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96|回复: 2

怒江溜索桥的傈僳族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4 10: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5-7-14 16:21 编辑
6 }- T* Y  z4 @& ^5 g4 C: I
- X  Q" o. {, [3 K怒江溜索桥的传说. X  U* a7 m- A
转自:民族文化
5 ^1 G2 S$ J$ A1 K( z  怒江是云南省的六大水系之一。它发源于唐古拉山的南麓, 经西|藏、云南后流入缅甸。2 t. W4 n  Q5 g7 M; ?: @/ I$ ?
  怒江河谷中古木苍天,把江水掩映成 墨绿色,故怒江又叫黑水。黑水是汉族人的说法,藏语中管它叫 “那曲”,意思是一样的。 怒江在中国境内的河段长1540公里,她在云南境内流经怒江傈僳自治州,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它在滇藏交界处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六库之间的河 段约长300公里,被称为怒江大峡谷。6 U7 _; K" m- h# M
  也许你无法真正地体会到怒江的惊涛骇浪,除非你身在溜索上。
# A9 ~5 k+ M' t4 n/ L+ R& d
  n( f1 U7 i; p7 I) z2 L+ X njlses01.jpg ! J1 C) L& k* ~; P  ?2 r, H2 t
njlses11.jpg 6 u# P- R3 g: L3 A+ U, C. n! ?) r8 a
  溜索就是一根竹蔑制成的大绳,系在怒江两岸的大树上。两端保持一定的斜度,一般是一端高出8到10米,然后人们再利用一个滑轮和两段绳子,就可以去一试天险了。古代西南丝绸之路通过怒江时,就是靠这溜索把商旅货物运过去的。这绝不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磨练体质或者意志,而纯粹是靠自己的生命作为挑战自然的赌注。 也许你会奇怪,这将近百米长的粗绳是如何能够在两岸间连接起来的?有这样一个传说:
7 O; \! a* j' y  Q   傈僳族是一个善射的民族。当初,他们为了能在两岸间拉起这道绳,颇费了一番心思。他们首先从山中伐来号称坚韧无比的岩桑木,做成一个得好几个人才能拉得动的巨大的硬弓。弓箭做成之后,再在箭尾绑上一根特别长的细线,让几个最强壮的小伙子齐力拉弓,把箭射到对岸。对岸的人接到了箭后,把细线取下来,绑上较粗的线,再让这一方把细线拽回去。就这样,从细线到 粗线到粗绳,双方各执一端,拉来拉去,直到最后合适的粗绳被拉过去为止。
5 Y5 E5 |% z- L8 Z  不知过了多少年代,怒江上终于有了第一座原始的桥梁——独索溜桥。这是在两岸的大树上,绑上一根横跨河岸的竹蔑缆绳。后来,溜索桥的形式 愈来愈多,有单索平溜桥,有双索陡溜桥。再后来又发展成了藤索桥,既免溜曳,也安全可靠。为了固定溜索,逐渐也有了坚固的石砌桥墩了。 ( n% A! S) S/ @! E
  听傈僳族老人讲,架溜索桥的主意,最初是受了蜘蛛结网的启发。清代一位诗人在走过索桥藤桥后也写道:“术因蛛网得,想自鹊巢掳”。如今, 傈僳人对据说教人架桥和织布的蜘蛛,尚保持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绝对不会打死蜘蛛的。傈僳族人至今对蜘蛛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那是因为据说先人是受了蜘蛛织网的启发才想到这架溜索桥过河的主意的。3 X; z" G: O( q
lsz38062.jpg ' Q% v9 |* o0 R+ Y3 l, D. O" f
lsz68380.jpg
2 q! L& M. s: Y4 @7 T) \9 L2 U& G lsz68381.jpg - E1 V* K/ L. Q8 B2 `7 w: h
  然而,怒江河深流急,没有任何机械帮助的傈僳族先民,是怎样把又粗又重的竹缆绳架到对岸的?
