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0|回复: 0

[戏曲综合] 福建闽南芗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9 19: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建闽南芗剧
转自:戏曲大观园

gezx2b.jpg
  芗剧是用闽南语演唱的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福建省九龙江下游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又名歌仔戏,为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曲调优美,长于抒情,音乐极具特色,民歌色彩浓郁,说唱特点明显,尤其是“哭调”的丰富动用,有极强的感染力,极富闽南乡土特色。
  1.历史演变
  芗剧是在台*湾歌仔戏和闽南改良戏基础上发展而来。歌仔戏和改良戏的主要声腔《七字仔》和《杂碎调》又都源自闽南古老的说唱曲艺“漳州锦歌”。
  南宋以来,标志着中国戏曲形式的南戏之一——竹马戏在漳州盛行。民间为酬神演戏的庙会文化风气极兴。至明清时期。漳州流行的戏曲声腔繁花似锦,有唱官腔的正音戏;唱白字的泉腔;唱潮调的潮腔;唱北音的傀儡戏;唱山歌小曲的采茶;尚有民间乐舞车鼓、渔歌、走唱、歌仔阵,到了清末初,各地戏班更是如雨后春笋。抗日战争暴发后,台*湾歌仔戏在闽南遭禁宣。为了生活和延续闽南传统戏曲的命脉,邵江海、林文祥等人在“漳州锦歌”的基础上创立了“杂碎调”,这些用新腔“杂碎调”演唱的戏又被泛称“改良戏”。抗日胜利后,歌仔戏与改良戏同流汇合,在闽南形成一股新的戏曲潮流。 1948 年底,改良戏班赴台演出,给台*湾歌仔戏注入新鲜的血液,“杂碎调”易名“都码调”成为台*湾歌仔戏声腔一个重要的新腔。新中国成立后,重新整合歌仔戏与改良戏的队伍,因该剧种主要流行在漳州平原的芗江流域,定名为“芗剧”。
  2.艺术特色
  芗剧是全国 360 多个地方戏剧中唯一横跨海峡两岸,为两岸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对于增强台*湾同胞的文化认同感,维护祖国统一大业,挫败td分子的台*湾文化本土化图谋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对台文化交流和联络海外侨胞亲情乡情中,起着其它剧种无可替代的作用。
  芗江,是福建九龙江流经漳州时的简称。芗剧,顾名思义,是流行于漳州芗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其足迹遍及于龙溪、晋江、厦门、台*湾省及东南亚华侨居住地区。
  芗剧是福建主要地方剧种中较为年青的一个。它的前身是台*湾歌仔戏,而歌仔戏又是由漳州一带的锦歌、车鼓、采茶和以后传入台*湾的四平戏、白字戏、京剧等各种民间艺术形式,经过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个新兴剧种。因此,闽南芗剧与台*湾歌仔戏,可说是同根同源、同一剧种的两个不同名称,两者之间有很密切的血缘关系。
  3.传统剧目
  芗剧的传统剧目大约有五百多个。最初多用歌仔戏的唱本,进入城市后,增加了历史题材的剧目,多是从其他剧种或小说改编来的连台本戏。当时多是幕表戏,没有固定台词和唱词。1939年后,艺人邵江海首先废除幕表制,编定本剧种的第一个文学剧本《六月飞霜》(又名《六月雪》),以后又编演了《白蛇传》、《白扇记》、《山伯英台》、《陈三五娘》、《安安寻母》等三十多出戏,初步奠定了芗剧传统剧目的基础。
  4.芗剧行当
  芗剧的行当,早期只有生、旦、丑几个角色,后来吸收京剧的分行,角色增加。芗剧音乐的特点是唱多白少,曲调自由,旋律优美,节奏强烈,富有较强的表现力和乡土情调。芗剧的传统曲调有一百多处。歌仔戏时期以锦歌、台*湾调和民歌为主,改良戏时期则以内地杂碎调和若干改良调为主,适当吸收京剧、潮剧、汉调等部分曲牌,夹杂些电影歌曲和流行歌曲,呈现复杂状态。
  5.芗剧乐器
  芗剧的主要乐器有壳仔弦(用椰壳制成)、大广弦(用龙舌茎作共鸣箱,以梧桐木为箱板,紫竹为琴柱)、台*湾笛(又名梆子箫)、月琴、六角弦(又名二胡,共鸣箱为六角形,定弦壳仔相同)、三弦、苏笛(即横笛)、鸭母笛(又名竖管,簧嘴似鸭嘴巴)、京胡、芦管等。
  6.芗剧唱腔
  芗剧唱腔丰富,乡土气息浓郁。主要曲调有杂碎调、七字调、杂念调、各种哭调以及民间山歌、褒歌和“采茶调”、“十二送哥调”、“扭扭动”、“草蜢弄鸡公”、“十二文人闹”等小调。主要伴奏乐器有壳子弦(椰壳制,近似板胡)、大广弦(龙舌兰木制大筒胡琴)、台*湾笛、三弦、月琴、鸭母笛等。传统剧目有500余本,有的来自“锦歌”唱本,有的由小说改编,有的移自其他剧种,如《郑元和》、《陈三五娘》、《千里送京娘》、《双巡按》等。较有影响的剧目有传统戏《三家福》,现代戏《碧水赞》等。著名演员有台*湾籍艺人李少楼、陈玛玲和叶桂莲、姚九婴等。
  所谓“咸水腔”芗剧,是因泉港区山腰地处莆仙方言与闽南方言相互交融地带,而形成域内不纯的闽南语,自成为山腰腔(即咸水腔)。有专家认为,一来山腰的歌仔戏确有自己特别的腔调;二来山腰大盐场确是足够“咸”的,把这里的歌仔戏叫做“咸水腔”歌仔戏,既标明了地域特征,又强调了腔调的独特性,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称呼。
  “咸水腔”芗剧的起源可追塑到1948年,漳州芗剧大师邵江海老先生,随“金瑞兴”戏班一行十多人,来到前黄村(原芗剧山腰镇辖区内),一边演戏一边养病,由于邵先生为人随和,又是教戏师傅,他与当地群众十分融合,因此当地有十几个小青年跟他学戏,后来在邵江海先生的帮助下,前黄村也办起了自己的芗剧团(当时称歌仔戏)。解放初,邵江海师傅先后在前黄村住了三年,1950年才回漳州,不久福建省歌仔戏统称为“芗剧”。1951年后山腰地区相续组建了鸢峰、锦塔、古县芗剧团。1978年后,芗剧又在山腰、前黄兴起,率先由荷池村、前黄村组建芗剧团,演出《十五贯》等剧目。1979年钟厝村创办钟厝芗剧团(后改名为玉麒麟芗剧团),自编自演《狸猫换太子》等剧目。1981年山腰镇文化站举办首期戏剧培训班,招收30多名优秀学员组建“山腰实验芗剧团”,先后演出《鸳鸯剑》、《三打万花洞》、《三闯堂》等剧目。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