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2|回复: 1

黔西北六寨苗族服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4: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7-14 16:36 编辑 " j/ \# w$ b7 Q( o. e0 k

% i9 q( Z% N) `6 a9 s  i6 K3 i) z$ B高燕(原载贵州省苗学会《苗学研究》第8期,2011.6)! d  M' c  I( F% z) `
6zm02925.jpg ! q) H' i  w4 a# K0 T. h
6zm12925.jpg , L  a( q& n! g: ^) A2 W
    黔西北(毕节地区)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苗族是黔西北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在黔西北少数民族人口中位居第三,全区共有苗族43万,占全区总人口的6.8%。
. h& N- }- {3 `    根据《苗族迁徙歌》及黔西北彝族的相关史料考证,自唐朝初期苗族就多路径、多方位,或集群或分散地先后从周边进入黔西北。黔西北是苗族从西北向南,从东向西迁徙的交汇点,也是苗族历史上大迁徙中的主要落脚地。居住在这里的苗族同胞,大多数来自西北方,有少部分来自其他地方。苗族最早到达的时候,黔西北一片荒芜,人烟极少,原始森林遮天蔽日,“蒿秆大如镰把”。为求得安宁的生存,他们以家支为核心,择渺无人烟的荒僻深山聚集而居,过着相互隔绝,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历千余年的生息繁衍,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方言土语、服饰和民俗文化,呈现出支系林立的格局。其族称有“蒙”、“模”、“阿蒙”、“阿卯”等多种。历史上,人们为了区别和指代之需,常根据其头饰、服饰、地域等之不同特点而冠之以“苗”、“小花苗”、“白苗”、“歪梳苗”、“长角苗”、“箐苗”、:‘素苗”、“鸦雀苗”、“川苗”、“花苗”、“青苗”、“红线苗”、“六寨苗”等十多种称呼。1 q6 ^; `' i; S; \( J( ?5 s
    六寨位于毕节地区大方县,距离大方县城50多公里,海拔1700米。青龙、油沙、沙龙三条山脉从南到北并行,“六寨苗”散布于其间的山间坡谷。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
1 P! v( |+ ?% Z0 F    据记载,明洪武年间(1371~1382年),朱元璋调北征南,“上打乌蒙,下打金川”。苗族的一支6万多人被*迫参战,战后阵亡者十之八*九,得生者12000余人,居于四川永宁(今四川叙永县)休养生息。清康熙三年(1664年),吴三桂从永宁抽苗民3800余人征讨水西(今贵州毕节地区大方县一带),苗民伤亡惨重,战后仅剩840余人。水西平定后,吴王令其居住于大定府(今大方县)的八堡、兴隆一带,分布成六个自然村寨,即阿龚寨’(今菱角塘、大寨、青杠林、樱桃)、青山寨(今青山、板板桥、石板、法窝大沟)、仄垮寨(今下寨、新房子)、中寨(今中寨、五龙寨、三口塘)、铧匠寨(今上寨、新寨)、新开田寨(今新开新寨),始称“六寨苗”。0 S. d! K  d+ Y  _" m
    六寨苗族自称drout raol hmongb,其语言属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语,有杨、王、张、李、马、陶、项、康、熊、侯、周、赵等十二个姓氏。: Q$ \! }8 |$ j: j2 A  p8 y* x
    “六寨苗”由最初的六个自然村寨,分化出了其他一些村寨,据1998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现在总人口已达6675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阿龚寨、青山寨以及新开田寨等,每寨人口均在千人以上,人口较少的为中寨、铧匠寨、仄垮寨。除了聚居于大方县兴隆、八堡一带之外,在毕节与黔西交界的地区也有少量的“六寨苗”居住,属于从大方六寨搬迁而去的。6 n' J7 [# X" Q# _' W
