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03|回复: 0

[各地风情] 江西鄱阳大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26 22: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西鄱阳大鼓
转自:鄱阳湖文化       

pydg3690.jpg
    鄱阳大鼓(又名:鄱湖大鼓、鄱阳湖大鼓)约在清代咸丰年间,由艺人张嵩山创演,其卖艺定居于江西景德镇,并传授了第一代弟子吴名楼。民*国初年吴名楼传二代弟子刘革早(诨名格蚤,景德镇瓷工,都昌人)。民*国22年,刘革早在景德镇收徒三人,皆有成就,号称三鼎甲:“状元”陈明初,诨名贱狗(景德镇人);“榜眼”徐天福,诨名大毛(鄱阳团林乡板塘徐家村人,瓷城画红学艺);“探花”夏巧亭,艺名台楼,诨名大头。三人学满就业,流演卖艺,于是,鄱阳大鼓由徐天福继承传播于鄱阳、乐平、余干、万年一带,徐天福回鄱后,在鄱阳华光巷、文明楼茶馆设场说书,广传书艺。徐天福将鄱阳大鼓继承发扬,将鄱阳民间小调、鄱阳湖渔歌融入大鼓说唱,使鄱阳大鼓在当地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徐天福演唱技艺高超,嗓音宏亮,吐字清楚,说、表、唱层次分明,听者络绎不绝,在当地产生了巨大影响,使鄱阳一时书风大作,上门求艺者很多,鄱阳著名民间盲艺人周天润就是他的高徒。
    鄱阳大鼓以抗日战争最为兴旺,因当时战事交通受阻,水运客商多聚于沿河会馆、客栈,茶余饭后,以听鼓书小曲消遣。洪都失陷后,又有不少南昌和外地演唱艺人云集鄱阳城,于是鄱阳一时书场聚兴,解放前夕略衰,解放后复起。
    鄱阳大鼓音乐曲调属板腔体,有宫调和徽调两种调式,其基本板式有平板、快板两种,但演唱中变化多端,唱成慢、急、散、垛等板式,曲调吸收了民间音乐及戏曲音乐的素材,旋律优美。演唱时绘声绘色,即兴演唱,灵活运用,并加以适当表情,表达人物性格,亲切感人。唱词多为七字句,四句一段,合辙押韵,也适宜现代新编曲目演唱。
    鄱阳大鼓表现形式有坐唱和站唱两种:历史以来,鄱阳湖渔民们很多都是以船为家,每到傍晚,收网停船于避风港,会说唱大鼓的渔民便在船头悬挂马灯,并支起一张小方桌,上架一小鼓,坐在竹椅上,用鄱阳民俗渔歌配于大鼓,说唱一天的收获或说唱故事,四周围满了渔船欣赏,这便成了鄱阳湖上渔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
   主要传统曲目:(长篇)封神演义、西汉演义、三国演义、岳飞全传、杨家将等20余篇。 (中篇)七侠演义、济公传、英烈传、西游记、谋郎记、万花楼、彭公案等60余篇。
    主要新编历史题材曲目:甲午海战、鸦片战争、吕梁英雄传、儿女英雄传等。
    主要现代题材曲目:智取威虎山、英雄杨虎城、夺印等。
    江西省、上饶市两级曲艺家协会重视地方曲艺的挖掘整理,先后创作了鄱阳大鼓《美丽的心》获得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鄞州赛区节目提名奖;鄱阳大鼓《校园安全小卫士》获得“东方朔杯”第四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作品奖和节目三等奖;鄱阳大鼓《情中情》获得“岳池杯”首届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大赛金奖。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