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46|回复: 3

文化的决定性、普世性与融通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3 16: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西一文化的本质差异在于文化的深层,在中国文化氛围下出现的文化现象,在西方文化中不会出现的,这就是文化的决定性。文化决定性的依据和原理,与其他相关性理论和原理密切关联,因此,文化决定性有理论前提,逻辑的循序性原理和因果源流的接力性原理,是理解文化决定性的两大原理。
以魏晋玄学为例,儒道合流的时代。儒家道德入自然体系,却于世不通行,寻其因果,因于汉儒的道德异化。先儒的道德本义,如孟子所说:“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仁义行,非行仁义也。”道德的仁义行,是通往人类文明目标的工具。“日新之谓盛德,富有之谓大业。”离开富有大业的人类目标,盛德子虚乌有,这是明明白白的道理。然而,董仲舒的君子之道,“正其谊不谋其利,谋其事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计其功,何有富有大业?又何有实践标准以验知正其谊、谋其事?汉儒的道德异化转载到魏晋时代,产生心性的道德迷惘。往后作因果类推,儒、道、佛互补时代,“内则道佛、外则儒术,”心性的内修学已没有儒家道德的位置了,导致宋后儒学的复兴运动。宋明理学以恢复儒家道德的内修位置为目的,岂知却成为儒、道、佛三教理论之综汇,其中,“存天理,去人欲”的理论,更使儒家的道德异化走向极度。明清之际儒学还原于先儒道德的逻辑本义,忠性求实,天理人欲的辨证统一。“性为情节”、“功罪一归于情”、“情元是变合之几、”“无欲理亦废”,逻辑的循序性原理和因果源流的接力性原理十分清晰。道家提出无为自然与无为人生论,然而,人生吉凶何生?道家理论解释不了。佛教人为因果说入世兴起,乃时世之自然。宋明理学出入佛教,以更专*制的礼教观念去治理心性,“理在气先”、“天命之谓理”,证论君主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导致忠君报国的忠诚异化,彻底背弃了先儒“天命之谓性”的思想逻辑。明清之际儒学也是出入佛教而改变其路向,从人为与自然的矛盾理论去理解人为因果,从矛盾律与因果律的逻辑联系去认识因果,从而提升儒学文化,与现代的哲学文化接壤,同样反映着逻辑的循序性原理和因果源流的接力性原理。文化决定性依据于两大原理而逻辑清晰。为什么笔者认定满清文化为逆转文化,它中断和荒芜了明清之际的儒学文化,沿袭了宋明理学,走向更极度专*制的本质文化所决定,并危害后世。其中,WG出现的造神运动,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叫你干啥就干啥,以及宁要草、不要鲜花论等,都可以从宋明理学——满清逆转文化中找到逻辑依据和因果关系,这也是文化的决定性。“理有屈伸以顺乎天,势有轻重以应乎人。”文化的文明进势,必须正本清源、拨乱反正。摒弃宋明理学——满清的逆转文化,接上孔孟儒学到明清之际儒学的传统文化主轴线,改造现时的文化研究工作,营造哲学文化活力的研究氛围,发挥理论研究的先导作用。文化决定性所蕴涵的哲学理念敦促,注重研究哲学文化科学,注重改造和改善国民心性,配合变革而文明走向的政制文化,推动中国进入完全的商品经济时代,这是文化进势的自然而必然,理势自然而必然。
二、文化的普世性,触涉对人类历史本质文化的理解问题。只要承认人自身存有本质文化,承认人类社会存在本质文化,那就存有文化的普世性了,与哲学的永恒真理接壤。孔子前的先圣已敏锐察觉到质文矛盾,“质多文少则为野,文多质少则为史。”孔子继承先圣思想,从个体心性角度去研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君子文质彬彬”。延至船山学说时代,则从整体的国民心性,社会文化氛围下的理道范畴去理解和研究。“质文刚柔,道原并建,大中即寓其间。”质文范畴,是人性自然与文化心性之间的矛盾范畴,是心性文化的基础性范畴,因而产生哲理性的理念逻辑:忠性求实。忠性,是忠诚于性善必然适全人性自然的文化本性。求实,实事求是于民生经济。忠性求实的哲理逻辑就是文化的普世性。即使在天地人同,模糊与混沌的《易经》时代存有,走向天地人参的《易传》时代也是清晰的,在先儒的道德理论中,也是明明确确的。从汉儒时代到宋明理学时代,都以“性为情节”,抑制情欲的道德异化,致忠性求实的文化普世逻辑模糊而变质,影响后世。明清之际儒学还原先儒思想,张扬忠性求实的文化普世,在其文化基础上深化发展,提出传统的心物原理。“天下之变,皆顺乎物则者也;天下之疑,皆允乎人心者也。”顺乎物则天下之变,何妨不是顺乎人心天下之变。天地人同的《易经》时代何因进入天地人参的《易传》时代,人类拥有初期的耕种业,畜牧业、织布业、以及中医学等基本生存技能和知识,人类生产活动由卜筮形式完成的天意代人事方式,进入心性人事本体的社会实践和理论研究,物质文明促动政制人事本体及心性文化、理论文化都进入天地人参的时代,这就是文化的普世性。