    “六寨苗”服饰文化特色鲜明,在黔西北各支系苗族中独树一帜:其服装以黑白两色为主,常在服装边缘使用白色,中间主体部位使用黑色,如同鸦雀(喜鹊)羽毛颜色,故又被称为“鸦雀苗”。. U- E' G& x% H3 }9 `
    六察苗族居住集中,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民族服饰文化传承较好,现在“六寨苗”已婚妇女平时大多穿本民族服装,婚丧节庆等重大场合则男女老少大多数人穿本民族服装。六寨苗族服饰具有以下特征:$ p6 n% f2 W0 L) Q! r5 ]" t
  一、内部支系的标志6 D  H2 G" a9 U6 A6 T! Q
    黔西北苗族支系众多,每个支系苗族都有其鲜明独特的服饰文化,服饰成为各支系苗族的标志,是区分不同支系苗族的显著外部特征。“六寨苗”服饰从结构上分为头饰、上衣和下装三部分。
0 l- ?+ y( r- N) G  m* e    (一)头饰7 w. s. H3 w1 E7 \; w5 u6 c5 {
    六寨苗族头饰紧凑简洁。已婚妇女头发以黑色毛线集中束于额前头顶上方,头发中再掺人平时收集的发束和少量黑色毛线扭成一束,发束中平置一把长约6厘米的木质小梳子,梳齿向后,再将余发平整缠绕束紧即可。老年妇女为御寒,发髻外往往包裹一块三角形方格头巾。少女发式与成年妇女相同。六寨苗族传统没有银饰妇女喜戴铜饰品,如铜耳环、戒指等。    ; e- A% C9 Z" X3 e8 D" x
  (二)上衣    + K' I- d# N' {. ^" y2 L2 f; X
  六寨苗族上衣形制独特,像古代武士所穿的铠甲形大袖对襟褂子。从颜色搭
8 a! F: g0 P3 @( b; x# _3 L# U3 A  上有三种样式:一种背幅黑色,大袖白色镶黑边;还有一种正身、前襟、大袖及皆为黑色(结婚时新娘所穿褂子一定为这种纯黑色短卦)。一种正身后白而宽,大袖黑色。现在女式褂子一般为第一种样式,男式褂子一般为第二种样式,第三种较少见。7 d- R% ~2 J+ \
   褂子从长度可以分长、中长和短三种,过去男女褂子相同,现在一般女件所穿褂子较短,男性所穿褂子较长。短褂长及臀,中长褂长及膝,还有更长的及脚背。
2 S1 J( A# g  u$ f4 ^- [" d% [$ \  所有褂子结构和质量基本一致,皆以麻布或棉麻布制作。褂身由两幅缝合,背幅宽约21厘米,大袖宽阔挺拔,长约42厘米,宽约21厘米。前襟两片比背幅稍短,无钮无扣(穿时系腰带或扎于裙内)。领子黑色,高21厘米,领长26厘米。各种褂子皆内衬白里,黑白分明。! S6 Q. f8 y# a
   (三)下装9 h- r. S( y3 H# E' C) A! _
   妇女下装为长不及膝的百褶短裙。百褶裙长约50厘米,由三段构成:上段为裙头,长约12厘米,为蓝色或绿色棉布制作;中段为蜡染布,长28厘米;下段为裙脚,约10厘米,每一段皆以2丈长的布匹精心制作而成。裙的款式大体相同,裙长可根据着装者高矮情况加长或裁短,裙长皆不超过膝盖。百褶裙褶皱密集,一般有600道褶皱,多的有上千道褶皱。百褶裙的装饰集中在10厘米宽的裙脚部分,裙脚装饰有两种,一种为蜡染镶贴装饰,一种为挑花图案镶贴装饰。3 {: a! s6 X; m) h
   六寨苗族妇女百褶裙较短,一般长度不超过膝盖,脚踝至膝缠白色绑腿,绑腿一般为自家纺织的长2丈,宽5寸的白麻布或棉布,紧密厚实,便于御寒。9 o9 [4 O  [* z+ |& c
   妇女衣裙穿着时将褂子下端扎于裙内,褂子前襟略向外翻露出部分白色衬里,百褶裙由身后向前包围,交叉于身前系紧,胸前系黑色围腰。
+ x" C; U) q3 D( i% d* L" M: B   未成年少女头饰、上装和裙与普通已婚妇女相同,唯一不同在于少女不系围腰,胸前呈斜“十”字形交叉束黑白两根麻布长腰带,黑色腰带为土靛染色,亮布制作,一般腰带长750厘米,宽唱.8厘米,尾端留7厘米不织,搓成穗子。白色腰带稍宽,为麻线纺织,长850厘米,总宽10.3厘米,折叠成5.3厘米宽,尾端留穗子,穗子皆为黑色(结婚时新娘所穿褂子一定为这种纯黑色短卦)。一种正身后白而宽,大袖黑色。现在女式褂子一般为第一种样式,男式褂子一般为第二种样式,第三种较少见。9 Z- n& G4 s1 D0 M
