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65|回复: 2

数学家华罗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2 10: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数学家华罗庚$ u- \3 {: D* g! t9 i1 `# d
转自:高中数学8 M6 d' B. q7 W2 X* b2 d
223102tkssv6vg33h3l868.jpg $ x# {4 o0 `% i5 G1 m

% Y/ e$ \0 U: K: `9 C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金城镇。中国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米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奠基者,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r5 F+ O. h' K) q
  俗话说得好:“温室里难开出鲜艳芬芳耐寒傲雪的花儿,人只有经过苦难磨练才有望获得成功。”我国著名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成功就得益于他的坎坷经历。) s- g+ r7 i0 N. r5 B; i1 ?8 {, B4 W+ ^
  华罗庚小学就读于金坛仁劬小学。1922年,华罗庚进入金坛县立初级中学,1925年夏毕业。金坛中学初中毕业后,由于因家境不好,他只好到免学费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华罗庚还是因为家中无力提供杂费和住宿费而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 b& M" b4 {5 c0 E
  1926年,16岁的华罗庚回到金坛后,帮助父亲料理杂货铺,同时开始自学数学。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
1 _" y& W9 `8 ?  D1 I2 Y5 V& w3 w  1929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杂志第14卷第14期上发表《Sturm氏定理之研究》。1930年12月,华罗庚在《科学》第15卷第2期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华罗庚崭露头角,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
. d7 w3 U' |4 D  i/ g5 s  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学习边工作,仅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学完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并同时自学了英、法、德语,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被熊庆来破格任用为助教。# x# u* A  R4 a6 s7 _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习。
+ x4 b6 n, ^' w4 s  1938年回国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6年赴米国,任普林斯顿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普林斯顿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教授。20世纪40年代,解决了高斯完整三角和的估计这一历史难题,得到了最佳误差阶估计(此结果在数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G.H.哈代与J.E.李特尔伍德关于华林问题及E.赖特关于塔里问题的结果作了重大的改进,至今仍是最佳纪录。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一片热心的由米国回国。
0 j/ `: X" N/ Y5 l$ e4 U  华罗庚曾任中国科学院数学所所长。由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所确定的所系结合的思想,于1958年主持创立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并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数学系主任。
$ J3 \1 L6 K! l+ H" \) X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根据周鲸文《风暴十年》一书指出,此后不久就碰上十年浩劫。因为他还保存着原有的出国护照,未加焚毁。由这个引线起就对他展开了无情的斗争,说他有“投靠帝|国主|义的思想”,为“留后路”的打算。在斗争会上他有口难辩,觉得生活在这社会没什么意义,于是愤而自|杀,幸被发现及时,保存了生命。/ T4 i, `% ]+ @
  1975年他在大兴安岭推广“双法”时,因积劳成疾,第一次患心肌梗塞。 粉碎“四|人|帮”后,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从单位圆谈起》、《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与王元合作)、《优选学》等专著也相继正式出版了。1979年5月,他在和世界隔绝了20多年以后,到西欧作了七个月的访问,以“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的心愿,把自己的数学研究成果介绍给国际同行。
+ h* ^+ ~, Q# U# S$ }- {9 c5 J  1982年11月,他第二次患心肌梗塞症。
! w% N: k5 o# H6 b0 M  q  1983年10月,他应米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他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1984年4月,他在华盛顿出席了米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7 W( q3 r$ Q5 Z. ^+ a. K: Y6 ~
  华罗庚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中国数学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数学竞赛委员会主任,米国国家科学院国外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副主任、副院长、主|席团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协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职。还在国家机构任职。华罗庚曾被授予法国南锡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米国伊利诺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偏微分方程、高维数值积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授工作并取得突出成就。华罗庚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他是中国解析数论、典型群、矩阵几何学、自守函数论与多复变函数论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为以后矩阵几何学等,作下了奠基。他的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命名为“华氏定理”、“布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王方法”、“华氏算子”、“华氏不变式”等。他一生著有200篇学术论文,10部专著,还有10余部科普作品。华罗庚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名气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以华罗庚为首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元复变数函数论方面的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按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个对当代世界数学*潮流有影响的中国数学家之一。另两个人是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2004年12月3日)和冯康(1920年9月9日-1993年8月17日)。8 X, W* B6 e2 O  F% x$ H
232542bu0ymjyjhmmnb360.jpg " _! M3 N* w3 J9 n- n  E. z# v+ J; L
223111n0um5kqweg80rtrw.jpg ; S3 Y. w6 B2 a4 E# h- r7 i- h. ~) Y
5 p# v- V' ~) G& a
  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应邀到东瀛东京作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突然心脏病发倒在讲台上,送院后证实不治,终年74岁。为了纪念他,他的母校江苏金坛县中学改为了以他命名的数学学校华罗庚中学。中国科技大学设立“华罗庚大师讲席”,并于2009年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合作,在数学系设立了“华罗庚班”,班上的学生在中国科大合肥校本部学习基础课,而在北京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学习专业选修课。  ]7 ?$ _$ g7 A9 Q% T3 U

