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45|回复: 0

[其它] 文教才是不朽之盛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1 22: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魏文帝曹丕在他的名篇《典论·论文》中留下名句:“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因为年寿再长也有尽头,荣乐止于其身,不如文章可传之无穷。且不论以现代人思维,宇宙的生命也有限,根本不存在永垂不朽的物事;就曹文本身看,他只讲了文章对于个人名垂后世的重要性,并没有论述文章何以是“经国之大业”。毛主*席晚年欲以“文章”来“经国”,让人们读《红楼梦》、批《水浒》,留下失败的案例,这当然不能否认他的《论持久战》,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的演讲》这些“文章”对于经国大业的巨大影响力,但它们是以政*治观念与政策策略而取胜,并非靠文采焕然来打动人心。
  纯以文章名垂后世者,自然不少。在中国,李杜文章如“不废江河万古流”;在外国,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剧本,也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不说“经国之大业”,“文章”不如“文教”(即文化教育,即以文明感化人、以教学培育人),单说个人名垂后世、影响后人而论,“文章”也不如“文教”。这是我今年参观了两处书院的一点感悟。
  今年5月,我参加支教活动到贵阳,有幸与朋友到修文县拜谒了“阳明洞”。我研究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的师承关系时,知道他是阳明学派的再传弟*子,也知道阳明学对东瀛明治维新时期思想界的巨大感召力,但亲履“阳明洞”才有了切身感受。洞中有明治时代学者的刻石纪行,山上“王文成公祠”有东瀛学者捐铸的王阳明铜像。“大东瀛国东宫侍讲文字博士”三岛毅的《龙冈观月》碑刻,上书:“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想当年,明代王阳明(本名守仁)以上疏直谏获罪于权奸刘瑾,被贬“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虫毒瘴疠”的龙场充驿丞,九死一生之余,消除忠而见弃、有家难归的悲愤,潜心悟道;“却喜官卑得自由”,在阳明洞开辟书院,教授远近闻名而来求学的诸生。原本蛮荒僻陋之地,有了“玩易窝”、“何陋轩”、“迎宾堂”、“君子亭”……龙冈山到处是其乐融融的讲学传道场所。先后任贵州提学副使的毛科与席书,慕名请他到省会的文明书院去讲学。一时间,贵州习文讲学之风大盛,而龙场驿和龙冈山所在的修文县更是因之闻名遐迩,才士辈出。
  到如今,造访阳明洞和龙冈风景区的人们,有多少懂得阳明心学?如我之流也不过知道一点“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论的皮毛。但是,诚如孔夫子所言,君子之德如风,风吹草偃。任何一个身临其境、能够想象王阳明当年的艰难处境和传道盛况的人,都不能不怦然心动,体昧到阳明先生人格的坚强及精神支柱于人生的意义。精神文化有那么一种“气场”,即无形地征服人心的力量,虽百代之下而不稍减。
  今年五一节前,我三到潮州,参谒了韩文公祠和韩山书院。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凭什么?从唐代韩愈因上书谏阻皇上佞佛,被贬潮阳,在这远离长安“路八千”的“瘴江边”倾俸办学,潮州就兴起了“崇文重教”之风,代代相传,成就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粤东首邑”的美誉。潮州人不仅历代修葺韩山书院和韩文公祠,而且,虽然韩愈在此地任职才8个月,潮人念其倡学育才之德泽,将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曹丕所谓“不朽之盛事”,有过于此乎?
  (作者   
鄢烈山
  为著名杂文家、时评家、南方报业集团高级编辑)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