   褂子从长度可以分长、中长和短三种,过去男女褂子相同,现在一般女件所穿褂子较短,男性所穿褂子较长。短褂长及臀,中长褂长及膝,还有更长的及脚背。所有褂子结构和质量基本一致,皆以麻布或棉麻布制作。褂身由两幅缝合,背幅宽约21厘米,大袖宽阔挺拔,长约42厘米,宽约21厘米。前襟两片比背幅稍短,无钮无扣(穿时系腰带或扎于裙内)。领子黑色,高21厘米,领长26厘米。各种褂子皆内衬白里,黑白分明。8 r5 a" W* Z, t
  (三)下装
. a2 j" l( h9 M   妇女下装为长不及膝的百褶短裙。百褶裙长约50厘米,由三段构成:上段为裙头,长约12厘米,为蓝色或绿色棉布制作;中段为蜡染布,长28厘米;下段为裙脚,约10厘米,每一段皆以2丈长的布匹精心制作而成。裙的款式大体相同,裙长可根据着装者高矮情况加长或裁短,裙长皆不超过膝盖。百褶裙褶皱密集,一般有600道褶皱,多的有上千道褶皱。百褶裙的装饰集中在10厘米宽的裙脚部分,裙脚装饰有两种,一种为蜡染镶贴装饰,一种为挑花图案镶贴装饰。
- L+ x' G% ~. T4 S, e  j  六寨苗族妇女百褶裙较短,一般长度不超过膝盖,脚踝至膝缠白色绑腿,绑腿一般为自家纺织的长2丈,宽5寸的白麻布或棉布,紧密厚实,便于御寒。
5 G$ j  q8 p" {   妇女衣裙穿着时将褂子下端扎于裙内,褂子前襟略向外翻露出部分白色衬里,百褶裙由身后向前包围,交叉于身前系紧,胸前系黑色围腰。' Q8 k; z5 a# ]" |
   未成年少女头饰、上装和裙与普通已婚妇女相同,唯一不同在于少女不系围腰,胸前呈斜“十”字形交叉束黑白两根麻布长腰带,黑色腰带为土靛染色,亮布制作,一般腰带长750厘米,宽唱.8厘米,尾端留7厘米不织,搓成穗子。白色腰带稍宽,为麻线纺织,长850厘米,总宽10.3厘米,折叠成5.3厘米宽,尾端留穗子,穗子长约6厘米。着装时先穿褂子和百褶裙再系腰带,白色腰带先系在底,然后再系黑色腰带在白色腰带面上,露出白边,剩余腰带缠裹于腰间。两条腰带黑白分明,与褂子颜色一致。5 {. E/ X. s4 \& u7 i' v
    老年妇女装束与成年妇女大致相同,常在头部包一块方格帕子。
& i; ~# H# |! Y    男子服装主要是武士铠甲式宽肩褂子,系精致挑花腰带。4 W5 o4 H9 F' ]4 o1 I
    男式褂子分长短两种,长的至脚背,短的至膝弯,颜色纯黑,内衬白布。腰带为男装重要点缀,一般以2丈长蜡染布制成,腰带两端约1尺长的部分挑花装饰,宽约5寸。穿时腰带束于腰部,扎在褂子外面,挑花装饰环绕腰部一周,在黑色褂子的衬托下,非常醒目。腰带以挑花图案为主,间隔搭配菱形色布方块,色布方块一般为粉色和白色交错,也有纯挑花图案的腰带。
; G& z8 |8 L3 s) \! o/ I" h& I+ A    男子下装为麻布原色长裤,裤管比较肥大。
3 W$ }. o  T" C    男子头部装饰曾经与女性一样,挽发于额前头顶部位,发内挽一把约5寸长的木梳,现在男子发式与汉族男子相同。
( j) R# A/ w% K" |3 }. I    六寨苗族传统鞋为牛皮钉鞋或草鞋,钉鞋牢靠厚实,保暖又便于在泥泞土路行走。
7 ?( e( F; Z5 J3 S   现在六寨苗族妇女在平常生活中常这样装扮:褂子,褂子内穿毛衣,系黑色围腰,下穿百褶裙,长筒袜,皮鞋。部分老年妇女平时亦缠绑腿,脚上穿皮鞋或布鞋、胶鞋等。; {" J1 G3 z' W6 |6 B. q
  二、服饰工艺
# A  q# s- d' f  ]% R3 L6 ^% h0 e% j  六寨苗族与毕节地区其他支系苗族一样曾经是男耕女织的自足社会,每一家都种麻,每一家都有织布机,每一位妇女皆会绩麻、纺麻线、织麻布、蜡染、挑花、刺绣等。随着历史的变迁,六寨苗族保留了较多的传统服饰文化,现在已经没有人种麻,但每一家都保留了织布机,据新开新寨杨村长介绍,本寨每户皆有织布机,妇女买来棉线自家织成布匹制作衣裙,40岁以上的妇女都会纺织、蜡染、挑花、刺绣。
2 u  Q4 k0 v8 n" g  (一)蜡染
