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21|回复: 11

[品读经典] 谈谈国学的治学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6 21: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国学的治学方法

   编订:高老夫子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一、治国学的方法   
      治国学者,按着张舜徽教授的路子走,即以小学入经学,以经学入史学。开始读几本人人必读之书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传释 词〉郝懿行〈尔雅义疏〉以便打好小学基础。然后转入经学精读〈诗〉、〈三礼〉旁及群经,此时可以攻郑玄、钱大昕、高邮王氏父子之学。经读毕(此为有志于本国历史和文献者就,如醉于经学者不大合用)可读细读前四史。完后〈晋书〉以下亦应读之。旁及历代文集(别集、总集) 笔记。此只为大略,若细就写的字数必定不少。
      先秦是国学即中国学术的渊源,大家都最好读些,读先秦文献书籍,又必有语言文字学的基础,这样读些小学书就是必要的了,吕思勉是史学大师,但他早岁是治小学开始的。
      治国学者,无论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的都必读十三经。但怎麽读似可推敲,实际上不必按顺序以《周易正义》开头,《十三经注疏》中以《诗》和《三礼》最为重要,可先读。还有《十三经注疏》为汉唐旧注错讹不少,加上不通音韵,又疏不破注,实难让人安心。故在阅读时还应参考清人新疏。清人于经之注堪称精善,大大超越了前人,许多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阮元的《皇清经解》,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集清人注经之大成,收书近四百种, 两千多卷,可供参考。中华书局曾选其中最有价值的二十余种编为《清人注疏十三经》行世,颇便参考。
      在研究国学这一前题下,对古籍的收罗当然是越多越好,但如果条件限*制得很历害的话,或是初读国学书籍的话,那对书籍作一翻精确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什麽书先读什麽书后读,哪些书该买,哪些书暂时可不买心中自要有数,如《论语》注本,我们应先买什麽?我看《论语注疏》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德的《论语集释》、朱熹的《论语集注》、杨树达的《论语古义》诸书,切不可一开始就读辑本的如宋翔凤的《论语郑注》还有程廷祚的《鲁论说》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刘台拱的《论语骈枝》钱坫的《论语后录》方观旭的《论语偶记》焦循的《论语补疏》黄式三的《论语后案》潘维城的《论语古注集笺》,还有什麽《论语古训》《论语古解》《论语异文考证》《论语郑议》《论语孔注辩》等等都有参考价值,但初读大可不必全看,实际上也看不过来,就算看了些,因初读时学力不够看了后也记不住多少,实际上读古书要从最常见和常用的读起,要将基础打好,一但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时才能有能力读下去。

