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0|回复: 0

[百家论战] “大先生”陈怀炯医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30 16: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先生”陈怀炯医生
转自:先进工作者
  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二郎山下,青衣江畔,以至更为遥远的川西和藏东地区,人们用一个个近似传奇的故事,颂扬着他们喜爱的“大先生”。他就是先后荣获“全国劳模”、“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 “八五期间卫生先进工作者”、“省名老中医”等荣誉称号,1998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四川省天全县中医医院院长、中医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陈怀炯。在4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他以中医骨伤科独到精湛的医技,高尚的医德,为圣贤倍出的杏林医史上增添了光彩的一页。省政协视察团为他题词:“悬壶济世,为民造福,誉满西川,医界楷模”。
  陈怀炯(1944年10月-),男,汉族,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人士,天全县中医院退休医生、院长;2006年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先后获得多个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陈怀炯医生主治骨科,因其高超的医术、崇高的医德倍受市民赞扬,被天全人尊称为“大先生”陈怀炯出生于行医世家,从乾隆年间算起,陈氏家庭行医已有100多年历史。
chj691.jpg
  志为良医
  陈怀炯出生于1944年10月。陈氏家族世代行医,从乾隆年间算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小耳濡目染,他对治病救人的行医事业充满了热爱和向往。不到15岁便开始随叔父学习祖传中医骨伤科医疗技术。
  不求良相,但为良医。凭着热爱、挚着和良好的悟性,陈怀炯刻苦钻研中医理论和骨伤科传统医疗技术,认真实践,精益求精,通过不断的总结、探索,完整地保存并发扬了祖传的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骨伤外科疾病技术。60年代中期,开始担纲陈氏诊所后不断吸取现代医学新知识,使陈氏骨伤医疗技术得以发扬光大。其运用祖传秘方结合现代医药新成果练制的陈氏膏、散、丸、酒剂系列,对骨折、新旧软组织损伤、疮疡等外科伤科疾患有独特的疗效。陈怀炯的骨伤医疗技术独树一帜,受到同行和专家的好评。被成都中医药大学聘为骨伤系学生带教教师,医院定为实习基地,外地医疗单位也纷纷派人前来进修学习。
  1982年,作家魏巍到天全考察红军遗址时脚部受伤骨折。陈怀炯副主任医师凭手感准确判断了伤情并及时进行了处理。十天后魏巍下地走路。透视和其他检测证明陈怀炯的判断和治疗准确无误,北京来的大作家叹服了。自此一直与陈怀炯保持书信联系,《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出版后还特意题名相赠。
  陈怀炯副主任医师治疗骨折筋伤疾病痛苦小、疗效高、费用低,通过患者及家属的传扬,在川西、甘孜、阿坝以及西*藏昌都地区声明远播,求治患者络绎不绝。他每天要亲自接待门诊病人近百人次,处理住院病人五、六十人次,每年为数以万计的病人解除了痛苦。
  在他的带领下,天全县中医医院由一个小诊所发展成为资产总值二千多万元,占地40余亩,建筑面积二万平方米,病床400张,拥有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形成了以骨伤科为龙头、多科室并进的综合性中医医院。2005年门诊人次达2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5300人次,治愈好转率98%。1994年通过国家“二乙”医院评审,1998年评为全省十佳县级中医院,1999年中医骨伤科被评定为省级重点专科,2005年2月被评定为“四川省精品中医医院”和“国家重点中医特色专科”两个项目建设单位。医院综合效益连续十多年居全市中医行业之首。并长期保持了省行业文明单位、地区精神文明、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称号,为此,陈怀炯和医院被川报、人民日报、健康报、雅安报,省、地、县电视台多次刊载报道。在周边市、地、州、县具有很高的威望。
chj690.jpg
  淡泊名利
