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37|回复: 9

《黄帝内经》的阴阳观(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8 20: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寒心冰血 于 2012-7-29 09:17 编辑 7 y0 v& E, g8 a; ^. g0 M1 O- W

" A. L6 [8 l  N& n9 k 45423.JPG
9 K, {$ W- b0 ]& O, [/ z% P6 |" |
此图描述的是:
$ C4 a! ?/ w: [+ i3 @! G& D% y8 w,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
5 e( U0 ?; |, A" H”“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 ]2 M) g+ p7 x! _4 h, X0 h& I1 q
$ T+ f+ d( X* d2 {! F4 c! h9 R3 l, u4 V

! h4 R2 x. f: w/ T9 F# I! G
7 \& M. b5 b& \/ t
8 Z) r1 p0 O- `: D 445.JPG
$ ^6 s% W5 |, G+ C' z6 Y3 |
2 i) |! K/ H1 L, Q' D此图描述的是:- s9 t9 X& Q3 s$ H& L

  B; Y: o. p2 U% v. d5 v: `阴阳离合。& l4 y( U2 K) w0 R+ S3 ^/ x. y

. d8 Z- J# z# H+ r4 O, o%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6 O  e6 F& q1 W0 k, ?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2 J: ~2 F/ {7 A1 y" b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9 H* {# Y# n6 K# C2 w& z0 G* a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6 I+ x) u9 I2 `" q
  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雩重)(雩重),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 j# n$ g& a  ~/ g2 q" T
  h/ h4 ?/ I/ y9 d! O7 z 复件 545343.jpg
7 q& j6 r/ Y6 b# l此图是:“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的天地阴阳分布简述描述图。也是人体阴阳离合描绘图,即:“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24 銀子 +40 功勛 +12 收起 理由
古越中兴 + 24 + 40 + 12 阴阳自然辨证观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8 20: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此得知:《黄帝内经》的阴阳观是唯物朴素主义的自然辨证观。
- }& v" B; R. m0 r% z% o/ l" p其模拟太阳运行轨迹,并论述了运动物体的内部和外部之间的关系。即:里部为少阳和少阴主事,其为枢机;外部是阳和阴变化情况。
+ A# m1 i/ ^5 t- N7 I4 s! H3 j' Z$ V
通过此图不难得知:内部是外部变化的根本,外部变化是内部变化的后续惯性运动。
0 O, [' p7 `9 H1 \9 r阳运动上行力向运动,阴运动是下行运动。
2 X) U; P8 \5 G# V7 {
) b& B  l* D7 Y, n* v从东方卯(平旦)至南方午(日中),是太阳里外一致的上行运动,即以少阳为枢机,以太阳而上行。南方午(日中)至西方酉(合夜)是阳明而下降。太阳打开是因为内部少阳累积作用结果,阳明阖闭是内部少阴累积结果。' y- o; g3 ?/ M: P7 C( W

) \% C( N4 E% D. g( V( w西方酉(合夜)至北方子(鸡鸣)是太阳里外一致的下行运动,即以少阴为枢机,以太阴而下行。北方子(鸡鸣)至东方卯(平旦)是厥阴用事,即内部少阳使外部阴逐渐阖闭。
( I4 G" f6 I" N- v7 x
- y. ^9 Y0 V; t; D- M这一阴阳分布和阴阳离合完全符合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结果。即具有春夏秋冬的季节气候特性。但我们所说的春夏秋冬时节划分点与此并不等同。
! o2 R) H( G3 V( A+ r$ f2 `/ V春时,是立春至立夏之间的90度;" G& b/ U* K6 S$ l4 w, M* Y
夏时,是立夏至立秋之间的90度;
8 S( }/ }1 t% ~秋时,是立秋至立冬之间的90度;
6 \- K, C# S( X4 D东时,是立冬至立春之间的90度。3 J% e+ K; O6 p6 Z
而阴阳分布则:
# e1 x6 j9 i" B1 W阳中阳,是春分至夏至之间的90度;, x# x0 E7 N5 o+ X9 G- F
阳中阴,是夏至至秋分之间的90度;
) d* `5 Y, ^5 Z; ^+ L3 f0 x- J+ t阴中阴,是秋分至冬至之间的90度;
: p% x. s+ m* P/ o  a阴中阳,是冬至至春分之间的90度。8 r, r8 i+ S( R2 x4 a7 U  {9 _# w
) D- v( q1 v) o; H
因此:《黄帝内经》中的内容与内容之间所应用的原理并不统一。
6 N. X0 e$ R: ^8 j+ e- B1 f即:春夏秋冬四季气候与阴阳离合不统一,五行原理与阴阳分布、离合原理不统一。
* V, W2 S* k9 m/ w# G2 V' d4 W* |. f/ O7 X9 v- o  ~2 ?
这足以说明:《黄帝内经》一书的作者并非同一时代一个人完成,而是不同时代不同作者的思想结果。由此,其继承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就会受到影响。
7 r! C1 n0 c' o4 b! G/ [7 a刚才已经说了,《内径》的阴阳观是客观现象变化规律,是辨证的唯物自然观。而五行并不能与阴阳统一,即五行的分布周期与阴阳分布周期不能统一论调。9 c/ e$ ]; g1 K( I+ n+ N- Q