二、读书之法
      我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读书之法,故以历史、中国学术和文献整理为主,以文学为最主要之辅助。所以读〈诗〉时我先明训诂,理解文字而后方感其文学之妙。但我仍很重视文艺及美学书籍,在我读〈说文段注〉、〈广雅疏证〉等书的同时(这些书为初学者必读之书,当读在〈十三经注疏〉之前) 也广猎集部之书,如〈唐诗三百首〉、〈唐诗别裁集〉、〈古诗源〉、〈骈体文钞〉、〈玉台新咏〉、〈古文辞类纂〉、〈经史百家杂钞〉等等,还广收此类书籍如〈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全唐诗〉、〈全唐文〉(此二书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 社均有出版,后者均系影印,但我觉得无论影印排印都应收购,此于读书关系极大,不可轻之)〈历代诗话〉及其续编。外国文学理论严谨,科学性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长于形象思维,外国强于抽象思维)名作不少,亦可阅之。
       通读十三经,而不讲通读《十三经注疏》是很正确的,我读十三经,于《十三经注疏》只取《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四书作主要读本,即底本,因为以上诸书是《十三经注疏》中注疏价值最高的,至于《尚书》我则以《尚书今古文注疏》为读本,《左传》以杨伯俊注本为读本,《论语》用刘宝楠的注本,《孟子》用焦循注本,《尔雅》用郝疏,其实开始我就将十三经中的《论语》《孟子》归如了诸子类, 《尔雅》归入小学类,《左传》介于经史之间,再说我没有用为读本的《十三经注疏》中的经书,大多还是有《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的,只是将 疏改成清人的疏了,唐宋疏例不破注实是没有清人新疏来得好,我也并没有舍弃《十三经注疏》中没有被作为读本的书,只是将其作为参考本罢了。
      清人解經的書很多,在以文獻證文獻爲主的時代,清人已經把考證工作做到了一個階段的極限。我們讀不是拘泥於是否是註疏,也不見得非要通釋全書的注本才值得讀,現在工作比較細化了,在想給古人的注本作疏就目前來看是比較困難的,以前我讀《說文注》時,常有爲段氏作疏的衝動,後來才曉得自己能力差得老遠,這樣的事情要麽時機成熟時合著是書,要麽坐幾十年的板凳自己來搞,還得要看自己的天分呢。
      精熟和大致背颂确有共似之处,如《周礼》一书只熟悉每篇要旨即可,以备遇到问题后可知该查那个章节(说是如此其实我也倾向于背颂)。另,诸子之说为中国学术之根基之一,黄侃曾教人读书:先读《十三经注疏》,三十岁以前读完先秦之书。诸子之中我最喜七子:《论语》、《孟子》、《老子》、《庄子》、 《荀子》、《韩非子》和《墨子》。《论语》语如妙珠,其理发人深省,《孟子》语气滂博,流畅至极,《老子》言简意赅,多至善之句,《庄 子》汪洋恣肆,读之使人如敖游太虚鸟瞰千里(其《逍遥游》、《齐物论》我最喜读,每为之狂。)《荀子》行文严谨,结构极强《韩非子》书 出最末,集势、法、术之大成。(但我总觉杀气太重。)更家重要的是其学术价值,数千年前百家各发己见,何其自由。读诸子之前司马谈的 《太史公论六家要指》可先读此文逐一评论儒、墨、名、法、道诸家得失,语言平和,且多中肯。(此文作时正当黄、老之术行世之时故作者虽认为诸家均 有长处但都不及道家)。至于诸子版本以目前来看当以《诸子集成》为最好(往曰之《百子全书》、《十子全书》、《二十二子》等非无不可, 但此书后出且多经清人校勘和注释,有的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注解,胜于以前诸书。)另,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除收有旧《诸子 集成》外又广收进今人新注实为更好。又清人笔记中多有精研诸子之作如王念孙的〈读书杂*志〉俞樾的〈诸子评议〉朱一新的〈无邪堂问答〉等 (清人学术笔记颇多平时可当闲书广泛读之,摘诸家异同记之以后当很有用)。
     我赞同背一定数量的东西,但不一定四书,各从所好吗。另外,读书之前要正心诚意,读时要屏除杂念,学习要练坐得住的功夫,我觉得读一下大书可以磨练毅力(200卷的总目,294卷的通鉴都可以一试,看你对什么感兴趣了)。
     背诵是读古书的基础。如读《说文》时,每个字的反切,所属古韵部,都要熟于心,对一些经典书或文章要读熟,虽说不用背,但在其他书中看到引用时要知道是什 麽书的那卷的,以便翻检,初读《说文段注》时,段书多引经*文,当时读经不多,多不认识,只好求助于《十三经索引》(图书馆借的),所以 工具书也是很重要的,我不赞成现在的学人还苦背《十三经》,以前的学者有可通背《十三经》的,甚连注都能背的也不少,今天我们所要看的 书太多了,所以不可走通背《十三经》的老路了,但多读还是要的,因为至少你要数悉,次数读多了就是不会背,也有影子于心间了,还有多作笔记,也可帮助不少。另,函兄说不怕点读大书也是很有道理的,读大书可以煅炼自己,有人讲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唐诗》等 大部头的和工具书差不多性质的书读来干什麽?诚然书是太大,一般只能查阅,但作为学国学的人应不怕困难,科学的点读一遍。
      标点本和无断句影印本都要读,当然初学之时以校勘标点本为好,但不可长留于此,应早看原文线装本,这并不是复古,各位请想一想,至今未标点的古书有多少?恐怕汗牛充栋吧!如果大家都看标点本那麽我们的下一代又看谁校点的书?因为我们这一代已无识句读之人了!
      吕思勉先生曾怒斥胡适开列的书目不知要领,贪多务博,实是很多书没读过就来开书目的,吕先生虽言辞过激,但不无中博士要害,特为初读来说,宜少宜精,不可求博,胡适开列的书目不止一种,但四部书具收虽大多是名籍要书,但初读者来说大多是不需要的,初读书的人看到这一批书单吓得都不敢读书了呢。
      各人读书目标不同不必开始读的书都一样,但总有些书都要读的。读史学的可读《书》《左传》《史记》。读文学的可读《诗》《楚辞》。读哲学的可读诸子《三礼》
      开始选读的书即可选定一本精读,广泛的利用一切精力和资料来作这工作,如高亨初读书时即以一本《韩非子》为读本,精读之,后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时读一本书读好了基础就劳实了,其实读一本书方法得当,无疑是胜过读很多的书,如读《诗》不必开始就涉及到毛郑三家的纷讼中去,扎扎实实读读《毛诗传笺》一本书,胜过空读很多书。比读本什么讲“辩伪诗序作者”“六义研究”的书要来得很好了。又如读《论语》选定部好的注本读之,不必开始就读研究孔子思想,或论语结集成书考订的书,这就本么倒置了。读史的人都想读《二十五史》我曾也想,但是基础不牢,怎可读之?可选《史记》的好的版本来用,精读之,《史记》好的版本很多,就学术初读来说,觉得衲本较中华本作底本更好,中华本是用的金陵本,这本子虽校对很精但时臆改错误,有的他本不误中华本反误的,就时中了校记的当。读《史记》要勤读勤记,努力的思考,我曾读《史记》时,看了赵翼《二十二十札记》中说史迁列传排列太乱似不分先后,即先成一篇即录入一篇,我深信不疑,后来读了《史记》发觉太史公自有其道理,后来读深了发觉有很多史迁写史的通例得了出来,集了二十余条成《史记释例》一卷,这无疑是读书动脑筋的成果,如果读了一部书连笔记都没我已前也热心给人开书目,且开得大而多,就有些无的放失了。
      初读书者,宜精不宜博,博是精到一定时候后的事了,读书的精和博是要成正比的,越精就应越博才能相配。博而不专故然不对,但死抱一书,一老终生也不能效法,还不如以一书为主,旁及他书,以为是书用来的好。
      所以我也赞成先广读要籍有一定基础后再“由博返约”专读专书,章太炎,陈寅恪,顾颉刚诸为大师读经时也是将《清经解》正续编读过的, 从中提炼出了读书之法和获得大量的可以使以后左右逢缘的机会,还有几许大师,不畏坚难花十年之巨读毕全史,钱基博父子喜读全集象《全上 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魏南北朝诗》《全唐文》《全唐诗》都通读了,蔡尚思更有毅力,在柳诒征的帮助下,每曰十八个小时的读,将 南京国立图书馆中的历代历家文集都通读一遍,其目的是为了为其写思想史收集材料。当然,博的目的是为了在以后的精的研究中不居于一隅, 以目标远大,但一生无专业的博那是不对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是读不完的,象钱默存先生其博学贯于四部还兼及外国,但其比较文学的 气息很强,我们也不可说其博而不专。还有读书不广时要选自己终生的专研之书,及专研之业是很困难的,前辈学人有经验说作学问,定专业在30余岁后再说,之前先遍读四部要籍,所以我也决定在30岁前读必先秦古书和广读四部重要之书(只可说尽量)。
     清考证学至乾嘉大盛,他们以考经为主,兼考群书,凡清以前的有价值的古籍,清人都为之作注,整理,勘刻,且质量上成,初读古书,切不可求宋元善本来读,应找清人校过的本子,如《四部丛刊》影印的《资治通鉴》是找的宋版,没有胡注,不便初学,反不如《四部备要》的仿宋排印本好了。清考证又分数派,其中以扬州学派最有成就。清人注考之书太多仅经一部连两次编印《经解》都还漏了不少,史部之书至今未见辑录成一体,只有《二十五史补编》收录不少清人补正史表志之作,清人乾嘉中于朴学最有成就者戴震,高邮王氏父子,段玉裁,钱大昕数人。