现时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同样也要推动全面的文化事业向前发展,这也是明明白白的“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文化普世性,这就是传统的唯物论。“疑乎人心”,与“顺乎物则”的逻辑相呼应,引起的思考是:人的活力与动力,正能量的发挥,何以保持恒久的“日新之盛德”,这就关涉到完整的道德心性,即健康的仁义心性、健顺的礼义心性的道心环境的营建;关涉社会治理能力的政制文化的主导;以及哲学理论文化的研究。心性、政制、理论思想如何跟上物质文明的进势,如何持久实践“顺乎物则天下之变”的文化普世。天地人参致因果多路向,由“疑乎人心”的哲理性因果逻辑,产生传统的辩证法。船山的心物原理显然是质文理论的补充和深化,传统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是忠性求实哲理逻辑的补充和深化,都有着共向的文化普世性。当我国进入完全的商品经济时代后,会否出现更深刻的文化普世理论,我想是会的。经济发展高低阶段的转换,也导致文化普世的哲理逻辑走向深刻化。、
三、文化的融通性,即文化的会通性,比起使用文化调和性的概念,更易于逻辑的表述。
经济发展的阶段性,都有相宜的文化形态。自然经济时代与民本政制配套,定型着思想文化与心性文化。存在决定思维,存在决定意识。商品经济时代与民*主政制配套,定型着思想文化与心性文化。当自然经济时代进入完全商品经济时代的过程,也是民本政制走向民*主政制的过程,存在两个行进的步骤:一是抑制专*制,升华民本;二发展民本,进入民*主。其中,最深刻的哲学理解是:民本政制所无法克服的,即明清之际儒学所揭露的专*制三弊政,贪腐、势尊必蔽、文有法而礼无法,只能在进入民*主政制过程中治理而消失。西方成熟定型的政制文化中,适宜我国国情部分,被吸收和融入,这符合文化常理。西方的哲学文化融入所形成的文化驳接,驳接口不是孔孟儒学,更不是宋明理学,这是以往中西文化研究的认识谬误,已造成中西文化会通的坎坷史。文化的驳接口只能是明清之际儒学,历经汉儒异化、儒、道、佛互补到宋明理学极度异化的历练过程后,方走入儒学成熟的更新阶段。事实上,明清儒学的成熟思想,如心物原理、传统唯物论与辩证法、仁礼共体的道德原理,“理在气中、”“性为情节”、“智为神节”的哲学理念,通过对知性和智识的真确来源,对主客矛盾的逻辑论述,所蕴涵着人文文化论理方式的传统哲学,等等,都可以过渡到现代的哲学时代,是中西文化驳接的文化传统。西方的国民*意识文化,也通过人际交流和文学艺术形式等,也融入到不断改造和改善的心性文化中,这就是中西文化融通的中国本位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理势自然而必然。所以,在理清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上,吸纳西方文化,是实现古今、中西文化会通的中国本位文化。
文化融通性应时趋势于商品经济社会的文化建设,文化融通性与文化决定性、普世性的哲理逻辑,都会在深化改*革的历史潮流中日益被关注和履新,走向哲理的深刻化,因而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3 16: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本人原创吗?支持中。。。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3 16:4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家提出无为自然与无为人生论,然而,人生吉凶何生?道家理论解释不了。”


楼主这句话很值得商榷。据我所知,道家理论是囊括宇宙万物的,世间还不存在超越道家范畴的东西,只有不了解道家真意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4 08: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易经》后,主要留下儒道两派,《易传》天地人参与老子的道法自然,鄙认为,应从该时代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大背景去思考问题。荀子的解蔽说:“庄子知于天而不知人”。同样适用于对老子道法自然的解蔽,端正认识。从思想史演变的逻辑循序与因果源流,汉初无为政治到汉武有为的历史;在南北朝时代,佛学从道家自然观进入而探讨佛理的人为因果说的逻辑历史,都值得深思。一是纯自然学说;一是纯人为说,道走两端。我们都是现代人,应该思考:世界就是天地人参的世界,自然,是自然与人为的矛盾体;人为,也是人为与自然的矛盾体。自然与人为,化成一体。是儒家世界观体系的基本矛盾。道佛演变,为何在唐宋间出现“外则儒术,内则道佛”的逻辑,值得思考。鄙在《文史谈丛》中有贴《艺术与哲学的逻辑通义》也叙论此问题,请参阅后,再讨论问题。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