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70|回复: 1

[原创] [连载]黄帝衣冠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 1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帝衣冠冢

黄帝时期的大同社会,是远古文明的摇篮,也是先秦诸子津津乐道的话题。“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从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淮南子·览冥训》

人的死亡即使是伟人也无法抗拒。《今本竹书纪年·疏证》载:“黄帝生而人得其利百年”之后,骤然华夏“地裂”,四海悲痛,国人恸哭。“黄帝仙去,其臣思恋罔极,或刻木立像而朝之,或取衣冠而葬之,或立庙而四时祀之。”《列仙传》载:“轩辕自择之日与群臣辞。还葬桥山,山崩,棺空,唯有剑焉在棺焉。”

黄帝驾崩的时间是公元前2600年,这是从汉至清中国学者的一致共识。然而也是在公元前2600年,一桩匪夷所思的历史事件发生了。《大荒西经》载:“在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流沙之滨,赤水之后”的“北狄之国”,突然建起了一座雄奇伟岸,高耸入云的“轩辕之台”。

轩辕之台高156.59米,每边长230米,台基面积52906平方米,台身共用巨石230万块,石块分别重1.5吨至160吨……。在细雨濛濛之春,轩辕之台羞涩迷人,掩映在神秘奇幻的云雾里;在烈日骄阳之夏,轩辕之台惊艳四溢,迸发出五光十色的缤纷;在微风和丽之秋,轩辕之台如痴如醉,散发出诱人的妖娆妩媚;在严寒冰酷之冬,轩辕之台峥嵘峭跋,呈现出巍峨瑰丽的英姿。

《大荒西经》又载:轩辕之台外侧还筑有“轩辕之国”。国中的人们仰慕巴蜀文明:“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现代考古证实,“轩辕之国”确实存在,只是建筑群的总体面积尚难确定。

轩辕之台是神圣的,从古至今,无人敢于对其毁坏和乱动。《大荒西经》载:当地人敬畏黄帝的威灵,拉弓引箭都要背对轩辕之台。这里被当地人称为死亡之城。

在以后的三百多年间,在“海内西北陬以东者”又建起了“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并且塑起了“阘非人面而兽身青色”石像一樽。《海内北经》

《大荒西经》还载:“北狄之国”的巫师有“巫咸、巫即、巫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这些巫师的职能不但“升降”(占卜)和“百药”(治病),还要制作木乃伊。“有人青衣,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即木乃伊)”。木乃伊制作完成后,处理死尸腹中之物特别有讲究:“有神十人(指十巫),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海外西经》还记载了古埃及的人文现象:

“女祭、女薎在其北,居两水间。薎操鱼觛,祭操俎。”(有不穿衣服的两个女巫在北方,分别住在两条河的河边,一人手里拿着小酒杯,另一人手里捧着小饰品。)

“鸟、鸟,其色青黄,所经国亡。在女祭北。”(鸟和鸟颜色都是青中有黄,它们身体有毒,栖息在裸*体女巫的北方。)

“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男人在雏鸟北方,他们穿衣戴帽,腰佩宝剑。)

“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有女巫的侗体被太阳晒得很黑,她右手摭住脸,太阳的光芒直射女巫侗体。)

“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巫咸人在女丑的北方,这里有的人右手握着一根刻有青蛇的手杖,有的人左手握着刻有红蛇的手杖。)

“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并封城在巫咸东边,这里有的人形状如同兽类,头是黑色,有的还有两个脑袋。)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女子城在巫咸东,有两女载船而居,四周都被碧波环绕。)

“诸沃之野,鸾鸟自歌,凤鸟自舞。凤皇卵,民食之;甘露,民饮之,所欲自从也。百曾相与群居”(有个叫沃野的地方,鸾鸟在那里唱歌,风鸟在那里舞蹈,居民们吃的是鸟蛋,饮的是甘露,各种野兽与人一起混杂居住。)

上以历史记载(《山海经》古本“凡三十二篇”,西汉刘向、刘歆删编为十八篇,从而造成本书章节混乱,内容颠倒),现存的古埃及壁画可以得到佐证。



注;本帖第十一小节两异体字无法上传.

详见新浪范家齐博客,华夏万岁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20 10:2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引史载之文教多,造就了上古人物史实指代下的卓著功勋,唯觉上下段之间的关联度不足,对应的解释及阐述.发挥度尚嫌不足.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