三、小学的用处
         小学按今天的说法是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古人有小学明则经学明的话,数千年来小学是为解经服务的,是经学的附庸,在清中期小学大盛后就逐渐开始独*立了,小学书有只讲义的,只讲形的,只讲音的,也有音形义合讲的。
      至于开列书目那是见人见智的了,记我最初选作教材精读的小学名著是《说文段注》《尔雅郝疏》《广雅疏证》《经传释词》四部,段书若以分析文字论,有的地方还不及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若以音韵论,高邮王氏的造诣也在他之上,但王筠二书于音韵决少发明,王念孙讲音韵通假比他分析字形要高明的多,段书能汇音形义于一处,分析有条理,发挥许书得当,故当首读。
     《尔雅郝疏》《广雅疏证》都是讲不受字形所限,以音相借的理论,两书相较郝书要下些,《经传释词》专讲虚词一百多,篇幅不大精读可也,《词诠》《古书虚字集释》两书只可当工具书查要好些。
      中国语言学书汗牛充栋,不可胜数,但《说文解字》《尔雅》《方言》《释名》为代表却是可以这样说的,这样来看,我是注重训诂而带动文字音韵的了,历来小学名著很多除上外,象《说文通训定声》《说文义证》《说文声类》《释名疏证补》《方言疏证》《方言笺疏》《尔雅正义》《通雅》《切韵》《切韵考》《唐韵》《重校唐韵考》《广韵》《集韵》《中原音韵》《韵镜》《字府》《字诂》《玉篇》《小尔雅疏证》《史记三家注》《毛诗正义》《五经正义》《楚辞章句》《楚辞补注》《楚辞集注》《经义述闻》《读书札志》等等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可为小学名著,近人今人著述之丰更难举一二了。
      其实音韵古籍很早就有了,据说最早的韵书是魏人李登的《声类》,后来还有晋人吕静的《韵集》,《隋书经籍志》著录的音韵图书就有十数种。清代的音韵学特别是古音的发现是乾嘉考证兴起的原因和基础,使清人发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现在《说文》中的反切是徐氏所加之《唐韵》(但今人多加怀疑不是《唐韵》)反切非中土之物,这种近于拼音的注音方法应是起于外来的对佛经的翻译,但《唐韵》是以陆法言的《切韵》为蓝本的,后来的《广韵》又是以《切韵》《唐韵》为本的,今《切韵》《唐韵》已失传,尽留残片,故《广韵》为最古的最全的韵书,是书是研究中古音韵的最重要的参考书,上可接上古音韵,下可启后世音学,要弄懂许书音韵一开始就要读明白是什麽音那是不可能的,连专家都有不同的意见,,音韵是渐变的最好理清源流,从各时代的不同的字书中探讨音的变迁。中国书是彼此相互关连着的,将所有以各种方式标注音节的书汇集一堆,从古到今看看其发展,当然这种仅是资料的集累后世尤其是清以来大家音韵学书是不可不读的,还有罗列材料时,象《诗》《楚辞》《易》《老子》这些带韵的书也可拆将开来,分入古今韵中排入上古韵还有方言对音的转变之大,不可忽视。以上是我认为读《说文段注》时觉得自己应做的收集排比材料分析材料的工作,因是独*立搞的也不知对否,今写出来仅供批判,其实本应在此基础上还搞个韵图什麽的声纽韵部纵横经纬以加强自己对音韵的记忆,但所分106,206及该归如哪个上古韵部,分合用韵是应死背于脑中才行。