- ^1 W1 I, @$ f2 x4 A! C    六寨苗族的蜡染工艺精良,较好地保持了传统工艺特色。
0 Y. s; G$ o/ x4 C% V! z  ^9 y    首先是画蜡。画蜡时间一般选在农闲季节四五月间,这个时候气温较高,蜡化开以后不易凝固,便于持续点蜡画蜡。冬天不宜画蜡,因为天气冷,蜡容易凝固。先准备好工具,包括一套蜡J刀、一块石蜡或蜂蜡,自家纺织的麻布或棉麻布,一块平整的可以置于膝上的木板,一根坐人的小板凳,选择一个光线较好的地方,安置一个小火炉,六寨苗族妇女就可以进行画蜡了。. w0 }& r6 `0 J/ m+ g% c
   六寨苗族妇女画蜡的蜡刀 -般成套配置,有三种蜡刀:画蜡拖刀,一套蜡刀按刀口的宽窄从小到大有十多把,每把约10厘米长,以铜片制成小斧头状,镶上木柄即可。画蜡梳,梳齿型的蜡刀,每把排列10~20根密齿以便画细密小点构成的边框图案,这种蜡刀一笔下去可点10~20个小点,既整齐准确又有效率。还有画蜡粘刀。画蜡的时候,将铁质或铜质小碗置于火上,放人蜡块就火融化,将布匹铺于膝上的木板上压平摆好,以蜡J1蘸融化的蜡汁迅速在布匹上相应的位置点画图案,预先不打草稿不用图样,全凭个人心灵手巧画出美观整齐的蜡画图案。
, `8 L5 c5 W) t5 f   画好蜡画图案以后就要进行蜡染上色了。先准备染色颜料——土靛。六寨苗族的蜡染使用土靛,曾经家家户户自己种植蓝草(蓼蓝),秋天收割制作土靛再进行蜡染,据介绍,本地产土靛质量不好,染色效果差。现在六寨苗族还在广泛使用土靛染布,不过不再自己种蓝制靛而是购买土靛自己在家浸染。土靛来源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在农历霜降以后的闲月,估计出产土靛的地方已经制好土靛,妇女们计划好时间,约上两个熟人,带上麻袋背上背篓,走几十里山路到北部山区普宜镇去购买(那里产靛),买到后再走几十里山路自己背回来,普宜出产的土靛质量好,自己去背又比较便宜,很多六寨妇女都这样每年去背靛,一次背上个百十斤,够一年染布使用了。也有的人家购买从织金、黔西等地送货到家门口的土靛,一样好使,只是价钱稍微高一点。
5 m! m( a/ `7 b  G) X! V* c      买回来的土靛不能立即染布,还要先进行发酵,让土靛变“活”。一般是把适量土靛放人染缸(一般为陶制大缸),加入辣蒿制成的灰水,再加入适量白酒密封发酵,等到缸里起泡就可以染布了。1 T1 E! `; I  ^1 T% f7 ~7 m0 @
   染布的时候先把自家纺织出来的白麻布或棉麻布在清水里浸一下再放人染缸,浸染一段时间捞出晾一下又放人浸染,每天反复7-8次,晚上漂洗,第二天染缸加入土靛再反复浸染,一块布要浸染7-8天,直到布匹呈现自己想要的颜色为止。六寨苗族喜欢将布匹反复浸染,至布匹呈幽蓝色,蓝中泛出金色为上品。染好以后晾晒,等颜色稳定下来就可以进行煮蜡漂洗。在煮洗中蜡质化去现出画好的图案花纹,漂洗干净就成了苗家自制的蜡染布。六寨苗族蜡染布主要用于衣裙制作,包括男女上衣(褂子),妇女百褶裙,少女黑色腰带,男子腰带等。3 i- c% `* D( j6 J' h* p
  (二)挑花5 b* i$ n  |# J- a- v; V
   六寨苗族另一项传统服饰工艺为挑花。六寨苗族挑花为“十”字挑花类,精细美观,量少而精。挑花图案主要集中于妇女裙脚装饰和男子挑花腰带,老年人过世时穿的老鞋、妇女背孩子的背扇也装饰挑花图案,图案装饰基本相同。在染好色的蜡染布上挑绣菱形或方形图案,每一针不超过4根纱,及其精细。9 Y6 X( I  Z: n" @  n+ i2 F
   先以线划分出8组长方形图案位置,每组图案由5组正方形方块组成,每组正方形方块整齐中有变化,第一组正方形方块从上到下划为3格,上格为2个正方形小方块挑花图案,中格为一个长方形空白,留着镶贴色布,下格又是2个小正方形挑花图案。第二组正方形方块与第一组相反,上格和下格空白留待镶贴色布方块,中格装饰2格挑花图案。第三组与第一组相同,第四组又与第二组相同,如此间隔反复。5组正方形方块图案组成一组长方形图案,这样的长方形图案共8组。长方形图案之间又间隔装饰8组色布镶贴方块,每组3块,白色和粉色相间。挑花图案皆为正方形小方块,以红、白、黄三种色线挑绣,图案一般为鸡脚花、螺蛳、雀眼、燕子、虎脚印等。
