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29|回复: 0

[资料整理] 儒之源流

[复制链接]
高老夫子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9-10 13: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之源流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曾给中国传统文化以巨大影响,但是在春秋后期“儒”的出现却仿佛是一个十分突然的现象。在春秋以前的文献里找不到关于儒的记载,儒哪里来的呢?

        从文献上考察,“儒”的名称最初见于《论语》。孔子曾对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从这里可知,“儒”的称呼在春秋末期已经常用,且有“君子儒”与“小人儒”之别。可是,《论语》提到“儒”的仅此一则资料,它并没有讲清什么是“儒”。

        先秦诸子论及“儒”的内容不少,如《墨子·非儒》、《庄子·外物》、《荀子·非十二子》、《荀子·儒效》、《韩非子·显学》等等。但是,诸子对“儒”的起源问题也从未涉及过,可能他们认为这仅是一个常识问题,无需花费笔墨讨论。

        一直到西汉末的刘歆著《七略》,才首次论及“儒”之起源,他把“儒家”归属于出自周代的司徒之官,其言曰: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

        这里虽把“儒”归于“王官”,但主要还是就“儒家”这一学派而言的。然而《周礼•地官司徒》里不见称儒之官。只在《周礼•天官•大宰》条目下有:“儒以道得民”。郑玄注道:“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贾公彦疏:“诸侯师氏之下又置一保氏之官,不与天子保氏同名,故号曰儒。”

        在《周礼•地官司徒》有王室的“保氏”之职是:“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有:“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九数”。可见技艺驳杂。及至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人部》中,才对“儒”字的本义提供了一种解释:

                                    儒,柔也,术士之称。从人,需声。

        在尔后的一千数百年中,除了晚清的孙诒让在其《周礼正义》的“大宰”条疏文中,对“儒”之起源略有考订外,鲜有学者深入讨论过这个问题。
            
        20世纪初(1909年),章太炎撰写了《原儒》一文章氏《原儒》初发表于1909年11月20日出版的《国粹学报》,后收入其《国故论衡》下卷《诸子学》。,试图还“儒”的真实面目。章氏提出了“题号由古今异”的观点,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即“儒”的概念可有广狭不同的三种含义:广义的“儒”泛指一切方术之士;后来缩小为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民的“师儒”;最后缩小为“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的“私名”之“儒”。章太炎所谓“儒者术士也”的观点,显然是依据《说文解字》的释义,但也有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不把“需”字仅仅看成是“声”,他指出:
      
        太古始有儒,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明灵星舞子吁嗟以求雨者谓之儒。……古之儒知天文占候,谓其多技,其后施易,故号遍施于九流,诸有术者悉晐之矣。
     
         这里,“太古”没有确切的断代,泛指遥远的古代。后来,《原儒》一文收入《国故论衡》中,章氏把“太古始有儒”之句删掉了。至于他对“需”字本义的解释未必正确,但指出“儒”字系由“需”字演化而来,却属天才的猜测。更为重要的是,章太炎运用历史主义的观点论述“儒”的分类及其演化,意义颇新,在当时可谓是惊世骇俗的。
   
        章太炎认为“儒”的名称有广、狭、专三种,或称“达、类、私”。  

        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  
        这是最广义,也最原始的职业文化人。古代这样的职业不外乎文、史、星、历、卜、祝、巫等宗教角色。章太炎又加说道:  

       一谓之儒,明其皆公族。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明灵星舞子吁嗟以求雨者,谓之儒.  