$ ^  I$ `5 D/ u+ b/ b在此,寒心建议中医学者,只要你重视此阴阳观所涉及的理论,忽略五行和四季的论述,照样是一个很好的医学者,甚至做得更好。一旦掺杂了五行论调和四时论调,那么往往会迷惑,进而适得其反。学会选择正确的理论摒弃不符合事实的理论很重要,特别是从医治病涉及人命关天,岂有不谨慎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9: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基本上已经描绘出《黄帝内经》阴阳观的核心内涵图。
7 Z8 \. [$ w& ?. u  ^* K其作用不言而喻,对于纠正中医学者错误理解阴阳内涵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帮助医学者准确把握《黄帝内经》的内涵,从而弘扬中医学,为广大病者造福。这也是寒心学习《易经》、创造《易理学》的目的,更是来中医论坛的根本所在!!!/ ]! o. n  a  @2 t  X, p! ?

6 a! c  A& g9 @% b希望有缘人认真领会,从而从容把握人体的阴阳运行机制,举一反三,深思熟虑后再创新和发展,相信对于继承和弘扬古中医有着较大的帮助!!!
1 M( j# ?' a: l. a& W
* q, l0 B5 v% [( `' z8 N6 {7 L再善意提醒一点:能够废弃五行论和四时论更佳,只需要以阴阳运行的路径、起始点等轨迹深入研究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切记切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0: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弃五行论和四时论?: W- ^: R7 O% e6 B7 ?  A
不敢。' n$ d" [5 S: Y6 x+ @, |
五行论和四时论是阴阳观的发展和完善。不敢废弃!
. [7 ~+ Z# j  s$ B看来我还是要多看书呀。不能完成领会楼主的精髓。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8: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读者深入思考阴阳图,就会发现:《黄帝内经》或其他针灸经络都是阴阳轨迹路线。( e1 B8 e: W4 i- o6 G3 m" ?( ~

' Y5 v- U# \9 k' S+ d" F 如果你丢了阴阳,遵循五行,你永远不可能找到经络路线。7 I$ [0 A' K4 J& |4 ^

: m$ T$ z$ H; t' _) K+ l 不信,以五行发展路线找一下经脉路线????$ h9 B& q! K6 C  r* n) _

+ a0 A0 N+ a+ h0 ]+ | 6 W$ I) y% _# n/ r$ J- H/ H
因此:中医理论必须以此图阴阳内涵为根本DF。脱离了阴阳,无法理解经脉。把握了阴阳,也就明白了经络的分类和运行轨迹了。
1 q- U5 f4 p9 f& _1 M 5 H, b( X* D) b9 h
阴阳,其作用大乎?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0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说明白了也就是力向运动路线。其以刚柔为载体。' I" P; r6 B6 v! P5 N( s" X# ^
; Q! o% L+ q1 [% X3 e0 v/ i
胸腹部为少阳和枢机,太阳始点。9 [1 @, `) D& P/ J5 m# p
6 X. _4 m: u- m# `$ x, r4 Y- ?
头部为阳极。& l; }" Z; M8 E& N8 v
7 R# o  R. L3 w( P; ]2 z9 v
背部为阳明。1 n( j) b3 E# n
, L1 v# u+ T4 h( f; P% S
中身下部为阴,从脚面上行回归中腹部。5 ?, A! r0 ^  C. ?0 @3 Z; c' G8 Y

