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0|回复: 0

中国围棋疑遭过度开发:多了冠军少了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19 09: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3-8-19 10:11 编辑

中国围棋疑遭过度开发:多了冠军少了味道
2013年05月10日
作者:郭剑
  继传统的春兰杯和2012年创办的百灵爱透杯之后,2013年5月中国棋院宣布第三项“国产”世界围棋大赛“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诞生在亚洲范围内,受制于金融危机以及赞助商经济效益下滑,富士通杯、东洋证券杯、丰田杯、BC卡杯4项国际大赛近年来先后停办,尤其东瀛已无国际赛事“长脸”,而按照中国棋院的说法,“中国成为世界围棋核心国的战略部署已经启动”。
  这种光辉前景无疑使得中国棋迷群情振奋。从20世纪70年代聂卫平成为擂台赛英雄后,中国围棋开始与日韩分庭抗礼,40年弹指一挥,东瀛围棋渐趋没落,中韩对抗则凭着一代强过一代的新生力量而显得光芒四射。
  事实上,最让新生代棋手“激动”的是,新创办的“梦百合杯”冠军奖金高达180万元人民币,在国际大赛中仅次于应氏杯的40万美元冠军奖金。一时间,中国围棋“质优价高”时代的盛景令人赞叹。
  然而凡事有利有弊,不止一位国家队人士感慨“现在比赛太多都快安排不开了”,不止一位棋手为繁忙的赛程犯愁,更有棋迷在为中国围棋收获冠军欣喜的同时也在抱怨,“围棋彻底变成纯讲胜负的竞技比赛了”。
  “过度开发”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是隐藏在阴暗处的致命杀手,运动员每一次收获奖杯和荣誉的同时,便意味着“杀手”在积蓄力量,而中国体育界向来不乏输给“过度消耗”的案例2004年田径运动员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随后3年几乎未缺席任何重大比赛,并成为集奥运会、世锦赛冠军及世界纪录创造者于一身的超一流选手,但2008年却因跟腱重伤憾别北京奥运会。
  尽管和体能类运动项目相比,围棋国手与运动损伤相隔甚远,但参赛过多带来的精力消耗也让棋手们无法“面面俱到”。
  以一度可称“中国围棋第一人”的古力为例,他获得上一个世界冠军还是2010年的事情根据本月中国棋院给出的最新一期职业棋手的排位情况,古力等级分排名已跌至第五,多位业内人士均向记者表示“古力很难再回到第一人的位置”,原因除年轻棋手成长迅速之外,2012年过于频繁的比赛导致古力精力分散也是重要原因。据记者统计,2011年和2012年古力对局数连续两年年均将近120局,这意味着每隔3天就有比赛等待古力参加,巨大的消耗使得古力在2012年的4项世界大赛中先后折戟,2013年5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古力亦低调地表示:“现在没有过多想法了,就是努力发挥自身水平。”
  “别看这几年中国围棋冠军多了,但我还是喜欢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那时候的棋,尤其是马晓春,别看输那么多,但是棋特别有味道,耐看。”家住北京石景山的老棋迷郭福义告诉记者,“现在比赛多了反而让人提不起兴趣了,关键是没风格了,年轻棋手下棋都是上来就打,看棋谱根本看不出来是谁的棋了,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不好看。”
  正是过于频繁的比赛使得越来越多的棋手崇尚“速战速决”,否则就会在消耗战中难以为继例如2013年5月除4轮围甲联赛,尚有4项比赛同时开战,“一周双赛”几乎成为一线棋手的常规任务。
  “我也听到过很多人在讲‘围棋比赛过于频繁’的观点,实际上这是现代围棋运动向前发展需要经历的一个必然阶段,现在看起来比赛很多,但另一方面棋迷也可以看到我们的棋手数量也在增多,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比赛都是以公开赛形式组织,高水平的业余棋手也可以参与进来,这对于围棋运动的发展而言都是促进因素。”第一代围棋国手、前中国棋院院长王汝南对于这个问题并不避讳,“其实对围棋界人士来说,‘围棋的艺术性’这个问题也产生过很多讨论,不是谁都能解释得非常明白。其实早年间我们下棋的时候,最终目的也是赢棋,有简单的方法也不会去用复杂的方法,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围棋项目自身发展的规律。”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