现代人的确不讲古音韵了,实际上也说不出来了,拟音只是相近,真正的音值都不晓得,“弃置不用”,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从上古音到今天说话的语音, 千年来,改动了不少。我们学古音韵,目的不是拿来说的,有人提议用古音,即当时的音读《诗》,恐怕有些不妥,顾炎武说过,江永说他不对,我是赞成江永的。王力先生批评现代有人作诗,偏要以江押东韵,王力说,如果要用古韵,为什么只用韵尾,要么全部用古读。我们学习古音的目的,是为了要读懂先秦两汉旧籍,那时通假字多,如果不懂音韵,怎么可以分辨?朱熹吃了亏,吴棫比他先进,但还是没大的进步,本质没弄清,陈第时开始有眉目了,可惜没有分部,顾炎武分成十部,到段茂堂时基本上完成了框架的工作。江,夏二人收了清代音韵的场。你看看王伯申的《经义述闻》,其中专门有讲经书通假字的,列了不少。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按他的古韵排列,其中讲通借字是他的强项,都在一个韵部,查起来方便些。还有,研究古音是汉语言学史的重要部分,弄清语言发展的变化,音读的变异,就可以更好的研究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对于今天的语言研究不是没有用处的。
      学习音韵通假问题,即读书时注意某字是否通借某字,一般靠一是旧注,常见的通假字,在前人注中多有说明。二是,查工具书,尤是《说文通训定声》这类按古韵 排列的书。三是靠自己的音韵学知识。最后的这项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要精通第三,必须先熟悉前两样,但光靠前两样是不可以的,因 为,如果自己没有深厚的音韵学基础,对于旧注中的通假过烂,工具书中的讲错了的东西,就没有能力辨别。
     通假的字不是音同就是音近(这是大概来说的,实际情况复杂得多,字型假借的也有,但很少),但自唐前后,汉语定型,一般写字,鲜用通假了,且古今音异,音有不同。
     撇开音韵理论的东西不说,记忆很要,对于《说文》中的字,如果能记住它于《广韵》中的反切,即反切上下字。还有每个字的古音的声韵归属。都熟悉于心,久而 久之必能左右逢源,由此及彼,总之多记是好事。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三十二《通说下?经*文假借》一条,罗列的经书中的假借字甚多,完全 可以记忆,以备强化记忆。
      《訓詁學》此类书均是在众多古书的基础上将理论提炼出来所集成的书,作为初读,或不想也没必要深读的读者来讲基本上够了,就象《文学概论》一类的书一样, 有高度的理论性,是分析无数文学作品的结果,如想深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达到熟练的掌握各种读古书所要的小学能力,几部大有名气的训 诂名著还是要读的。
      我初读书时是以〈说文段注〉为第一,郝懿行〈尔雅义疏〉次之(参考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氏广引群书,并以音韵通假施于注书,故清注〈尔雅〉无出其右者,但郝氏音韵学造诣不如高邮王氏之深,以至通假过滥。邵氏以经治〈尔雅〉几许地方尤过郝书。
      段茂堂前后四十年方成《说文解字注》,其法先撰《说文解字读》长达四、五百卷,并以此为依据删繁就简概括成书三十卷。王念孙说其“千七百年来无此书。”。该书优处实多,如订证错讹(有许书原本之错,也有后世传抄之错),发明许书体例(本来王筠《说文释例》专产发许书体例,但此书因段书而作,扩深其说, 且二书性不同故不可并论)、疏通字义,注明上古音部此最为重要为段书之主旨,段书正以音韵为主兼释引伸、假借。故综论之此书实为初治国学 不可不读之书。此书缺点为过于武断,特于许书校改未必处处妥当,故后世订补之书不少如:钮树玉的《段氏说文注订》、王绍澜的《说文段注补订》、冯桂芬的《说文段注考正》、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皆可参考(至于徐承庆〈说文段注匡谬〉罗君惕说它只将段氏改易处和原书加以对证,除此很少改动,而胡朴安却以其列十五条段注之误颇加赞赏盖所论非一也)。
     清说文四大家以段氏开头,良有以也。我以为自古注书等级分为三种:
     1、 注为原书附庸只为可读,谁注均可,此为最底。
     2、 注和原文密不可分,实为一体,如裴松之注〈三国志〉李善注〈文选〉胡三省注〈通鉴〉及此书。
     3 、注高于原文如郦道元之注〈水经〉王念孙之注〈广雅〉。
     中华书局版《四部备要》中有《广雅疏证》《尔雅义疏》两书,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我是买的江古版,其父念孙的《读书札志》是用的《清经解》本。引之的《经义述闻》是附在《清人注疏十三经》之后的。《说文段注》我主用的是成都古籍书店本,后来又买了中华《说文解字四种》(其 中三种重复,唯《说文系传》不重),成都古籍本书后有章仲藩的《说文解字校误》,现在极想得到《释名疏证补》一书,那《说文》《方言》《尔雅》《释名》几大代表中国语言的名著系统就都齐了,小学本是经学附庸,读经不可不读小学,我曾立志读毕有清一代朴学著述,小学首当其冲,现在已开始罗列清朝的朴学书目,以书系人,以人带书,从顾亭林始,终王先谦,后来的章太炎,黄侃之书亦收之。
     治国学先治小学,小学以〈说文段注〉始,然也。