  1975年,陈怀炯将发展势头很好,又初具规模的私人诊所交给集体,建立了城关镇骨科医院,1980年在此基础上建立天全县中医医院。在政策开放,个体私营经济逐步兴起的情况下,这样做好比是“逆水行舟”,放弃了个人和家族发财的机遇。陈怀炯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考虑的是怎样有利于中医事业的振兴,怎样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以后“下海”渐成风潮,他的学员和下属出去私人行医,不久就有了几十上百万的资产。有人愿意私人投资建医院,高薪聘请他去主持和管理,他也从不动心。
  在中医院,一个股骨骨折的病人住院治愈的费用往往不到1000元。门诊治疗、换药费用之低,病人说他们来一次花的车费比医药费都高得多,这医院收费太低了。药费的低廉常常使外来的患者感到难以置信,按照规定,陈怀炯副主任医师的门诊挂号费应该至少收到8元,但他始终坚持只收5角,直到去年11月才提高到1元。他说,骨伤患者大多是自费就诊的工人、农民,我们不仅要治愈他们的伤痛,还有责任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直到现在,医院业务收入中药品收入比例不到40%,门诊和出院患者平均费用都低于本地同级医院收费标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陈怀炯对物质、金钱的要求很低,廉洁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格有口皆碑。他认为,医生吃病人的东西,等于喝病人的血,他从不收受病人的红包和家属的回扣。病人为感谢他送的礼物、锦旗、牌匾等都被他婉言退回。来自藏区的病人康复后,知道陈医生从不收礼,他们按照佛教的习俗,买来很多鱼,在医院水池中放生,用成群的鲤鱼和虔诚的祈祷愿陈医生这样的好人长命百岁。
  对上级和社会给他的荣誉,他总是一推再推。他一次又一次的谢绝了中央、省级新闻单位的采访。有关部门两次为他办理正高职称,他都推让了。他说,“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不过尽了一点做医生的本份。党和政府已经给了我很多的荣誉,我没有理由再要求什么。唯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情系患者
  一位手患骨疾多年未愈的内江患者步行到天全,慕名求陈怀炯医治,陈医生亲自为他诊疗处置,免去患者的医疗费用,还自己掏钱给了他回家的路费。类似的事情,在陈怀炯行医生涯中可以说不胜枚举。经他治疗的患者,有省级领导,有喇嘛活佛,更多的是平民百姓。他始终坚持对每个病人认真负责治疗,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对外县远道的病人优先就诊,对特困病人减免医疗费用,还为他们捐款捐物,让他们早日恢复健康。
  身为县政协副主*席和医院院长,陈怀炯仍长期坚持在医疗第一线。他每天早晨六点到医院,下午三点回家休息。下午六点又到医院,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如此。有人算过,按八小时一个工作日,他每年几乎多工作120个工作日。一次他牙痛复发,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不让打麻药,拔掉病牙后口含止血棉球继续为病人治疗。去年的一天,他因肠炎晚上腹泻10余次,医生劝他休息,他坚决不同意,输完液后立即又去为病人诊治。女儿出嫁的婚宴,他因工作忙未能参加,二女儿的新房就在医院内,至今他也没有顾得上去看一看。岳母去世,他也因忙于工作未能去参加葬礼。每年除夕,与家人、学徒、科室的团年饭也是在做完当天的工作后很晚才吃。特殊的上下班时间,使他只有每周星期二从早上6:00到下午2:00下班后,晚上才能与家人一起吃一次饭。如果遇到有车祸或急重病人需他处理,他都会马上放下饭碗赶到医院。
  在五光十色的现代社会中,陈怀炯显得有些“不入时”。他不会打牌,不会唱歌跳舞,没有呼机手机,很少出远门,甚至从来没有去过100多公里外的省会成都。对于他,行医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似乎更是一种需要。他已经不能够离开医院,不能够离开病人。
  对患者,他想得很细。许多被民间传得神乎其神的治疗方法,实质是在对患者心理、个性深刻了解基础上的对症施治。他把每一位患者当做兄弟姐妹,真诚地关爱。1999年春节也是藏历年,考虑留院治疗的藏族同胞比较多,他精心组织了藏历年庆祝活动。许多藏族患者对他顶礼膜拜,把他当成自己心目中的“活佛”。每年春节医院都为每位患者送上礼物,祝他们新年快乐,早日康复。长期以来经他治疗的病人,无不为他高尚的医德医风所感染。
  其实,陈怀炯并不是简单的“工作狂”。他精书画,擅武术,有温暖幸福的家庭。但是他时时刻刻都牢记着作一个医生的社会职责。把分享病人恢复健康的快乐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他说:救死扶伤,天经地义,既然当了医生,就应该向白求恩那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多为患者奉献爱心。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的人。这是陈怀炯几十年如一日,正在努力实践的人生信念,也是广大患者群众对他的公正的评价。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