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2|回复: 1

[岁时节日民俗] 羌族羌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3 20: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好蛋 于 2014-5-28 21:40 编辑

羌族羌年
转自:兄弟民族

  羌年是中国四川省羌族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庆祝活动。节日期间,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祷繁荣,展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对自然的尊重,并促进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在释比(神父)的细心指引下,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举行庄严的祭山仪式,杀羊祭神。然后,村民们会在释比的带领下,跳皮鼓舞和萨朗舞。活动期间,释比吟唱羌族的传统史诗,人们则唱歌、喝酒,尽情欢乐。新年之夜,每个家庭的一家之主会主持祭拜仪式,献祭品和供品。通过庆祝新年,羌族的传统、历史积淀和文化信息得以继承和传播,族人的社会习性得以巩固,羌族人民也借以表达了对所有生灵、对祖国和对祖先的尊重与崇拜。
  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迁徙活动日益频繁、年轻人对羌族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断减弱,加之外来文化的冲击,庆祝羌历新年的人越来越少;2008年汶川大地震摧毁了许多羌族村庄,羌族人民聚集区遭到严重破坏,羌历农历新年也因此陷入岌岌可危的状态。
qzqn022b.jpg

qzqn032b.jpg
qztg1209.jpg
qh3826.jpg
qztg1309.jpg
  羌年的民俗活动很多,有推杆、爬杆、篝火等。

  羌族推杆
  羌族推杆主要流传于四川省阿坝州的汶川、理县、茂县、黑水、松潘等羌族地区。
  推杆源于羌族尚武传统和武士间比武较量。是羌族地区最为普遍的一项体育活动。比赛时,只需要一块两丈见方的平地,用一根长约一丈,手臂一般粗细的木杆。一人紧握一端,并将木杆骑在两腿之间作为防守;另一人则握着木杆的另一端,用力向前推,作为进攻。攻守双方面对木杆须保持水平,不能上下摇摆或忽然猛推。进攻的一方必须将木杆向前推至两尺以外的界线处才算获胜,否则被判失败。裁判由村寨的长者或有威望者担任,以击掌五次限定一个回合的时间。比赛结束后姑娘们抬出一坛坛醇香的咂酒,首先向胜利者敬上一碗,然后众人以细管吸饮,以示庆贺。推杆比赛由于防守的一方较为省力,进攻者可逐渐增加人数,直至胜利。比赛时,围观者以呐喊声为之助阵,使比赛显得紧张热烈。现在已发展为羌族全民体育活动。
qztg1009.jpg
  羌族民俗中的“爬杆”
qztg1109.jpg
  篝火
qzqn012b.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8 21: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羌笛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坝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羌笛两管数孔(以前五孔,现在多为六孔,)用当地高山上生长的油竹制成,竹节长、管身较细,,生长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双管并排用线缠绕连结在一起。终身全长13 ~19 厘米,管口直径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装有4 厘米长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并在上端约3 厘米处,用刀切开一薄片作为簧片。它主要用于独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乐曲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是传达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
qd3gp0.jpg
qd3gp1.jpg
羌族口弦
  羌族口弦的表演形式大多为独奏或合奏,少则1人多则4-5人不等。口弦长约11cm,厚约0.15cm,从中分为一头宽约1.3cm,另一头宽约0.8cm,成酒瓶形状的小竹块,再将中间雕刻成长约8厘米的形如笙管中之簧片。口弦两头各凿一小孔,前孔(小头处)穿麻线,左手无名指、小指挽之,大、食二指捏穿孔处,横侧贴腮靠近微微张开的嘴唇间,以气鼓簧片。后孔(大头处)用近30厘米的麻线穿之,以右手食、中二指挽线将其徐缓牵动,鼓顿有度,其簧闪颤成声。根据牵动力度大小和口腔形状、气息大小和唇舌位置的改变,构成音阶和旋律。口弦曲调大多即兴创作,音域一般在八度之内,系五声音阶,扯动麻线竹簧即发音响,发音优美,音量细小,娓娓动听,流传较广。口弦乐曲主要有《吆羊歌》、《薅草歌》等。
  羌族女子正在吹口弦
qd3gp2.jpg
羌红
  藏族、蒙古族有献哈达的习俗,而羌族有献羌红的习惯。
  系上羌红送上平安,羌红是羌族人祈求吉祥的信物,用于过年和其他民族仪式中。羌族人年年祈福,岁岁挂红,用红红细细的布条,悬挂在庙宇前的树枝上,称之为羌红。“献红”,俗称挂红,是羌族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数为庄重的礼仪形式。“献红”所祝词﹙羌语﹚纳吉纳鲁即万事如意。阿特依娜既一生幸福之意。
  1.历史典故
  羌族“献红”的来历有一段传说:炎帝为羌人的始祖,炎帝又称赤帝,赤为红色。羌人为世代牢记自己是炎帝子孙,每逢盛大节庆或各种典礼仪式,均以红色为吉庆物,以示永远不忘自己的始祖炎帝。天长日久,这种“献红”习俗逐步规范成羌族的最高传统礼仪。
  “红”的品类大体为:一般的棉纺红布;高级红绸缎料;有各种图案,但以红色底色的绸缎或布料。
  “红”的品式为:“红”的两端为齐头;“红”的两端有须线。
  “红”的规格:一般人为六尺长﹙布尺,以下相同﹚;贵客高*官,直系亲属,功绩显赫者为九尺或一丈二尺;安门,上梁或向神灵菩萨“献红”则为二到三尺。
qh3806.jpg
  2.“献红”对象
  (1)羌人所信奉的神灵。
  (2)在科举考试中金榜题名者。
  (3)管辖一方的首领和文武官员。
  (4)对远征凯旋的英雄武士。
  (5)修房造屋,安门上中梁。
  (6)应邀做客的嘉宾。
  (7)向结婚的新人贺喜。
qh3816.jpg
  3.羌红礼节
  “献红”的意义:红即赤色,“献红”表示了主人对客人,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的盛情迎接,敬献赤诚的意思。红色又象征着嘉庆,“献红”让人置身于团结,祥和,欢乐的气氛中。
  “献红”礼节:羌族的“献红”礼仪十分庄重,向对方“献红”,必须庄重严肃,以微笑的姿态敬献,受红者也必须庄严地肃立,“红”要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托盘之中,献红时用双手捧献,受者如是男宾则从左肩斜挂于右肋下方并挽成结,如是女宾则反之。意思是向接受者表达万事如意 ,一生幸福之意。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