四、十三经注疏辨

     《十三经注疏》成于南宋,本为读书方便计,汇集宋前有价值的书而成,且是书非成于一时,初时,《十三经》注,疏分刊,自南宋合刊,后来又加入《经典释文》,方才成今型。
     《四部备要》经部的主要组成有三大部分即《十三经古注》就是将《十三经注疏》的疏去掉,只留注,此书今影印叫《汉魏古注十三经》,又有《十三经注疏》今影印叫《唐宋注疏十三经》其实内容就是《十三经注疏》,最后是《十三经新疏》今影印叫《清人注疏十三经》。
     “十三經註疏”算是專有名詞了,有他固定的一面,一般來說《孝經》的“注”是專指唐玄宗的注,“疏”指宋邢昺疏 。即所謂的“正經正注”,如果沒有特別情況,古書中的所謂“注曰“”疏曰“《易》注指王,韓。疏指孔疏。《詩》指傳,箋。疏亦指孔疏等。《礼记》正注为郑玄,正疏为七十卷的孔疏本。  
     《唐宋註疏十三經》其實就是《十三經註疏》,就是名字不同罷了。就是阮元的《重刊宋本十三經註疏附校勘記》。《十三经注疏》中的疏和注,注无疑是简明的,疏确有反复论证一面,不惜词章,一讲没完的弊病,有时讲了半天还是错的,我读疏倒很注意他收录或说引用的汉魏南北朝的经师的成果,因为这些书今天几乎全部散佚了,只能从中窥得一斑。
      就唐人自己的疏来说,不是引前人的,而是唐人自己的见解,也造成了注好疏好,注差疏亦劣,因为这是疏不破注的后果。所以我一直倡导说,读经先读郑学,就是他的注好,疏也跟着好。
      孔氏调整郑毛的功夫是很强的,不可小视,尤是郑毛相孛处更见真章,总之唐疏(这不列宋疏,宋疏较唐书来说似更不如了)是唐代经学的标志和成果,自有其独到和不可替代出,读时可不深究,因言词不甚深,不若汉魏注之重要,可为辅注来读,象戴东原也只是全记十三经经*文和注文,疏不全记得呢。
     《漢魏古注十三經》就是去掉疏的單注本,如《左傳》只錄杜預的《集解》,不錄孔氏的《正義》,注和疏原本分刊,到南宋時才合刻的。《古注十三經》用相台嶽氏家塾本的五經,剩下的用永懷堂本翻刻的。這兩種本子和阮元的底本十行註疏本不同,阮氏校時也參照了的。
     《清人註疏十三經》是新鮮事物,是當時選擇了清代於《十三經》比較好的注釋本彙集合刊的。
      我認爲“清人註疏十三經”這詞有廣義和狹義的解釋。
      狹義的“清人註疏十三經”是指清人因爲感覺宋人集的《十三經註疏》中的疏不盡合人意或者太蕪穢,有必要重新作疏,就以《十三經註疏》中的注爲底本,再次作疏,這樣的著作有《爾雅正義》《爾雅義疏》《毛詩傳疏》《儀禮正義》《周禮正義》《論語正義》《孟子正義》《公羊義疏》等。這裏的“清人註疏十三經”中的註疏是特有的詞,是專門指對《十三經註疏》中的註疏來說的。
      廣義的“清人註疏十三經”就是說凡是體例上來說是註疏體的就算“清人註疏十三經”了,這樣就包含了狹義的“清人註疏十三經”。如孫淵如的《尚書今古文註疏》是自注自疏的,體例上來說是註疏體。皮錫瑞的《孝經鄭註疏》疏的是鄭玄的注,實際上正注是唐明皇的注,鄭注是散佚了的,後來輯的,皮氏以鄭注爲主來疏,也是符合疏體體例的,所以我們可以說《孝經》無疏,這是從狹義來說的,也可以說有疏,這是從廣義來說的。劉氏的《左傳舊註疏證》也是,他所疏的是輯得的漢時的舊注,並非杜注,再加以疏證的。
     《禮記》算是例外的了,無論狹義和廣義的疏都沒有可以包括它,因爲有清一代,沒有爲《禮記》作疏的。若《禮記集解》《禮記訓纂》《續禮記集說》《禮記通論》《禮記質疑》《禮記訓義擇言》等,都不是疏體,有的如《禮記集解》連乾嘉作品都不怎麽算。
     《清人注疏十三经》中的《毛诗传笺通释》是清代注疏《诗经》毛郑的最有力的著述之一,他的主要功劳是能对《毛诗郑笺》有自己的看法,对《诗》中文字训诂音韵假借分析很是精到,多合事实,虽非通释全书,但这样着重解决问题的手段更具体和高明些。至于《尔雅郝疏》他的两大特色是目验和以音求字不限形体,这是整个清朝注《尔雅》的最好本子,如要对文字音韵训诂有用得得心应手的掌握建议通并精读是书。但后世对他的目验给了很高的评价,反而对于其作者自身认为得意的以音求字看得不是很重,因为他书中太强调以音求字结果导至不顾通假的社会性的存在凡双声叠韵具可假借,开了很不好的先例,后来俞樾的《群经平议》中解《诗》时也受了影响,他提出的诗中通假的学说没其他书上有例证,王力曾驳之。
      平心而论,焦理堂的《孟子正义》较《十三经注疏》本的《孟子注疏》要好精得多,《孟子注疏》在《十三经注疏》中注得也不属上等,或中下之属。但焦氏是在前人基础上注解《孟子》的,依“辩章学术,考镜原流”的观点来看,都还是有价值的。
      至于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古今注《周礼》者,除郑玄外,无可于其并肩者,就现在来看,也还没有比孙氏注得更好的了,张之洞《书目答问》中说孙氏《正义》出前注均可废(指清注《周礼》的 书),孙氏重为郑氏做疏,这两部光辉巨著合与一处实是绝唱,但读书时还是以郑注为主,正义为辅的好,应为我们还不可说孙氏要比郑氏注得好。
     《三礼》中,清代《仪礼》有《仪礼正义》《周礼》有《周礼正义》,《礼记》研读得较二书单薄,只有江永《礼记训义择言》等书,也非通释,后来今文大盛,《礼记》就又落后于《公羊》了。
