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05|回复: 1

[其它] 明朝大学生贴“大字报”后果很严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1 16: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中国元、明、清三代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是当时朝廷掌管国学政令的最高*官署。国子监的领导不叫校长,而叫祭酒,官居四品。至于学生,则叫监生。监生即使科举未能高中,毕业后大多数仍能分配到外省担任县级干部,虽然只是七品芝麻官,但前途无量;运气好的还能留在中央直属机关从事文秘工作。因此,当时谋求仕途发达的文人学士,最大的荣耀莫过毕业于国子监、殿试时金榜题名。考进国子监后,学生们就有了很多特权。除了包分配,不用参加科举考试就能在京城做个小官(想当大官还得参加科举考试)外,不用交学杂费,国家还给生活补贴。明朝的国子监,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朱元璋亲自写了一本《御制大诰》,之后,这本“朱皇帝语录”被正式纳入考试大纲,成为科举的必考课目。国子监的学生尤其应该重点掌握。据统计,该书的发行量当时达到了2000万册。
  “政*治学习”一多,“白色恐怖”就来了,比如充军、杀头。明朝国子监第一任校长宋讷很得朱元璋赏识,因为他执行校规特别认真。可他一认真,学生就惨了。一个叫赵麟的学生坐不住了,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国子监墙上,以示抗*议。朱元璋觉得此事非同小可,若不从重惩处,日后定会有人效仿。于是,一声令下,赵麟被砍了头。杀了赵麟以后,朱元璋又叫人写了《赵麟诽谤册》和《警愚辅教》两本小册子,作为教材发给国子监的学生,告诫他们好好学习,不要再写“大字报”闹*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21 16: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2-11-21 21:54 编辑

这里面有一个血淋淋的故事:明太祖为了要“人才”,对于办学校非常热心。他的办学的原则很简单:“严”。他所委任的第一任国子监祭酒(校长先生)宗讷,就秉承他的意旨,订出许多规条。待学生非常的残酷,打骂不算,体罚更不用说,据说大学生们曾有饿死吊死的。有次闹潮,带头的是太学生赵麟,出了一张匿名帖子。洪武二十七年即1393年,监生赵麟因受不了虐*待,揭帖子表述抗*议,学校当局认为是犯了毁辱师长罪。按照校规应该是仗一百而后充军。但朱元璋闻之,龙颜大怒, 为了杀一儆百,竟将赵麟处以极刑,把他给杀了,并在国子监立一长杆,把他的脑袋挂在上面示众(照明太祖的语言,是“枭令”)。隔了十年,他还忘不了这件事,有一天又召集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训话。并立块石碑,碑上所刻《朱元璋训太学生敕谕》,就是训话的原文:
  恁学生每听着:先前那宗讷做祭酒呵,学规好生严肃,秀才每循规蹈矩,都肯向学,所以教出来的个个中用,朝廷好生得人。后来他善终了,以礼送他回乡安葬,沿路上著有司官祭他。
  近年著那老秀才每做祭酒呵,他每都怀着异心,不肯教诲,把宗讷的学规都改坏了,所以生徒全不务学,用著他呵,好生坏事。   
  如今著那年纪小的秀才官人每来署学事,他定的学规,恁每当依著行。敢有抗拒不服,撒泼皮,违犯学规的,若祭酒来奏著恁呵,都不饶!全家发向烟瘴地面去,或充军,或充吏,或做首领官。
  今后学规严紧,若有无籍之徒,敢有似前贴没头帖子,诽谤师长的,许诸人出首,或绑缚将来,赏大银两个。若先前贴了票子,有知道的,或出首,或绑缚将来呵,也一般赏他大银两个。将那犯人凌迟了,枭令在监前,全家抄没,人口发往烟瘴地面。钦此!
       文风之朴实,思绪之畅达,就像是面对面的挨老太祖的训。

  那根悬挂过赵麟脑袋的杆子一直竖了126年,至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才撤掉。正德皇帝南巡,看到南京国子监立一长杆,不知何意。了解了真*相以后,他觉得国子监不是刑场,立长杆不像样,就下旨拆除了。

  北京国子监也立有一块刻有《朱元璋训太学生敕谕》的石碑。这些本来是发生在南京国子监的事,怎么北京的国子监也有这么一块碑呢?想必是永乐皇帝朱棣觉得他老爸的这通白话训词训得十分精彩,比历朝皇帝的“崇儒重道”之类的话都要真实有力得多, 应该垂之久远,所以特地在北京国子监又刻了一个复本。这块碑在国子监仪门外侧右手,很容易找到。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