! k. P' d' u' [# _; k8 z  傈僳人是一个善射的民族。他们砍来最坚韧的岩桑木,特地做了一张几个人才拉得动的大硬弓,在箭尾绑系了一恨长长的细丝线,几个小伙子一齐拉弓射去,终于把箭射到了对岸。对岸的人接到丝线后,再细线拉小绳,小绳拉粗绳,粗绳拖竹缆索。就这样,第一座竹篾溜索桥架成功了。 3 B! s& c. C% T, _, I. V0 w, o4 F
  不过,关于溜索桥还有另一个传说:架桥时,两岸各选一位臂力最好的人,他们各在钓鱼线上拴一块小石子,相互对抛。待两石相交,丝线勾连在 一起时,便徐徐拖过对岸,而后再一次一次地变换绳索,拖拽而过,最后架起了竹缆溜索桥。
1 n1 I8 c! E  _" h  T) D" m4 ^( H3 c  过独索平溜桥颇为麻烦。听傈僳乡亲讲,过桥之前,得先把用硬木做成的槽形溜筒的凹槽,扣到溜索上,再将一根牢靠的宽牛皮绳穿过溜筒,而后再用一根粗绳系绑在自己的腰腿上,并把粗绳绑挂在牛皮绳上,使自己成坐的姿势悬吊在溜索上。当一切绑扎停当后,再紧握绳索,两脚朝拴固溜索的桥墩或大树使劲一蹬。于是,借助蹬推的反作用力量,迅速把自己溜到江心。 过桥时,千万不能往下瞧,因为溜索桥架得低,激流冲起的浪花难免会溅在身上。如果往下瞧,那汹涌的江水好像朝着你直冲过来,使你头昏目眩,哪里还有劲过江呢?过桥人溜至江心,桥索下坠,没有再向前溜的冲力了,这时得用双手倒攀着溜索曳爬过去,才能到达彼岸。不消说,每次悬度索桥,自然都是一场胆量和力量的较量。可是,当地傈僳族村民却能携带孩子、货包乃至牲口过溜索桥呢。至于双索陡溜桥,由于溜索一端高另一端低,过河者不用倒攀溜索曳爬,省了许多劲不说,还有凭虚御风的飘然而下的感觉。特别是当地怒族、傈僳族妇女过溜索桥时,她们的裙据被江风鼓荡飘舞,颇似彩云飘飞。只是由于下溜的速度愈来愈快,快到达彼岸时,得用双脚抵住桥墩或大树,以免撞伤身体。 7 F% B8 w$ J3 k+ m3 Z" q
  如今,这种古老的溜索桥,正在被吊桥所代替。六库镇郊,一座 170 米长公路铁索吊桥,是用腕臂粗的平行的 12 根钢缆,把钢轨木桥悬空吊起,架在桥两端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尽管每当载货卡车驶过,桥面会上下颤动,却安然无虞,同原始的独索溜桥相比,自然有着天壤之别。现代高效率的交通工具,无论是飞机还是正规的桥梁,已经逐渐地将这原始的溜索桥给淘汰了。现在,怒江两岸的溜索桥已经慢慢地消失了,不久以后恐怕就要进入历史的陈章中去了,而保存下来的相信也只是作为一种历史的遗迹。或许以后人们会怀旧起来,想重新体验一下当年老祖宗过河的感觉,于是,一种更舒适也更安全的溜索也许就会在两岸之间架起,到时候诸君若有兴趣,不妨一试身手,以体味一下怒江的巨大声势。, O8 i$ ^7 A! p$ f
njlses21.jpg
& N6 x9 {, q4 }  K9 `5 }/ ^& k8 z6 F1 }  c# T; j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5:5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8-22 16:05 编辑
6 Y( P5 E% t! c% e
# V% u8 \2 I4 a  \9 m怒江石月亮简介:! j2 _+ T& k7 v& V
    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段3300米的峰巅,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境内,有一巨大的大理岩溶蚀而成的穿洞,洞深百米,洞宽约40余米,高约60米,沿着怒江北上,百里之外,就可看到这个透着白云蓝天的石洞,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石月亮。它仿佛是开天辟地就耸立在那里,在傈僳族古老的大洪水神话中,它就已经存在了。傈僳语称它为“亚哈巴”,石月亮的意思。