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16|回复: 15

[讨论] 论道家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3 12:4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7 编辑

一、道家思想
    说到中国哲学,人们第一个联想到的东西,恐怕非《道德经》莫属了。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性著作,《道德经》的象征意义要远远高于它的现实意义。首先,传说中《道德经》的作者是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老聃。他是中国历史上有史料可考的第一个真正的思想家,虽然关于他的出生年月、生活经历乃至于是否为《道德经》的作者等问题至今也无法有一个明确的考证,但在历史上是勿庸置疑他的存在。
   其次,《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道家思想的经典。它的作者虽然为历史学家所质疑,但在学术界却一致默认老聃是《道德经》的作者,原因不外有三:第一、《道德经》成书于战国的中期,虽然稍后于孔子、墨子,但无疑要先于另一个道家的灵魂人物庄子的;第二、根据《史记》的记载,《道德经》是老聃在隐居之前由自己口述,并由他的一个崇拜者记录下来的,使得《道德经》在成书的时间问题上有一个很大的弹性;第三、在老聃后、庄子前的那一段时期里面,道家学派中没有出现过另外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物,如果《道德经》不是老聃写的,那作者又是谁呢?
    最后,《道德经》之所以得到广泛的流传,无疑要得益于它的篇幅很精练,总共只有5467字(帛书乙本),而其中的内容又涉及到与当时社会有关的众多领域,加上言语古朴精练,给后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自战国以来,历代学者研究和考释《道德经》的著作有千百家,而且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也不曾有丝毫的荒废。
    但《道德经》的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它的言语古朴,使得词语的意义晦涩难懂,加上成书的时间已久,在词义、句读上有着许多的分歧;篇幅短小,而涉及的领域众多,其中又没有明显的理论脉络,只是天马行空般的随意发挥,使得一些学者在理解上往往根据自己的学术需要,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也使得后人对《道德经》往往是敬而远之。
    “道”在中国的最初解释是道路、坦途,但是在以后逐渐抽象化,引申出法则、规律的意思,上升为哲学的范畴。在《道德经》中,老聃是这样解释道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第二十五章)这句话的大意是:有一个神秘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它就存在着,无声无息,独*立于万物而循环运行永不停歇,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它,只好勉强的称它为“道”。根据老聃的定义,“道”有着这样的特性:一、“道”没有固定的形体。二、“道”是独*立存在的,不会因为什么物体的消亡而消失。但是,既然“道”有着这样的特性,老聃又怎么能够发现它呢?很显然,“道”虽然无声无息又独*立万物,但它肯定以某种形式作用于万物之中,这样,人类才有可能发现它的存在。这样的条件,在现代科学理论中只有一个客观实在符合,那就是“规律”。在《道德经》的四十二章中,道与万物的关系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段话中,一、二、三这些数字其实只是一个概数,并不是什么具体的事物或具体的数量,它们只表示着“道”生万物的过程。但很有意思的是,在现代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有一种得到大多数专家认可的宇宙模型,即“大爆炸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宇宙曾在某一个时期,以一种“奇点”的形式存在着。所谓的“奇点”就是由于宇宙的演化,使得空间大坍塌,宇宙体积极度缩小,乃至变成一个点,体积接近于零。这个时候,我们所认识的一切物质都不复存在,宇宙也只剩下一个点。当“奇点”的重量和体积的比超出它的限度之后,大爆炸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个崭新地宇宙又出现了。“道生一”,因着客观规律的作用,宇宙只剩下一个点;“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奇点”的稳定性无法继续保持时,它开始不可避免地分*裂了,而这种分*裂一旦产生便将持续的发展下去,直到万物的最终产生。但规律的作用并不会到此为止,而是继续存在于自然的演化之中,维系着宇宙的平衡和发展。
    由于老聃第一个系统的提出并解释了“道”的概念,所以后人便将他的学说称之为道家思想,而他也因此被人尊称为“老子”。在他之后,战国时的思想家庄周接受并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写下了道家思想中,继《道德经》后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庄子》。这两部著作也是我们研究道家思想所不可或缺的,后世的道家学说中虽然对“道”等道家的概念有所发展,但是始终无法超越《道德经》和《庄子》的境界。下面要介绍的,就是两部经典中对后世影响比较深远的几个重要命题。
    1、无为无不为。在《道德经》的第三十七章中写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作为宇宙中万物所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主宰着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消亡。它没有明显作用形式,所以“道常无为”;但是,万物的发展运动又总是遵循客观规律的作用,因此“无不为”。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也是离不开客观规律的作用的,所以我们也应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遵循客观规律的作用,在不违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样才可以真正的有所作为。在后面的第四十八章中,又补充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矣。”大意是说追求知识的,每天都要学习新的内容;追求客观规律的,每天都要排除万物那纷纭的表象,这样持续下去,最终就会剩下“无为”的客观规律,但这些没有明显的表现形式的“无为”却在冥冥之中主宰着万物“无不为矣”。
