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18|回复: 0

来自《论语》中的成语(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28 18:2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雪狼 于 2012-8-28 18:49 编辑

【任重道远】
出自《泰伯》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白话解:
曾子说:“士人(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能不培养顽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前路漫漫。以推行“仁爱”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很沉重吗?为此而奋斗终身,这不是很漫长吗?”

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士,士不仅仅是社会地位的象征,也是社会责任的象征。这就像今天所说的“中产阶级”,并不仅仅是说他有多少财产,而是他愿意承担多少社会责任,像葛朗台那样的守财奴是永远无法成为中产阶级的。而为五斗米的知识分子,即使再博学,也不能称为“士人”。

【天纵之才】
出自《子罕》 ——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白话解:
太宰问子贡:“孔子是圣人吗?多么的博学多才!”
子贡说:“是啊,上天就是要让他成为圣人,而且又多才多艺”。
孔子听说后,说道:“太宰哪里了解我。我是因为小时候贫贱,所以会干各种粗活。那些贵族们会懂这些吗?不会的。”

也许读者经常听道“孔圣人”的说法,其实这是不对的。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否定了自己是圣人这种言论。在孔子看来,任何知识都是学来的,以及在实用中领悟来的,哪里有什么天纵之才?后世的一些儒生,也喜欢同子贡一样,喜欢把孔子吹嘘的神乎其神,其实只有一个真实的孔子才是值得学习的,树立一个完美无缺、无所不能的孔子,实在是背叛儒家之举。

【空空如也】
出自《子罕》 ——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白话解:
孔子说:“我知识很丰富吗?不是的。曾经有一位农民问我问题,我对他的问题一无所知,向他问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才给了他答案。”

这其实是孔子否定“天纵之才”的一个实例。连一个农民的问题都无法回答,只能凭借经验和逻辑去问清楚之后,才能给人家答案。从这里我们应该学习到两点:一是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态度,一个是面对不懂的问题的思考方法。

【循循善诱、欲罢不能】
出自《子罕》 ——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白话解:
颜渊(即颜回)感慨的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深,越钻研越觉得厚重;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到了后面。老师循循善诱,用知识丰富开阔我的眼界,用礼法约束规范我的行为,想不学都不忍。我即使竭尽全力,仍然象座高山一样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对孔子的教学方法,颜回的体会最深。不仅富有知识底蕴,而且还注重遵循教学规律,逐步学生引导前进,对学生的才能与德行同样重视。因此培养出孔门十哲和七十二弟*子,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社会进程。这,难道只是侥幸吗?

【何陋之有】
出自《子罕》 ——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解:
孔子想搬到周朝外面那些落后的小国去住。有人说:“那里民风粗陋,你怎么办?”孔子回答:“君子住在那里,(自然会移风易俗,到时候)怎么会民风粗陋呢?”

这句话恐怕要让现在网上那些喜欢搞地域攻击的人自惭形秽了。在孔子看来,一个地方民风粗陋,并不是因为那里的人天生多么坏,而是没有人带领和教化的缘故,所以,一个真正的君子并不会瞧不起他们,而是自觉有责任去那里广施教化。相对的,那些只知道嘲笑他们的人,自然就是小人了。

【逝者如斯】
出自《子罕》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解: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昼夜不停息”。

或许这就是劝人珍惜时光的鼻祖了。孔子一生勤奋,大概也是有这种念及时光而产生的紧迫感。

【功亏一篑】
出自《子罕》 ——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白话解:
孔子说:“就像堆土成山,差一筐,停了,山就没有堆成;就像填平土坑,虽然只填了一筐,继续,也总能填完。”

孔子的毅力可钦可配,反躬自省,令笔者汗颜。读者亦当深思。

【后生可畏】
出自《子罕》 ——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白话解:
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佩,谁敢说后代就不如今人呢?但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就不值得钦佩了。”

有人说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思想僵化的根源,从这里看孔子背的这黑锅真可够大的。
其实随便动动脑子想想也知道,如果孔子不是对年轻人寄予最大的希望,何必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用在教学上呢?孔子的弟*子既有比自己只小六岁的曾点,也有比自己小五十四岁的叔仲会。若是寄希望于那些贵族和老人,孔子此生大可不必这么辛苦与坎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子罕》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白话解: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被迷惑,仁爱的人不会有忧愁,勇敢的人不会恐惧。”

为什么明智的人不会被迷惑?因为他们洞悉各种事物背后的原理,即使对未知事物,也可以进行分析了解,对于实在无法了解的事物,也不会乱加猜测。可以说这造就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理性主义传统。
为什么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因为他们时刻都明白自己为何而奋斗,自然也就意志坚定,不会沉迷于自怨自艾之中。
为什么勇敢的人不会恐惧?因为他们敢于直面任何可能的现实和未来,能改变的就去改变。只要值得,即使为之牺牲也在所不惜。
而孔子之所以投身教育,所要塑造的人才,正是将仁、智、勇集于一身的“士人”。这三者互补,才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所必需的力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