       “云上于天”,是《周易》“需”卦的卦象。儒源于求雨的巫觋。在后来发现的马王堆帛书《要》篇里,有孔子自谓“吾与史巫同涂而殊归也”。承认自己与巫祝同出一源。

        关于儒有天文气象知识的还可见于刘向《说苑•辩物》记:“后齐有飞鸟,一足,来下止于殿前。舒翅而跳。齐侯大怪之,又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商羊,急告民趋治沟渠,天将大雨。于是如之,天果降大雨。诸国皆水,齐独以安。” 可为一证。  

        章太炎认为第二种儒是:  “类名为儒,儒者,知礼乐射御书数。《天官》曰:儒以道得民。说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  是特指春秋时期通六艺、协助官方从事教育的低级官员。  

       侯外庐先生认为,“周人东迁以后,西周文物丧失血肉,成了形式的具文,和古训的教条,但这种教条“并不是平常人所能胜任的,必须有一批专门传授的行帮才能给贵族装门面,邹鲁缙绅先生之道--诗书礼乐,正是一种名为儒者的职业。” 这正合章太炎的第二种“儒”。

        章太炎认为第三种儒是:  私名为儒,《七略》曰: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专指从孔子开始形成的儒家学派,儒学以办私学著名。在办学中必然涉及文化典籍的整理,涉及思想学理、人生信仰诸问题。  

        关于儒家之起源,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颇有争议。

        如果说章太炎的《原儒》主要是从“儒”的分类以释“儒”,而未遑详论“儒”之源起的话,那么时过二十多年,胡适发表长篇论文《说儒》,就是试图进一步弄清这个问题的。在肯定了章太炎的学术贡献后,胡适提出了“儒是殷民族教士”的大胆假说。他认为,“最初的儒都是殷人,都是殷的遗民”,“这些人都靠他们的礼教知识为衣食之端,他们都是殷民族的祖先教的教士,行的是殷礼,穿的是殷衣冠”;在周灭殷后,“他们负背着保存故国文化的遗风”;胡适还提出,“儒”古训为“柔”,“儒是柔懦之人,不但指那逢衣博带的文绉绉的样子,还指亡国遗民忍辱负重的柔道人生观”;孔子则是当时认为应殷民族“悬记”而生的“救世主”,“他(孔子)从一个亡国民族的教士阶级,变到调和三代文化的师儒”,孔子的最大贡献在于把殷民族部落性的“儒”,扩大到“仁以为己任”的“儒”,把柔懦的“儒”改变到“刚毅进取的儒”。胡适的观点在当时也是惊世骇俗的,但他论证并不充分。不过,他假设“儒”在殷商时代就有了这一点,却被后来的甲骨文研究判为事实。

         钱穆则认为胡适太拘泥于《说文》,其实儒家倡导的礼教与殷人无涉。儒者雍容刚毅、杀身成仁的行为典范影响千载。
   
        郭沫若的《青铜时代·驳说儒》中解释:“古之人称儒,大约犹今之人称文诌诌、酸溜溜,起初当是俗语而兼有轻蔑意的称呼,故尔在孔子以前的典籍中竟一无所见。”

        胡适认为儒是“殷民族的教士”,郭沫若辩驳说儒到春秋时才产生。但是他们对儒的定义分别可满足“达名之儒”和“类名之儒”,而对儒出于神职是没有争议的。  

        从章太炎所论可以看出“儒”由神而俗的演变史,章氏所论是由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西周神职分工细致,儒是介于神职与世俗官员之间的文化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传统宗教式微,儒便从祝、宗、卜、史的专门神职中分化出来。其中一部分流落民间利用其宗教技能以主持祭祀(相礼)等为生。如墨子在《非儒》篇攻击的:“富人有丧,乃大喜曰:‘此衣食之源也。’”另一部分利用其知识技能整理文化典籍、从事教育、干谒君主、兴办教育,为“缙绅先生”。  

         孔子本人对儒的起源、分化也有自觉。《论语•雍也》记:  
         
                     子谓子夏曰:‘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儒的传统是长于相礼的各种技艺,但容易流于支离琐碎,小人儒操作技艺流落民间。君子儒长于文化整理,向王者师方向发展。孔子之所以告诫子夏是因为子夏以长于礼知名,易犯小人儒的错误。  

         儒介于神职和世俗职官之间的传统,使他们不致于在宗教信仰中深陷,比之神职人员有较多理性精神;但比之世俗职官他们又更多历史感和文化体验。这是孔子能在思想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过著名的神职人员卜偃、梓慎、裨灶和贤大夫如臧文仲、子产、晏婴等的原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