2 J- P- W4 t/ Y- B   传说这些正方形的挑花和蜡染图案象征着苗族曾经生活过的城市中纵横交错的街道,金碧辉煌的城墙和美丽的田园风光。苗族古歌唱道:思念金城和银城,妇女来画绣花纹。把它绣在衣裙上,子孙不忘老地方。思念无边的稻田,妇女用蜡来绘画。把它画在褶裙上,画块大田栽中间,青山绿水画裙边。
* [+ j5 u8 S3 \- w2 [4 R  (三)亮布' P2 F6 W$ ?4 u9 l. [
   在六寨苗族传统服饰工艺中,亮布制作是重要特色之一。六寨苗族服装的武土铠甲式褂子(上衣)、男子挑花腰带,少女的黑色腰带等都是由亮布制作。亮布要斥自家纺织的布匹才好,过去主要使用麻布,现在皆从市场上买来棉纱织成棉布制作。自家纺织的棉布比麻布效果好,麻布的反而不太好,较脆不耐穿,买来的机织棉布不够细密挺括也不好。织好棉布以后,先进行染色,染好布以后就要进行碾压工序了。六寨苗族的亮布不需要上鸡蛋清等工序,亮光闪闪的效果全靠石板碾压。一般在冬天农闲季节进行,夏天气温高,碾压的布匹容易起毛,冬天最好。先将布匹均匀紧实地缠裹在一根粗木棍上,然后置于一块平整的大石上,大石上放一块长条形青石板,人踩在石板两端左右快速移动重心,带动石板碾压布匹,经过反复碾压,直至布匹表面平整、布而闪闪发光,成为亮布。
/ A3 Q; t1 s" e+ R+ O! w   镶贴是六寨苗族服饰装饰的重要手段,主要装饰在女装裙脚和男装挑花腰带,与挑花图案间隔搭配,整齐美观又富于变化。
1 ~6 N/ s2 A) D5 q8 d/ d5 b   另外,六寨苗族服饰在色彩搭配上极具特色,以黑色为主,在衣裙的边沿装饰白色,黑白对比鲜明,庄重又素雅大方。主要体现在褂子、百褶裙、围腰、腰带、绑腿等各部分的色彩搭配上。褂子(上衣)只有黑白二色,内衬白里,穿时一定在胸前翻出些许白色衬里;百褶裙的裙腰部分为黑色蜡染布,裙脚装饰稍微鲜艳,蜡染装饰的百褶裙裙脚以黑白色为主,镶贴以少量粉紫色方块色布,挑花装饰的百褶裙裙脚为彩色挑花方块以及白色和粉紫色方块色布。已婚妇女的围腰一般为黑色丝绒布,边缘绣少量彩色几何图案边饰。5 b+ @3 B6 y+ l0 z
  平常生活中,六寨苗族服饰集中体现在已婚妇女装扮上,她们头上挽着发髻,别着小梳子,身穿黑白相间的短褂,系黑色围腰,下穿百褶短裙、长筒袜、黑皮鞋,简洁、精干、朴素庄重。
$ q- I, q/ l: a( @% A- C( l) S# f  节日期间,盛装打扮的六寨苗族男女老少全身从头到脚以黑白为主,色彩对比鲜明,服饰整体风格简洁大方而又朴素美观。  S' n% e) Y( P
  已婚妇女打扮与平时基本相同,只是不穿长筒袜,腿部缠白色绑腿,整体更加干净整洁。未婚少女身穿黑白分明的短褂,胸前交叉束黑白两色麻布腰带,下穿黑色为主的百褶短裙,缠白色绑腿,穿黑色皮鞋,黑白对比分明,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男子身穿黑色铠甲式长褂或短卦,腰系精美的彩色挑花宽腰带,非常醒目,配上白色麻布大脚裤,整体朴素庄重。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1 14: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6-21 14:15 编辑
5 W' s, r7 {/ [  f3 n
) d9 X: W$ w0 y2 P+ ]( ]$ J  {乌江源百里画廊9 U: U' L1 p! K$ ^0 p
6zm1wjy5.jpg
$ E* u- `0 H6 s3 T) A  中国青年网(赵莹) 乌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也是贵州省最大的河流,全长1050公里,乌江有南、北两条河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毕节市威宁县的香炉山,北源六冲河发源于毕节市赫章县的大坡山,两源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中国村社发展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旅游村”的黔西县新仁乡化屋基汇合,化屋基以上至香炉山为乌江的上游段,以下至思南为乌江中游段,思南至涪陵入长江段为乌江下游段。