    到了战国时的中后期,许多思想家也都接受了“无为无不为”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政*治领域。如《申子*大体》、《吕氏春秋×任数》中都有关于“无为”的论述。其后,《庄子*天道》中写道:“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那帝王的德行,应该以天地为根本,以道德为准绳,以无为为统治原则。
如果说前面的《道德经》中的无为是遵循客观规律,还在哲学范畴;那么《庄子》宗的无为则把这个意义推广到政*治领域,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还有一层量力而行的含义。如西汉初年,崇尚道家思想的汉平阳侯曹参便以“无为”思想为行政原则。他先是在汉之诸侯国齐国作了九年的丞相,很有政绩;后来汉相国萧何死后,曹参接任,还是推行他的“无为”之治,三年后病故,但是“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则受到西汉统治阶层的认同,其后乃有“文景之治”。在以后的中国,每当动*乱连年,需要有人拨乱反正的时候,总会有道家人物的出现。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唐时的魏徽,明时的刘伯温,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2、反者道之动。在《道德经》第四十章有“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一句,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客观规律总是驱使着事物向它的对立面转化,虽然细微但却绵延不绝的持续着。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在第二章有这么几句话“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存在于万物之中。老子先见性的指明了这一点,同时也告诉我们,这种矛盾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第五十八章中写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事物的矛盾都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物极必反”,就是“反者道之动”的通俗表述。
    3、道法自然。《道德经》的第二十五章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是依靠地上的生物生存的,地上的生物又是在不断地和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搏斗以求得生存发展,而各种自然现象又是客观规律作用的结果,客观规律则是依着自然万物而存在的。在这里,老子将“天”重要性放在“道”和“自然”的后面,无疑是对主张以“天”为主宰的儒家和有神论者的一种批判。
    4、逍遥。在《庄子》的开篇,就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其后又写野马,然后又加了一句“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为后面解释“鹏”为什么一飞就可以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作了铺垫,并借助斥鴳的嘲笑道明了一个关键所在“此小大之辨也。”
    我们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想让自己获得“自由”。但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我们总会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可有的人很快乐,有的人却郁郁寡欢,为什么呢?因为人的胸怀有“小大之辨”,思想境界有高低之分。“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如果自己服从天地间的客观规律,体察事物中的细微变化,将眼光投向无穷的宇宙空间,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到我呢?所以,要想达到逍遥的境界,就必须在精神上解放自己,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
    5、齐物。在庄子的《齐物论》中,庄子指出了“道”是没有界限差别的。就象“天籁”一样,“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声音,那风的作用只是让这种声音表露出来而已。“道”也是一样,“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事物总是不断的运动变化着,因此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区别;但它们又有着相同的一面,“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就象现在科学的定义,物质就是客观存在。“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因为人为的作用,不同的事物有了不同的定义,人们也因此“囿于物”,有了“成心”。但这些无疑都违背了“道”的定义,是对“道”的割裂,“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真正的“道”是唯一的,是对事物的高度归纳,是没有区别的,“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这就是“齐物”的真正含义。“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因着“道”的高度归纳性、统一性,所以事物间的转化也并非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对老子的“反者道之动”一种继承和发展啊!
    6、坐忘。在《庄子》中是这样解释的:“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放松自己的身体,去掉自以为是的偏见,不再受到形体和知识的拘泥,与通达万物的大道混融一体,这就是“坐忘”。在这里,庄子向我们描述了一个通向“逍遥”的精神的发展的案例,借颜回的话语向我们说明了“逍遥”并非是遥不可及的一个虚幻的概念,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3 22:48: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7 编辑


