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6|回复: 3

易学寻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5 18: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学寻源

        
易学是通过对《周易》的解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对《周易》的解释,始于春秋时期,后来发展到孔子作的《易传》。《易传》为古代易学奠定了基础。但严格说来,《易传》本身还不是易学。只有到了汉代,随着经学的确立和发展,人们对《周易》的研究才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于是产生了易学。

      自汉代以来形成的历代易学,不仅研究《易经》,而且解释《易传》,并且依《易传》之义*解释《易经》,对《易传》的研究,成为其重要的任务。

      易学自汉代产生至清代终结有三个具有不同特点的表现形态:汉易系统、晋易系统、宋易系统。

      汉易的主要特征是注重象数以卦气说解释《周易》原理。汉代易学皆本于田何。田氏之学,上溯至孔子,下延及京房、虞翻,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传授系统。据粗略统计,两汉时期易学传承人共53人。

      晋易的主要特征是一扫象数,专讲义理,以老庄哲学的思辨诠释《周易》。晋易自魏晋兴起,影响波及唐宋。唐代由孔颖达等编定的官方经书《五经正义》选的就是晋易的代表人物王弼的注解本,也就是玄学化的“易学”,并收录了许多玄学家的言论。晋易主要代表人物是王朗、王肃、王弼等。

      宋易的特点是不追求对《周易》经传的文字训诂,注重因经明道,以探求易理为基本特征。宋易的这个特点把它同汉易、晋易区别开来。宋易形成于北宋,一直延续到清初。宋易分为义理、象数两派。

      宋代易学义理派继承了王弼以理解易的学风,但一般都排斥以老庄玄学观点解易,以理学代表人物程颐、张载、朱熹等人的易学最有影响,而宋初三先生则开其先河。过去有一个说法:胡瑗对宋易系统形成的主要贡献在以义理说《易》,其易学为宋代义理一派的开创者。

      宋易象数学派继承了汉唐易学以象数解易的风气,注重探求天道,但大体上排除了阴阳灾异和天人感应的内容,使象数学走向哲理化。其中,以陈抟、周敦颐、邵雍等人的易学为最有影响。宋易中的象数派又以提出各种图式解说《周易》原理为特点,故其易学又称图书学。

      有清一代,宗汉继宋,绍往嬗来。博引旁征,搜罗荟萃。梳节字句,抉择精湛。集古之大成,卓立一代矣。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5 21: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一大堆也没说什么?古者包牺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故而作易以通神明。易起源于道家,止于儒家。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7 22: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周易》和“易学”是两回事,不要混于一谈。

古者包牺氏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故而作易以通神明。只是一个传说,于史无考。

道家始于老子,老子是春秋末时人,而《周易》起码在周初旧有,这从卦爻辞的内容可知。而真正用老子解《易》的是在魏晋的王弼。

所以百尺竿头的一段话,真是漏洞百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8-8 09: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系辞》有记载包牺氏作《易》。可以肯定的是《易》是上古时代所作。周以前就有了,经历周文王,再到了孔子,孔子也只是说整理《易》并不敢说是他所作。道家始于黄帝,后人称黄老之学,老子似乎和《易》不相干。你不相信包牺氏也就吧了。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