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希望接近它,然而,它仿佛是留给勇敢者的去处,这里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气候变幻无常,没有勇气和毅力是无法到达峰顶的。 去石月亮,从福贡乘车,沿公路往北行驶多公里,再三区的利沙底下车后,沿高黎贡山一侧的小路向上爬,大约走整整一天的路程后,下榻在石月亮下的小村寨米哦罗。于村中择一块平地,即可搭起帐篷,生火做饭。米哦罗是一个怒族村寨,极古老,县里的文物队在这里常常能征集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等物。。老百姓把石斧慎重的收藏着,放在米柜里,以图吉祥。第二天一早,往峭壁上攀岩,不久,即可到达石月亮。石月亮四周是悬崖峭壁,深不可测,前面有三棵年代极其古老的枯树,云雾升腾,飘飘渺渺,忽园忽缺,大有身在天上宫阙之感,凛冽的风吹来令人眩晕。若在此东望怒江大峡谷的江流云海及碧罗雪山日出,壮丽之极,不可言表。 石月亮的成因,是因怒江大峡谷正处在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的接合部,强大的地质应力和迅速上升的地壳,构成了怒江峡谷独特的地质奇观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 l) M# E/ B0 j+ z( s+ ]5 F+ v sylbd0d5.jpg
$ Y! m3 I" D$ a8 Y7 Z sylbd1d5.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16: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8-22 16:07 编辑 % A$ E  }, _* |# u: n
! [* ]6 D* ^9 x0 c2 q0 e: X) y
傈僳族的饮“同心酒”" w. |0 T+ Y# }- G
        来源: 大众网
/ A& h" Q9 \7 _6 J; N& o1 p' m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我们民族有好多号多特色美食呢,比如阴玉米饭啦,把秋天刚熟的玉米包,去包叶后放入沸水中煮一下,阴干储存。食用时将玉米粒搓下,用木难舂去表皮,加上四季豆、猪头或猪排微火煮食,作为佳馔。大部分傈僳族也都喜食玉米爆成的玉米花。烧烤肉食品是我们的传统的吃法。不论是猪肉、牛肉和小鸡、鱼类都能烧食。这种吃法味道鲜美香脆。有没有流口水呢?大家一定要来我美丽的家乡做客呀!
$ Y7 m& \' _& P$ u. _  在傈僳族的饮宴习俗中,最有趣的莫过于饮“同心酒”了。两人共一酒具,或并立、并坐、并跪、并蹲,或长坐幼蹲,或幼跪长坐,两人楼肩交颈,耳磨脸贴,一个用左手,一个用右手,同时持杯(筒或碗),嘴凑在一起,同时饮酒,称同心酒。酒可一饮而尽,也可轻抿一口,说唱一段,再饮一口,如此再三,直至兴尽酒尽。使用的酒具,有木碗、竹筒、牛角杯、羊角杯、猪蹄杯等。此饮酒方法,许多民族均有,以彝族、苗族、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等群众中最为常见。饮用同心酒,一般不分男女,亲朋挚友或恋人之间均可进行。过去常用于招待贵客、签约盟誓或结拜兄弟等场合。同心酒象征着团结和友谊。酒席宴中,如果傈僳族同胞邀请你同杯共饮的话,那就意味着他对你充满了信任,把你当成了朋友。
& Y% F4 W6 f. H! h. H& q* Y7 ]9 d5 w  n2 n, p2 C; C
干了这杯同心酒
8 @2 m, D+ a7 E. m  e lstx0884.jpg 0 ^; g! n8 Q7 ?( g9 h& M
傈僳族的美食,烤乳猪、烤瓜片、煮玉米、花生、毛豆、鹌鹑、羊排等
  j4 A/ T* ]4 }+ ~1 B* W7 @( W( M lstx111111111111111884.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