      清初宋学仍为上风,王夫之有《礼记章句》,万斯大有《礼记偶笺》郑元庆撰《礼记集说》,方苞撰《礼记析疑》等,皆杂采汉、宋之说。后来高宗钦定《三礼义疏》(其中《礼记义疏》82卷)。朱彬的《礼记训纂》和孙希但的《礼记集解》二书皆非疏体,孙书博录郑注,孔疏,及宋元诸家学说,所以说是书还不全算乾嘉性质的书,只算得兼采汉宋的书罢了,也非疏郑,故不是新疏,名为集解,也可证了。朱书甚简,不详,是《礼记》的简注本,也不是疏体。
     《易》学实在不好弄懂,连第一句卦辞就有不同的说法。到底是哲学书还是巫筮书,还是占卜中带有哲学,也搞不明白。所以至今似没有一部较权威的《易》注本, 《十三经注疏》中的《周易正义》只可当魏晋思想史的资料,有些“强经就我”解释不着边际(其实就〈易》本身说,除《彖传》《文言》稍可 与原意相通外,其他的就有些胡扯)李鼎祚《周易集解》汇集唐前诸说可作惨考资料,还有朱子的《周易本义》也很有名,清焦循40余年专研 易学得《雕菰楼易学五种》清人注《易》以此为最,王引之对其很是推崇,但还是没有达到作者预先的目的,至于其他如《周易述》《周易集解 纂疏》《周易姚氏学》《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经今注》《周易大传今注》等均有参考之价值但也不少问题得不到解决。
     要说《诗经》哪有很完善的注本,以今天来看《诗经》注本问题,大约就是毛传,郑笺,朱注,三家诗的问题要多些,清人最先打*倒朱注,再来又以毛传攻郑笺,再后来又以三家诗夺毛传,方玉润本姚氏说欲跳出这个圈子,还《诗》之本意,故其《诗经原始》多精善良言,为清人注诗独有之中别开生面者,但时代桎梏也不少,却也总算开了风气,郑振铎在《中国文学研究》书中第二篇就开列四类关于《诗》的注本研究本计250种,也叹无大成之整理本。
    《春秋左传集解》中的集解不是集合众家解释的意思,是指杜预即解经又解传将经传合到一处故云集解,杜氏注《春秋左传》收入了《十三经注疏》,杜预自称有 “左传僻”对《左传》很有研究,不过错也不少,尤是望文生义释词的很多。后世不满杜注的甚多象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有意排斥杜注,多 用服虔,贾逵等汉儒学说,本来清注《左传》以刘文淇父子三代的《左传旧注疏证》最为精博但其书三代人都还没注完,且其书太守汉说,不加 变通,尤是强以《周礼》来套《左传》,到不如孙诒让《周礼正义》对《周礼》注的很是自然,反璞归真,不过是书考定文物器皿很是精当。杨 伯俊的《春秋左传注》是目前最全最新的通释《春秋左传》的学术性较强的书,此书参考书目很多,就其征引的书目就有上数百种,他广泛参考 以前诸家学说,并能用地下实物相印证,初读《春秋左传》当以此书最嘉,杜氏《集解》是很重要的注本亦不可偏费。
       自古至今,注《论语》的文章著述不下数千家,但能达孔子原意的恐不多,尤是强经就我就更不好了,清代无书不注,《论语》即为《十三经|》也是《四书》中重头,尤不可不注,治全篇通释的有之,单释的有之,宋翔凤的《论语郑注》程廷祚的《鲁论说》毛奇龄的《论语稽求篇》刘台拱的《论语骈枝》钱坫的《论语后录》方观旭的《论语偶记》焦循的《论语补疏》黄式三的《论语后案》潘维城的《论语古注集笺》还有什麽《论语古训》《论语古解》《论语异文考证》《论语郑议》《论语孔注辩》等等,可说数不盛数,这些书论训诂的有之,论义理的有之,考证辑佚的也有,派别林立个舒己见,让人无所阅起,这《论语》越到后来,似就不是孔子曰了,简是作者自己曰来着,读《论语》不先达老夫子的意,任意发挥,可能已不是儒分为八可以说清的了,就我看就以上诸位说的外我倒很喜欢清代的另外两部论《论语》的书,即焦孝廉的《论语通释》和阮芸台的《论语论仁篇》这二书大体是以释《论语》本身为己任的,很值一读。
      今天还没有将《十三经》中所有的书都重新再注,这就等于是另起炉灶,恐非聚数十年之功不能成,就是清人也只在汉人旧注上费除唐宋人的疏而重作新疏。历史是延绵不短的,时代相近,解释也就可靠些,前人说汉时人读经,就相当于我们现在读宋朝的文章,那是千年以后人读宋文读得懂,还是今天的人读得要易些呢?千年后说不定语言已变迁到连今天的书都是古籍,要作注了。
      今人精释《十三经》除杨伯俊的《春秋左传注》外,他经之通注并真有价值,即解说有理有据且有颇多创新的,已足以替代或并驾旧注的,似乎没有。
      所谓今人精解,不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在某一方面进行突破,要通解全书,没那个时间和机遇是不行的,即以清人论,是在反对理学空疏,学无师承,乱滋臆说,加上音韵学空前的大发现后,产生了较科学的方法后才有一大批见解高超的书的,后来又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又开用了二重证法甚三重证法。由于今天学科分得很密,要通注古经已不是一人数年所可办到,再说又由于很多限*制,如有的古经前人以多有精注问题很少不必重新全解,象孙诒让的《周礼正义》范希增说次书一出而以前诸家即费,今人金景芳也说孙书是对《周礼》的最后一次总解,现在还没有超过是书的,虽说是书有错但很少。总的说来今人重于对经书中某一问题的研究,且多在前人旧注的基础上,不了解注书源流传承成误,如读《三礼》无非是一部大的训诂书,是郑学的大成,后人训书中之物,多秉郑训,少有卓见,看后人解释倒有些隔靴搔痒了。

