭是个人发展的约束并主张“无家庭”。[19]但这些思想不能影响到越南传统家庭的发展,反而,越南家庭接受了个人主义但把个人主义放在村社和祖国关系中来对待。因此在越南抗法、抗美时,有不少母亲,她们的几个孩子已经在战场牺牲了还动员其他孩子参军,如果只单纯从个人主义出发就不能理解这个现象。

三、全球化背景下的越南文化坐标系的调整与发挥

        现在的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其发展已从经济领域迅速延伸到政治、文化科技、信息、教育等领域,成为当今倍受世人关注的焦点。越南一直把文化当做发展的动力,把现时代的文化交流当作摆脱贫穷、落后,发展国家的有利条件。越南现时代的文化交流的宗旨是:“与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做朋友,为和平、独立和发展而奋斗”。[20]

        越南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实用生活方式、极端的个人主义、社会道德降级、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恶化等。怎么开采传统文化,吸收世界文化精华,建立先进的、具有民族文化本色的新文化,这对越南文化在文化交流中所体现的坐标系提出调整要求。

        从越南文化坐标系来看,祖国和家庭这两个坐标轴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村社的价值指数需要重新地审视和调整。村社已经给越南文化造成了团结性、重视情义生活方式、民主等文化价值,但是也产生了不少问题,如个人意识被取消、依赖性强,拉平主义、地方主义、家庭主义浓重等,而这些问题却是现在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障碍。只有调整村社坐标轴中的这些价值观,越南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推动文化融合发展。

        另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村社文化的美好传统。最近越南的庙会活动不断得到恢复和发展,这对民族文化教育起着很大的作用,如庙会活动各种仪式中对长者的尊敬,以及游戏娱乐活动中对后辈的关心和礼让教导人们学习和发扬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庙会中强调的国家意识,对祖先的谢恩等也导人们爱国重家、饮水思源;庙会使民族的宝贵神文化遗产得以重视和再现,让现代人熟悉本历史,触发对祖先和英雄人物的追忆和怀念,更直观地感受民族的伟大和坚强,激发他们的民自豪感,坚定他们保卫祖国、发展社会的信心,增强群体凝聚力,维护社会团结等。[21]

        祭祀祖先这习惯对维护传统家庭美德起着重大作用。在越南家里,祭祀祖先的供台都摆在加中最堂皇的地方。供台中有大量横飞、对联而这些横飞对联都使用汉字写的。现在的越南人很少人懂汉子但他们都以为那些汉字是祖先留下的所以要保留下去。越南的传统道德大多来源于越南汉学,设想恢复学校里的汉字教育也是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巩固家庭道德的一个办法。另外,现在越南报纸、杂志上有很多文章越南文和英文单词夹杂在一起,不仅给读者带不少反感。其实完全可以运用汉越词的构词法来翻译这些单词成越南语,只是因为懂汉子的人已经很少,懂汉越词的人更少。

       越南人的人格是在家庭、村社和祖国这三大空间发展的,一个人从刚出生到生命最后的时刻都受到这些传统的教育。越南文化一直把人在家庭、村社和祖国的关系去看待,因此淡化了个人主义。现在在西方来的个人主义的弊端面不断冲击下,一部分人失去了自己的人格,社会的各种弊病也因此增加。所以在注重家庭、村社、祖国之外还要注重个人主义价值。不能只通过地位、家世、成分来评价一个人,还要确立新的标准,那就是他对社会的劳动贡献和他的道德价值。西方的个人主义体现在自由意识、自信态度、独立思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民主、尊重法律等,这些道德价值造成了西方文明,[22]它值得吸收和学习。但是如果用某个西方国家的个人主义价值来衡量春同文化价值也是错误的。[23]所以在越南文化坐标系中要加上个人主义这个价值指数并认真地对待它。这也是人类更理解越南的一个桥梁,因为在目前越南还是“以总体论来论证越南新人及其人格,造成西方人对越南人的不解”[24]

       发挥祖国、村社、家庭这坐标系的作用也是让越南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交流中起主动和主导作用;因为它就是选择和吸收外来文化的重要标志,能够保证可以从外来文化吸收到精华的、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有其长处和优势,都曾经或正在对世界闻名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同时,他们又都存在这样那样不足与弊端,如不加以甄别,予以剔除,就可能产生负面作用。

        越南文化要从阴性的和谐向阳性的和谐发展。[25]这里的阳性指的是西方的高科技,但现在西方文化也面临着由于高科技所造成的风险。[26]因此要继续发挥民族传统中的和谐性,同时提高文化选择、鉴别能力,这样才能打开现代越南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中的的融合发展的大门。

        传统,交流和革新,这三大范畴的相互作用是产生新越南文化的基础。[27]越南共也提出:“新越南文化是能够发挥和提高越南四千年历史的美好的文化传统,同时能够有选择的吸收人类文明精华和现代科学文化的成就。”[28]在全球化趋向日益增强,每个民族要体现出自己的文化本领以便发挥并改造自己的文化,答应发展的要求,主动、有创造性地吸收人类文化。越南文化在过去的文化交流中已体现出自己的本领,相信,越南文化中的家庭、村社和祖国这三个坐标轴会在现代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使越南文化得到融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12][13]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越南历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25,6,180

[2][17][27]Trần Quốc Vượng.Văn hoá Việt Nam, tìm tòi và suy ngẫm[M].Ha noi:Nhà xuất bản văn học,2003 :92,315-320,95

[3][4][5][6][14][15][25]Trần Ngọc Thêm.Cơ sở văn hoá Việt Nam[M].Ha noi:Nhà xuất bản Giáo dục,1998:266,242-247,248,251-252,291,96,322

[7]Phạm Minh Hạc.Hội nhập quốc tế và khu vực: Giáo dục đối thoại liên văn hoá[J].Nghiên cúu con nguời,2005 (4):3-6

[8] 石宝洁.越南高台教及其文化内涵初探[J].东南亚研究,2001(3):55-62

[9][20]Phạm Xuân Nam.Triết lí phát triển ở Việt Nam[M].Ha noi:Nhà xuất bản Khoa học xã hội,2005:383-389,323

[10][16][18][19][24]Phan Ngọc .Bản sắc văn hoá Việt Nam[M].Ha noi:Nhà xuất bản văn học,2002:38,328,232,60

[11]Vũ Khiêu.Văn hiến Việt Nam[M].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Nhà xuất bản thành phố Hồ Chí Minh,2002:

[21]苏彩琼.传统庙会在越南现代社会中的价值[J].东南亚纵横,2004 (5) :42-45

[23]Hồ Sĩ Vịnh.Bản lĩnh văn hoá trong xu thế toàn cầu hoá[J].Tạp chí cộng sản,2005(8) :10-14

[26] 张诗亚.强化民族认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26

[28]Đảng CS Việt Nam.Văn kiện đại hội đại biểu toàn quốc lần thứ V.Ha noi:Nhà xuất bản Sự thật,1982:94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