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212|回复: 6

[期刊发布] 重编 《国学复兴》电子期刊----七夕特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2 16: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202.jpg

期刊名称:《国学复兴》电子期刊--七夕特刊
2012年第2期,总第002期
本期期刊为论坛传统节日特刊,以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主要内容。

    电子期刊下载:


          文字版: 七夕特刊校对版.doc (601.5 KB, 下载次数: 4)

          pdf版: 七夕特刊校对版.pdf (515.12 KB, 下载次数: 11)

          电子杂*志版: 2012年七夕特刊.part1.rar (7.63 MB, 下载次数: 11) 2012年七夕特刊.part2.rar (7.63 MB, 下载次数: 4) 2012年七夕特刊.part3.rar (7.63 MB, 下载次数: 5) 2012年七夕特刊.part4.rar (5.84 MB, 下载次数: 4)

          网络共享连接:http://vdisk.weibo.com/s/FuexS


  《国学复兴》电子期刊是国学复兴网官方期刊。国学复兴网是以国学复兴文化论坛为主要平台,综合学者展示、学术专题、学术博客、在线看书、国学圈子、国学导航等多频道专业学术网站。网站以“国学复兴,文化传承”为旗帜,以广大国学爱好者和国学专业人士为依托,致力于打造中国民间国学学术交流第一平台。《国学复兴》电子期刊由论坛“国学复兴电子期刊编辑委员会”负责编撰,2012年5月创刊,目前有月刊、节日特刊、学术专刊、学者专刊等多种不同形式刊物。大众视角,学术思维,专业求精,真诚为广大坛友和读者服务。


    期刊编辑团队:

    总 编 辑:高老夫子

    执行总编:神机军师

    美    编:奇   迹

    特刊编辑:古越中兴   好蛋  佛学国学  雪狼

    投稿信箱: gxfxbbs@gxfxwh.com;   网址:http://qikan.gxfxwh.com/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七夕简介
    注:《七夕简介》和《历代七夕诗词选》由论坛网友“千江有水”于2008年6月在“传统民俗”版发表的《关于七夕》的帖子中,这里对网友“千江有水”表示感谢。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一、七夕的由来与传说
-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二、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成为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里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父母早亡,只好跟着哥哥嫂子度日,嫂子马氏为人狠毒,经常虐*待他,逼他干很多的活,一年秋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给他九头牛,却让他等有了十头牛时才能回家,牛郎无奈只好赶着牛出了村。
牛郎独自一人赶着牛进了山,在草深林密的山上,他坐在树下伤心,不知道何时才能赶着十头牛回家,这时,有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出现在他的面前,问他为何伤心,当得知他的遭遇后,笑着对他说:“别难过,在伏牛山里有一头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喂养它,等老牛病好以后,你就可以赶着它回家。
牛郎翻山越岭,走了很远的路,终于找到了那头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厉害,就去给老牛打来一捆捆草,一连喂了三天,老牛吃饱了,才抬起头告诉他: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触犯了天规被贬下天来,摔坏了腿,无法动弹。自己的伤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个月才能好,牛郎不畏辛苦,细心地照料了老牛一个月,白天为老牛采花接露水治伤,晚上依偎在老年身边睡觉,到老牛病好后,牛郎高高兴兴赶着十头牛回了家。
回家后,嫂子对他仍旧不好,曾几次要加害他,都被老牛设法相救,嫂子最后恼羞成怒把牛郎赶出家门,牛郎只要了那头老牛相随。
一天,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绸缎。
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重,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恩爱夫妻被拆散。
牛郎上天无路,还是老牛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可以用它的皮做成鞋,穿着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的话做了,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6 v4 ^6 s4 c; I @后来,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相传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能让自己能象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能有如意称心的美满婚姻,由此形成了七夕节。.
三、乞巧七夕的习俗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
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而牧童则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叫做“贺牛生日”(传说七夕是牛的生日)。
诸城、滕县、邹县一带把七夕下的雨叫做“相思雨”或“相思泪”,因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胶东,鲁西南等地传说这天喜鹊极少,都到天上搭鹊桥去了。
在今日浙江各地仍有类似的乞巧习俗。如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
而在绍兴农村,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这待嫁的少女日后便能得到这千年不渝的爱情。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在广西西部,传说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可避邪治病延寿。此水名“双七水”,人们在这天鸡鸣时,争先恐后地去河边取水,取回后用新瓮盛起来,待日后使用。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节时要让织女欣赏、品尝瓜果,以求她保佑来年瓜果丰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一般是斋戒沐浴后,大家轮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祷心愿。女人们不仅乞巧,还有乞子、乞寿、乞美和乞爱情的。而后,大家一边吃水果,饮茶聊天,一边玩乞巧游戏,乞巧游戏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即用卜具问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种是赛巧,即谁穿针引线快,谁就得巧,慢的称“输巧”,“输巧”者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小礼物送给得巧者。
有的地区还组织“七姐会”,各地区的“七姐会”聚集在宗乡会馆摆下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都是纸糊的,案上摆满鲜花、水果、胭脂粉、纸制小型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等,琳琅满目。不同地区的“七姐会”便在香案上下工夫,比高下,看谁的制作精巧。今天,这类活动已为人遗忘,只有极少数的宗乡会馆还在这个节日设香案,拜祭牛郎织女。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就备妥,傍晚时分开始向织女乞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七夕文化
七夕到,文人笔下的爱恋信物简介
古越中兴
白居易《长恨歌》收尾处曰:“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岁岁七夕,今又七夕,古代文人笔下爱恋题材所展示的信物简介如下:
     一、比翼鸟:
         1.jpg