从毕节地区威宁县的香炉山、赫章县的大坡山“两源”发源地至汇合处东风湖(化屋基)至荆江野济河,湖水清澈澄深,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宏,断层壁画神秘多姿,鬼斧神工,景观众多,有“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的美誉,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因此称乌江源百里画廊。; {2 J1 C4 `0 T# [$ N+ M
  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旅游区属国家级旅游资源。位于黔西县南部,321国道公路旁,因修建东风水电站而形成。湖区总长62千米,宽度60-1000米之间,湖水面积近20平方千米。湖水清澄,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且多瀑布山泉跌落湖中,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景区交通方便,距省城贵阳80千米,距黔西城33千米,水路连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形成贵阳西部风光一绝。$ M6 r' Z, [* ]8 C4 ]
2 D8 w  h* E0 x  @* U
织金洞% L5 o+ `' {4 e9 A
6zm1zjd5.jpg
& M( ~2 W% O9 H, [  织金洞原名打鸡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城东北处的官寨乡,距省城贵阳120公里。1980年4月,织金县人民政府组织的旅游资源勘察队发现此洞。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溶洞,空间宽阔,有上、中、下三层,洞内有40多种岩溶堆积物,显示了溶洞的一些主要形态类别,它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一座规模宏伟、造型奇特的洞穴资源宝库。# R1 ]+ q, l7 a. D
  规模宏大,形态万千,色彩纷呈,是织金洞景观的显著特色。洞内囊括了全世界溶洞堆积物类别的40多种堆积形态,呈现出万干气象,无限风光,雄伟壮观的“地下塔林”、虚无缥缈的“铁山云雾”、一望无涯的“寂静群山”、磅礴而下的“百尺垂帘”、深奥无穷的“广寒宫”、神秘莫测的“灵霄殿”、豪迈挺拔的“银雨树”、纤细玲成的“卷曲石”、栩栩如生的“普贤骑象”、“婆媳情深”……一幅幅大画卷,一处处小场景,令人心魄震惊,叹为观止。, H6 }$ S0 P, j0 E8 K- m% j5 u
  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特点,分为迎宾厅、讲经堂、雪香宫、寿星宫、广寒宫、灵霄殿、十万大山、塔林洞、金鼠宫、望山湖、水乡泽国等景区,有47个厅堂、150多个景点。洞内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石柱、石幔、石花等,组成奇特景观,身临其境如进入神话中的奇幻世界。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风物特产,丰富和充实了游人的名洞之旅。织金洞处于苗族地区,在这里,你可以领略苗族射弩表演的伟力,可以与苗胞相携随乐跳起芦笙舞,可以亲身感受苗家儿女求偶择伴的“跳花”情景……在这里,颇负盛名的织金“残雪”、“金墨玉”大理石系列工艺品,做工古朴的蜡染纪念品和砂器用具,可供游人赏玩择购,营养极高的竹荪,天麻等产品,都是织金县久负盛名的特产,不仅口味极佳,更是美容养生的佳品。独具风味的“宫保鸡”、“荞凉粉”、“烙锅洋芋臭豆腐”,可任游人品尝回味。
$ l/ _0 t- L! U3 ]8 y# J7 e) Y0 f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