" s' k- s. O# C3 U  ~. l/ Y# o# c0 E' @* |4 h' A

相关帖子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分享到: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0: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与五次方程2 _& K+ B% b4 g( F; v; J
  1926年,上海《学艺》杂志7卷10期发表了一篇苏家驹(1899年6月-1980年5月)的论文《代数的五次方程之解法》(以下简称“苏文”)引起人们的一片惊讶。我们知道,二次、三次以至四次代数方程的解可以由其系数的四则(加减乘除)及根式运算来表示。但是对于五次代数方程,挪威数学家阿贝尔(1802年8月5日-1829年4月6日)和法国数学家伽洛瓦(1811年10月25日-1832年5月31日)早在此前100多年就证明了,它是不可用四则和根式解的。现在“苏文”声称已找到五次代数方程由其系数的四则与根式运算表示出来的方法,显然与阿贝尔理论和伽洛瓦学说相矛盾。  O' ^5 B1 j# _! d
230151dokcu4c4vu5kpsco.jpg 1 X# u: X( v* O9 ]
230154xt2jdr9a2w9eja4w.jpg
4 Q- b" Y: C4 m  k/ n- |( z  实际上苏家驹是知道阿贝尔理论和伽洛瓦学说的。然而他“终不信其绝对不能解”!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的确不少。他们对理论没有真正搞懂,却想恃自己的聪明和努力把理论推|翻,一鸣惊人。他们无疑把时间和精力用错了地方。更不可思议的是,《学艺》杂志竟会刊登这样的文章。这也反映了旧中国的数学水平与主流的西方数学有多大的差距。/ ?- L! z' [( k  x% E
  当时,华罗庚正在中华职业学校念书,没有看出“苏文” 的破绽。他甚至还仿照“苏文”的思路得到“代数的六次方程之解法”。& N; z# }3 k" @) d3 A
  但华罗庚毕竟不是苏家驹。他意识到这不是做学问的正确道路。于是,他仔细研读阿贝尔理论和伽罗瓦学说,“见其条例精严,无懈可击”,再回过头来检查“苏文”,终于发现“苏文”中一个十二阶行列式的计算有错误,由此产生了不正确的结论。
/ E/ k, K; p; v2 u) d1 c  1930年12月出版的《科学》15卷2期上,华罗庚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以下简称“华文”)发表了。清华大学算学系主任熊庆来(1893.09.11~1969.02.03)对“苏文”的解五次方程法早有看法,不过也没有打算为这么一个小问题去写文章反驳。现在看到“华文”,特别是“华文”在《序言》中实事求是地写出了自己从仿“苏文”到找出“苏文”破绽的过程十分赞赏。他颇为纳闷。华罗庚,中国数学界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啊。这是“何方神仙”呢?说来也巧,同办公室的教员唐培经是金坛人,听说过华罗庚这个人。熊庆来请唐培经(1903年4月30日-1988年10月)去了解情况。唐培经一口答应。当熊庆来得知华罗庚家境颇为困难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靠刻苦自学,数学已经钻研得很深,颇感意外,更觉难能可贵。于是征得理学院院长叶企孙(1898年7月16日-1977年1月13日)同意,决定聘华罗庚来清华工作。华罗庚的个人命运从此掀开崭新的一页。9 r* w$ g4 _) n/ l" |1 I
232140s00e0e77nhc3gc50.jpg   @9 B, \2 G$ A" p7 T
232144ssvogdsoiwoebbia.jpg
8 {7 @# t$ G( m1 s& j. S0 t& d: r 232147f1909uic982qd19c.jp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12 10: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罗庚痛哭恩师熊庆来3 v% ^- t/ Z7 O: `$ z
  熊庆来不仅是中国现代数学先驱,还是中国函数论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建树颇丰并以“熊氏无穷数”理论载入世界数学史册;他倡导“科学救国”,执掌云南大学12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对于完善近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布局意义重大;他惜才爱才,诲人不倦,一大批辉耀着中国科学史的名人都曾受教于熊先生。他也是最早发现并破格请华罗庚到清华大学任教的人。
- L. j2 D0 V. E3 U% W$ D  令人万分痛心的是,这样一位贡献巨大的学者,在“十年浩劫”中竞被打成“学术权威”和“熊华(罗庚)黑|线”人物,受着无休无止的批|斗和摧|残。20世纪50年代,不善言辞的他外出视察时,也学会了写下“前景无限好,处处见光明”这样歌颂建设的诗句。然而,这没能使他避免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的命运。因为当年推荐华罗庚任教清华时,面对校委会说出“不聘华罗庚,我就走”的话,他背上了“熊华黑线”的罪名。白天,他拖着残病的身体,被拉去开批|斗会。到晚上,他便在灯下,用辛苦练成的左手字,逐字写“交|代材料”,经常到凌晨才结束。. J& L) a# k1 H6 @
  1969年2月3日的深夜,熊庆来虽然仍慈祥而威严,整齐的头发却早已花白。这一天天寒地冻,风烛残年的熊庆来先生告别了这个世界。华罗庚尽管这时也已成为“资|产|阶|级反|动大学阀”,但他一听到这个噩耗,仍不顾一切地赶到熊先生家。% x' H5 o% I9 B/ ~. N+ x& J
  进入门厅,没有看到遗体,华罗庚已是泪流满面。熊家亲属告诉他遗体已送八宝山公墓,华罗庚不等他们说完,便向八宝山奔去。走进停尸间,华罗庚一时无法认出恩师,便动手挨个掀开盖在一具具尸体上的白布,终于见到了熊庆来先生。面对骨瘦如柴的先生的遗体,华罗庚放声大哭……- b) L" R$ z; w0 q; ~: g
  历史却不会忘记这位为中国数学作出巨大贡献的人。1978年,他的冤案得到了平反。
& n/ v/ ~1 q9 i" m& w1 G
国学复兴 文化传承 兼容并包 百家争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