   传说中有一种鸟,此鸟仅一目一翼,雌雄须并翼飞行方为完美。比翼双飞比喻恩爱夫妻情深谊厚、形影不离。《山海经》曾有记载:“比翼鸟在其东,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二、连理枝:
   2.jpg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在自然界中绝为罕见。
相邻的两棵树的枝干为什么可以长得相依在一起呢?
在树皮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细胞叫做形成层,这一层细胞有很强烈的向外和向内的分*裂作用,细胞分*裂,增生了许多新的细胞,就会使树干长粗。如果两棵树在有风的天气里,树干互相磨擦,把树皮磨光了,到无风的时候,两条树枝挨近,形成层就密接在一起,互相增生的新细胞,就会长在一起,越是靠得紧,就越容易长在一起。
古人从自然界里看到了连理枝的形成,就创造了人工嫁接的方法将一种植物的芽或枝割取下来(叫做接穗),同时将另一种植物的树皮割一切口,露出形成层(叫做砧木),这样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密接,用麻捆扎起来,过些日子就长在一起成了“连理枝”。

三、鸳鸯鸟
3.jpg

    民间传说中,鸳鸯是“痴情”的象征,传说一对鸳鸯总是永不分离,终生相守,如果有一只不幸死亡,另一只将终生“守节”,甚至抑郁而死。人们常常用鸳鸯鸟的“双栖双飞”来形容恋人间的形影不离,忠贞厮守。
四、并头莲:
4.jpg

   并蒂莲,一种同茎双生荷花,象征美好纯洁的爱情。用来比喻夫妻相得,共谐连理。
《花镜》卷五:“并头莲,红白俱有,一干两花”。
曾瑞卿《留鞋记》第四折:“休拗折并头莲,莫杀双飞燕”。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6:35 | 显示全部楼层
略论牵牛、织女由星变神、由神变人的历史演变
古越中兴
源自上古二十八星宿的北方玄武七宿,因与北天极三恒系统方位一致,尤为引人注目。其第一斗宿有星六颗,指向南方,又称南斗六星;第二牛宿有牛星六颗,河鼓三星(中星为牛郎),位于河西;第三女宿有织女星四颗,位于河东。
     关于牵牛、织女星的最早记载见于《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 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七襄”谓以手织布七次。上文大意是:天有河汉,光鉴有照;织女星手脚并用拼命织布,旦暮七襄不止,仍是织不成章;织女星心目放之河岸的牵牛星,眷念不已,再也无心驾车织布。
     西汉中期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破天荒点明了织女身份:“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张守节《正义》注:“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笔者分析,“织女,天女孙也。”可能是从北方玄武七宿中,织女星位靠南斗星引伸而来,南斗星代表天府宰相为首的外朝组织,后世逐渐确定织女为天帝外孙女地位。
     西汉时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而且有塑像,面面相对。班固《西都赋》云:“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李善注引《汉宫阙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二者明确指出在昆明湖畔的左右两侧分别塑有牵牛、织女像。此时的织女、牵牛已从天神演变为人间仙人。而被远隔在湖的两边,则是印证天河两岸的身份。
     东汉应邵编撰的《风俗通义》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髡,因为梁以渡织女故也”(见《岁华纪丽》),这是首次以天河架鹊桥为联想题材,并且首提“七夕”之说,当从《诗经•小雅•大东》的“七襄”引伸而来。
     东汉末《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吟曰:“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里的织女弄机织布,思念流泪,承受着爱情隔绝之苦。诗中虽然没有直言牵牛、织女是夫妻,但织女终日思念牵牛,渴望相见,而又“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情节则是织女与牵牛故事的写照。
     三国曹植《九咏注》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在当时牵牛、织女为夫妻、每年以喜鹊为桥,七夕相会的情节在民间已广为流传。
     晋代宗怀的《荆楚岁时记》里,说织女是天帝的外孙女,七月七日夜晚与牵牛在银河相会,已经为这个恋爱的故事勾勒出一个鲜明的轮廓。
     到了南北朝时,任眆在《述异记》中记载:“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至此,位列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首的牵牛织女传说已经顺理成章。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诗歌七夕