思,脑门囟。。指吸收信息。
思无邪,想有欲。
想,目木。观木寻取所需。。冲动、欲*望。
思想,客观信息经过辩证维系而表述的结果。
思,客观信息,摄入信息的同时会刷新旧信息并与相关信息建立关联;
想,表述。
思,文明属性,是人为开拓架构而成;
想,野蛮属性,是天然本能遗传而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2-24 09:4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7 编辑

[quote]
思,脑门囟。。指吸收信息。
思无邪,想有欲。
想,目木。观木寻取所需。。冲动、欲*望。
思想,客观信息经过辩证维系而表述的结果。
思,客观信息,摄入信息的同时会刷新旧信息并与相关信息建立关联;
...
先生是在拆字释义吗?看先生的回帖方式是否可是从汉典论坛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7 编辑

[quote]
先生是在拆字释义吗?看先生的回帖方式是否可是从汉典论坛来?

注册汉典近三年,自以为学徒期满。
认定中文一字一义。但如今不能在汉典发言。
思维的渠道本身是通畅的,关键在于认字,道家从小学识字开始。
人有了意识形态,想不受思的制约,欲*望不受自然常识的制约,即所谓道可道、名可名。
可道之道即歪门邪道,可名之名乃歪理邪说。
儒家人需,欲*望竞争、有为进取;道家人行,首脑之行、思维之行。
道之古写为“行”字中间一个“人”,人行,今写为首脑思维之行。
从解读文字开始,名,道的载体,道,一切规律的总和。有自然就有规律,道法自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5 21: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8 编辑

道家的思想不可能是老子一人发明的。
如果我们承认“道”的思想来源来自易,那么便有许多讨论的空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6 10: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8 编辑

[quote]道家的思想不可能是老子一人发明的。
如果我们承认“道”的思想来源来自易,那么便有许多讨论的空间。

道长强人所难。
“易”在很多方面是悖道的,而且也刻意解道,道是根本。
三个老子不过注释了《道德经》,并将感慨批判议论杂入。
道乃人行,古写“行”字中间一个“人”,人类发展规律。
今写为“道”,首脑之行,思维之行,人的意识反映万物。
道必在易之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 18: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谈到的《道德经》和《庄子》二书几个重要命题:无为、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逍遥、齐物、坐忘,不完全体现道家思想的核心,“逍遥、齐物、坐忘“其实是无为的境界。
道家思想中,论道,离不开德的层面,离不开域中四大及其关联。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3 10: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8 编辑

[quote]
道长强人所难。
“易”在很多方面是悖道的,而且也刻意解道,道是根本。
三个老子不过注释了《道德经》,并将感慨批判议论杂入。
道乃人行,古写“行”字中间一个“人”,人类发展规律。
今写为“道”,首脑 ...
“易”是“道”思想的来源,也是“道”的表象,相互共生共存。
这里说的“易”,包括易经,但不局限于易经。
“道”是算式,“易”是算术,“易经”是最为原始的推算手段。
“易”贵,在于理性的发挥,不在于推算的结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16: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8 编辑


不敢苟同,既然道长说“道”是算式,“易”是算术,则式为本,术为用。
先有算式才可做算术。式,法也,度也。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家。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显在释读“道”和“名”两个字。
一阴一阳之谓道。显然试图推倒“万物负阴而抱阳”,建立男权主义社会。
负阴抱阳在母系社会是天经地义。道之为物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甫即农村母系社会的父,是“道”的发明和传承者,也是“名”的发明者。
“道”是一切规律的总和,“易”是变易,即变异,异化了的人造的法则。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20: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22:09 编辑

从道的角度,是人异化了“易”。
说来说去,如果没有什么能否决“道生万物”,则无需再辨。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4 22: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8 编辑


生,进也,起也。可理解为形成。。三合然后生应理解为生养。
道,万物运行规律的总和;名,文字文理真理公理,道的载体。
任何事物的规律是唯一的,犹如任何事物的真理是唯一的一样。
规律形成一以贯之,獨立不改;规律呈正反或阴阳或天地两元。
天地生人,三即天地人;三生万物,就是天地人共同造作万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4: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惚恍之无,夷、希、微之状,此时的道是何种状态?无时空观而已。
天地有序,道始以规律以默化,是谓道纪。
万物运作时,利而欲,有以为,道如何掌控?三“易”而已。
总之,道有层次、先后之别。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2 15: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佛学国学 于 2015-3-27 18:49 编辑

[quote]
生,进也,起也。可理解为形成。。三合然后生应理解为生养。
道,万物运行规律的总和;名,文字文理真理公理,道的载体。
任何事物的规律是唯一的,犹如任何事物的真理是唯一的一样。
规律形成一以贯 ...
从科学、生物或考古的角度,未有人之前,万物固然已经存在;
未有人之前,地球已经有64亿年的历史,未有地球之前,宇宙已有71亿年历史。
所以“生万物”恐怕不是人为的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 16: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地人生万物显然是有名之后。。因为无名之时人类与猫狗一样混沌。
名万物就是人类反映万物的过程,名万物了道才有载体才能被人彰显。
万物皆混沌的时候世间仍然有道,仍然有万物,此即所谓万物之本体。
有了形而下的名,形而上的道才能被认识。此即所谓阴阳的对立统一。
本体是物,认识是心。唯物唯心都错,心物和才能观道之妙和道之徼。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2 22: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类“名”不名万物对万物没有丝毫的影响,所谓“猫狗浑沌”,实是“一厢情愿”。。。。。

“道”不因人的认识而存在,所谓“先天地而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4 16:03:04 | 显示全部楼层
1#:
道家以修道为始终,自庄子思维拓宽时空以来,汉初学子们借黄帝形象深化其修道体系,以清静无为去修补“有为”世界的秩序。
但凡真正的道子才具备域中四大之“人”大,性与其它三者并也。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