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7|回复: 3

颛顼历术乙卯篇前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09: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七秩龄童 于 2014-5-7 09:42 编辑

      颛顼历术乙卯篇正文
         (录岁首十一月交朔历数)
                                 一、前言
        古六历同源古四分历理据原贵州大学张汝舟氏的研究,公元前427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古四分历术,以古四分历术为历理的《殷历》,以密近天象为优越同时登上了历史舞台,使我国历法进入数字推步阶段。古四分历术以365.1/4天为岁策,以29天又499/940天为朔策,以此两大历算诸元推步授时历书,其精度可达308年始相差一天的水平。这一先时历术,逐渐普及于诸侯列国,形成夏、殷、周、鲁、黄帝、颛顼六种古历,汉人称作“古六历”,实质只有少许差异和叫法不同而己。
       汉行秦历,才使《颛顼历》奉为历法“正统”。但其时古四分历理论已非常成熟,所以《颛顼历》,只不过是月建有差,历策却仍是一个师傅下山的“畴人” 用古四分历方法拟订的。由于前367年夏历十一月初一日干支为乙卯(年干支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历推步而出,而《颛顼历》历家又称之为“乙卯元”可知,《颛顼历》不过是“古四分历”或迳是《殷历》的一支而已。关于此两历关系中的“正统”问题,应该从辨证的角度,加以正确区分。
      按假名殷世,以殷世某年岁首甲寅为历元,实以公元前五世纪(前427年岁前建子月)天象为准,以四分历历理所纂《殷历》,而历数记载保存于《史记历术甲子篇》的历术数据,前366年岁前十月朔23.000。正月朔51.557(甲寅557分),适逢密近天象立春日。《颛顼历》按“古四分历”历理为历术进行“推步”计算,于当闰年九月后置闰,名“后九月”,以公元前366年建亥十月朔23.000为年首,以岁首建子十一月朔52.499(乙卯499分)为历元起历,又公元前366年岁次乙卯,故秦汉际授时所用《颛顼历》术,历家有“乙卯”元的称呼。
     《颛顼历》历术篇共适用于秦宪公二十一年(前366年)至汉武帝元封七年(前104)岁前十月止,共计262年,合3241朔望月。以29.499天为朔策,93989天+1617259(1720天459分)=95709.459天≡09.459,加起始天干支52.499 = 02.018(乙丑018分)。
       按上述公元前366年建亥十月朔23.000为年首,以岁首建子十一月朔52.499(乙卯499分)为历元起历计算,至汉文帝后元元年岁前冬至名义冬至乙卯00,岁前十月朔数14.909(乙丑909分)十一月朔数44.468(丁未467分),若微调减朔小余125分,则本岁前十月为14.784分,至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岁前十一月共59年,含731(59朔望月×12 + 23(闰月)=731)朔月,以731 ×29.499/940 ≡ 47.49/940分,加起始月朔数14.784/940分,得太初元年岁首十一月历数为1.833/940分(甲833分),与出土历数密近,历纪十一月甲子月大相符。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 11:3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这个颛顼历乙卯元名称的解释来自于张汝舟先生,当然作为张汝州先生弟子的张闻玉先生也是这样解释,但这个只能算一家之言,不能当做确论。


据《新唐书·历志》记载“《颛顼历》上元甲寅岁正月甲寅晨初合朔立春,七曜皆直艮维之首…… 其后吕不韦得之,以为秦法,更考中星,断取近距,以乙卯岁正月己巳合朔立春为上元……秦历上元正月己巳朔,晨初立春,日、月、五星俱起营室五度”,而《开元占经》所载颛顼历上元至开元二 年的积年数2761019,则其第606元为 BC1506年,该年为乙卯年,己巳朔立春。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 11: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因为张闻玉老先生始终坚持秦汉是假颛顼历之名,实为殷历,其在一些秦汉历法出土文献的解读与复原这方面取得的成果有些不是很理想,具体评论可以看郭嵩津先生的《出土簡牘與秦漢曆法復原_學術史的檢討》,郭先生这篇文章极好,评论犀利。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21 11: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七秩龄童老先生在这方面观点取自张汝州学派,故其所《重纂秦汉授时颛顼历朔数小余数表》数据有误,准确性不如张培瑜先生,李忠林先生,陈久金先生等人。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