第一部分:论坛网友原创七夕诗词
七夕鹊
闲看云溜溜
七夕鹊羽筑银桥,万顷谲波足下凋。
一岁一约眷侣会,罡风弥烈誓弥牢。


青竹大哥
七夕鹊桥会
一把酸泪飞
礼制作银汉
情人爱悲催


第二部分:历代七夕诗词选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满庭芳
(清)陈洵
晨起闻卖花声,知安排作七夕矣。
水珠流,明霞花渡,镜奁催趁朝妆。隔年心事,吩咐待钗行。多少珠帘秀幕,频回首、月户灯廊。闲情在,泉华晓汲,淡淡看秋光。
虚堂延漏听,无人夜半,休更思量。漫赢得尊前,一点芬芳。憔悴荷衣未改,佳期怨、宫彩先凉。针筵畔,都无才思,随分过黄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话题:七夕“是否就是中国情人节”


历史误读:古代七夕并非情人节!
胡好良

题记:许多人一直认为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是情人节,其实并非如此。古代七夕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情人幽会或定情的情人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西方那种所谓的一支玫瑰情人节难以比拟的。
在我国古代,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每年在这一天晚上,女子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同时礼拜七姐,祈求赐给美满姻缘。
其实,“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据历史文献记载,在古代中国,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完满。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9 s2 C- v, B# i" O8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
如果在七夕的夜晚,秋高气爽,一道白茫茫的银河象一座天桥横贯南北,在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因而七夕的夜晚坐看天上牵牛织女星,也是民间的习俗。
唐朝著名诗人杜牧曾在一首题为《七夕》的七绝中描写古代少女坐看天上牛郎织女星的情景: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s, o- d$ H1 y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而并非人们所说的那种情人幽会或定情的情人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西方那种所谓的一支玫瑰情人节难以望尘莫及。
中国古代最早的七夕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流于后世。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也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还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也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古代七夕活动除了穿针乞巧,还有一种喜蛛应巧的方式,这种乞巧方式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据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一书中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同时代的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也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蛛网之有无、唐视蛛网之稀密,宋视蛛网之圆正,而后世多遵唐俗。
七夕投针验巧也是古代一种活动方式,它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据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即今日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代于敏中的《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在古代七夕风俗史料中,记载的还有诸如男人们“拜魁星”、女子们“拜织女”以及“种生求子”、“晒书晒衣”等活动,但很少看的到有七夕之时少男少女幽会、情人们定情等有关情人的记载,最多会在名人的诗词中出现七夕之时两地相思之类的诗文词句,这大约是因为感慨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缘故。如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七夕》: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再如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又如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行香子·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提到这三首七夕时节两地相思的诗词,倒想起了描写古代元夕时节的三首诗词。一首是唐代著名诗人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再一首是《生查子·元夕》,作者是北宋著名诗人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还有一首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七夕诗词写的是两地相思,而元夕诗词写的是情人约会,对比七夕和元夕的前后三首著名诗词,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不是七夕,而是元夕!