2 h: b: O& ]. i0 w( U: ]即:中腹部为乾,背部为坤,此乃天地对立。2 r+ J8 G, J0 b- E& |& b6 a
头部为离,生殖器部位为坎。此乃水火不想射。一个为日中、一个为月中。6 q; Z3 O. W! r& A7 A- W7 D
/ _9 E& s2 B( d, T) a0 L: w
震为足为西北方,艮为手为东北方,艮与兑以胸腹相通,兑为东南;震与巽以坤位隔离而相搏斗,巽为西南。: h) M* Q9 B, s( K5 S$ a

9 p% f( h) o7 i5 O, S根据乾为阴中阳终阳中阳始、兑为阳中阳、离为阳中阳极阳中阴始、艮为阴中阳、巽为阳中阴、坤为阳中阴终阴中阴始、震为阴中阴、坎为阴中阴极阴中阳始,这一发展路线,可以得出人体经脉路线。自中腹部是血液向上输出,即自中腹部到手,从手到头,这一过程是乾(中腹部)——兑(左右手,即艮和兑)——离(头);再从头到脚,这一过程是离(头)——胸背(巽)——腹背(坤)——脚(震)的运行路线;再从脚到胸腹部,即脚(震)——生殖器小腹(坎)——腹腔(艮)——心胸(乾)。血迹这一轨迹路线正是阴阳路线,即太阳升沉轨迹路线。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5 13: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下功夫呀,
5 N" K. O5 ^+ D9 u/ X  w谢谢分享。1 Y/ @' g- q+ E

4 h6 f  t6 T; t7 P  }只不过我在临床中的心得认为四时五行乃是阴阳学说的延伸和指应,
, z- ~9 y) f$ b4 T, B) V并且《易》是哲学指导,《内经》是学科实践,
8 m) N+ u% L5 _3 S5 i8 n两者同谓之玄,众妙之门。
5 B7 @  }2 I1 `0 J! c; {. A) }{:soso_e181:}{: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5: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废弃五行论和四时论?6 f+ g) p9 ?" d, ^; J+ F, G3 O
不敢。4 d9 J7 V1 l; Y; G
五行论和四时论是阴阳观的发展和完善。不敢废弃!
' R2 c+ z* K* J8 s& [' t+ J看来我还是要多看书呀。不能完成领会楼主的精髓。# Q. C9 o! w3 \2 L- ?' u1 M( \
体用而已 发表于 2012-7-29 10:06
1 G  e6 p$ s* T" x2 |

- }5 d7 Y  x: C6 n6 c9 M2 L
( Q! U6 E. a4 M* N6 O3 z陰陽離合陰陽五行及四時八卦都是齊魯唯心迷信巫術。
5 G' d# Z4 m; T) O4 b萬物負陰而抱陽。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P+ o& x" K- @" }; z7 p
陰之道容陽之器——陰容陽動,動而愈出,繁衍萬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9 17:0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阴阳,说明白了也就是力向运动路线。其以刚柔为载体。
$ ^2 `- k+ n' l. d, k6 m0 r- H% W
) |, H/ y; K& R胸腹部为少阳和枢机,太阳始点。 ...
, c2 i6 x0 e* R; d$ W寒心冰血 发表于 2012-7-30 09:25

5 a/ V" H) R1 F7 l
6 B& z8 b* V3 i9 |: T8 f陽,消化系統——性也;陰,循環系統——命也。# T2 {; c5 |, V* B/ g" E
太者初始,明者盛,少者衰,厥者瀕臨停搏氣絕。6 k3 w; ~! J! L/ \; f9 }
陰為容為肌體,陽為動為食血氣。陰病無明有厥。
* S7 O6 P" @2 G太陽,病初;陽明,急性發作;少陽,慢性衰退。1 g" ~3 `2 g6 t2 q& `4 |
太陰,陽病損害導致循環故障,少陰,慢性發展如動脈粥樣硬化。
  J8 D8 E# Q6 g" Y食色性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0 0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的讨论,继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