如何看待汉注、唐疏、清新疏的关系呢?
      中国学术是延绵不断的,清人承汉学,但唐宋是桥梁,唐宋之疏不独是他们自己的观点,还大量引用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诸家学说,今天辑的很多汉时古注,幸耐唐宋疏才可流传部分,如果没有唐宋的疏,那要清人直接从汉注着手,恐清代的考证注疏就要大大折扣了。
     再说唐宋的疏价值很是重要,如以其历史地位来讲和清新疏应不相伯仲,当然清新疏在学术考证上确超过了唐宋旧疏,但不可以此而替之,如《毛诗正义》疏得不错,对毛传隐微不明,或和郑笺相左处调理得不错,在唐人疏上,清人才写得出《毛诗传疏》《毛诗传笺通释》《毛诗后笺》,还有唐疏以“三礼”注得最精,朱子于其《语类》中大加赞赏,其中《周礼注疏》和清孙诒让的《周礼正义》佩合一处整个中国的“周官”研究史就一目了然,更有《礼记》有清一代无有新疏,因注得太好,不必再疏。故《十三经注疏》中注最重要,疏亦不可费,清新疏也应重点参考。
       要读《十三经注疏》这部数百万言的书,从何处入手读呢?
      《十三经注疏》这部头也大了,我只提倡读郑学诸书即《毛诗正义》《礼记正义》两部书为读经的重点和入门,实际上从《周易正义》始读是不对的,王, 韩注的《周易》达原意的很少,注得不好,于《十三经注疏》中实属下等,初读不益,全是晋玄观点下的《易》。
     《十三经注疏》注疏无标点,这也是个大难题,我建议读时先不看标点本,只看中华影印本,其实《十三经注疏》中的注和疏并不是很难看得懂,等到你实在在断句上断读不开时,或因断错不知文义时,可参读标点本,如一开始就读标点本不是好事,古书之多非本本标点,就算标点,万一错了自己有无*能力预见,岂不失算,开始还是严点好,我没有标点本,也时常遇到读不懂(指断不开句)的问题,这时就靠自己动脑了断不开无非是文字或语法上的文题,有次为了一个断句查了不少书,还是无结果,后来他人引书看了原来是书名和人名。
     恒心是最重要的,不要见其多又无标点就打退堂鼓,等你坚持读到数十页时,就想放手也不行了。
     大*陆可见的有易买到的《十三经注疏》除中华外,有上古,浙古的易得,中华的《唐宋注疏十三经》实际上也是《十三经注疏》只换了名字尔。目前以价格和清楚程度来讲,似乎浙古要好些,但中华,上古,浙古《十三经注疏》均一版三社印之书,字太小(但经济实用),北大点校本简体近500元,但对有志国学的人来讲,用处不太好,繁体本又太贵上千元,且时有讹误,故选浙古本似好些。
五、读经语要
         1、我是在粗读完《说文段注》后才开始读《诗》的,选的读本是《毛诗笺》,就是以《毛传》《郑笺》为读本,本来还有唐人的疏的后来想想作读本的话,唐人的疏还是不要的好,就去掉了,仅列为参考本。最主要的参读本是《诗经传笺通释》(中华书局影印《四部备要》本)《毛诗后笺》《诗毛氏传 疏》(用《清经解》本,不过是光盘扫描本)最后一本是《诗集传》。其他《诗》注本我也不排除,能收多少是多少,虽其价值不若以上诸书, 但终有其精华,只要有一点价值的书都要尽量收集到,古人今人的都收。我因还在整理《说文段注》的笔记,和收集一些重要的《诗经》注本 (象《毛诗后笺》近有本子印出,最好收集,少用光盘版),还要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表,笔记作法,相关书目表,我是五月末有读《诗》计划 的,当时算计所有买书邮购定计划时间为近两月今只差几本了,估计七月初可始读,读《诗》是很重要的事对我来讲,读《诗》所限也非只参考 《诗》的注本,《毛诗》本身也是一部训诂大书,我读《说文段注》时,段书早有很多处引用《诗》的毛传,郑笺来训字的,后来看《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太炎先生有运用《说文》解经的事,就知到读《诗》不光是读《诗》的注本那麽简单,王力先生列的书中有王引之的《经传释词》此书不是解《诗》的,是讲虚字的,《诗》中虚字不少,此书正好合适。中国古书多有联系,读书要广,以后往往可以由此及彼,左右逢缘,运用《说文》 解《诗》虽有限但也不可小估,不过不要走死巷,遇到《说文》和《毛诗》解释相悖处不要急也不可擅断,记录不同处为好,还有《尔雅》解 《诗》也功用不小。总之凡有利于读《诗》的书都可参考。
      2、据统计古书中引用最多的书是《诗》,看来人们还是比较喜欢《诗》的,历代研读《诗》的书不少,向熹的《诗经词典》后的《诗经研究参考书目》及郑振铎开列的诗经各方面的研读的重要著述,恐有上百家了,如只以入门或初治《诗》来看,应读得精而可信,不可太多,古注除《毛传》《郑笺》外就只有 《诗集传》《诗毛氏传疏》《诗经传笺通释》《诗三家义集疏》,清人在训诂考证上有所突破,但在解释思想上却落后于宋人。现代人研《诗》 多有大家,闻一多,周振甫,陈子展,余冠英,阴法鲁等,但集大成或很权威的版似没有,王力教授在为向熹《诗经词典》作序时说,读《诗 经》当以《毛传》《郑笺》为主,以《诗集传》为断,毛郑和朱熹不同的以《诗集传》为准(当然也有例外的)毛郑不同的以毛传为准,清马瑞 辰的《诗经传笺通释》颇有新意可参考,在加上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就“思过半矣”。其他诸家引用时要谨慎。王力教授的话可作为一种参考学 习的方法。
      3、我讲《诗》,《礼》最为重要老实讲却有偏康成之嫌,但还有更加重要的理由,且听我慢慢道来其一就经本身来讲已各有高低,我以为综合论之当以《诗》最高《孝经》最低。又以注疏论以《礼》注得最好,《周易》最差。为什麽?《诗》无论从任何方面来讲都是上书:
      1)《诗》为古代之百科全书,举凡事物器皿,花鸟鱼虫无所不有作识字识物之书最好不过。
      2)《诗》之史学价值亦不可小视,殷、周故事多耐其存。
      3)《诗》注及疏亦为博精之作,于汉唐诸书中为第一流(当然错讹不少,特于音韵一途甚为茫然)。  
      《礼》为考就先秦礼制、官制器物、风俗、思想之不可缺少之书,尤后世史书之 《志》《书》《考》尔,窃闻读史当先读《志》以明一朝之体制、经济、职官而后读《传》、《纪》是为上策。故应先《礼》后《左传》、《尚 书》等。且《礼》之《注》《疏》为《十三经注疏》之首错最少(《礼记》今仍以汉注、郑疏为主,宋以后至于清之新注新疏俱无过其右者。
       4、其它诸经如《尚书》、《左传》虽经*文可比二书但无耐注疏不及(仅以旧注论,今人杨伯俊《春秋左传注》但可初学)且不适于初学者(我虽读书不久但于十六、 七岁已醉心此学,尔来六岁有余矣!)入经学实可以此二书为教材,旁及群经。(《孝经》内容腐朽,实可不读。《周易》注疏多尚空言,流于魏晋玄学之风,不能就原书要旨)
       5、《易》之为书自有它的功用,即使说在十三经中它的价值不是最高但作为一部研究古代思想和哲学的书是很有用的,如初学者想以此书为教材那肯定是走了弯路,不 说《易》今无权威注本,异说很多,就其本身来讲所可提供的作为读古书或说读经的资料也太过狭小,不足以一窥古文原貌,远不如《诗》集小 学,史学,文学于一身。另,说十三经多为赝品的应是今文学家吧,今文学家攻击古文学家的重要一点就是伪造古经,古文学家又反说今文学家 不得孔子真传,是是非非,学术中夹杂政*治,各派说中为争利禄相互顷扎,今十三经中有的只有古文经,如《周礼》《左传》,有的只有今文经 如《公羊传》,最要命的是有的古文今文都有,内容又多不相同,遂起争端,今十三经中经书是何时所作,似已有定论,今文学家是占了下风, 刘歆所受今文学家的指责已占不住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名望 +50 銀子 +100 功勛 +30 收起 理由
zqc4124 + 50 + 100 + 30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7 17:5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治国学者,无论研究文学,历史,哲学的都必读《十三经》。”
我认为治国学者,应从研究春秋战国的历史入手,那个时候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人事)与各类人杰的相映交辉是历朝历代所无法企及的,王朝与官阀的相对平衡造就了民生的最大互动,开创了“形而学”的上下竞秀。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11 20: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学《尚书》、《诗经》,最好能背诵,不能背诵,熟读也可。熟读此二书,可以打下厚实的古文基础,同时也可以培养人敦厚的品性。其次,可读《四书》。然后,可读《史记》。然后才可读先秦诸子的文章。但是,老、庄、易之文,非学者之所先急务。此三者需有一定阅历之后才能读懂,应当在三十以后才易读。读易应当在五十以后才读。其次,读《文选》。其次,读《十八家诗抄》。至于尔雅说文,可以当字典使用,常备案头查阅。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9 23: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诗》、《礼》,很重要,可了解古时的人的生活百态,典章制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00: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老夫子不如把标题改为“谈谈儒学的治学方法”更妥{: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21: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主要是儒学,这一点没有错。