论坛网友观点
杨军康:
叫探亲节更合适。

易秋然
七夕节,是牛郎和织女的鹊桥一聚,也是古时男女私向爱慕的佳时,七夕奈何?情人节奈何?都一个意思。

般若
女儿节。这天会拜织女祈求姻缘美满。我认为可以成为中国的情人节。之所有不买账,因为学生放暑假天各一方,没精力相聚。有家室的人,又不愿意出门浪漫。乡村这时候刚收完秋,南方刚开始收秋,貌似愿望也不大。

子之半:
如果说比较像情人节的话,古代应该是元月十五,往常不允许外出的大家闺秀这天晚上会允许外出看花灯,古代不少剧本中的私定终身也是这个时候。

跑题
个人看法,不是。情人节,作为一个节日,其产生理当建立在“恋爱自由”的基础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氛围里,却谈论“情人节”,感觉有些搞笑。同样的缘故,传统节日里,也没有“父亲节”,“母亲节”,尽管“孝道”曾是治国之本。一个道理,尽管对爱情的歌颂与追求,从不缺乏。
大可不必锱铢必较。大可不必丁丁卯卯一一对证。拿来主义与国学复兴并不矛盾。年轻人需要,年轻人接受,就好;至于是1234,还是4321,与国学与传统没多大干系。如果必须选一个日子作为本土情人节,那是商家操心的事了。至于买不买帐,还得看年轻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16:3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综述:
中国情人节是七夕文化的发展结果
神机军师
从传统风俗来看,七夕其实真很难说就是“情人节”。在西方文化中,2月14日的情人节是源于罗马祈求来年生物繁衍的顺利的牧神节,以及纪念在罗马帝国时期,因为违背皇帝男子不得结婚的命令给两个相爱的男女主持婚礼而在这一天被处死的神父瓦伦廷而设立的瓦伦廷节。而在中国文化中,“七夕”的起源更多来自于对数字“七”的神秘性,以及女性对纺织技术和织女星的崇拜,故而历史上它更多时候被称为“乞巧节”,俗称“女儿节”。再后来有了科举,人们便开始崇拜魁星,而对北斗七星中的魁星崇拜也逐渐跟这个日子结合,最终形成“女拜织女,男拜魁星”的文化风俗,并由此衍生出一套祭拜体系和游戏。这些风俗在今天我国的山东、河南、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以及东瀛和韩国依然可见。而无论文献记载,还是流传至今的这些风俗,都很难将“七夕”与“情人节”联系起来。
现在看来,将“七夕”与“中国情人节”画上等号,抛开商业化助推的原因,更多是基于对“牛郎”与“织女”传说的解读。然而,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解读,则是近年来,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的结果。
中国古代,“情”似乎是一个讳莫如生的概念。“发乎情,止乎礼义”本意虽然是人要用礼仪和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最后却成了“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情”和“礼义”俨然成了对立面,“先王”制定的“礼义”俨然要高“情”一等。朴质的情感荡然无存,任何诗句都成了“言志”。表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关鸠》,也要被解读成“后妃之德”。正如鲁迅所言“如中国之诗,舜云言志;而后贤立说,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无邪所蔽。夫既言志矣,何持之云!强以无邪,既非人志。”直到今天,对于艺术作品创作和解读,我们依旧很难摆脱这种对立观念,似乎每个作品,无论什么形式,都必须言“礼义”、言“志”。
因此,我们很难从中国传统中寻找“情人节”无疑是缘木求鱼,无论是“元宵”,还是“七夕”,从风俗上看,都绝对不是情人节。然而,从《牡丹亭》用“春香闹学”中表现出的讽刺,再到自“新文化”对宗法礼教的批判,以及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思潮,在一代代思想先驱不懈的努力下,到了今天,特别是在年轻一代身上,那种“情”和“礼义”的对立已经被打破了。“先王之泽”并不比“民之性”崇高,甚至于“民之性”还要高于“先王之泽”。“情”的纯粹性开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思想演变中,“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中所蕴含的对爱情的忠贞与坚守被开掘了出来。人们在“七夕”这一天,不再仅仅是“拜魁星”求取功名,或者是“拜织女”以乞巧,更是在这一天仰望银河,眺望牛郎星与织女星,用他们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去挑战来各方面的困难,去坚守那份源于人性本能,只属于两个人的那份最质朴的情感。“礼义”不再是“情”对立,而成为人们去坚守真情的坚强后盾。
这样看来,“七夕”在历史上是不是中国的情人节已不重要。现在,情人节已经成为“七夕”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里,绵延五千年的文化与传统没有墨守陈规、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打破了壁垒,回归了本真,与普世价值融合,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