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5|回复: 0

七、《应帝王》(一)何谓“应帝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1 16: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庄子·内篇·应帝王》(一)
【啮缺问于王倪(1),四问而四不知。啮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2)。蒲衣子曰:“而乃(3)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4)。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5),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6)。泰氏,其卧徐徐(7),其觉于于(8);一(9)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10),其德甚真(11),而未始入于非人。”】
(1)啮缺问于王倪:事见《齐物论》。
(2)蒲衣子:人名。蒲():水草,可以爲席。
(3)而:你。乃:才。
(4)有虞氏:即舜。泰氏:太昊,伏羲氏。泰:通“太”。
(5)藏仁:心怀仁义。要(yāo):结。
(6)非人:有圣人之道和圣人之才的人为真人;与此相对则为非人。这是《庄子》的专用名词,不过现在称为“非人”容易引起误解,故译为“伪人”。
(7)徐徐:缓慢的样子。
(8)于于:同“迂迂()”,迂缓的样子。
(9)一:与万物相通为一。
(10)知:认识。情:真实。
(11)真:道。
啮缺向王倪请教,问了四个问题都不能答。啮缺因此高兴地跳了起来,去把这件事告诉了蒲衣子。蒲衣子说:“你现在才知道这种情况吗?虞舜赶不上伏羲。虞舜仍然心怀仁义要结人心,也得到了人心,但从不曾跳出伪人的范畴。伏羲睡时安稳,醒时舒缓;与万物相通为一,把自己看作马、牛。他的认识真实可信,他的德非常合乎道,从不曾进入伪人的范畴。”
【肩吾见狂接舆,狂接舆曰:“日中始(1)何以语女?”肩吾曰:“告我:‘君人者以己出经式义度(2),人孰敢不听而化诸?’”狂接舆曰:“是欺德(3)也!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4)。夫圣人之治也,治外乎?正而后行,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且鸟高飞以避矰弋(4)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凿之患(5),而曾(6)二虫之无知!”】
(1)日中始:人名。所谓“日中始”,即把“日中(当空)”当“日始(出)”。
(2)君人者:统治人民的人。经式义度:均指法度。义:通“仪”。
(3)欺德:虚伪不实的道德。
(4)矰弋(zēngyì):带有丝绳射鸟的短箭。
(5)鼷()鼠:小鼠。深穴,打深洞。神丘:社坛。熏:烟熏,凿:挖掘、凿穿。
(6)而:你。曾(zēng):乃,竟。二虫之无知:即“无知二虫”。
肩吾见到狂接舆。狂接舆说:“日中始告诉你些什么?”肩吾说:“他告诉我:‘统治百姓的的人根据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百姓谁敢不听从而受教化呢?’”狂接舆说:“这是诳骗的德行!这样治理天下,犹如徒步过海、开凿河道、让蚊子背山。圣人治理天下,是治理别人吗?是先正己而后施行教化,确实地使人们能做他们的事情罢了。况且鸟儿高飞来躲避短箭的伤害,小鼠在社坛下打深洞来避免烟熏和挖掘的祸患,你竟然不知道这两种小动物(的生存本领)!”
【天根游于殷阳(1),至蓼水(2)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3),曰:“请问为天下。”无名人曰:“去!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4),厌(5),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6),而游无何有之乡(7),以处圹垠(8)之野。汝又何帠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9)?”又复问。无名人曰:“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10),顺物自然(11)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1)天根:人名;自然的根本。殷阳:殷山的阳面。
(2)蓼(liǎo)水:河名。
(3)适,恰巧。遭:碰到。无名人:人名;指圣人,《逍遥游》:“圣人无名。”
(4)予:我。方将:正要。造物者:道。为人:做伴。
(5)厌:厌烦。
(6)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即神飞出广大深远的六极之外。乘:驾。莽:广大辽阔。眇:深远,高远。六极:上下四方的尽头。
(7)游:遨游。无何有之乡: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即无。
(8)圹埌(kuànglàng):辽阔矿荡。
(9)何帠():何为,为什么。感:通“撼”,摇动。
(10)游心于淡,合气于漠:即游心合气于淡漠。淡漠:恬淡。
(11)顺物自然:顺应百姓自然而然。容私:人为干预。焉:于之。
天根在殷山的南面游玩,走到蓼水河边,恰巧碰到无名人并向他请教,说:“请问怎么治理天下?”无名人说:“走开,你这个鄙陋的人,为什么问这不痛快的问题!我正要和造物者做伴,厌烦了,就又乘广大深远之鸟,飞到上下四方之外,邀游在什么都没有的地方,居住在辽阔的旷野。你又为什么用治理天下来动摇我的心呢?”天根又再请教。无名人说:“你心气恬淡,听任百姓自然而不人为干预,天下也就安定了。”
【阳子居(1)见老聃,曰:“有人于此,向疾强梁(2),物彻疏明(3),学道不倦,如是者,可比明王(4)乎?”老聃曰:“是于圣人也,胥易技系(5),劳形怵心(6)者也。且也虎豹之文来田(7),猨狙之便、执斄之狗来藉(8)。如是者,可比明王乎?”阳子居蹵然(9)曰:“敢问明王之治。”老聃曰:“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10),有莫举名使物自喜(11),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12)。”】
(1)阳子居:即杨朱,道家学派人物。
(2)向疾:像回声一样反应迅速;敏捷。向:通“响”,回声。疾:快速,急速。强梁:强劲有力,勇武。
(3)彻:通达,明白。疏明:通达明智。
(4)明王:圣明的君主。
(5)胥:古代小官名。易:治,办事。技:技艺。系,系累。
(6)劳形:谓使身体劳累、疲倦。怵心:犹惊心。
(7)文:通“纹”,花纹。来:招来。田:田猎。
(8)猿狙:猿猴。便:敏捷,执:捉住。斄():狐狸。藉():绳系,拘系。
(9)蹴然:惊惭不安的样子。
(10)化:教化,化育。贷:施予,给予。侍:依靠,凭恃。
(11)举:称扬。自喜:自乐,自我欣赏。
(12)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即与道同在。立:站在。不测:不可测度。无有:什么也没有,即道的境界。
杨朱见到老聃,说:“这里有这样一个人,敏捷勇武,看物透彻明白,学习道理不厌倦。像这样的人,可以和圣明的君主相比吗?”老聃说:“这样的人和圣人相比,就像小官吏办事为技能所累,劳累身体担惊受怕的人。况且虎豹因为皮上的花纹招来田猎,猿猴因为敏捷、狗因为会捉狐狸招来绳索的拘系,象这样的动物,可以和圣明的君主相比吗?”杨朱惭愧地说:“请问圣明的君主怎么治理天下?”老聃说:“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功德覆盖天下而似乎不是出自自己,化育万物而人民并不感到依靠他,有功劳不称扬而使人民自我欣赏,自己却处在不可测度的什么都没有的境域。”
解析:
庄子的论述非常严谨,丝丝入扣,天衣无缝。
所谓“应帝王”,即“应帝而王”,顺应自然而王。应:顺应。帝:天,自然。王(wàng):为王;取得天下或治理好天下。
    虞舜“藏仁以要人”,还属于“伪人”,所以比不上伏羲氏。伏羲氏顺应自然,“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日中始对肩吾的教导是为“欺德”,“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无名人则教导天根说:“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老聃则道出了明王的标准:“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哪位好心人遇到公明仪弹琴,请帮我问问冯其庸、胡文彬、蔡义江、周思源、刘心武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红楼梦》?
哪位好心人路过井边,请帮我问问曾仕强、傅佩荣、易中天等等:你们读的是哪国的《周易》、《老子》、《庄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