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0|回复: 0

六、《大宗师》(六)何谓“以礼为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6: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内篇·大宗师》(六)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1)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2)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穷?”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然有间(3)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4)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
(1)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均人名。
(2)挠挑(náotiāo):宛转循环貌。
(3)莫然:茫然;不知不觉。莫:同“漠”。间:间隔,一段时间。
(4)猗():犹兮,相当于“啊”。
(5)趋:急走。进:规劝。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互结交,说:“谁能相交在不相交之中,相助于不相助之中?谁能登上天空在云雾中邀游,辗转在没有尽头的空间,互相忘掉彼此的存在,永远没有终结和穷尽?”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于是互相成为了朋友。不知不觉过了一段时间,子桑户死去,还没埋葬。孔子听到这件事,派子贡前去帮助办理丧事。孟子反和子琴张却一个在编曲,一个在弹琴,二人在相和着唱歌。歌唱道:“哎呀,桑户啊!哎呀!桑户啊!你已返本归真了,而我们还在做人啊!”子贡快步上前规劝说:“请问你们对着尸体唱歌,合乎礼吗?”二人相视而笑说:“这种人怎么懂得礼的真正含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游方之外(1)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2),而游乎天地之一气(3)。彼以生为附赘县疣(4),以死为决肒溃痈(5),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6)于异物,托(7)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8);芒然(9)彷徨乎尘埃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彼又恶能愦愦然(10)为世俗之礼,以观(11)众人之耳目哉?”】
(1)方之外:世俗礼法之外。
(2)方:正。为人:做伴。人:伴侣。
(3)一气:元气。
(4)附赘:附着在身上的累赘。悬疣:悬挂在身上的肉瘤。县:同“悬”。
(5)肒(huàn)、痈:脓疮。
(6)假:借入,利用。
(7)托:寄托。
(8)端倪:分际。
(9)芒然:茫茫然,广阔无边的样子。芒:通“茫”。尘垢:尘世。
(10)愦愦(kùi)然:烦乱、纷乱的样子。
(11)观:使看。
子贡回来,把这件事告诉孔子,说:“他们是些什么人呢?不修德行,把形骸置于度外,对着尸体唱歌,脸色也不改变,没法形容他们。他们是些什么人呢?”孔子说:“他们是处于世俗礼法之外的人,而我是处于世俗礼法之内的人。方外和方内是不相通的,而我让你去吊唁他,我太浅陋了!他们正和造物者为伴,遨游在天地相通为一的元气之中。他们把生命看成累赘,把死亡看成脓疮的溃破,像这样的人,又怎么知道死生先后的所在!他们把不同的事物,寄托在同一体中,忘掉了肝胆,忘掉了耳目,把死生看作循环,不知道分际。茫茫然徘徊在尘世之外,逍遥自在无所作为。他们又怎能不厌烦地遵守世俗礼法,来让众人观看呢?”
【子贡曰:“然则夫子何方(1)之依?”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子贡曰:“敢问其方(2)。”孔子曰:“鱼相造(3)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4);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5)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6)。”子贡曰:“敢问畸人(7)。”曰:“畸人者,畸于人而侔(8)于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9)。”】
(1)方:方面。
(2)方:方法,道理。
(3)相造:一起趋向,同归。相:共同。造:就,到。
(4)穿池:在水中游动。养给:谓生活所需得到满足。
(5)生:同“性”,人的本性。
(6)术:道路。
(7)畸()人:不合乎世俗礼法之人。畸:《说文》:“残田也。”《正字通》:“井田为正,零田不可井者为畸,地势多邪曲,井田取正方,则田必有畸零。画井者,必计零以足其数。”
(8)侔(móu):等同,齐等,相等。
(9)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这两段明显重复,应有讹误,当为:“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不合乎道的小人,是合乎世俗礼法的君子;合乎道的君子,是不合乎世俗礼法的小人。天:自然,道。
子贡说:“那么先生遵循哪一方呢?”孔子说:“我是受自然刑戮的人。虽然这样,我和你一起追求。”子贡说:“请问追求的方法。”孔子说:“鱼同归于水,人同归于道。同归于水,穿行水中就能得到食物;同归于道,无所作为就能本性安定。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之中,人相忘于大道之中。’”子贡说:“请问什么叫‘畸人’?”孔子说:“畸人,就是不合乎世俗礼法而合乎道。所以说:‘不合乎道的小人,是合乎世俗礼法的君子;合乎道的君子,是不合乎世俗礼法的小人。’”
【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1)其母死,哭泣无涕(2),中心不戚(3),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5)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6)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7),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8)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9)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10)。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11)。且也相与吾之(12)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13)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14)。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15)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16),安排而去化(17),乃入于寥天一(18)。”】
(1)孟孙才:人名。
(2)涕:泪水。
(3)中心:心中。戚:忧伤。
(4)固:确实。
(5)壹:真是,实在。
(6)进:超过。
(7)就:趋从。先:指生。
(8)特:但。
(9)骇:惊扰,骚动。
(10)旦:当为“怛()”之讹,惊恐。宅:指躯体。无情死:没有哀伤死亡。
(11)乃:这样,如此。
    (12)相与吾之:互相称说“我”去那里。之: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13)且:若,假如。厉:疾飞。
(14)没:沉没。渊:深渊。
(15)造:达到。
(16)献:表现出来。排:疏通,排解。
(17)安排:安于自然的疏解。去化:忘掉死亡的变化。
(18)寥:空虚,寂静。天一:与自然相通为一。
颜回问仲尼说:“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时没有眼泪,心中不悲伤,守丧不哀痛。没有这三点的人,却以善于处理丧事盖过鲁国,确实有无其实而得其名的吗?我实在觉得奇怪。”仲尼说:“孟孙氏已尽了礼了,超过了懂得丧礼的人。因为人们想从简而不能办到,但他已有所从简了。孟孙氏不知道为什么生,也不知道为什么死;不知道趋向生,不知道趋向死;如果变成一种物,只是期待他所不知道的变化而已!再说如今将要变化,怎么知道不变化的情形呢?正要不变化,又怎么知道已经变化了的情形呢?只有我和你,是还没从梦中醒过来的吗?况且孟孙氏惊扰了他的形体而没有损害他的心,只是惊恐了他的躯体而没有为死悲伤。孟孙氏只是觉得别人哭于是他也哭,这就是他这样居丧的原因。再说人们相互称说‘我’去那里,怎么知道我所说的就是‘我’去那里呢!比如你梦做鸟而疾飞天空,梦做鱼而沉没深渊。不知道现在说话的人,是醒着的呢?还是在做梦呢?达到适意时来不及笑,露出笑容来不及疏解。安于自然的疏解而忘却生死的变化,就可以进入到空寂与自然相通为一。
    解析:
古之真人“以礼为翼”,此段将畸人和世俗之人对待丧礼的不同进行了比较,从而对“以礼为翼”做了解释。《庄子》之“礼”是合乎道之“礼”,不是孔丘所提倡的世俗之“礼”。同时将畸人和世俗之人也做了比较,即“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
哪位好心人遇到公明仪弹琴,请帮我问问冯其庸、胡文彬、蔡义江、周思源、刘心武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红楼梦》?
哪位好心人路过井边,请帮我问问曾仕强、傅佩荣、易中天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周易》、《老子》、《庄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