先秦文献,尤其是五经,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大部分都是官方的文书,研究国学,怎能不读,青竹切不可拘泥于门派之分,而“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啊! {:soso_e113:}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21: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秦古籍虽然至理,但是入门太深,显然是贵族读物,一开始都不适合读。宋代开始教育平民化,于是首创入门级教材读物三字经等,现在小学国学是以三字经、弟*子规等宋明清时代的入门级读物作为教材的。而且先秦古文字与现代汉语的用法相当一部分已经大相径庭,明清白话就与现代比较近一些,而明朝开始教育逐渐普及,多用口语教学,是比较适合现代人读的。

再说文化思想传承方面,引用南怀瑾的话---道为骨,佛为心,儒为表。先秦古典有明显的诸子百家不相容的情况,宋明理学开始,儒释道三家逐渐融合,这是国学思想将来发展的总趋势。因此国学不必太过舍近求远。

总脉以三字经、弟*子规等为基础,然后是道理比较浅显的四书五经,孙子兵法等。下面深一步的是宋明理学,朱子语类、四书五经集注,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等等,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大学毕业了。然后进一步提升是要读佛经、庄子的,最后道德经定格。国外研究中国国学,以三部为最:道德经,孙子兵法,传习录。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22: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学主要是儒学,这一点没有错。
“某种意义”恐怕是指“独尊儒术”这一意义吧?国学发展、积淀至今,岂能是儒之一家所能代表?夫子信奉儒家、衷情儒学青竹可以理解,但要说“国学主要是儒学”则恕青竹无法认同。

先秦文献,尤其是五经,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大部分都是官方的文书,研究国学,怎能不读,青竹切不可拘泥于门派之分,而“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啊!
1、儒家推崇的五经固然留下了哪个时代的一些印迹,可除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百家的著作何尝不是“那个时代的真实记录”?治国学,儒家经典固然不可不读,但只局限于读儒家经典就太偏颇了。
2、青竹给夫子提以上建议,正是有希望夫子不要于“拘泥于门派之分”,只把眼光放在儒家学问上,没想到夫子倒是先倒打一耙了{:soso_e100:}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0 2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PS:“慈故能勇”是青竹为找回“青竹大哥”这一ID 的登录密码而注册的马甲。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 20: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云贵之星 发表于 2013-3-11 20:03
先学《尚书》、《诗经》,最好能背诵,不能背诵,熟读也可。熟读此二书,可以打下厚实的古文基础,同时也可 ...

{:soso_e181:}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 07: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验之谈,对治学者很有帮助,希望论坛中的大侠多多介绍这方面的文章。

评分

参与人数 1銀子 +20 收起 理由
高老夫子 + 20 谨受教

查看全部评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09: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学习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